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作者已死」課程說明

2021-02-08 本公子說

「讀者的誕生應以作者的死亡為代價來換取。」羅蘭·巴特在1968年如是說。那一年,馬丁·路德·金在涼臺上被刺殺,法國人民開始反對戴高樂,中國正確的聲音只能有一個。

福柯說:「知識就是權力。」「正確」則是知識與權力關係的具體表現之一。就一個文本而言,正確並非哲學意義上的絕對真理,而是某個人的一種判斷,屬於經驗真理或偶然真理的範疇。因此,誰具有判斷「正確」的資格,誰也同時具有了否定別人的權力。另外,闡釋「正確」需要充分理由,這些理由往往昭示出某部分知識體系,那麼也就否認了與之不同的知識體系。

語文教師就是通過正確來樹立權威。他們一定會在文本中找出具體的所指和作者存在的證據,然後用以說明文本,再輔以考試把「正確」標準化為分值。有意思的是,大多數作者都不會在文本中直接說明其目的,那麼語文教師的解讀就是一種推理。這種推理所使用的條件只能是文本某些部分的提取與關聯,既不等於文本本身,也不代表作者本人。文本至此便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空間,學生只能在該空間內思考,語文教師則是該空間的神。閱讀於是遠離了文本,變成了對教師思維模式的模仿。在排除了其他可能後,教師的權力就由此形成。

我們必須承認,大多數時候,作者的意圖可以被破解。不過,我們仍需要回答三個問題:第一,如何證明我們的解讀就是作者的意圖;第二,作者傳達的觀念正確嗎;第三,作者的觀念於我有什麼意義?顯然,第一個問題無法證明,第二與第三個問題答案因人而異。所以,即使我們相信自己的解讀就等於作者的意圖,這也沒有任何意義。文本的作者實際上有兩個,其一是創作者,其一是閱讀者。當我們把一個閱讀者的解讀視為正確時,也就排除掉其他所有可能性。畢竟在絕對的權力下,不會存在真正的自由。

事實上多數孩子都體會到語文教師的這種權力,他們才會天真地詢問:「老師,作者是不是沒有想這麼多,這都是你想的。」這個問題源自孩子的權力被剝奪而產生的不滿。當孩子陷入教師的邏輯無法跳出時,這種不滿就會轉變成以質疑對教師權力的挑戰。

因此,作者必須死去,無論是現實意義上的作者,還是權力視角下的作者。只有作者的死亡才能帶來閱讀的真正價值。於是,這堂課我將向孩子們展示從古至今作者死亡的例證,明確作者死亡的意義。就一個文本而言,我們不需要必然真理。


