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5月16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飲水機持續加熱8小時,相當於家裡冰箱工作40天的耗電量;電磁爐累計使用6小時的耗電量可能比洗衣機使用30天耗電量更多……聽完「社區經理」徐愛蓉的解釋,家住青浦區盈港路899弄盈湖三島小區的徐老伯意識到自家電費激增是因為自己忽視了電磁爐、飲水機、電腦等小家電。
徐愛蓉是青浦供電公司的一名營業廳經理。在青浦區,像她一樣由營業廳經理進入社區兼職「社區客戶經理」提供家門口面對面服務的模式目前已在272個村、居委會實現全覆蓋。通過化被動為主動,將服務從營業廳延伸到居民家門口的方式,「電管家」的模式讓居民的問題和誤解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和澄清,投訴率也大大降低。據悉,此舉將在上海市範圍內推廣。
不關電腦電費悄悄漲
每個星期,徐愛蓉都會在固定時間往她任「社區經理」的盈湖三島小區的居委會和物業跑兩趟,了解居民在用電方面碰到的問題,平時每天會通過電話和這裡的居民保持聯絡。
昨天下午,業主徐老伯拿著幾張電費單找到了徐愛蓉。上個月電費突然增加了30多元,這讓平時節約慣了的徐老伯很不解。又沒有開空調,電費怎麼漲那麼多?在詳細了解了徐老伯家裡的人員和電器情況後,徐愛蓉很快找到了問題所在。
原來,徐老伯正讀大學的孫子為了實習方便,最近剛從學校搬回家裡住。年輕人不像老年人那般節約,為了圖省事,電腦經常不關機,飲水機也一直插著通電不願隨手關掉,再加上徐老伯的孫子睡得晚,偶爾還用電磁爐煮方便麵當夜宵吃,不知不覺中家裡的電費就上去了。儘管找到了原因,但為了徹底打消老人的疑慮,徐愛蓉還是第一時間聯繫了電力公司工作人員上門對老人家裡的電錶和電路進行了檢查,最終確認均無異常。
不出家門節電技巧送到手
在和居民接觸中,徐愛蓉發現像徐老伯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不少居民往往只關注家裡空調等大件家電的節電性能,電磁爐、飲水機等小家電的耗電量卻往往會被忽視。此外,很多年輕人習慣長時間不關電腦,因此造成的電費損失也相當驚人。通過計算發現,電腦開機狀態下,即使是低功耗筆記本電腦一小時也可能「吃掉」0.15度電能,而一些配置較高的臺式機,加上外設功耗,能達到0.4度。折中計算,一臺電腦每小時功耗為300瓦,一天開10小時,一個月耗電量就達90度。
了解到這些,徐愛蓉特意列印了「節電技巧」宣傳單送到盈湖三島小區發放給居民。僅僅關於電腦,她就總結了多個省電竅門:像巧用「睡眠」功能更省電、通宵下電影可打開下載軟體自帶的智能關機功能、關機後也別忘關顯示器等。不少居民有不拔插頭的習慣,例如出門前,飲水機一直處於製冷、制熱的狀態,這樣待機其實更耗電,但是很多人卻並不知情。因此,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不使用家電時及時關掉電源並拔下插頭,再經常給家電「洗洗澡」,會省下不少電。
常駐社區被動服務變主動
過去,居民碰到電費帳單異常、帳單逾期未付、家中突然停電等用電問題,往往需要往營業部跑或者撥打95598客服熱線。雖然從青浦區盈港路899弄盈湖三島小區到徐愛蓉所在的營業廳只有不到3公裡路程,但很多居民還是覺得跑來跑去太麻煩。
今年3月,青浦供電公司營業廳經理徐愛蓉多了一個身份——盈湖三島小區的社區客戶經理。這裡的居民從此有了自己的專職「電管家」,並由過去的居民「跑營業廳」變成現在的社區經理「跑社區」,通過和居民面對面的接觸,定期上門搜尋居民用電方面的訴求和建議。
此外,社區經理還可以為居民辦理繳費等業務提供預約服務,通過預約事先安排好服務人員,大大節約了居民等待時間,省去了很多來回奔波的麻煩。盈湖三島小區所在的盈浦街道尚美居委會主任朱雲春表示,現在只要是和電有關的問題,能迅速找到直接的聯絡人,居民的問題第一時間得到回應,居委會也感覺輕鬆不少。
在青浦區,像徐愛蓉一樣由營業廳經理進入社區兼職 「社區客戶經理」提供家門口面對面服務的模式目前已在青浦區272個村、居委會實現全覆蓋。通過化被動為主動,將服務從營業廳延伸到居民家門口的方式,「電管家」模式讓居民的問題和誤解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和澄清,投訴率也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