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之星】社區居民都說殷警官好,到底好在哪兒?

2020-12-17 澎湃新聞

七年社區路

鑄就居民平安「金色盾牌」

7年前,他第一次來到在河東區二號橋街道陶然庭苑社區時,因社區物業管理不善,小區內私搭亂蓋、佔用綠地現象嚴重,秩序混亂、矛盾糾紛叢生,那時的他暗下決心:「要讓社區更好、老百姓更安心」;7年後,昔日的混亂小區變成了美麗家園,而他守衛這片的初心和行動卻從未改變。

他,就是公安河東分局二號橋派出所的陶然庭苑社區社區民警殷剛。

「六融八合」社區警務工作法

創新社區治理新模式

陶然庭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裡,有一間小小的警務室,警務室門口懸掛著社區民警殷剛的聯繫電話。不過這個電話,居民們很少用得上,因為群眾只要在社區,都能看到殷剛忙碌的身影。

殷剛知道,密織社區防控網,是加強綜合治理力度和確保社區平安的關鍵。而針對社區存在的這些突出問題,殷剛將社區警務工作置於社區整體治理體系中思考實踐,提煉總結出「六融八合」社區警務工作法,做到社區民警與各個網格員無縫對接,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獲取,全面掌握社區網格內基本情況、動態信息和群眾訴求,有針對性地預測、預警、預防各類安全隱患,使社區警務治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

在街道和社區的共同努力下,幾年間,清整了私搭亂蓋、佔用綠草地問題,更換了新物業,大力整治小區秩序,而幾年中,殷剛的「六融八合」社區警務工作法也推進了社區治理創新,使社區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協同配合,全方位、全天候為轄區群眾提供貼心服務。

「網格員敲不開的門,告訴我,我上門做工作」,近日,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在社區有序開展,陶然庭苑社區有1806戶居民,分成六個網格,了解到網格員的普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殷剛一口氣包攬了諸如不開門、不配合住戶的難點工作。走在居民中的殷剛和藹、親切,耐心解釋人口普查的意義,打消了居民的疑慮,有力地推動人口普查工作順利開展。

心存百家事

百姓離不開的「大忙人」

自2013年10月接任陶然庭苑社區至今,殷剛用7年的時間,走出了一條符合新時代社區治理新路子。僅2019年,他就入戶開展工作900餘次。在殷剛的不斷努力下,2019年轄區的刑事警情同比下降70%、治安警情同比下降80%,小區盜搶案件實現「零發案」,鑄就社區平安的「金色盾牌」。

「只要在社區,就是一刻也不得閒」,這是在社區工作殷剛最深的體會。的確,社區民警心裡只要裝著群眾,就會忙。

「殷警官,請幫幫我們吧!」2020年2月3日,正在社區工作的殷剛接到一通求助電話。小區居民廖師傅的兒子精神病發作了,由於此時尚在疫情期間,能聯繫到的精神病院都不肯收治。情急之下,廖師傅給殷剛打來了電話求助。

殷剛接到電話後,一刻也不敢耽擱,立即趕到了廖師傅家,先穩定了廖師傅的情緒,並幫助廖師傅安撫並控制住其發病的兒子,隨後,殷剛聯繫了多家醫院,當得知疫情期間入院確實存在困難後,他根據醫院提出的專業建議,耐心與廖師傅的兒子交流,逐漸緩解了其情緒上的波動。「多虧有您,否則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看著已經恢復平靜的兒子,廖師傅感激地說道。

「無論誰家有難事,只要一個電話,準能把他叫來」,陶然庭苑社區每個居民手裡都有殷警官的聯繫卡,群眾熟悉他,也樂意「麻煩」殷剛,而在百姓心中,殷剛是位群眾離不開的「大忙人」。

社區工作忙,各類事務又繁雜,為了服務好居民,多年來,殷剛養成了一個習慣,把每個月的重點工作、每天未完結的事項、需要為社區解決的問題統統記在紙上,「好腦子不如爛筆頭,隨時記一下,每天看一看,保證所有工作沒有遺漏」,殷剛說。而從這細小的一面,展現出的正是他對社區的責任心。

甘當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調解矛盾有妙招

社區居民都說殷警官好,到底好在哪兒?

