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薦書|他被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馮至先生譯文全集...

2020-12-22 瀟湘晨報

馮至先生是「學貫中西」的一代大師。他既有紮實的國學功底,又有深厚的西學造詣,一生著述廣博,兼有多重身份。作為詩人,他被魯迅先生稱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創作於20世紀40年代的《十四行集》把新詩從浪漫主義經過象徵主義推進到中國式的現代主義,成為中國十四行詩的代表作和裡程碑。作為學者,他對杜甫的研究卓有成就,一生致力於外國文學的教學、研究和推廣,為我國培養出一批優秀的日耳曼學者。作為翻譯家,他從事翻譯工作近 60 年,堪稱中國德語文學翻譯與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日前,世紀文景推出四卷本《馮至譯文全集》。這套書是馮先生譯文首次以全集形式出版,其中包含數種目前市面上已絕版的譯作,不少見證馮先生學術生涯的珍貴圖片更是首次在出版物中亮相,具有較高收藏價值。

馮至1930年在德國海德堡

本書完整收錄馮至先生中文譯著,其中,《審美教育書簡》《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等重磅譯作及卷四大部分內容在市面上均已絕版多年,《哀弗立昂》(《浮士德》選段)、《智利的地震》等作品系首次從民國期刊補錄。馮先生之女馮姚平女士專門為本書整理修訂了《馮至譯介年表》。馮至一生努力繼承和推進新文化先驅們開展的介紹西方文學精華、促進新文學發展的工作,同時自己吸收「外來的養分」,用以豐富提高自己的創作,其創作、譯作與學術研究互相交融,密不可分。此外,本書還收錄馮至先生譯作手稿、歷史圖片等珍貴圖像資料,其中許多照片是首次以出版物形式面世,對研究和喜愛馮至作品的讀者而言,本書具有重要的史料意義和收藏價值。

永遠的伴侶,夫人姚可崑曾與馮至合譯《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

馮先生不僅治學成果豐碩,人格更令人肅然起敬。他曾擔任院系調整後的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的首任系主任、中國科學院(1977年起分出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批、也是唯一的一批學部委員之一和外國文學研究所的首任所長,但他從不自誇,永遠保持謙遜謹慎的作風。季羨林先生撰文說他「淳樸,誠懇,不會說謊,不會虛偽,不會吹牛,不會拍馬,待人以誠,同他相處,使人如坐春風中」。他以極其嚴謹的態度對待翻譯,每一個用字都仔細斟酌,在幾十年的時光裡對一部譯作不斷打磨,直到做出最滿意的版本。本書裝幀選取藍色為主色調,採用復古設計風格,封面選用手感柔和的觸感膜,色澤典雅,不暈手印,意蘊深遠,著力在視覺感受中呈現馮先生深邃、質樸、謙遜的人格光輝。

