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致歉、聯合利華沉默 日化行業在華格局或將生變

2020-12-15 中國商報

因被媒體曝光寶潔「雙11」贈品出現空盒等問題,昨日,寶潔回復北京商報時表示,對旗下產品出現空盒問題致歉,並承諾會妥善解決。事實上,除了已經道歉的寶潔,被網友指責的還有另一家日化行業的巨頭聯合利華。

圖片:CNSPHOTO提供

據悉,在今年「雙11」的活動中,寶潔旗下品牌護舒寶以及護舒寶液體衛生巾品牌Always是被網友吐槽最多的。對此,護舒寶也對北京商報進行了單獨回復,在表示歉意的同時,寶潔稱因發貨量巨大,在部分消費者購買的產品中出現了贈品並未包裝在一起的情況,並承諾不會影響收到的贈品數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聯合利華的官方微博「有家就有聯合利華」下,網友也同樣吐槽了該品牌的各種問題。事實上,藍鯨財經近日也發現了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官方微博下均有網友反映淘寶客服不回應、不解決相關問題的情況。

網友在聯合利華官微文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圓滿落幕,讓聯合利華的高光時刻點亮你的心!》下留言截圖

當時,藍鯨產經記者聯繫到三個品牌相關負責人,歐萊雅相關工作人員向藍鯨產經記者表示,目前未收到關於空盒的投訴,對於催促發貨以及發錯小樣等問題,客服已經在跟進解決;寶潔方工作人員稱其不太了解情況,「雙11」活動有專門團隊負責;截至11月20日該媒體發稿,聯合利華方面尚未有任何回應。

作為「外來的和尚」,美國的寶潔和由英國和荷蘭公司合併成立的聯合利華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例如寶潔旗下的潘婷、飄柔、海飛絲、沙宣、汰漬 、碧浪等,聯合利華旗下的奧妙、金紡、多芬、力士、清揚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日化行業進入發展新階段,中國市場以往外資獨大的局面正悄然改變。

傳統行業擁抱網際網路之風蔚然興起,日化產業也迎來新機會。「在網際網路的影響及消費者的更替下,新品牌崛起的速度正在加快。尤其是嬰幼兒護理、口腔護理等高增長細分賽道,日化行業的品牌更迭正在發生。」11月21日,華泰聯合證券投行部消費組董事總經理田定斌向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

智研諮詢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日化市場規模達到3615.7億元,同比增長9.6%,預計到2019年,日化產品零售額將高至4230億元。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最二大日化產品消費市場。同時,日化企業也加快了資本證券化步伐,行業近年IPO數量明顯增多,2017年日化板塊營業總收入達到333.5億元,同比上升31.3%。

隨著行業進入發展新階段,以往外資獨大的局面正悄然改變。藉助新渠道、新營銷以及新的商業模式,啟初、舒客、一葉子等本土品牌開始湧現,迅速佔領一定市場份額,增速遠超力士、清揚、潘婷等老品牌。與此同時,百雀羚、霸王等老本土也積極擁抱網際網路,優勢日化企業開始通過併購整合實現增長,重回競爭主場。

「中國日化品牌正重回競爭主場並站穩腳跟,開始和國際大牌同臺競爭。」田定斌表示,在很多外資優勢領域,行業前四品牌的增長率最近幾年都在下降,甚至出現了負增長。「在市場佔有率方面,國內品牌甚至已經超越了一些國際巨頭。」田定斌說。

在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理事長鄭舞虹看來,工業網際網路成為新的風向標,資本作為推動日化行業向前的重要力量,正撬動著萬億級日化網際網路產業進入快車道。「中國日化產業創新發展不斷與國際接軌,產業鏈中任何一環的升級,都將誕生全新的投資機遇。」

(綜合自:北京商報、21世紀經濟報導、藍鯨財經)

