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學與教材教法裡面,有三個概念非常容易混淆。他們就是——備課、說課與上課。教師招聘考試中,對他們的考察也樂此不疲。加上面試環節多會考察考生說課的水平,這部分知識更需要引起廣大考生的注意。那今天中公講師楊林就帶領大家一起來認識認識這三兄弟。
【考點講解】
一、備課
備課是指教師在充分的學習課程標準、鑽研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弄清楚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以及學生怎麼學,創造性地設計出目的明確、方法適當的教學方案的過程。它是教師上課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教師教學工作的首要環節。
一般來說,備課需要備好三方面的內容以及寫好三方面的計劃。首先我們來看這三方面的內容,俗稱備課要做好的「三備」。
第一「備」是備學生。學生是教學對象,是學習的主體。為了使教學有的放矢,符合學生實際,教師必須深入地了解學生。
第二「備」是備教材。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對教材進行仔細分析和研究,把書本上儲存的知識轉化為傳輸狀態的知識,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講授,經過學生的學習再轉化為學生的知識,促進學生的發展。
第三「備」是備教法。教師要思考和明確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主要包括教材的組織和教法的選擇。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備課要寫好的三方面計劃。
第一項計劃是學期(學年)教學進度計劃。它是教師在開學前對所教學科做出的一個學期(學年)的計劃,是完成一個學期(學年)教學目標所確定的工作範圍和教學進程的實施方案。一般由標題、說明部分和教學進度三部分構成。
第二項計劃是單元教學計劃,又被稱為課題計劃。主要包括課題名稱和授課表兩大部分。
第三項計劃是課時計劃,即我們俗稱的教案。一份完整的教案主要由概況、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後記或教學反思四部分構成。
二、說課
說課是教師在授課之前將教案轉化為「教學活動」的一種實踐演習,是教師面對講師和同行,以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將自己對課程標準及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課程程序的設計和安排、學習方式的選擇和實踐等一系列教學元素的確立及其理論依據進行闡述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簡單來說,說課就是教師闡述在課堂教學中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這樣做的教學研究活動。說課之前一般要事先寫出說課稿。從性質來看,說課具有說理性、科研型、工具性和交流性等特點。說課主要由說課者、說課內容、說課方法和聽評者四個基本要素組成。
一個完整的說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說教學目標、說教學內容、說學生情況、說教學方法、說教學程序設計、說練習的內容與方法。其中,在說教學內容的時候,除了簡單介紹教學內容在學科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外,還要注意指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