在外國文學研究界,馮先生是公認的一面大旗。但他卻說:「在德國文學豐饒的領域裡,我常常把我比作是一個『導遊者』,我把『遊人們』領進這個區域,在這區域裡能有更多發現、更深入了解的,往往不是『導遊者』,而是真誠的『遊人』。」期待更多讀者能在這套《馮至譯文全集》中感受文學、哲學和先行者人格的永恆魅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馮至:在魯迅心中,他是「中國最為傑出的抒情詩人」
    魯迅先生不僅是大作家,也是文壇導師,對於青年作家總是不吝讚美和支持。讀了馮至的詩,魯迅就稱讚他是「中國最為傑出的抒情詩人」。季羨林先生在《哭馮至先生》中對此深表認同,他在上大學時就讀過馮至的詩,覺得「形神俱臻絕妙」,非常喜愛。現在一般認為,馮至最主要的成就是十四行詩。
  • 《馮至譯文全集》:跟隨這位學貫中西的「導遊者」樂享德語文學世界
    他被魯迅先生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他寫的《杜甫傳》至今仍是杜甫草堂重要的紀念品。他從事翻譯工作近60年,堪稱中國德語文學翻譯與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他最早將世界級的現代詩人裡爾克介紹給中國讀者。
  • 閱讀馮至:一切經歷,都可以成為生命的養分
    作為詩人,他被魯迅先生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作為學者,他對杜甫的研究卓有成就,一生致力於外國文學的教學、研究和推廣,為中國培養出一批優秀的日耳曼學者。作為翻譯家,他從事翻譯工作近60年,這份工作傾注著他的熱情和生命,也與他的人生際遇相映照。
  • 馮至譯文全集首次出版 一窺經典德語文學的樣貌
    作為詩人,他被魯迅先生稱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創作於20世紀40年代的《十四行集》把新詩從浪漫主義經過象徵主義推進到中國式的現代主義,成為中國十四行詩的代表作和裡程碑;作為學者,他對杜甫的研究卓有成就,一生致力於外國文學的教學、研究和推廣,為我國培養出一批優秀的日耳曼學者;作為翻譯家,他從事翻譯工作近60年,堪稱中國德語文學翻譯與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 《馮至譯文全集》:被學者和詩人光芒掩蓋的德語文學翻譯家
    最近,世紀文景推出四卷本《馮至譯文全集》,這是馮至譯文首次以全集形式出版。卷一收錄馮至先生翻譯的歌德、荷爾德林、海涅、尼採、格奧爾格、裡爾克、布萊希特等詩人之作及民歌。卷二收錄《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審美教育書簡》。前者是裡爾克在其三十歲左右時寫給一個青年詩人的書簡。後者是1793-1794年間席勒寫給丹麥奧古斯滕堡公爵的27封信。
  • 《馮至譯文全集》面世,所譯歌德、裡爾克等大師作品受到眾學者稱讚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世紀文景出版的《馮至譯文全集》面世,譯作均為歌德、裡爾克等古典主義和現實主義中的大師之作。18日,由世紀文景與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聯合舉辦的「重讀『外來的養分』——《馮至譯文全集》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馮至是我國傑出的詩人、作家、學者、翻譯家,中國德語文學翻譯與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 他說人生最難得到的是「自知之明」,譯著等身卻從不以翻譯家自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曲鵬作為詩人,他被魯迅先生稱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創作於上世紀40年代的《十四行集》把新詩從浪漫主義經過象徵主義推進到中國式的現代主義,成為中國十四行詩的代表作和裡程碑;作為學者,他對杜甫的研究卓有成就,一生致力於外國文學的教學、研究和推廣,為我國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日耳曼學者;作為翻譯家,他從事翻譯工作近60年,堪稱中國德語文學翻譯與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 季羨林:同馮至先生相處,使人如坐春風中
    唯獨對一位年輕人,魯迅顯示出格外的青睞,不僅盛讚他是「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對他所在的社團也不吝褒揚:淺草社的季刊「每一期都顯示著努力」,「將真和美歌唱給寂寞的人們」;沉鍾社則是「中國的最堅韌,最誠實,掙扎得最久的團體」。這個少負盛名的年輕人,就是馮至。
  • 近代中國史,被尊稱為「先生」的十位著名女性
    3.許廣平先生(1898年-1968年)魯迅先生的夫人。她寫作了《兩地書》《魯迅回憶錄》,保存魯迅手稿,編輯完成《魯迅全集》。許廣平與魯迅在一起整整十年,十年攜手,十年憂樂相通,在生命中互相往來。她堅忍於知識分子的良知與操守,她堅貞於偉大女性的關懷與慈愛,她固守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淡泊與堅韌,楊絳的內心是堅硬的,又是柔軟的。6.林徽因先生(1904年-1955年)梁思成的夫人。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