相關焦點

  • 寶潔聯合利華操縱洗衣粉價格 歐盟本周將重罰
    在海外以壟斷日化市場之勢聯合操縱價格的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將再次受到重罰。昨天有消息稱,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本周稍晚將遭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罰款處罰,理由是它們操縱洗衣粉的價格。而在上個月,這兩家公司以及歐萊雅、漢高等8家化妝品製造商在西班牙被發現結盟操縱價格達20年,被西班牙政府處罰5000萬歐元。
  • 歐萊雅、聯合利華、寶潔日化三巨頭上演農村包圍城市
    日化巨頭的渠道正在從四五線城市滲透至農村市場。日前,歐萊雅、聯合利華和寶潔三大外資日化巨頭的名字出現在了淘寶網下鄉名單中,他們將為全國1000個村提供專供定製產品,以此深入布局農村市場。業內分析表示,相比之前的經銷商代理方式,此次是外資日化直接搭建平臺,但為農村市場定製的專供產品能否被農村消費者接受,投入產出能否帶來高利潤,還有待市場觀察。  集體下鄉  城市市場爭奪戰後,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三大日化巨頭的廝殺戰場正轉向農村。
  • 洗衣液江湖紛爭:國貨崛起,日化巨頭寶潔、聯合利華淪為追隨者
    在中國日化用品領域,寶潔、聯合利華兩大國際日化巨頭憑藉多樣化品牌,在洗髮水、沐浴露等細分領域佔據絕對優勢。但在洗衣液這一細分領域,兩大國產品牌藍月亮、立白在份額上輪番做老大,寶潔、聯合利華由於初期反應不夠及時,成為追趕者。
  • 交接牙膏業務 寶潔聯合利華各取所需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作為全球日化行業的兩大巨頭,寶潔與聯合利華在牙膏行業有了互利的交易。「Fluocaril和Parogencyl在寶潔歐洲口腔護理業務的佔比不足2%(全球不足1%)。本次調整將有利於寶潔優化生意結構,更有力地支持寶潔旗下核心品牌的發展。」對於此次出售,寶潔「專注核心」的定位很明顯。近幾年來,出售旗下品牌已是寶潔的「家常便飯」。
  • 互利還是博弈 寶潔與聯合利華「交割」牙膏品牌
    日化兩巨頭寶潔與聯合利華擬進行牙膏品牌交易。4月17日,寶潔向北京商報記者獨家證實了此前關於出售旗下歐洲本土口腔護理品牌Fluocaril和Parogencyl倍樂喜的傳聞,收購者是聯合利華。雖然兩大巨頭此次交易被看作是各取所需,但剝離了Fluocaril和Parogencyl,寶潔旗下牙膏業務仍有歐樂B和佳潔士,而聯合利華目前僅有租來的中華牙膏。
  • 寶潔和聯合利華在華市場勢力下降
    中國市場潛力無限大,十幾年前就是國外品牌爭相搶食的蛋糕,但隨著市場日益飽和及本土日化品牌的崛起,曾經佔據中國日化市場絕大份額的領先優勢正在下降。  隨著原料價格、運營成本不斷攀升,市場競爭日趨飽和,寶潔和聯合利華兩大外資日化集團在中國市場領先優勢正在逐步下降。
  • 收購Hourglass,聯合利華與寶潔的戰爭開始燒至彩妝領域?
    終於,日化巨頭聯合利華也將日化業務擴展到了彩妝領域。聯合利華在彩妝領域的第一步便是收購彩妝品牌Hourglass,此前,聯合利華已經開始在高端護膚與洗護用品領域開始布局。通過收購Hourglass,聯合利華在與對手寶潔的競爭中再加一碼,只不過聯合利華能靠這砝碼對抗得了日化霸主寶潔嗎?
  • 寶潔聯合利華等被指在華壟斷 國外吃數億罰單
    日化行業確有價格壟斷嫌疑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李加楠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化行業壟斷行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中高端產品的壟斷現象非常嚴重,聯合利華、寶潔和強生在市場份額、產品細分、價格制定方面優勢明顯,寡頭壟斷的局面早已形成;第二,一、二線城市多已淪為 重災區 ,外資牢牢把控住了核心城市、核心商圈,毛利率較高的日化產品
  • 聯合利華等外資日化品牌因「缺斤短兩」被通報
    其中抽查結果顯示,聯合利華、寶潔、屈臣氏、歐萊雅旗下多款產品淨含量不合格。涉事跨國日化巨頭目前對外界表示,都稱將積極配合調查。不過,分析人士指出,外資日化巨頭在華「偷工減料」或是部目前外資日化在華正遭遇業績下滑,以及企業過度多元化等原因所致。
  • 聯合利華等日化巨頭業績摔跟頭 貼身肉搏戰加劇
    原標題:聯合利華等日化巨頭業績摔跟頭 貼身肉搏戰加劇 一直被稱為「中國經濟晴雨表」的央視黃金廣告招標落下帷幕,然而昔日 「標王」寶潔在媒體公布的央視各大節目招標數據名目中卻難覓身影,僅在第一批籤約認購產品名單中有現身。
