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至先生是「學貫中西」的一代大師。他既有紮實的國學功底,又有深厚的西學造詣,一生著述廣博,兼有多重身份。作為詩人,他被魯迅先生稱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創作於20世紀40年代的《十四行集》把新詩從浪漫主義經過象徵主義推進到中國式的現代主義,成為中國十四行詩的代表作和裡程碑。作為學者,他對杜甫的研究卓有成就,一生致力於外國文學的教學、研究和推廣,為我國培養出一批優秀的日耳曼學者。作為翻譯家,他從事翻譯工作近 60 年,堪稱中國德語文學翻譯與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日前,世紀文景推出四卷本《馮至譯文全集》。這套書是馮先生譯文首次以全集形式出版,其中包含數種目前市面上已絕版的譯作,不少見證馮先生學術生涯的珍貴圖片更是首次在出版物中亮相,具有較高收藏價值。
馮至1930年在德國海德堡
本書完整收錄馮至先生中文譯著,其中,《審美教育書簡》《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等重磅譯作及卷四大部分內容在市面上均已絕版多年,《哀弗立昂》(《浮士德》選段)、《智利的地震》等作品系首次從民國期刊補錄。馮先生之女馮姚平女士專門為本書整理修訂了《馮至譯介年表》。馮至一生努力繼承和推進新文化先驅們開展的介紹西方文學精華、促進新文學發展的工作,同時自己吸收「外來的養分」,用以豐富提高自己的創作,其創作、譯作與學術研究互相交融,密不可分。此外,本書還收錄馮至先生譯作手稿、歷史圖片等珍貴圖像資料,其中許多照片是首次以出版物形式面世,對研究和喜愛馮至作品的讀者而言,本書具有重要的史料意義和收藏價值。
永遠的伴侶,夫人姚可崑曾與馮至合譯《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
馮先生不僅治學成果豐碩,人格更令人肅然起敬。他曾擔任院系調整後的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的首任系主任、中國科學院(1977年起分出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批、也是唯一的一批學部委員之一和外國文學研究所的首任所長,但他從不自誇,永遠保持謙遜謹慎的作風。季羨林先生撰文說他「淳樸,誠懇,不會說謊,不會虛偽,不會吹牛,不會拍馬,待人以誠,同他相處,使人如坐春風中」。他以極其嚴謹的態度對待翻譯,每一個用字都仔細斟酌,在幾十年的時光裡對一部譯作不斷打磨,直到做出最滿意的版本。本書裝幀選取藍色為主色調,採用復古設計風格,封面選用手感柔和的觸感膜,色澤典雅,不暈手印,意蘊深遠,著力在視覺感受中呈現馮先生深邃、質樸、謙遜的人格光輝。
在外國文學研究界,馮先生是公認的一面大旗。但他卻說:「在德國文學豐饒的領域裡,我常常把我比作是一個『導遊者』,我把『遊人們』領進這個區域,在這區域裡能有更多發現、更深入了解的,往往不是『導遊者』,而是真誠的『遊人』。」期待更多讀者能在這套《馮至譯文全集》中感受文學、哲學和先行者人格的永恆魅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