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時間管理,讓自己和孩子都輕鬆點兒

2020-12-25 壹父母

「 專家檔案」

何小英

學而思家長學堂親子教育專家

兒童時間管理研究專家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諮詢專業

工商管理碩士

劍橋大學、史丹福大學訪問進修

親子教育圖書作者

著有:

《噓!告訴你一個秘密,父母與孩子的私密悄悄話》

《不急不吼,輕鬆養出好孩子》

《不急不催,輕鬆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採寫 | 康康

記得看過一個電影,片名是《時間規劃局》。

在電影中,未來人類只能活到25歲,如果還想活下去,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如工作、借貸等,來換得時間。

沒錯,時間變成了金錢。為了追蹤記錄每個人的時間,還出現了很多類似於銀行的時間管理機構,一旦你的時間銀行中沒有了餘額,生命就會被剝奪。

雖說電影中關於時間的緊迫感有些誇張,但在現實生活中,其實也是寸金難買寸光陰啊。

我們不僅要學會管理金錢,更重要的,是學會管理時間。

可是,僅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是遠遠不夠的,這點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最能體會。孩子寫作業磨蹭,是你很難做到零吼叫的原因之一。

陪孩子順利且高效地完成作業,你不僅需要超高的情商,還需要和孩子都具備一定的時間管理能力。

最近,有家長在後臺留言說:

「減負後,孩子下午三點就放學了,不想給他安排補習班,這大把的時間怎麼打發?」

「孩子每天做作業都很費勁,一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拖到睡覺才做完,太頭疼了!」

如果你也有這些家長們頭疼的問題,不妨先來看看兒童時間管理專家何小英老師有哪些好的建議吧!

對話 @何小英

Q 康康:一般在孩子多大時,我們要開始有意識地為他樹立時間觀念?

A 何小英最好是從出生開始,就要有意識地為孩子樹立關於早晚的概念了。

不管他能不能聽懂,都要告訴孩子:「現在是白天」和「現在天黑了,是晚上,我們要睡覺啦。」

等孩子快上幼兒園,也就是三歲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告訴他每天什麼時間要幹什麼,比如起床、吃飯、上幼兒園、放學、洗漱睡覺等的時間。

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每日時間表(在紙上畫出時鐘,以及具體時間孩子要做的事情),過程中,要讓孩子覺得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Q 康康:您認為怎樣才能讓孩子意識到時間的寶貴?

A 何小英要讓孩子知道,如果已經約定好的事情,如果孩子沒有認真去做的話,就要承擔相應後果。

比如和孩子約好上午九點去超市,如果孩子能準時出發,就可以在超市選擇一樣喜歡的東西(有價格限制)。如果因為孩子拖拉磨蹭,沒有按照約定時間出發,就會失去這個選擇的機會。

即使孩子為此哭鬧,父母也要溫和地堅持,不能輕易妥協。

在生活中,要經常和孩子一起規劃時間,孩子就能逐步學會合理安排時間,並認識到時間的寶貴。

Q 康康:很多孩子都喜歡拖延,您認為造成孩子拖延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A 何小英一般來說,造成孩子拖延的原因有三種。

第一種是生理原因。如果孩子大腦中相關的前額葉皮層功能區發育不完善的話,孩子的行動力和反應能力就會比較弱,從而表現出拖延的狀態。

但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因為生理原因造成的拖延,這種情況比較少。

第二是行為原因。主要是父母沒有教會孩子掌握時間管理的方法,孩子不懂得如何合理地規劃時間,就會表現出缺乏時間觀念,做事拖拉磨蹭的狀態。

第三是心理原因。一般來說是孩子有牴觸和逆反心理,不願意按照父母教給自己的方法去做。因此父母要調整和孩子的溝通方式,避免控制欲過強。

▲何小英老師給家長們授課。

Q 康康:孩子回家後總是先玩半天,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到睡覺時間才能做完,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A 何小英在孩子放學回家後,可以讓孩子稍微休息一下,吃點水果和零食。

然後,我們可以和孩子溝通當天有什麼作業,並讓孩子做個預估——做這些作業大概要花多長時間。

接著,和孩子一起合理分配作業時間的安排。(如果在此之前孩子想先玩會兒也是可以的,前提是,要和他約定好時間。)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和孩子說:晚上7點到9點是做作業的時間,孩子就會覺得這幾個小時我都要做,有時候即使很快能完成的作業,也要拖很久。

尤其是小一點的孩子,他的注意力不會太長,所以我們要教會孩子合理分配時間。

比如,允許他每做20分鐘作業,中間休息5分鐘,注意勞逸結合。可以利用計時器給他定時。

如果他能提早做完作業後,其餘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了,包括玩自己想玩的。以此來激發孩子的積極性。

注意,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磨蹭的標籤。在他每次按時或提前完成得很好時,要記得多鼓勵他。

Q 康康:由於一些臨時的事情,之前制定的規則被打破了,這該如何和孩子解釋?

