聯合利華VS寶潔:我們越來越像

2020-12-15 搜狐網

  編者按/ 寶潔逐步剝離食品等大宗商品業務,而把重心放在健康與護理產品上,以避開和聯合利華甚至雀巢的競爭。出身寶潔的聯合利華新CEO波爾曼正在沿革寶潔的策略,這使得聯合利華和寶潔競爭如影隨形。

  沉寂了整整9年之後,聯合利華(Unilever)再度開啟併購大門。

  近日聯合利華宣布,擬以12.75億歐元(約127億元人民幣)收購全球500強之一的美國莎莉集團(SaraLee)旗下全球身體護理業務及歐洲洗滌劑業務。如若成功,這將是聯合利華自2000年以來的最大交易,也是其新任CEO保羅波爾曼上任之後的第一筆收購。

  這使得聯合利華和它的死對頭——寶潔(P&G)的策略更加一致:近幾年間,寶潔正逐步退出食品市場,向更高利潤率的健康與護理產品靠近。

  一邊割肉一邊收購

  雖然在華業務不多,但莎莉在歐洲知名度甚高,其身體護理業務及歐洲洗滌劑業務利潤更為可觀。對於急需改變和寶潔競爭中頹勢的聯合利華來說,莎莉「吸引力是巨大的」。

  波爾曼透露,在2010年聯合利華可能還會花費25億歐元用於併購,並在銷售方面追加50億歐元。

  這和聯合利華多年來儘可能避免大型併購形成了有意思的對比。在波爾曼上任之前,聯合利華花了數年時間剝離以240億美元收購的Bestfoods公司(主營食品業務)的資產,波爾曼的前任CEO更是親自出售了19個子品牌。

  作為聯合利華第一個引進的外來CEO,波爾曼顯然對此持不同見解。他說:如果一個公司只剩下主品牌,就會輸掉爭奪超市貨架的戰爭。

  超越競爭對手,就要找一個最了解寶潔的人。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空降客」的波爾曼此前在寶潔工作了26年,參與了寶潔多次重要併購,其中包括在寶潔的產品線中加入潘婷,以及寶潔對吉列的收購等,在寶潔繁多的女性產品中增加了男性產品線。

  「從2000年到現在,聯合利華沉寂的9年,正是被寶潔超越的9年。」國內快速消費品行業資深研究專家李貴君認為,這其中,寶潔產品戰略和品牌戰略功不可沒,「寶潔的戰略是將側重點放在最精通的、在行業中位於領先地位的核心業務上,重點發展增長強勁的家庭用品和美容化妝業務。」

  在此思路指導下,寶潔在全球的五大業務類別——嬰兒護理產品、洗滌用品、女性護理產品、洗髮護髮產品和護膚產品——現在已佔該公司銷售額的一半以上。

  波爾曼會在多大程度上沿革此前寶潔工作的經驗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看上去,聯合利華和寶潔正變得越來越像。

  「身體護理領域已經成為這些日用消費品公司最為關注的利潤增長點。」李貴君評判認為,聯合利華和寶潔今後的競爭很可能將集中到美容及洗護產品領域,特別是洗髮水方面。

  類似的路徑

  李貴君曾長期關注聯合利華、寶潔的品牌和產品線調整發展策略。在他看來,兩家經歷了相似的路徑。

  聯合利華最為鼎盛時期,旗下產品涉及4個行業、13個類別、近2000個品牌,從個人護理品、化妝品、食品、冰激凌、黃油到種植園無所不包。「凡是和主營業務有少許關聯的,只要有合適的併購時機,聯合利華都不會放過。」

