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檔案」
何小英
學而思家長學堂親子教育專家
兒童時間管理研究專家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諮詢專業
工商管理碩士
劍橋大學、史丹福大學訪問進修
親子教育圖書作者
著有:
《噓!告訴你一個秘密,父母與孩子的私密悄悄話》
《不急不吼,輕鬆養出好孩子》
《不急不催,輕鬆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採寫 | 康康
記得看過一個電影,片名是《時間規劃局》。
在電影中,未來人類只能活到25歲,如果還想活下去,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如工作、借貸等,來換得時間。
沒錯,時間變成了金錢。為了追蹤記錄每個人的時間,還出現了很多類似於銀行的時間管理機構,一旦你的時間銀行中沒有了餘額,生命就會被剝奪。
雖說電影中關於時間的緊迫感有些誇張,但在現實生活中,其實也是寸金難買寸光陰啊。
我們不僅要學會管理金錢,更重要的,是學會管理時間。
可是,僅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是遠遠不夠的,這點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最能體會。孩子寫作業磨蹭,是你很難做到零吼叫的原因之一。
陪孩子順利且高效地完成作業,你不僅需要超高的情商,還需要和孩子都具備一定的時間管理能力。
最近,有家長在後臺留言說:
「減負後,孩子下午三點就放學了,不想給他安排補習班,這大把的時間怎麼打發?」
「孩子每天做作業都很費勁,一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拖到睡覺才做完,太頭疼了!」
如果你也有這些家長們頭疼的問題,不妨先來看看兒童時間管理專家何小英老師有哪些好的建議吧!
對話 @何小英
Q 康康:一般在孩子多大時,我們要開始有意識地為他樹立時間觀念?
A 何小英:最好是從出生開始,就要有意識地為孩子樹立關於早晚的概念了。
不管他能不能聽懂,都要告訴孩子:「現在是白天」和「現在天黑了,是晚上,我們要睡覺啦。」
等孩子快上幼兒園,也就是三歲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告訴他每天什麼時間要幹什麼,比如起床、吃飯、上幼兒園、放學、洗漱睡覺等的時間。
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每日時間表(在紙上畫出時鐘,以及具體時間孩子要做的事情),過程中,要讓孩子覺得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Q 康康:您認為怎樣才能讓孩子意識到時間的寶貴?
A 何小英:要讓孩子知道,如果已經約定好的事情,如果孩子沒有認真去做的話,就要承擔相應後果。
比如和孩子約好上午九點去超市,如果孩子能準時出發,就可以在超市選擇一樣喜歡的東西(有價格限制)。如果因為孩子拖拉磨蹭,沒有按照約定時間出發,就會失去這個選擇的機會。
即使孩子為此哭鬧,父母也要溫和地堅持,不能輕易妥協。
在生活中,要經常和孩子一起規劃時間,孩子就能逐步學會合理安排時間,並認識到時間的寶貴。
Q 康康:很多孩子都喜歡拖延,您認為造成孩子拖延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A 何小英:一般來說,造成孩子拖延的原因有三種。
第一種是生理原因。如果孩子大腦中相關的前額葉皮層功能區發育不完善的話,孩子的行動力和反應能力就會比較弱,從而表現出拖延的狀態。
但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因為生理原因造成的拖延,這種情況比較少。
第二是行為原因。主要是父母沒有教會孩子掌握時間管理的方法,孩子不懂得如何合理地規劃時間,就會表現出缺乏時間觀念,做事拖拉磨蹭的狀態。
第三是心理原因。一般來說是孩子有牴觸和逆反心理,不願意按照父母教給自己的方法去做。因此父母要調整和孩子的溝通方式,避免控制欲過強。
Q 康康:孩子回家後總是先玩半天,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到睡覺時間才能做完,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A 何小英:在孩子放學回家後,可以讓孩子稍微休息一下,吃點水果和零食。
然後,我們可以和孩子溝通當天有什麼作業,並讓孩子做個預估——做這些作業大概要花多長時間。
接著,和孩子一起合理分配作業時間的安排。(如果在此之前孩子想先玩會兒也是可以的,前提是,要和他約定好時間。)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和孩子說:晚上7點到9點是做作業的時間,孩子就會覺得這幾個小時我都要做,有時候即使很快能完成的作業,也要拖很久。
尤其是小一點的孩子,他的注意力不會太長,所以我們要教會孩子合理分配時間。
比如,允許他每做20分鐘作業,中間休息5分鐘,注意勞逸結合。可以利用計時器給他定時。
如果他能提早做完作業後,其餘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了,包括玩自己想玩的。以此來激發孩子的積極性。
注意,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磨蹭的標籤。在他每次按時或提前完成得很好時,要記得多鼓勵他。
Q 康康:由於一些臨時的事情,之前制定的規則被打破了,這該如何和孩子解釋?