其實,他幹的就是一些治安,幫忙、調解等百姓生活中的瑣碎事。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工作,反映的正是居民的所需、所急、所盼,為百姓奔走過程中也能讓大家看出他的人品和熱心。

不久前的一天,一位小夥子找到殷剛投訴,「我平時上夜班,白天睡覺,樓上鄰居家有個孩子在屋裡踢球,吵得睡不著,找他家提意見,還把我數落一頓!」

「別著急,我幫你解決」,殷剛很快來到住在小夥子樓上的劉大爺家,進門後,他還沒有開口,劉大爺和老伴兒就先抱怨:「我這個鄰居,太刺兒了!孩子周二沒課在家玩兒一會兒,他就找上門來,說打攪他……」而此時的殷剛並插話,耐心地聽兩位老人把話說完,才和兩位老人詳述樓下鄰居的實際情況,希望兩位老人能夠理解鄰居的難處,慢慢做通了老兩口工作。之後,他又來到樓下小夥子家,轉述了老人的歉意,並囑咐他鄰裡之間遇事不要著急,互相體諒才能和睦相處,就這樣,一場鄰裡糾紛不到半個小時就被殷剛解決了。

「講道理並不難,關鍵是要讓對方聽得進去」,多年來和居民打交道,殷剛發現,解決矛盾糾紛時,要懂得傾聽,先讓雙方把心裡話說出來,再做工作效果最佳,因為只有經過情緒宣洩後的雙方,心情才能變得平靜,耐心地接受調解。因此,他願意做一個群眾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今年夏天,社區住戶李大姐求助稱,小區內的幼兒園的廚房安裝煙機,由於煙機位置較高,遮擋她家窗戶的光線,施工時,她也曾和園房交涉,但由於雙方溝通不善,問題沒有解決,還發生了口角,她希望民警能幫助協調解決。而此時,剛剛回到辦公室的殷剛猛灌了幾口水,舔了舔脫皮的嘴唇,再次起身衝到烈日下。

核實情況後,殷剛第一時間聯繫了幼兒園負責人。經過他的耐心協調,幼兒園負責人答應調整煙機位置,同時,也向李大姐表達了歉意,很快,幼兒園挪走了煙機,至此,去了李大姐的一塊「心病」。

「有殷警官在,我們住在社區有不僅有安全感,還更有依靠」,對於殷剛的工作,社區群眾連連讚嘆。在百姓心中,殷剛用細心、用堅持、用汗水,描繪出絢麗多彩社區平安和諧的畫卷。