  如此大的盤子帶來的不僅僅是人員冗餘、管理不易,更要緊的,2000多個品牌中,真正盈利水平可觀的屈指可數。越來越多的品牌淪為邊緣,對公司業績的貢獻越來越弱。

  寶潔也遭遇了類似的困境。面對困境,聯合利華和寶潔採取的解決辦法驚人得相似。

  幾年前,寶潔將「得寶」(Tempo)面巾紙業務和品牌出售給全球消費品及紙製品公司SCA。還果斷退出了利潤率微薄且競爭激烈的食品行業。2008年,寶潔宣布,寶潔Folgers咖啡業務部門將通過價值約13億美元的純股票交易併入美國食品企業盛美家。

  「如果不能至少達到目標範圍內銷售增長的底線、不能實現一位數或更多的運營利潤增長或不能保證資金成本的基礎上完成股東總回報,就有可能被我們賣掉。」寶潔現任CEO雷富禮表示。

  而聯合利華也花了數年時間剝離以240億美元收購的Bestfoods公司的資產,開始逐漸縮小經營範圍,退出了一些非主營的業務領域。

  高利潤領域目標一致

  寶潔和聯合利華,一邊「割肉」,一邊則馬不停蹄地將想要的業務收入囊中。

  2005年,寶潔以570億美元的代價收購了吉列,使寶潔的產品增加到21個、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品牌,同時還將寶潔引入新的生產領域。

  雷富禮說:寶潔退出某些業務領域,正式是為了致力於這些核心業務——家庭日化用品和美容品。

  目前,寶潔90%的品牌集中於洗髮、美容、家庭清潔和兒童護理等領域。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公司的數據顯示,寶潔在頭髮護理、洗劑產品、嬰兒護理和剃鬚產品上,目前已經分別佔據了全球26%、33%、35%及72%的市場份額。

  聯合利華也開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其投資者關係總監JamesAllison表示:「糟糕的經濟環境影響了銷售,特別是一些市場上食品系列下滑比較快,但個人護理、家庭清潔受影響有限。」

  李貴君認為,聯合利華和寶潔最健康的業務處在全球性市場,是由品牌、創新和零售商的緊密合作夥伴關係驅動的,這其中家庭用品和美容產品最為典型;而最弱的業務則處在資本密集型的行業,或者是處在已開始商品化的領域,比如食物和飲料。

  

