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5 17:39
說書客:茉小花
一個春節小長假沒見,大家想念「晚間書單」了嗎?
今天要說的書是一本寶爸寶媽們喜聞樂見的超實用「工具書」,由著名中醫診斷學博士羅大倫和他的妹妹、兒童心靈成長專家羅玲所著的《讓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不積食》。
小編會在文末出一道題,在答對題目並已經訂閱本欄目(按一下最下方的訂閱按鈕就可以了)的讀者中隨機選出一位,送出這本書。
了保證儘可能多的用戶能得到贈書的機會,同一個用戶ID請不要重複回答問題。
上期獲贈圖書《舌尖上的新年》的是「傾情風軒-」,請發郵件到story8531@163.com告訴我們您的聯繫方式。
我家的娃去年上小班了,平均每個月至少病一回。娃一病,最忙自然是娘,日裡夜裡各種伺候不說,為了帶她去看病,我都不知請了幾次假。
領導終於忍無可忍,在我家娃又燒了三天三夜之後,甩了這本書給我。
一看書名,差點給跪了——《讓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不積食》,領導良苦用心,小編無以為報啊!
打住,咱們趕緊看書。
這本書的兩位作者是一對兄妹,哥哥羅大倫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中醫診斷學博士,妹妹羅玲則是位兒童心靈成長專家。
羅大倫算網上最出名的中醫達人之一,在中醫育兒方面也有大把粉絲。2年前多以前,因為娃1歲後總不長肉,我還特意按照他的方子做了八珍糕給娃吃。可惜娃不愛這口味,有一搭沒一搭地吃,沒吃到三分之一就過期了……2年過去了,她依然這麼瘦瘦的。
而羅玲是國內多家親子、健康、教育報刊的特約作者,自己還開了個羅玲心靈成長工作室,雖然和哥哥比起來名氣不那麼大,大小也算是個心理教育方面的專家。
這兄妹倆雙劍合璧,會帶來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讓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不積食》一共有7章,前面6章都出自羅大倫之手,大約有80多個小節,全是乾貨,對孩子爹媽來說,相當實用。
不信?我報幾個給你聽聽:孩子打噴嚏的時候儘量不要吃抑制噴嚏的藥;孩子感冒頭痛,喝蔥白豆豉湯比吃藥見效;孩子感冒快好時的補脾方;孩子剛剛開始咳嗽時應該如何調治……羅大倫在書裡貢獻出了各種經典方子,有的度娘也不知道哦!
怎麼樣?有沒有恨不得立刻買一本來看?反正我是一口氣把整本書啃完了,然後頓時覺得自己老中醫上身。雖然還不知道它能不能真的讓娃少上幾次醫院,至少我已經能把周圍的寶爸寶媽們唬得一愣一愣了……
再說說這本書裡的後面一小部分,也就是羅玲負責的那唯一一章。這一章出現在這本書裡,實在讓人感覺有點像是買六贈一,讀起來也有些雞肋之感。
原本,對於養娃來說,如何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應該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然而很可惜,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這一章中,我讀到的,更多的都是些大道理,案例不夠,操作性弱,對家長來說,就很難有吸引力了。尤其是與前面羅大倫寫的那幾章一比,這種感覺就更甚了。
但不管怎麼說,瑕不掩瑜,只要你不是特別排斥中醫,就衝著羅大倫寫的那大半本,《讓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不積食》仍然值得家長們去讀一讀。
孩子老生病,原因之一就是亂吃東西
——孩子的第一特點:「臟腑嬌嫩」
中醫認為,孩童從出生開始到 10歲之前,有一個很明顯的生理特點:「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但是生長迅速。」
我的一位老朋友有一天和妻子帶著四歲大的兒子找到了我,要我幫他看看,他說這孩子一有什麼風吹草動,立刻就會感冒。
我一觀察,孩子的臉色不像健康的幼童那樣好似紅潤的小蘋果,而是萎黃色。我問:「孩子最近一次感冒前吃喝了什麼東西?」他們仔細想了想告訴我:「孩子前不久過生日,辦了個聚會,之後就感冒了。」
我大致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接著問:「當時孩子吃生日蛋糕了嗎?」 「吃了,剩下的半個都是他吃了。」
我告訴孩子父母:「生日蛋糕就是孩子感冒的根源,因為孩子臟腑嬌嫩,還不能完全吸收這些『美味』,所以導致生病。」
實際上,孩子的很多毛病就是因為其臟腑嬌嫩,不能完全消化吸收食物造成的。臟腑嬌嫩,意味著孩子的五臟六腑特別容易受外界的影響。
比如用藥,正確使用的話,見效非常快,病可能馬上就好;而如果用藥不對症或用藥量過大,孩子的身體馬上就會受到損傷,而且有可能是長期性的,這會導致他長大以後陽氣很弱。這就是對孩子用藥為什麼要特別慎重的緣故。古人說:「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不治一小兒」,就是在講「兒科難治」的道理。
為什麼有的小朋友吃了一頓奶油蛋糕就開始感冒了呢?