記者:肖明舒

通訊員:楊宗衡

圖片:公安河東分局

原標題:《【平安之星】社區居民都說殷警官好,到底好在哪兒?》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平安之星】情景劇、微課堂、解糾紛,退休教師在廣闊社區大有可為
    社區普法講座,法律諮詢服務、編創情景劇、矛盾糾紛調解……天津公安警官職業學院法學系副教授邵剛的退休生活忙碌而充實,自2015年成立邵剛普法工作室以來,這間設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工作室已成為河西區的社區普法品牌,而邵剛也成為了最受社區居民喜愛的義務法律顧問。
  • 社區民警和幼兒園教師同名 「雙王」聯手共築社區平安
    「王警官你好,這不是王園長嗎!原來你們兩個名字一樣啊!」近日,漢陽塞納河畔小區一居民家中,一標三實信息採集時出現有趣一幕。原來,社區民警王文娟與小區幼兒園園長同名,又是多年相識。她發動幼兒園近30位教師組成一標三實採集工作志願隊,拉近與轄區居民距離,對一標三實信息採集工作產生了有效助力。漢陽區公安分局月湖派出所民警王文娟1988年參警,任社區民警已有十餘年。她平日裡為社區送服務,為居民解難事,贏得了許多群眾的喜愛與支持。碧水晴天幼兒園園長就是其中之一,巧的是,幼兒園園長還與她同名同姓,也叫王文娟,無形間更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 守好社區大門和居民「心門」!伊州區泉水灣社區幹部和志願者在行動
    疫情防控期間,伊州區泉水灣社區幹部與志願者,用汗水守護著8000多戶居民的平安健康,以責任心和奉獻得到了居民的支持和誇讚。「梁書記,你抽空去看看眼睛吧,你的眼睛又紅又腫……」8月5日,泉水灣社區工作人員曹麗娟心疼地勸說社區黨支部書記梁玉霞。
  • 南京51歲民警倒在抗疫一線,和同事約好走訪社區卻「爽了約」
    「白天他的工作排得很滿,本來通知我晚上一起下社區進行走訪,然而他卻『爽了約』。」左震說。 原來田明臨時接到通知,加班參與了分局開展的專項行動,他和同事對新街口周邊進行治安清查,走訪檢查了11家單位。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平凡的他一如既往、默默守護著轄區的平安。
  • 居民當主角 臺灣如何唱好社區治理戲?
    居民當主角 臺灣如何唱好社區治理戲?,是每個人每天生活作息之所。張昭友突然發現:「原來社區裡住著這麼多能人,有景觀設計師,有建築師,還有花草種植高手……」更有意思的是,公園建成後,周末常有居民手拿鋤頭剪子義務在公園裡修整。居民們說,一草一木都是大家種的,當然應該盡心盡力來維護。  「早年要推進一個項目,由於社區居民各有需求,常常是做到一半就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給叫停了。」
  • 居民主動每日在社區微信群裡報平安
    「以前各種小事都是找網格員,這次這麼大的事更要依靠他們!」陳芳說。常青花園57個社區網格員的手機裡,都有好幾個居民微信群,給市民的倡議書、新型肺炎防治知識,都是通過群裡通知。「今天家裡沒有人發燒!」「全家平安!」「我們不回老家了,就在常青花園。」每天,很多居民主動在群裡報平安。「現在避免交叉感染,大家都減少接觸,有事就在群裡說。」微信群裡達成了這樣的共識。
  • 身邊的答卷人︱瑞安公安局「萌警官」:寓教於樂傳播平安
    漫畫的主人公叫「萌警官」,它的原型是所裡的副所長張勇。一身絳藍色警服,身板筆挺,記者第一眼見到這位「萌警官」時,感覺並不像漫畫中「Q萌」的形象,倒是有些嚴肅、不苟言笑的範兒。「萌警官」是群眾一口一個叫出來的。7年前,他創作出可愛軟萌的漫畫人物,用連環畫的形式在社區內傳播防詐知識,大傢伙兒樂得看。
  • 建鄴區CBD社區舉辦「平安建設構和諧鄰裡守望心連心」主題活動
    12月19日,建鄴區沙洲街道CBD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南京市群心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建鄴區平安志願者協會、建鄴區紅十字會共同主辦了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平安建設構和諧 鄰裡守望心連心」暨迎新年送福字志願服務活動,為建鄴城市客廳帶來了寒冬裡的溫暖。中央商務區社區胡穎主任、建鄴區平安志願者協會林厚彬,以及社區綜治網格員志願者、社區居民朋友們參加了活動。
  • 【平安之星】他從黑暗中走出來 帶來一片明媚的「心光」
    心靈之光傳遞溫暖照亮他人不得不說,人生的每一步,王慧都會比別人多付出一份努力,但這也造就了他的執著與堅持。《民法典》公布後,他和南開區向陽路社區的工作人員以及天津城建大學的志願者團隊合作製作視頻課件,利用街道的「社區之家」,在社區進行《民法典》的宣講,借貸關係、遺產繼承、婚姻家庭問題,運用鮮活的案例為社區居民帶來一場生動的普法教育課。
  • 南湖有個「丁警官買菜群」,下班幫居民多次團購
    卸貨、搬運、清點、分配……小區門口那個最忙碌的身影,正是社區微信群裡大家口中的「丁警官」。他是奔四的「年輕」民警「丁警官」全名丁國彬,是武漢洪山區交通大隊三中隊的一名民警。「疫」情爆發以來,他就住在了隊裡,主動要求到最繁重的崗位去,先後去過青鄭高速管控、楊泗港大橋守控、方艙醫院守控等崗位。
