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哭不鬧 大熊貓囡囡、和興完成來雲南第一次體檢(圖)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不哭不鬧 大熊貓囡囡、和興完成來雲南第一次體檢(圖)

2016-05-30 19:39:3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對熊貓進行體檢前的訓練。 鍾欣 攝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對熊貓進行體檢。 鍾欣 攝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對熊貓進行抽血。 鍾欣 攝

  中新網昆明5月30日電(記者 馬騫)30日,雲南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及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技術員給大熊貓囡囡、和興進行了全面體檢,不僅稱體重,工作人員還為它們做了來雲南野生動物園的第一次抽血。囡囡、和興的血液樣本將被送往醫院做檢查。

  體檢前需嚴格訓練

  在技術員的耐心引導下,兩隻大熊貓都聽話地依次進行體檢,並按照技術員的口令將爪子主動伸出籠外,一邊吃著胡蘿蔔,一邊接受採血。兩位飼養員一個拍著熊貓爪子,讓它們放鬆;另一個則給熊貓餵食,讓其放鬆警惕。

  「大熊貓體型較大,但像個孩子一樣,採血是很費勁兒的。」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技術員楊誠說。把大熊貓採血的過程練到「乖萌」狀態,需要兩年多時間。

  要讓熊貓學會接受抽血,第一步是練習「站」。當飼養員拿著標誌物在籠舍上敲擊時,熊貓便會站立靠在籠舍上。

  第二步是練習「坐」,飼養員將標誌物放矮,熊貓也跟著坐下來。當然,一開始熊貓們可沒那麼乖,「它會側身坐著,而不是正面對著你。」飼養員介紹,需要慢慢教導。

  第三步是向前伸爪,要教會熊貓這個動作需要一個星期左右。當熊貓坐下後,示意它往前一些,並把爪子伸到「抽血臺」上來。一開始,熊貓喜歡側身伸爪子,在飼養員的幫助下,熊貓終於學會爪子往上然後抓住「抽血臺」把手了。

  只顧吃東西 「吃貨」熊貓安靜完成抽血

  30日上午,囡囡、和興的臥室欄杆外面,有一個板狀的鐵架,鐵架的末端還有一個把手。楊誠說:「這是我們給熊貓採血專門設計的抽血板,只要它們抓著把手不放,我們就能給它們抽血。」

  抽血是體檢工作中最有難度的,楊誠擔心它們不配合,準備抽血時,楊誠先找了一個蘋果,把囡囡吸引到抽血板處,楊誠不停地搖晃著蘋果,吸引囡囡調整位置。由於吃不到蘋果,囡囡著急地坐下並將前肢從抽血板伸出,緊緊地抓住把手,這時楊誠才將蘋果塞到它嘴裡。

  給囡囡抽完血後,楊誠接著給和興抽血,整個抽血過程很順利。「採集了血樣後會對血液進行檢測,全面分析囡囡、和興的身體狀況和營養狀況。」楊誠說。

  楊誠說,飼養員每個月都要對大熊貓進行一次系統的訓練,內容包括張嘴、躺、臥等姿勢訓練。隨著大熊貓年齡的增長和體檢項目的增加,還要增加訓練難度,以便它們接受更全面的身體檢查和治療。雲南野生動物園以後還將每2—3個月,對它們進行抽血檢測,以保證它們的健康。(完)