各位財主,請隨意。

相關焦點

  • Udacity宣布「MOOC已死」,付費課程將成大勢所趨
    Udacity宣布「MOOC已死」,付費課程將成大勢所趨 作者:段玉章 發布時間:
  • "百度已死"作者:百度為何不說說搜索第一頁結果
    而文章作者@方可成 再次回應稱,全站比例沒有太多意義(而且百家號佔全部內容比例居然有近10%?),大家搜索一般只看前兩頁。如果能給出第一頁的結果佔比會更有說服力。方可成還表示,百度是搜尋引擎,不是頭條那樣的資訊平臺,也不是微信這樣的社交工具。人們在使用百度時的期待是通過它找到網際網路上的有用信息。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不是搜尋引擎了。百度這樣的做法,是歐美公司無法想像的。
  • 百度已死"作者懟百度
    (原標題:百度回應後,「搜尋引擎百度已死」作者再懟!) 百度回應後,「搜尋引擎百度已死」文章作者方可成認為:全站比例沒有太多意義,大家搜索一般只看前兩頁,如果能給出第一頁的結果佔比會更有說服力。22日晚,一篇名為《搜尋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刷屏。
  • 翻轉課堂已死,翻轉課堂永生
    翻轉課堂已死,翻轉課堂永生 作者:胡天碩 發布時間:
  • 作者已死?——高中語文閱讀文本解讀之閒談
    近日讀到一篇文章,作者在文中借用了法國思想家Roland Barthes「作者已死」的概念極富諷刺意味地批判當下某些語文閱讀題命制時
  • 良院課程:《摩西五經》第一課
    摩西五經總論 第 二 課 創世記簡介,創造與墮落(創1-3章) 第 三 課 揀選與救恩(創4-11章) 第 四 課 亞伯拉罕(創12-22章) 第 五 課 以撒(創23-27章) 第 六 課 雅各(創28-36章) 第 七 課 約瑟(
  • 《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課程說明
    《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課程說明《就業創業指導課》為必修課程,由校就業指導中心指導學院開設
  • 興趣培養課程建設 | 開學第一課:舞蹈藝術中心
    為了做好新學員的開學工作,舞蹈藝術中心對「開學第一課」高度重視。開學第一課的意義不僅是單純的教授課堂知識,它所包含的教育意義更為廣泛。課前,舞蹈藝術中心全體教師從舞蹈藝術中心育人理念、課程內涵、師德建設、親師共育等方面進行研討,開展了「開學第一課」專項教研會議。
  • 【課程課題】優秀課程展示--《玩轉樹莓派》第一課
    》的第一節課,樹莓派由英國慈善組織「Raspberry Pi 基金會」開發,最初目的是為了提高學校計算機科學及相關學科的教育,現如今大多人拿樹莓派來做嵌入式開發,多用於物聯網、智能家居和人工智慧方面。【教學資源】學生機房或創客教室、學生機能接入無線網絡、樹莓派套件、課程案例【預設流程】環節一、引入新課教師活動:1描述情景並展示樹莓派與大家「打招呼」的畫面。
  • 關於英語A+課程開課及外語公選課抽籤的說明
    外語公選課抽籤時間段為9月14日14:00-16:00,屆時網絡選課系統關閉,抽籤結束後開通。英語選班分數段:  70分(含)以上為通過,學碩及碩博/直博生可以選修英語B課程(不含專碩);  63分(含)-69分(含):選修英語A班;  62分(含,包含缺考)以下修A+班。
  • 2020年《生物化學》課程說明
    根據學校教學安排,本學期生物化學理論課分2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線上學習,第1周~第2周,9月7日~9月18日              第二階段:線下學習,第3周~第16周,9月21日~12月25日
  • 2014廣州47中開學第一課:開展野外生存課程
    開學第一課:孤島生存大挑戰  下海捕魚,徒步穿越灌木叢……這是廣州學生哥野外歷險的真實情景。開學前夕,廣州47中選修課《野外生存》開課,27名學生當了一回「魯濱遜」。昨日,他們向記者講述了野外生存的驚險一幕幕。
  • 幹訓課程|幹訓班新學期第一課開講
    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學生幹部培訓班的統一安排下,2020年2月23日下午兩點,同學們準時參與了北師大的全校線上課程「開學第一課」,這一堂課上,我們不僅了解了肺炎防控的相關知識,也和緩了我們的心態。大家都戒去了假期的些許浮躁,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新一學期的學習。來跟小幹看看同學們是怎麼說的吧!    學校課程結束,幹訓班班長帶領我們開展了網絡班會。
  • 第二十一課:特徵值和特徵向量——MIT線性代數課程學習筆記
    公眾號關注  「DL_NLP」設為 「星標」,重磅乾貨,第一時間送達!
  • 數學分析第一課——挑戰中學生的數學天賦和才華!
    我認為,針對中學生的高等數學考核內容逃不過數學分析(包括微積分),高等代數(包括線性代數),點集拓撲,抽象代數四門課程,這其中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更為基礎,核心,而數學分析又比高等代數更核心,難度也更大。所以數學分析這門課程是中學生正面系統地開始接觸高等數學的第一道關卡。
  • 作者已死:王小波小說的闡釋語境
    羅蘭·巴特說:作者已死。這句話投射在王小波身上,則以字面上的具象事實偷換了觀念上的抽象意義,變成了一個有趣的悖論。王小波的小說研究正是建立在這個悖論的基礎之上。王小波(1952——1997),北京人,做過知青、工人,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曾留學美國,後辭去教職做自由撰稿人,專心從事小說創作。
  • 假裝已死!
    是的,假如我們已死,孩子會怎樣?如果沒有我們的呵護,孩子會怎樣?如果真是那樣,孩子會變得自立、堅強而成熟!他們會頑強地活下來!他們會吃苦耐勞、獨立擔當,一樣長大成人,甚至成為一個有用之才!假如我們已死,孩子一樣長大!並不見得一定比有我們呵護的人生差!既然如此,何不對自己的教育來個「以毒攻毒」!?孩子兩三歲,動不動倒地打滾,不吃不喝,大哭大鬧,脅迫大人,你可以假裝已死!孩子讀小學,挑食、挑衣服、嫌東嫌西,你可以假裝已死!
  • 設計模式已死?
    任何標題上提及「已死」二字的文件,多半為了達到「標題殺人」以吸引目光,希望挑動那些被宣判已死對象信仰者最敏感的神經,發出聚集圍觀的信號,讓贊同者頜首稱是。
  • 開學第一課:孩子們愉快地上心理「破冰」適應課|開學首日直擊
    記者在校發現,等待新生的並不是常規課堂,而是很特別的新學期的心理「破冰」適應課。每個班兩位班主任會共同設計新學期適應課程,引導學生了解同學、了解老師,開啟師生同學之間的破冰之旅,例如老師和學生之間一起玩「迷宮」遊戲等。
  • 關於【一看就懂的尤克裡裡課】的詳細說明
    第一章節配合經典歌曲講解技巧,比如《送別》、《天使》、《小手拉大手》等。隨著課程更新,將會有大量的經典及當下流行歌曲單獨講授,如《我只在乎你》《小情歌》《我要你》《香格裡拉》《學貓叫》《情非得已》等幾十首歌的詳細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