  • 天津「平安之星」由你點亮,請為公安西青分局 趙博超、張家窩...
    讓每一顆平安之星都閃耀出自己的光芒!投票規則每個季度從30名候選人中根據大家的投票結合工作表現、社會影響力選出16名季度天津「平安之星」其中包括10名「平安英雄」和6名「平安衛士」趙博超說到案子時眼中持續閃爍的光芒在這一刻突然消失了,滿眼隱藏不住對家人的內疚和虧欠。但對於「趙博超們」而言,辦案是使命與職責,哪怕過程中有再多艱難險阻,也必須堅持到底。
  • 霞浦到底哪裡好?但就是哪兒都替代不了!
    那人說:霞浦到底哪裡好?但就是哪兒都替代不了!@全霞浦的父老鄉親想問問大家在霞浦生活那麼久你們覺得霞浦到底哪裡好呢?我先說不充分的你們補充!霞浦的海鮮好作為閩浙要衝,霞浦海鮮之多是所有內陸城市的朋友無法想像的,每個節假日為了吃到新鮮海鮮,
  • 他們是「社工之星」!來看看哪個社區的
    甘於奉獻、任勞任怨……今天一起來認識下泰州市第四屆「十行百星」10位社工之星王宇「有管有愛」服務好社區居民搭建「智慧社區」平臺,依託社區信息平臺,構建公共服務資源、居民服務需求清單,通過智「連」、智「網」、智「眼」,為居民提供困難求助、政策諮詢、意見建議、社會保障、矛盾調解等精準化服務。在王軼的帶領下,中天社區新建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培育入駐社區社會組織13家,常態化為社區困難弱勢群體提供專業化、個性化服務。
  • 蔡奇:深化「回天有我」 築牢社區防線 守護好健康平安幸福家園
    他強調,「回天有我」是黨建引領、多方參與、居民共治的基層治理典範,要在疫情防控中豐富深化,築牢社區防控防線,守護好健康平安幸福家園。 龍澤園街道龍澤苑社區門口,蔡奇遇到寒風中值守的工作人員正對進出的居民和車輛進行問詢測溫、信息登記。
  • ...殷曉軒:「博士中醫」的縣域問診情懷|殷曉軒|中醫藥|醫聯體|...
    他的粉絲從幾歲的小孩童,到90多歲的阿公阿婆,近到方圓兩三公裡的社區居民,遠到周邊省市幾百公裡慕名就醫的患者。用他們的話說:身體不舒服找殷曉軒看——踏實。「都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但殷院長不是作為高端人才引進的,他是我們醫院的『本土』博士。」兗礦新裡程總醫院質量管理辦公室主任鄧榮笑談,「殷院長還有一個小綽號叫『婦女之友』,不僅僅是因為他懂養生,會保養,最為關鍵的是他詼諧幽默的語言,體察細微的詢問,讓患者覺得診療很舒服。」
  • 「尚學龍泉·社區夜話」 崇德社區創新社區治理提升居民文明素養...
    ……一道道精心烹飪的「社區治理」「社區教育」「社區文明」大餐呈現在眼前,迎來居民陣陣掌聲。「崇德義警」閃亮登場 守護社區平安「立正,起步走!」在主持人的介紹下,一列著裝統一,英姿颯爽的隊伍踏著整齊的步伐向舞臺中間走來,這支隊伍就是崇德社區老中青組成的「崇德義警」志願服務隊。當天,他們在居民的見證下上崗巡邏。「我們一定要守護好社區平安,為全體居民保駕護航!」接過怡和派出所所長張魁授予的隊旗,義警隊隊長王成莊嚴宣誓。
  • 「權威發布」2020年11月奎文區社區、居民小區、重點部位「平安...
    11月奎文區社區「平安指數」+「優秀」社區19個,分別是沙窩社區、東王社區、澗頭院社區、南家社區、金沙窩社區、欒家社區、崇文街社區、福壽街社區、十裡堡社區、櫻南社區、道口社區、東園社區、南屯社區、九龍山社區、櫻園社區、梨園社區、龍源社區、鑫葉社區、濰柴社區。
  • 社區警務︱管好一條路,打造精品警格,培育一個平安社區
    社區平安不可一日不管,只有常態化、高壓式、嚴抓嚴管,才能維護良好的治安環境。東莞市塘廈鎮振興圍社區為全面解決社區治安管理的難點、熱點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做到綜合施策、精準治理、重點突破,「一路一策」管好一條路,以點帶面打造精品警格,進而帶動轄區各個路段的精細化管理水平穩步提升,逐步培育整個社區平安建設。
  • 「向人民報告」社區民警趙立紅:把社區居民的點滴寫在日記裡
    「社區工作是需要用心感悟的,你與群眾有多近,群眾對你就多親」。趙立紅說,唯有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轄區熱土,唯有用熱情的走訪,才能真正受到群眾的理解、尊重和信任。翻開她的工作日誌,你總能知道她每天的工作情況,事無巨細,使閱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哪怕是群眾提出的一點小要求,或是一個困難訴求,均被一字不漏地記錄在本。
  • 首月月度平安之星,放榜啦!
    經過5天緊鑼密鼓的投票,首月月度「平安之星」活動的總票數定格在537萬,訪問量超2202萬,100名平安英雄、50名平安衛士終於悉數出爐!「平安英雄」榜上,來自重慶市墊江縣人民政府桂溪街道辦事處的曾全勝守擂成功,穩居第一;來自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公安局的沈雲如迎頭趕上,拿下榜眼;陝西省蒲城縣公安局的雷建利票數緊隨其後,位居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