A 何小英:可以提前和孩子約定好,比如今天因為一些原因,可能你放學晚了,再加上你今天作業多,所以回家後,玩的時間會少一些。
同時,教孩子判斷哪件事是最重要的,讓孩子明白要事第一。
Q 康康:孩子總愛遲到怎麼辦?
A 何小英:要看他什麼原因遲到。如果是起床晚了導致的時間不充裕,那就把他睡覺和起床的時間儘量都往前提。
如果是穿衣服慢,就要多訓練一下。吃飯慢的話,吃不完就餓著肚子好了。
可以提前說好,如果總是遲到,會有一些懲罰,比如晚上約定的電視就不能看了。
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責任,並感知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後果,這樣孩子才會長記性。
Q 康康:為什麼有的孩子不催也很快,是天生的嗎?
A 何小英:不同性格的孩子快慢是有差異的。
力量型的孩子,本身性子比較急,風風火火的,不催就做得很快,但比較粗心,我們要給力量型的孩子更多的選擇和決策的機會,同時提醒他多留心;
活潑的孩子嘴上會答應得很快,但說完很容易忘記,你要多確認他是否做到了之前答應的事,並增加他的自控能力;
溫和型的孩子不太容易拒絕別人,害怕衝突,擔心做不好,所以有時候做事會慢一些。你可以建議他制定一些小目標去提高自己,多鼓勵他,告訴他盡力就好;
完美型的孩子,他們本身對自我要求就很高,考慮問題比較細緻,速度也相對較慢。父母可以減少對他們的催促,不再給更多的要求,要告訴他,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事實上,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這四種性格特質,只是有的特點會比較突出,有的特點會比較弱一些。
Q 康康:孩子一到周末或是放假就很容易過得鬆散,沒效率。這時候,要如何幫助孩子規劃玩和學的時間?
A 何小英:可以和孩子溝通並確定一天中,上午、下午、晚上這三個時間段,每段都要完成的三件事(也可以是幾件事,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出適當調整。)
這三件事是相關學習和興趣特長的,完成後的其他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同樣是每件事20-30分鐘,中間可以休息幾分鐘。三件事情都完成後,可以休息30-60分鐘。
如果孩子的作業已經做完了,可以讓孩子多學一些延展性的東西,比如聽聽知識類的音頻等。
注意,這三件事的安排要尊重孩子的生物鐘,下午孩子容易犯困,就不要讓他做一些太燒腦的事情,比如數學口算題。
不要將學和玩的時間集中化,比如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然後再預留好幾個小時都讓孩子學習。就像剛才說的,這很容易讓孩子有拖延心理。
Q 康康:在時間管理上,家長應該如何以身作則?
A 何小英: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自己也有一個時間表,也會每天按照計劃去執行。並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時間管理的方法。
比如我們在孩子身邊輔導做作業時,家長最好也能安排一項學習,比如看看書。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也要學,那孩子的學習就不痛苦,可以避免讓孩子感到不平衡。
Q 康康:孩子花很長時間看電視,不聽話怎麼辦?
A 何小英:要提前和孩子商量好時間,比如每次看25分鐘(可以用計時器計時)。向孩子說明看電視時間長了,會傷眼睛。
如果時間到了孩子不關電視,可以視情況再多加1-2分鐘,並計時。
我也會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堅定地告訴孩子,時間到了就要關,因為我們有約定在先。否則,將會取消他下次看電視的機會。
另外,最好不要隨便答應孩子看電視,前提一定是布置的任務都完成了。
父母要注意溝通方式,約定的事,我們也不要破壞規則,不要讓孩子習慣性地討價還價。如果孩子從小能形成這種意識,以後就會很自然地去執行的。
Q 康康:您覺得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有哪些好處?
A 何小英:懂得時間管理的孩子更自律,他們自主性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時間有所規劃後,在學業上會表現得比較優異,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件很煩的事。
有利於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即使是學業任務很重時,也不會覺得無所適從。
特別是長大以後,步入社會,企業比較歡迎高效工作的員工。如果會合理安排時間,工作效率高,會為自己贏得更好的事業發展機會。
還能更好地平衡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Q 康康:在時間管理上,您認為對於家長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A 何小英: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首先是父母要把好的時間方法教給他。
常用的有ABC時間管理法、番茄時鐘法、限時法、制定每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制定目標等。
其次要和孩子做好溝通,讓孩子願意用你推薦的好方法,還要多站在孩子角度,看他最需要什麼方法。
我在講授時間管理的過程中,還會涉及兒童情商、親子溝通等,要想把時間管理做好,良好的親子關係非常重要。
- 版權聲明 -
文章版權歸壹父母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轉載請聯繫壹父母助理
- 投稿郵箱 -
love@yifum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