A 何小英可以提前和孩子約定好,比如今天因為一些原因,可能你放學晚了,再加上你今天作業多,所以回家後,玩的時間會少一些。

同時,教孩子判斷哪件事是最重要的,讓孩子明白要事第一。

Q 康康:孩子總愛遲到怎麼辦?

A 何小英要看他什麼原因遲到。如果是起床晚了導致的時間不充裕,那就把他睡覺和起床的時間儘量都往前提。

如果是穿衣服慢,就要多訓練一下。吃飯慢的話,吃不完就餓著肚子好了。

可以提前說好,如果總是遲到,會有一些懲罰,比如晚上約定的電視就不能看了。

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責任,並感知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後果,這樣孩子才會長記性。

Q 康康:為什麼有的孩子不催也很快,是天生的嗎?

A 何小英不同性格的孩子快慢是有差異的。

力量型的孩子,本身性子比較急,風風火火的,不催就做得很快,但比較粗心,我們要給力量型的孩子更多的選擇和決策的機會,同時提醒他多留心;

活潑的孩子嘴上會答應得很快,但說完很容易忘記,你要多確認他是否做到了之前答應的事,並增加他的自控能力;

溫和型的孩子不太容易拒絕別人,害怕衝突,擔心做不好,所以有時候做事會慢一些。你可以建議他制定一些小目標去提高自己,多鼓勵他,告訴他盡力就好;

完美型的孩子,他們本身對自我要求就很高,考慮問題比較細緻,速度也相對較慢。父母可以減少對他們的催促,不再給更多的要求,要告訴他,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事實上,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這四種性格特質,只是有的特點會比較突出,有的特點會比較弱一些。

▲何小英老師在好未來學而思直播課。

Q 康康:孩子一到周末或是放假就很容易過得鬆散,沒效率。這時候,要如何幫助孩子規劃玩和學的時間?

A 何小英可以和孩子溝通並確定一天中,上午、下午、晚上這三個時間段,每段都要完成的三件事(也可以是幾件事,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出適當調整。)

這三件事是相關學習和興趣特長的,完成後的其他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同樣是每件事20-30分鐘,中間可以休息幾分鐘。三件事情都完成後,可以休息30-60分鐘。

如果孩子的作業已經做完了,可以讓孩子多學一些延展性的東西,比如聽聽知識類的音頻等。

注意,這三件事的安排要尊重孩子的生物鐘,下午孩子容易犯困,就不要讓他做一些太燒腦的事情,比如數學口算題。

不要將學和玩的時間集中化,比如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然後再預留好幾個小時都讓孩子學習。就像剛才說的,這很容易讓孩子有拖延心理。

Q 康康:在時間管理上,家長應該如何以身作則?

A 何小英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自己也有一個時間表,也會每天按照計劃去執行。並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時間管理的方法。

比如我們在孩子身邊輔導做作業時,家長最好也能安排一項學習,比如看看書。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也要學,那孩子的學習就不痛苦,可以避免讓孩子感到不平衡。

Q 康康:孩子花很長時間看電視,不聽話怎麼辦?

A 何小英要提前和孩子商量好時間,比如每次看25分鐘(可以用計時器計時)。向孩子說明看電視時間長了,會傷眼睛。

如果時間到了孩子不關電視,可以視情況再多加1-2分鐘,並計時。

我也會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堅定地告訴孩子,時間到了就要關,因為我們有約定在先。否則,將會取消他下次看電視的機會。

另外,最好不要隨便答應孩子看電視,前提一定是布置的任務都完成了。

父母要注意溝通方式,約定的事,我們也不要破壞規則,不要讓孩子習慣性地討價還價。如果孩子從小能形成這種意識,以後就會很自然地去執行的。

▲何小英老師與她的孩子牛寶。

Q 康康:您覺得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有哪些好處?