中醫認為,小孩子的很多與肺有關的問題,都是吃東西引起的。在中醫看來,脾胃是屬土的,肺是屬金的,土生金,簡單地說,脾胃就是肺的「母親」。
小孩子臟腑嬌嫩,脾胃吸收、消化食物的功能沒有完全形成,按照古代大醫的思路打個比方,脾是「母親」,肺是「孩子」,如果「母親」出了問題,「孩子」也一定會有不足。所以,脾胃受傷,肺也會隨之受到傷害。反之亦然。
我對朋友講,他家孩子的情況不是偶然的。我碰到過很多生病的孩子,都是因為家長讓其胡亂吃東西造成的。
小孩過生日,家長想著得給孩子定個大蛋糕。看著孩子吃得歡喜的樣子,家長心裡高興:「我的孩子胃口真好。」殊不知現在的奶油蛋糕大多是反式脂肪做的,而反式脂肪本來就不是人體能夠正常吸收的,再加上孩子的消化道黏膜還在形成當中,脾的功能還很弱,所以反式脂肪吃到嘴裡香,進入孩子的脾胃就糟了。
很多孩子老是哮喘、過敏、感冒,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亂吃東西。孩子脾胃尚未發育完全,家長又讓他吃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很容易讓孩子脾胃受傷,而受傷之後必然又會影響到肺,結果導致了從消化系統到呼吸系統的一系列健康問題,父母們頭疼不已,還不知道原因何在。
在脾胃和肺的關係上,中醫和西醫達成了一致。中醫認為肺系統出了問題,可以用調理脾胃的方法來治療,就是我們常說的「培土生金」,這也是中醫調理肺系疾病的重要思路之一。
西醫的分析發現,很多孩子過敏哮喘,是因為他消化道黏膜沒有完全形成,吃進去的很多食物的蛋白顆粒直接從黏膜穿透過去,進入到了體內,身體的免疫系統以為是「敵人」來了,就開始攻擊它,造成免疫反應,最終導致了過敏、哮喘等問題。
講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很多孩子肺的病變,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和脾胃受損有莫大關係的。
孩子感冒的第一階段,蘇葉熬水喝或泡腳馬上就好
孩子剛受寒的時候,鼻涕是像水一樣清稀的,大人也一樣。一旦發現清鼻涕要迅速溫陽氣,溫經絡。這時候,任何一種能夠使孩子體內氣血循環變好的方法都可以用。
我的老家東北有很多朝鮮族同胞,他們開的餐館都非常火爆。記得小時候,我隨家人到一家朝鮮族同胞開的餐館吃飯,席間,上來了烤牛肉,旁邊還放著一個小草筐,裡面是擺放得整整齊齊的植物葉子。服務員告訴我們,烤好的牛肉要蘸上佐料,然後用這葉子包著吃。
這個葉子是什麼呢?就是蘇葉。蘇葉又叫紫蘇葉,全國幾乎哪個地方都有。以前我們家的窗前就長了很多。我經常摘來洗乾淨了吃。當時沒有想到,很多年以後,我會學習中醫,然後會使用蘇葉給大家調理身體。
《藥品化義》中記載:蘇葉性味辛溫,有發表、散寒、理氣、和營的作用,用來治療風寒,驅逐邪氣。
在生活中,其實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感冒病毒,但沒有必要害怕,因為我們的身體是可以抵抗這些病毒的。但如果孩子身體狀況差,同時溫度又劇烈變化的時候,孩子體內的防禦系統就會紊亂,不能立刻戒備起來抵禦外敵。抵禦不了,孩子就受寒了,會感到身上發冷,流清鼻涕,打噴嚏。這都是肌體要防禦,但又力不從心的狀態。