相關焦點

  • 廣告風格隨決策層轉變 聯合利華、寶潔攻防互換?
    聯合利華和寶潔這一對老對手,從來不缺少話題。   剛過去不久的央視年度廣告招標中,往年一直投「暗標」的聯合利華,今年卻高調地投了「明標」,僅央視公開的兩個中標時段,總價即高達7838萬元。而一向高調的寶潔,今年卻在招標過程中少有曝光。
  • 收購Hourglass,聯合利華與寶潔的戰爭開始燒至彩妝領域?
    聯合利華的個護部門總裁Alan Jope也表示: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新興的美妝產品,Hourglass在該領域有一定的影響力,也擁有很大的市場潛力。目前,個人護理板塊是聯合利華所有營收中增長率最低的一項。
  • 交接牙膏業務 寶潔聯合利華各取所需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作為全球日化行業的兩大巨頭,寶潔與聯合利華在牙膏行業有了互利的交易。此次出售旗下歐洲本土口腔護理品牌Fluocaril和Parogencyl倍樂喜後,寶潔也表示,將會大力支持口腔護理核心品牌比如歐樂B、佳潔士的發展,加強產品研發和商業模式的創新。除了寶潔能夠有所得之外,聯合利華也是受益者。聯合利華表示,收購上述兩個品牌是對集團口腔護理業務的補充,可以改善集團在法國和西班牙市場的業績。
  • 寶潔與聯合利華市場營銷策略比較分析
    【關鍵詞】寶潔; 聯合利華; 中國市場; 營銷策略    1 寶潔和聯合利華進入中國市場的歷史進程   寶潔公司始創於1837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之一   2 分析比較寶潔和聯合利華的營銷策略   (1)產品策略。   寶潔和聯合利華在各個方面都有著激烈的競爭。以洗髮護髮產品為例,寶潔先後推出了「海飛絲」、「飄柔」、「潘婷」三個品牌。
  • 互利還是博弈 寶潔與聯合利華「交割」牙膏品牌
    日化兩巨頭寶潔與聯合利華擬進行牙膏品牌交易。4月17日,寶潔向北京商報記者獨家證實了此前關於出售旗下歐洲本土口腔護理品牌Fluocaril和Parogencyl倍樂喜的傳聞,收購者是聯合利華。雖然兩大巨頭此次交易被看作是各取所需,但剝離了Fluocaril和Parogencyl,寶潔旗下牙膏業務仍有歐樂B和佳潔士,而聯合利華目前僅有租來的中華牙膏。
  • 化妝品業務依舊領先寶潔,聯合利華穩了?
    ▍截自聯合利華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兩大全球日化集團先後發布財報,有哪些看點?皮膚清潔品拉動增長,美妝個護業務依舊領先通過2020年最新業績來看,聯合利華的整體表現不如寶潔。據寶潔最新財報顯示,今年1-9月寶潔淨銷售額達到了3619億元,這是寶潔近5年來最好的業績表現。
  • 寶潔擬向聯合利華出售兩個牙膏品牌
    日前,聯合利華在其官網宣布,已和寶潔達成協議,將收購寶潔旗下的牙膏品牌Fluocaril(弗呂伽勒)和Parogencyl(倍樂喜
  • 寶潔和聯合利華在華市場勢力下降
    隨著原料價格、運營成本不斷攀升,市場競爭日趨飽和,寶潔和聯合利華兩大外資日化集團在中國市場領先優勢正在逐步下降。  近期,專注中國快消品行業調查分析的廈門君眾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發布了一份包含日化品類的2013年中國市場競爭格局的分析報告,報告指出,寶潔、聯合利華依然保持了領先地位,但在本土品牌競爭之下,市場份額有所下滑。
  • 寶潔、聯合利華等國際品牌痛失市場份額
    今年7月,寶潔新財年剛開始6天,中國區客戶生意發展部的一位高管向其部門全體員工發送了一封郵件,列數了過去一個財年幾大指標的達成情況。在增長份額的一欄中,這位高管寫到:「大家的努力使得銷售量佔比提高了1%,但是市場份額佔比降低了0.4%,對我們的挑戰非常大。」
  • 寶潔聯合利華等被指在華壟斷 國外吃數億罰單
    據了解,在2011年3月,寶潔、聯合利華、納愛斯和立白四大日化品牌曾擬集體漲價,漲價幅度為5%-15%。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社會的巨大反響,於是處於輿論風口浪尖的聯合利華發表聲明表示暫緩執行價格調整。
  • 聯合利華寶潔遭歐盟反壟斷調查 被指操縱價格
    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本周將因操縱洗衣粉價格遭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罰款處罰。  而德國漢高將不會受到處罰,原因是漢高此前已提醒歐洲委員會由上述公司組成的壟斷聯盟在操縱價格。  歐盟委員會將於當地時間周三宣布此結果。此次歐盟涉案的產品名單中涉及日化產品製造商聯合利華旗下洗衣粉品牌奧妙、Surf;寶潔集團旗下品牌汰漬、Gain和時代以及德國漢高旗下涉案品牌寶瑩等。