A 何小英懂得時間管理的孩子更自律,他們自主性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時間有所規劃後,在學業上會表現得比較優異,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件很煩的事。

有利於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即使是學業任務很重時,也不會覺得無所適從。

特別是長大以後,步入社會,企業比較歡迎高效工作的員工。如果會合理安排時間,工作效率高,會為自己贏得更好的事業發展機會。

還能更好地平衡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Q 康康:在時間管理上,您認為對於家長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A 何小英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首先是父母要把好的時間方法教給他。

常用的有ABC時間管理法、番茄時鐘法、限時法、制定每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制定目標等。

其次要和孩子做好溝通,讓孩子願意用你推薦的好方法,還要多站在孩子角度,看他最需要什麼方法。

我在講授時間管理的過程中,還會涉及兒童情商、親子溝通等,要想把時間管理做好,良好的親子關係非常重要。

- 版權聲明 -

文章版權歸壹父母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轉載請聯繫壹父母助理

- 投稿郵箱 -

love@yifumu.com.cn

相關焦點

  • 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做時間的小主人
    時間不可逆,它一去不復返,而且一轉眼一天就過去了,連小孩子都說時間過得好快啊,如果不珍惜時間,每天都在重複同一天,每天都沒有做好應該做的事情,那荒廢的不是一天,而是一整個人生。所以對時間的管控,才是真正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 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們可以追蹤孩子的一天,看他們的時間都被誰偷走了。
  • 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
    不知從何而來的,中國的家長總是喜歡代替孩子事無巨細地做好一切,大到學業婚姻小到吃喝拉撒,家長們總是不知疲倦的全部包攬過來,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對於孩子應當學會自我管理和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一點認識都沒有,只是本能的為孩子做好一切。
  • 如何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很多家長會想,孩子長大就懂了。但是我們反觀身邊的成年人,有幾個能做好時間管理的?時間管理,和學習文化一樣的,是需要專門培訓的。職場中,你是否羨慕過那些做事雷厲風行,有條有理的同事?你是不是也有工作家庭都能兼顧的媽媽?仿佛他們一天有24小時,你想做沒時間做的事,似乎人家都完成了。
  • 不要為孩子付出所有時間和精力—真正的好父母,都有點兒「自私」
    文|芊和又是一年的開學季,最近的早高峰格外擁堵。每天上班的路上,總要經過幾個學校,堵車的間隙,那些來來往往的學生和家長吸引了我的注意。有為孩子背書包的家長,有幫孩子買早飯的家長,看到那麼多為孩子辛勤付出的父母,真的讓人感嘆,中國的家長,只要孩子好,寧願為孩子付出所有時間和精力。
  • 孩子總「遲到」?和孩子制定「慣例表」,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在當下追求效率的社會,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那麼他就可能會被社會拋棄或是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那麼孩子就很難找到自己發展的基點,也就是孩子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技能。遲到反映的是孩子的時間管理問題,那麼孩子究竟為什麼總是遲到,應該如何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呢?
  • 孩子的自我管理從讓孩子'自己的時間自己管'開始
    那麼我們不禁要捫心自問:作為家長,我們對孩子進行時間管理的學習和訓練了嗎?回憶我們孩子的完整的成長拼圖中,好像缺失這一塊時間管理的板塊,有這樣的缺失,孩子的自我管理又怎能達成?這不是孩子的錯!2.我們都知道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但往往不會說自己的時間自己管好。
  • 【幸福賓語】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每天晚上都要很晚才能睡覺。我該怎麼辦啊?」我給家長最多的建議,就是先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學會時間管理,都是自我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對於那些喜歡磨蹭、做事拖拉的孩子,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往往會發現大多數孩子都是因為時間觀念不強、時間意識淡薄,導致做事效率不高、喜歡拖拖拉拉。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己來」——耐心點兒,孩子可以做得更好
    博士後媽媽有話說:其實,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行李不僅是旅行的第一步,更是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好機會。不要擔心孩子整理不好,沒關係,關鍵是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事情就應該自己做。當然,孩子還小,整理旅行箱的時候,需要我們提供指導。在指導孩子整理行李的過程中,也幫助孩子學會管理和規劃,這種思維和技能對未來也是非常重要的。