相關焦點

  • 大熊貓抽血體檢 網友調侃:這次真是熊貓血(圖)
    大熊貓抽血體檢,昨日(5月30日),雲南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及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技術員首次給大熊貓囡囡、和興做了全面體檢。抽血時,兩個大寶貝不哭也不鬧,按照技術員的口令將爪子主動伸出籠外,吃幾口水果的功夫,抽血就結束了。「把採血練到『乖萌』狀態,需要兩年多時間。大熊貓體型較大,但像個孩子一樣調皮,採血很費勁兒。」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技術員楊誠說。蘋果給我 熊掌給你!囡囡、和興臥室的欄杆外放著一個板狀鐵架,末端還有一個把手。楊誠告訴記者:「這是我們給熊貓採血而專門設計的抽血板,只要它們抓著把手不放,我們就能給它們抽血。」
  • 熊貓「呆萌」抽血體檢 蘋果餵進嘴熊掌乖乖伸(圖)
    參與互動    昨日(5月30日),雲南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及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技術員首次給大熊貓囡囡
  • 四川兩隻大熊貓入駐雲南野生動物園
    4月29日,兩隻大熊貓在雲南野生動物園內玩耍、吃樹葉。近日,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兩隻幼齡大熊貓來到昆明,入駐雲南野生動物園熊貓館。這兩隻大熊貓為2012、2013年出生的幼年大熊貓,一雄一雌,體重在80公斤左右,分別叫「和興」和「囡囡」。
  • 美動物園負責人:大熊貓玲玲和興興它們是美國人民熱愛的偶
    資料圖:旅美大熊貓在雪中玩耍。(視頻截圖)這三隻大熊貓分別名為添添、美香和貝貝。添添和美香於2000年從中國來到華盛頓,貝貝是它們出生在美國的熊貓寶寶。這三隻大熊貓是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的「超級明星」。據該動物園負責人史蒂芬·蒙弗特(Steven Monfort)透露,來動物園遊覽的遊客中有超過80%都是來看大熊貓的。
  • 寶寶第一次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絕好方法!
    寶寶第一次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絕好方法!時間:2020-08-30 07: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寶寶第一次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絕好方法! 每一年9月份前的幼兒入學,都有無數哭崩的孩子,其實寶寶入園可以不哭!
  • 雲南昆明大熊貓過生日 品嘗特製蛋糕
    雲南昆明大熊貓過生日 (1/8)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8月12日,汶川地震寄養雲南的大熊貓美茜
  • 入幼兒園第一天,不哭不鬧的「淡定娃」,多來自於這三種家庭
    導讀:入幼兒園第一天,不哭不鬧的「淡定娃」,多來自於這三種家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入幼兒園第一天,不哭不鬧的「淡定娃」,多來自於這三種家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學會這一招,孩子可以不哭不鬧,2天就完成斷奶
    文|秘籍君表嫂也是贏了,因為別人家的孩子斷奶,沒有個十天半個月不行,但是表嫂就是很厲害,從決定給孩子斷奶到孩子真正的斷奶也就只用了2天的時間,關鍵是孩子還是不哭不鬧,自然而然自己吃飯了。但是表嫂卻謙虛的說,這不是什麼很神奇的事情,因為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好,孩子斷奶沒煩惱。然後她還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自己給孩子斷奶的經驗,那些想要給孩子斷奶的媽媽們,都可以試一下,學會這一招,孩子可以不哭不鬧,2天就完成斷奶。
  •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我們為何不馴化大熊貓?好吃的豬肉哪裡來?
    20世紀30年代,美國人來中國捕捉大熊貓 既然古人認為大熊貓有實用價值,那人類為什麼不馴化大熊貓呢?可是,古代是沒有人工授精技術的,也沒有影片,飼養大熊貓,並且讓人工飼養下的大熊貓實現繁衍,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絕大多數的動物,沒有被馴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野生動物要被人類馴化,首先要能夠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實現交配和繁衍。
  • (三年級)思維導圖整合信息,如何完成《國寶大熊貓》的資料搜集