  • 中國10位被尊稱為先生的女性!你知道嗎?
    許廣平先生(1898年-1968年)魯迅先生的夫人。她寫作了《兩地書》《魯迅回憶錄》,保存魯迅手稿,編輯完成《魯迅全集》。冰心先生(1900年—1999年)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冰心被稱為「世紀老人」,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詩人、翻譯家,她歌頌母愛,童真,自然。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的人」。
  • 【恆美星尚】中國十位被尊稱為先生的女性,你知道幾位?
    3.許廣平先生(1898年-1968年) 魯迅先生的夫人。她寫作了《兩地書》《魯迅回憶錄》,保存魯迅手稿,編輯完成《魯迅全集》。 冰心被稱為「世紀老人」,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詩人、翻譯家,她歌頌母愛,童真,自然。 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的人」。她的代表作品有小說集《超人》,詩集《春水 》、《繁星》,散文集《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三寄小讀者》、《小桔燈》等。
  • 王佐良先生選編《英國詩歌選集》(珍藏版)面世 被譽為迄今國內最...
    元  【內容簡介】  《英國詩歌選集》(珍藏版)全書由英國詩歌研究界的泰鬥王佐良先生和亞投行首任行長金立群先生主編,被譽為迄今為止國內最權威、最系統、最全面的英詩選本,並列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 古典詩歌的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抒情手法可分為兩大類,即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託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諷今、敘事抒情。 1、直接抒情,又稱直抒胸臆。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表明愛憎態度的抒情方式。例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登幽州臺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2、借景抒情 是屬於間接抒情的一種。
  • 從淦女士到馮先生
    山東大學中文系1956級學生石家麟回憶,1957年,馮先生給他們年級講元曲時說:「不少同學的作業中還有錯別字,對於中文系的同學是不應有的,希望大家勤查字典,我讀了大半輩子的書,字典還常備案頭。勤查字典是消滅錯別字的不二法門,舍此別無捷徑。」馮先生備課的認真,已經形成了習慣,習慣成自然,即使給幾個人輔導,她也是認真準備。
  • 魯迅眼中堅韌的詩人翻譯家,深信困境時最有效的是工作而等待
    唯獨對一位年輕人,魯迅顯示出格外的青睞,不僅盛讚他是「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對他所在的社團也不吝褒揚:淺草社的季刊「每一期都顯示著努力」,「將真和美歌唱給寂寞的人們」;沉鍾社則是「中國的最堅韌,最誠實,掙扎得最久的團體」。這個少負盛名的年輕人,就是馮至。
  • 陳弘謀先生的《五種遺規》很好,譽為「天地間不可少之書」
    究竟是怎樣的一部書,能讓曾國藩在家書中,不斷強調陳宏謀先生的《五種遺規》一定要一讀再讀?究竟陳宏謀又是怎樣傳奇的一個人,竟讓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均對他推崇備至,還能被後世之人稱為乾隆的「救火隊長」?
  • 奧登站在文明背景上寫作,這樣的大詩人該如何翻譯?
    俄羅斯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布羅茨基曾說過,在他心中,W·H·奧登和英國是同義詞,他更是將奧登視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靈」。這樣一位和T·S·艾略特並峙的英語詩人,儘管對中國詩人的影響已經超過了半個世紀,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全面而深入地被譯介到中國。
  • 王佐良先生的學術堅守之弦歌不輟
    就外文學科群的結構而言,其時的馮至-範存忠的結構雖然還沒有那麼明顯,但已基本開始成形了,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北馮南範」的框架,這是要到20世紀50年代以後由政策變化而更彰顯出來的:隨著院系調整和學科重置,馮至以北大西語系主任(1964年後出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的身份,長期領本學科之牛耳;範存忠則以南京大學副校長(主管文科)的位置,成為南方外文學科的領軍人物。
  • 止庵談周作人譯文全集:唯暮年所譯 識者當知之
    今天,《周作人譯文全集》第一次全面整理出版,或許可以算是對他半生譯事的告慰?為此,記者採訪了全集的編訂者、《周作人傳》的作者止庵,正是他十五載苦心編訂,全面恢復了知堂的譯文手稿。  周作人的譯事和軼事  周作人小時候就讀於三味書屋,是標準的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