  • 為什麼孩子上課愛遲到?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讓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小松今年都上六年級了,最近他的父母因為一件事特別頭疼,就是小松總是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老師讓早起讀英語,媽媽一大早就把小松喊了起來,讓他洗漱、吃飯,然後抓緊時間讀書,可小松沒有一點時間觀念,等他洗漱和吃完飯後,已經要到了去學校的時間了,書也沒讀成,媽媽氣得不行,每次都吼小松;「你能不能快一點兒,磨蹭什麼呢!時間都被你浪費了」。
  • 壹拾壹:教會孩子認識時間和情緒,明白時間和情緒管理非常重要
    其實這些學子都是時間管理高手,情緒管理高手,他們只是懂得時間管理和情緒管控。高爾基曾經說過一句話,不知道明天做什麼的人都是不幸的。,而是對時間和情緒管理的掌握,不僅僅影響孩子當下的學習生活,還將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 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和自己的時間?
    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並不等於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這個道理和管孩子不等於教孩子是一樣的。管孩子是讓我們孩子能夠聽從我們父母的話,那麼教孩子實際上是讓我們孩子能夠學會聽從自己的話。所以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並不是我們父母學習的一個目的,只能說是我們的一個手段,或者說是一個中轉站,但絕對不可能成為我們的一個最終目的。
  • 輕鬆做爸媽的秘密武器: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因為這個時期,孩子的記憶力還不是十分發達,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不會延續到記憶中去,心靈也不會受到傷害。讓孩子學會放棄,可以從餵奶開始,也可以利用繪本學會對孩子說「不」,還可以利用身體語言讓孩子學會自動停止。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己來」,一切從主動收拾玩具開始
    這時,家長應該要不斷提醒自己,注意兩點:第一,耐心點兒。請家長一定要相信孩子,給孩子一點兒時間,他會做得很好的。所以每每遇到上述情境時,家長需要強迫自己,學會等待,深呼吸一下,忍一忍,就是給孩子成長的機會了。第二,誠懇點兒。有時候,時間不允許,又或是發現孩子實在是難以搞定時,建議家長不如誠懇地說一句話:「你需要我幫助嗎?」
  • 怎樣教小學生學會時間管理?
    【檁子語】怎樣教7-12歲的孩子學會時間管理?作者在此提出四個建議,可以減輕孩子的磨蹭、拖拉 "症狀」,幫他們逐漸建立時間觀念,學會自我管理。
  • 怎樣教小學生學會時間管理
    網址是這樣的:www.1028zwg.com/www.xhzwg.com合作加盟請聯繫18115500717;0512-82121028【導語】怎樣教7-12歲的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筆者在此提出四個建議,可以減輕孩子的磨蹭、拖拉 "症狀」,幫他們逐漸建立時間觀念,學會自我管理。
  • 孩子的核心能力之一:學會管理時間,解決效率問題
    所以,當我們每天要求孩子的時間管理,要抓緊時間,做事要快,做任何事都要快時,也許時間管理的重點就跑偏了。讓孩子管理時間的目的是什麼?我認為是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學會藉助時間規則,讓孩子做事有個參考,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有個自己的判斷,而不是全部藉助父母的規定。
  • 一寸光陰一寸金,如何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時間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無比珍貴不可逆反應,家長應該如何讓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學會節約時間,最大效率利用時間,學會高效的時間管理?家長應該如何讓孩子正確認識時間一去不復返這個定理?其實可以讓孩子回味一下昨天發生的事情,然後完整的闡述出來,說出來其中懷念的部分和抱有遺憾的部分,然後告訴孩子儘管昨天很美好或者很糟糕,都已經成為過去,並且不可能再發生第二次。
  • 兒童時間管理|成長第一課,學會管理時間
    其實自開學以來,我一直都在跟孩子磨合一件事,如何合理安排時間。畢竟恬恬已經中班了,時間顯得尤為珍貴,我希望她能學會自己管理時間,做時間的主人。這些看起來有有點傻,有點拖延的症狀,其實都是孩子對時間「感知惰性」的一個體現。所以,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的第一步,教孩子理解時間的意義,並明白時間的重要性。一寸光陰一寸金,孩子對時間不理解,也沒有感知,家長則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讓他們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學會珍惜時間。
  • 《學會愛自己》:讓孩子懂得自我管理
    《學會愛自己》是適合3-7歲孩子閱讀的情緒管理行為習慣培養繪本,全系列共6本,分別是《不要隨便悲傷》《不要隨便壓抑自己》《不要隨便害怕》《不要隨便失去勇氣》《不要隨便生氣》《不要隨便罵人》,旨在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幫助孩子克服害怕、悲傷、壓抑、生氣、膽怯的情緒,糾正行為偏差。繪本故事中小粉象的好朋友斑點象要搬家了,兩個好朋友不得不依依惜別。
  • 學會時間管理,讓孩子不被拖延症困擾
    都幾點了?快去寫功課啊,你要寫到半夜嗎?還在磨磨蹭蹭,你怎麼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這樣的對話是不是很熟悉?平時在家裡,是不是經常是先「催催催」,然後變成「吼吼吼」。其實,孩子愛磨蹭,做事拖拉,無法克制自己,沒有時間觀念等等問題,既跟孩子的性格特點有關,也跟我們的教養方式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