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非方醫生在手術中
本報訊(記者柯靜通訊員王家鈴李文芳)站起來頭痛到炸裂,躺著卻啥事沒有,深圳女白領林楠(化名)這一個月來被怪病纏身。三進醫院後,病因明確,腦子裡的「水」漏了——自發性脊髓腦脊液漏出症導致了體位性頭痛。為尋找最佳診療方案,林楠北上杭州,找到了浙大邵逸夫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何非方。
頭痛三進醫院
林楠今年29歲,平常工作強度大,幾乎全年無休。但她懂得勞逸結合,平常喜歡瑜伽、打羽毛球等運動,但碰上工作棘手時,她偶爾也會偏頭痛。
一個月前,林楠外出途中頭痛欲裂。「從來沒有這麼頭痛過!」林楠只能回家,吃了止痛藥,躺在床上休息,躺著的時候沒感覺,但一起身,這種劇烈的疼痛感就又來了。
第二天依舊沒有好轉,林楠上醫院就診。經過檢查,醫生懷疑是食物中毒引起的偏頭痛,於是開了止痛藥,林楠回到家又繼續躺著睡,但站起來依舊頭痛厲害。
兩天後,林楠只能換家醫院就診。急診醫生聯合神經內科醫生診斷後,說頭痛可能是低顱壓導致。由於低顱壓患病概率較低,且八成的病人可通過不斷補液自愈。林楠一邊靜脈補充生理鹽水,一邊不斷喝鹽水。兩天後回家,林楠靜臥,但站起來依舊頭痛。
林楠只能「三赴」醫院,尋找病因。核磁共振結果顯示:林楠腦脊液漏出,漏的地方位置高,漏口大。接診醫生說:「這是他們建院以來見過的漏口最大的病例。」
健康人為何腦脊液漏了
病因雖然確診,但治療方案卻很難確定。就在當地醫院束手無策時,林楠查閱文獻和資料,迅速給自己找了醫生——邵逸夫醫院疼痛科何非方醫生。
11月5號,在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何非方團隊為林楠成功堵住了漏洞。「目前國際上,對這類疾病的手術方法有多種,但林楠漏洞的位置在頸部第2、3段,這是個很重要的位置。位置越高,神經簇多,一旦有脊髓神經的損傷,肢體麻木所涉及的部位就越多。」何非方說。
林楠不解的是,腦脊液怎麼就漏了?何非方解釋:腦組織和脊髓漂浮在一個「水囊」裡,水囊的壁是由硬腦膜和硬脊膜構成的,裡面的「水」就是腦脊液。但有的患者脊柱節段硬脊膜先天發育不良,在硬脊膜上形成了囊腫、憩室等薄弱結構,一旦發生破裂,腦脊液就漏了,水囊中的物理支撐不平衡,就會出現林楠那種「躺著不痛,站起來劇痛」的突發性劇烈體位性頭痛。
事實上,對硬脊膜薄弱人群,就需要格外留心。「生活中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比如咳嗽、便秘、頸部推拿、練瑜伽、摔倒、駕駛、劇烈運動、蹦極、大笑等,都會導致硬脊膜的破裂,腦脊液的大量漏出。」何非方說。
「低顱壓雖然非常小眾,但卻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但一旦誤診,被當成頸椎病、偏頭痛或其他疾病來治療的話,很容易拖成硬膜下血腫甚至腦疝以致威脅生命。」何非方說,如果有突發性頭痛無法緩解,建議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做腦部CT、磁共振,以及脊柱等檢查。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