  • 寶潔聯合利華操縱洗衣粉價格 歐盟本周將重罰
    在海外以壟斷日化市場之勢聯合操縱價格的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將再次受到重罰。昨天有消息稱,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本周稍晚將遭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罰款處罰,理由是它們操縱洗衣粉的價格。而在上個月,這兩家公司以及歐萊雅、漢高等8家化妝品製造商在西班牙被發現結盟操縱價格達20年,被西班牙政府處罰5000萬歐元。
  • 寶潔和聯合利華這類快消500強企業怎麼進?
    快消行業可以說一直是高校應屆生比較青睞的就業選擇,尤其是寶潔、聯合利華、強生等這類世界500強企業更是許多應屆生擠破頭也要進的公司。通過各年份畢業生就業數據來看,顯然這類快消公司是十分高傲的,每年通過校招進入寶潔、聯合利華等企業的可以說是屈指可數了,究竟我們到底該如何準備才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呢?下面我就給大家提一些小建議,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 寶潔向聯合利華出售兩大牙膏品牌
    信息時報訊(記者 鄭曉玫)兩大全球日用消費品巨頭近日達成交易,寶潔將把旗下兩大牙膏品牌出售給聯合利華。記者昨日從寶潔方面確認,寶潔這次出售的是旗下法國牙膏品牌Fluocaril和Parogencyl。
  • 季度財報不佳的寶潔和聯合利華,都在大談新興市場
    在最重要的美國市場,寶潔業績的增長放緩並無改善,雖然他們並未透露具體的銷售數據。而且寶潔 CFO Jon Moeller 承認他們也還沒有搞清楚美國市場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寶潔有機銷售增長數據 來源:華爾街日報而寶潔的競爭對手聯合利華也沒能給出令人滿意的財報。
  • 寶潔致歉、聯合利華沉默 日化行業在華格局或將生變
    因被媒體曝光寶潔「雙11」贈品出現空盒等問題,昨日,寶潔回復北京商報時表示,對旗下產品出現空盒問題致歉,並承諾會妥善解決。事實上,除了已經道歉的寶潔,被網友指責的還有另一家日化行業的巨頭聯合利華。對此,護舒寶也對北京商報進行了單獨回復,在表示歉意的同時,寶潔稱因發貨量巨大,在部分消費者購買的產品中出現了贈品並未包裝在一起的情況,並承諾不會影響收到的贈品數量。值得注意的是,在聯合利華的官方微博「有家就有聯合利華」下,網友也同樣吐槽了該品牌的各種問題。
  • 聯合利華裁員「過冬」
    其競爭對手寶潔於1月24日盤前發布二季度財報,截至2013年12月31日二季度銷售222.8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二季度淨利潤下跌15%,從去年同期的40.76億美元跌至34.72億美元。由此可以看出聯合利華有趕超寶潔的趨勢 ,是什麼原因讓聯合利華有此動態?是全方面地效仿寶潔的裁人制度所取得的收益嗎?
  • 寶潔/聯合利華/立白 誰的消費者滲透率達到95.5%?
    寶潔/聯合利華/立白 誰的消費者滲透率達到95.5%?最新凱度消費者指數報告顯示,2015年一眾快消品企業以品類擴展、渠道下沉、地域擴張、發展線上渠道等方式獲取新的消費者,最終寶潔以95.5%的滲透率位列快消品企業榜首,穩住其「霸主」地位;聯合利華則出現負增長;而立白集團則成為電商渠道中消費者規模增長最快的企業。
  • 雀巢、寶潔、聯合利華快消公司入職指南
    十一月已快過半, 2021秋招也進入了尾聲90%的企業陸續關閉網申通道有些同學正在準備多輪面試有些同學已經拿到了 offer還有同學仍未收到滿意的反饋小助手在這裡為大家準備了聯合利華聯合利華(Unilever)聯合利華公司,是由荷蘭Margarine Unie人造奶油公司和英國Lever Brothers香皂公司於 1929年合併而成。總部設於荷蘭鹿特丹和英國倫敦,分別負責食品及洗滌用品事業的經營。
  • 歐萊雅、聯合利華、寶潔日化三巨頭上演農村包圍城市
    日前,歐萊雅、聯合利華和寶潔三大外資日化巨頭的名字出現在了淘寶網下鄉名單中,他們將為全國1000個村提供專供定製產品,以此深入布局農村市場。業內分析表示,相比之前的經銷商代理方式,此次是外資日化直接搭建平臺,但為農村市場定製的專供產品能否被農村消費者接受,投入產出能否帶來高利潤,還有待市場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