    《國寶大熊貓》學習這一課,主要是為了完成如下的教學目標:1.搜集國寶大熊貓的相關資料信息。2.初步學習整合信息,運用思維導圖展示資料。3.同學們要藉助思維導圖,從不同方面介紹國寶大熊貓。教學重點是:學習整合大熊貓的信息,畫思維導圖,從不同方面介紹大熊貓。二、引導交流多麼可愛的大熊貓!想不想和它交朋友?你還想知道有關它的什麼情況呢?同學可以交流的問題有:(1)大熊貓是貓嗎?
  • 來動物園聽大熊貓的故事
    今天上午9時,北京動物園熊貓館內,「大熊貓科普互動小課堂」第一期與廣大遊客見面。 之所以選擇今天開啟「大熊貓科普互動小課堂」,是為了紀念一個特殊的日子。1963年9月9日,世界上第一隻圈養的大熊貓「明明」在北京動物園出生。
  • 旅美大熊貓回家,聽不懂中文咋辦?大家操碎了心……
    出生在美國國家動物園的雄性大熊貓「貝貝」19日從華盛頓啟程,返回家鄉中國成都。2015年出生的「貝貝」,今年8月22日滿4周歲。根據中美有關大熊貓繁育協議,在美國國家動物園出生的大熊貓要在4歲時返回中國。「貝貝」在家中排行「老三」。
  • 學了四種語言 大熊貓情侶抵港(圖)
    1999年,中央政府曾贈送給香港特區一對大熊貓,它們的名字分別是「安安」和「佳佳」。相信不少人不一定能同時聽懂英語和漢語中的普通話、廣東話、四川話這「兩文三語」。而26日啟程赴港定居的兩隻大熊貓就有這樣的本事。「贈港大熊貓確定後,為確保它們入境隨俗,科研人員曾專門安排它們接受『兩文三語』訓練,提升普通話、廣東話和英語能力,為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定居做好準備。」
  • 昆明大熊貓生日恰逢奧運會 五環竹子做蛋糕(圖)
    來昆大熊貓成野生動物園「功臣」 生日恰逢奧運  昨日,從四川災區來昆的三隻大熊貓中的美茜和思嘉迎來了2周歲  的生日,共有4500多名遊客來到這裡,共赴「美茜」和「思嘉」的集體生日派對。據了解,汶川大地震後,雲南野生動物園承擔了3隻臥龍災區大熊貓的寄養任務。這也為野生動物園帶來了意外的收穫,短短的1個多月裡,共接待了4萬多遊客,較去年同期增加35%,而其中遊客大部分都是衝著大熊貓來的。
  • 成都發情大熊貓不懂房事 看"AV"片後完成交配(圖)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李慶)成都一對大熊貓愛,可是遲遲不進「洞房」。情急之下,成都熊貓基地的工作人員搬來電視機,在「小倆口」面前放起了「AV」片。最終,它倆共赴愛河……3月10日晚,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一隻5歲半美女大熊貓「科琳」進入發情高潮期。與它兩情相悅的基地第一帥哥大熊貓「勇勇」也同步達到發情高潮。兩隻大熊貓隔著欄杆發出婉轉悠揚的叫聲,互相傾訴愛意。兩隻大熊貓「相愛」了,工作人員決定讓它倆「圓房」。可儘管兩隻大熊貓使出渾身解數,卻仍一次次地失敗。眼看兩隻熊貓都累得精疲力盡,工作人員不得不把它們分開,暫時休息。
  • 資深幼師坦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央視的記錄片《人生第一次》中也記錄了上海一所幼兒園中,第一次上幼兒園的孩子們的樣子。大部分的孩子,哭得「昏天暗地」和上演著「媽媽不要離開我的催淚大戲。」當初我家大寶上幼兒園時就是這樣,我在外面擔心她在我離開之後也會哭,還特意打電話問了老師,沒想到老師說:「嘟嘟特別乖,沒哭沒鬧正和一個小女孩玩娃娃呢!」
  • 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淡定娃」,多來自於這4種家庭
    每年幼兒園小班的門口都會上演一場大型哭戲。幾乎每個小班裡都是一片哭聲,哭得姿勢千奇百怪不說,還有家長和孩子一起哭的。孩子第一次離開家庭,在幼兒園放聲大哭在所難免,但有細心的寶媽發現有的孩子不僅不哭,相反還十分的淡定。
  • 小海綿接機baby 不哭不鬧相當乖巧
    小海綿接機baby 不哭不鬧相當乖巧時間:2019-08-26 12: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海綿接機baby 不哭不鬧相當乖巧 近日,小海綿接機媽媽baby,當天小海綿穿著白色襯衫,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十分吸睛,小海綿和保姆阿姨一起等媽媽的航班,不哭不鬧相當乖巧
  • 宋朝一女嬰,出生時不哭不鬧,高僧:這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小孩出生時總會哭個不停,成語「呱呱墜地」便是指小孩出生。古時候由於醫療水平尚且落後,人們只能用哭與不哭來判斷孩子的狀況,如果剛出生的小孩不哭,說明小孩可能存在危險,需要及時處理。根據現代醫學的解釋可知,小孩在宮內時肺泡處於閉合狀態,也就是說不用自己進行呼吸。在剛出生時,大哭可以將空氣吸入肺部使得肺泡完全打開。
  • 不哭不鬧並非唯一標準,具體得看四方面
    執筆:輯香編輯:羅梓花定稿:楠楠每到幼兒園的開學季,都會上演一出「苦情戲」,娃在幼兒園裡面哭,送娃的家長們在幼兒園面外哭,面對第一次的分離,不僅孩子焦慮,連父母也有分離焦慮。可孩子總歸是要面對集體生活的,即使不上幼兒園,也要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