  • 聯合利華VS寶潔:我們越來越像
    「從2000年到現在,聯合利華沉寂的9年,正是被寶潔超越的9年。」國內快速消費品行業資深研究專家李貴君認為,這其中,寶潔產品戰略和品牌戰略功不可沒,「寶潔的戰略是將側重點放在最精通的、在行業中位於領先地位的核心業務上,重點發展增長強勁的家庭用品和美容化妝業務。」
  • 廣告風格隨決策層轉變 聯合利華、寶潔攻防互換?
    日化行業一直對廣告尤其是電視廣告依賴甚重,央視招標戰的過招,或許可以透視這一對老對手攻防轉換的跡象。   攻防風格悄然變化   今年年初,曾在寶潔工作了26年的波爾曼正式成為聯合利華的全球CEO,很快在全球重啟聯合利華已停滯了9年的併購活動,作風強勢凌厲。
  • 聯合利華寶潔遭歐盟反壟斷調查 被指操縱價格
    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本周將因操縱洗衣粉價格遭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罰款處罰。  而德國漢高將不會受到處罰,原因是漢高此前已提醒歐洲委員會由上述公司組成的壟斷聯盟在操縱價格。  歐盟委員會將於當地時間周三宣布此結果。此次歐盟涉案的產品名單中涉及日化產品製造商聯合利華旗下洗衣粉品牌奧妙、Surf;寶潔集團旗下品牌汰漬、Gain和時代以及德國漢高旗下涉案品牌寶瑩等。
  • 繼聯合利華、寶潔及資生堂之後 強生旗下日化品牌也開始加碼CS渠道
    CS渠道是指日化產品在終端銷售中的化妝品店、日化店、精品店系統所構成的銷售終端網絡系統。目前已布局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湖南、安徽、江蘇等七個省份,截至6月底共招募了五位代理商,已與本土化妝品連鎖店唐三彩、星野家、橙小橙建立了合作關係,併入駐了大型連鎖系統如香港莎莎(Sasa)、韓國歐利芙洋(Olive Young)等。
  • 寶潔、聯合利華等國際品牌痛失市場份額
    不止寶潔,同為中國日化行業巨頭的聯合利華也在不斷地丟失市場份額。單以外資品牌主導的牙膏品類為例,歐睿諮詢的數據顯示,寶潔在中國牙膏市場的佔有率從20.8%下降到19.7%。聯合利華在中國牙膏市場的份額已從12%下降到9.9%。而在洗衣粉和肥皂的品類中,廣州立白和納愛斯集團兩家本土公司的產品份額已達到27.6%,而寶潔的份額為7.6%,聯合利華為6.6%。
  • 寶潔和聯合利華操縱價格 歐盟罰3.152億歐元
    本報訊 (記者範旭光)北京時間周三晚間,歐盟委員會決定對兩大日用消費品巨頭寶潔和聯合利華開出3.152億歐元(約合30.2億元人民幣)的巨額罰單,以懲處兩巨頭協同漢高公司在歐盟的八個國家操縱洗衣粉價格。昨日聯合利華大中國區副總裁曾錫文向本報記者表示,國內日化產品漲價問題與歐盟重罰事件兩者沒有連帶關係。
  • 歐萊雅、聯合利華、寶潔、高露潔、強生誰最重視可持續發展?結果...
    歐萊雅、聯合利華、寶潔、高露潔、強生誰最重視可持續發展?歐萊雅、聯合利華、強生等5家日化企業入榜,讓人意外的是寶潔和高露潔落榜了;更加讓人意外的是,除了歐萊雅評分上升,其它企業的評分均成下降趨勢。
  • 化妝品業務依舊領先寶潔,聯合利華穩了?
    ▍截自聯合利華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兩大全球日化集團先後發布財報,有哪些看點?皮膚清潔品拉動增長,美妝個護業務依舊領先通過2020年最新業績來看,聯合利華的整體表現不如寶潔。據寶潔最新財報顯示,今年1-9月寶潔淨銷售額達到了3619億元,這是寶潔近5年來最好的業績表現。
  • 寶潔、高露潔等老牌外資日化巨頭集體陷入低迷
    原標題:寶潔、高露潔等老牌外資日化巨頭集體陷入低迷   近日,聯合利華、寶潔、高露潔等國際日化巨頭相繼公布2014年第三季度財報,其市場表現集體陷入低迷,不免引起業內疑惑:究竟是市場不行了?還是巨頭們不行了?   日化巨頭陷入增長「泥潭」   聯合利華公布的三季度營收增幅創下近五年新低。
  • 寶潔與聯合利華市場營銷策略比較分析
    【摘 要】在日用消費品行業中,寶潔與聯合利華聯合佔據中國市場半壁江山。它們一個是品牌管理專家,一個是產品行銷專家。這就是寶潔公司價格策略的第二階段。而聯合利華自進入中國市場開始,竟將低價戰略作為其在中國市場勝算的最佳策略。為了降低成本,聯合利華開始了以降低成本為目標的業務調整和收縮。中國日用消費品市場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非常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