怎麼辦呢?立刻動員孩子的身體防禦體系,振奮體表的機能。此時任何使經絡溫暖起來的方法,都可以給孩子使用,蘇葉就是一味能使身體溫暖起來的藥物。
當孩子出現外寒來襲的症狀時,就可以使用蘇葉了。
配方:5歲左右的孩子用3克,大人用6克。
做法:把蘇葉放到鍋裡,加入兩茶杯水,蓋上鍋蓋,開大火煮。開鍋後改成小火,等開鍋三分鐘後,就可以閉火了。悶七八分鐘就可以飲用了。
叮囑:蘇葉熬煮的時間不能太長。用開水泡,或者是熬開鍋後兩三分鐘就可以了。服用蘇葉水之前,讓孩子先吃點東西。空腹服用,元氣不足,無法發汗。
喝完蘇葉水沒多久,孩子就會感覺身上熱了,微微出汗之後,就停止服用,然後感冒的症狀就開始消失了。這是因為蘇葉刺激了氣血,使得它們運行正常,產生了足夠的抵抗力,把外邪控制住了。
還有一個使用蘇葉的方法:
配方:蘇葉3克、荊芥3克(5~10歲孩子的用量)。
做法:買回來以後,放到鍋裡,倒入四杯水,蓋上鍋蓋,熬開鍋。三分鐘後閉火,悶七八分鐘。然後將藥汁兌入溫水,給孩子泡腳。泡一會兒,身體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很多小朋友不喜歡蘇葉的味道,因此拒絕喝蘇葉水,那麼用蘇葉水給他泡腳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這個方法大人也可以使用。我把此法告訴了很多人,有很多朋友都說因此受益。我自己也經常用,比如哪天下大雨了,我在風雨中走一趟,褲子都溼了,鞋裡面也都是水。回到家裡以後,我就會用蘇葉水來泡腳,這樣身體很快就暖和了過來,這是一種保養身體的方法。
如果小朋友沒有泡腳的習慣,還可以把蘇葉水兌入洗澡水裡面,給孩子洗澡。有一次,我妹妹的孩子受寒了,打噴嚏,流清鼻涕,可是她不喜歡蘇葉的味道,也不願意泡腳。那個時候她才兩歲多,要哄她做不願意做的事兒是非常難的。怎麼辦?妹妹想起每天都要給她洗澡,於是就把蘇葉水兌入了洗澡水裡,孩子的身體很快就暖了過來。
還有網友總結了一個用蘇葉水洗頭的方法,說這個特別好,很快就可以讓身體暖起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匯」,如果頭暖了,那麼身體就會很容易暖和起來。
別小看一片小小的蘇葉,受寒的時候,它是可以起到大用處的。
……
那麼,題目來了:以下哪一種蘇葉的用法不能用於孩子受寒感冒?
A:包牛肉吃
B:熬水喝
C:泡腳
D:洗澡
▲感謝各位的支持,新的一年我們繼續在晚間書單與你相約。下期要說的書是《橄欖成渣》,豆瓣最受歡迎的原創作者、畫家高軍的隨筆集,用風趣的筆調描寫世事百態。
點擊客戶端底部的「訂閱」就可以第一時間獲得我們的更新內容哦。
本期主持 茉小花
註:該活動與蘋果公司無關,獎品也非蘋果公司提供。
145552914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