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孩子付出所有時間和精力—真正的好父母,都有點兒「自私」

2020-09-10 芊和

文|芊和


又是一年的開學季,最近的早高峰格外擁堵。


每天上班的路上,總要經過幾個學校,堵車的間隙,那些來來往往的學生和家長吸引了我的注意。


有為孩子背書包的家長,有幫孩子買早飯的家長,看到那麼多為孩子辛勤付出的父母,真的讓人感嘆,中國的家長,只要孩子好,寧願為孩子付出所有時間和精力。


01


但是我的朋友裡卻有一位有點兒「自私」的媽媽。


和她一起帶孩子出去吃飯,別的媽媽都忙著照顧孩子,夾菜、餵飯,把好吃的留給孩子,忙的不亦樂乎,她卻大口朵頤,認真享受自己的美味。


為了孩子的教育,別的父母犧牲自己的時間各種「雞娃」,她卻很少盯著孩子學習,而是健身運動、讀書學習,只顧提升自己。


但是,她的孩子卻很優秀,六歲的小男孩兒,有很強的自理能力,可以自己抱著喜歡的書看一個小時,和小朋友在一起也總是最受歡迎的那一個。


朋友們聚在一起常常羨慕她,平時看起來「付出」最少,為什麼養了這麼優秀的孩子,難道就像李姐說的是因為她命好嗎?


在我看來,當然不是。



作為一個媽媽,這位朋友並不比我們任何一個人少愛孩子。只是她的方式不同,沒有像我們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


她沒有幫孩子穿衣吃飯,反而鍛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她沒有時時盯著孩子,卻給了孩子自由的空間;她沒有把所有好的都留給孩子,反而讓孩子學會分享。


也正是這樣,她有時間去提升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媽媽,身體力行的給孩子做了示範,成為孩子優秀的榜樣。


02


年初的時候,孫楊被禁賽8年的事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孫楊的媽媽也因此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話題。


雖然在網友的口中,孫楊的媽媽在他被禁賽這件事上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我看到的真的是一個一心為了孩子的母親。


堅持二十多年如一日,天天為孫楊煲湯;

為他背書包,為他繫鞋帶,陪他訓練,陪他比賽,寸步不離的守護著他;

哪怕自己膽結石發作,也要強忍痛苦為兒子洗衣、做飯、放洗澡水;

甚至為了照顧比賽期間的孫楊,一天只睡兩個小時。


孫楊母親可以說是用整個生命去「愛」兒子,她的付出讓人感動,卻也讓人唏噓。


在我們身邊也經常能看到像孫楊媽媽一樣的的父母,他們對孩子無微不至,包攬孩子的一切。


為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習教育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他們無私的為孩子奉獻了一切,甚至忘記了自我。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媽媽,為了女兒的學習,十多年放棄了單位組織的旅遊和所有的同學、同事聚會;


為了全心全意陪讀,在女兒做作業時,自己不吃東西,不說話,不玩,以至於家裡的電視機十幾年都沒開過。


孩子倒還比較爭氣,學習很好,最終保送上海復旦大學。


這樣的父母確實令人欽佩,有的也確實教育出了在某一方面十分優秀的孩子。


可是,我更欣賞的是像小麗這樣有點「自私」的父母。


她們愛孩子,陪伴孩子,但也有自己的生活,不會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比起花時間督促孩子學習,她們更喜歡花時間修煉自己。


但正是這樣有點兒「自私」的父母,讓孩子學會「獨立」,學會「分享」,學會「感恩」,學會不管幹什麼都要首先成為優秀的自己。



03


埃隆馬斯克的媽媽梅耶馬斯克就是這樣一位母親。


大家對埃隆馬斯克應該不陌生,他就是把特斯拉送上天的那個「改變世界的科技狂人」,作為SpaceX 公司的CEO,埃隆馬斯克身價百億,被譽為「矽谷鋼鐵俠」。


梅耶共有三個孩子,除了大兒子埃隆馬斯克外,其他孩子也很優秀,小兒子是成功的企業家,女兒是好萊塢著名導演兼製片人。


而梅耶更是一位傳奇的女性,在把三個孩子培養成才的同時,她自己的人生也相當厲害。



梅耶在15歲就當選了「南非」小姐,結婚後一邊懷孕,一邊讀完營養學碩士,成立諮詢公司,31歲時,果斷離開家暴的前夫,獨自帶著三個孩子生活。


為維持生計,梅耶曾身兼五職,同時還擠出時間學習,考取了南非、加拿大以及美國三地專業營養師資格,並取得多倫多大學碩士學位,在加拿大重新開始模特和營養師事業。


孩子們長大後,各自都有了不起的成就。梅耶在62歲的高齡決定回歸模特圈,重新走上T臺,她當模特,做營養師,出書演講,還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


梅耶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於大多數父母,她不會圍著孩子轉,而是選擇放手散養,讓孩子自由發展。


她從不檢查作業,而是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決定對自己的未來負責,有人問他是否擔心孩子因為沒有她的指引而找不準人生道路,梅耶回答:「不會,我沒有這個時間來擔心。」


作家黃淑文說:「最圓滿的親子關係,是在成就孩子的同時,成就自己。」


梅耶雖然沒有用很多時間照顧和陪伴孩子,卻讓孩子從她身上學到了堅強、自立和百折不撓的勇氣。


她對自己熱愛的模特事業和營養師從未放棄過追求,因此她的三個孩子都勇於追尋自己的夢想;

她的人生多次清零又重新開啟,埃隆·馬斯克正是受她影響,才在多次創業失敗後依然不輕言放棄,最終取得了成功。



她完美的闡釋了父母作為榜樣的力量。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學給孩子看;

最好的教育,就是奮鬥給孩子看;

最好的教育就是永不放棄自我成長。


04


我們常說,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練,一流父母做榜樣。


其實,我們看到很多優秀的人,他們的父母同樣很厲害。


我國著名建築師梁思成的父親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梁啓超。


飛彈之父「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是教育家、文史專家,曾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美國交通部部長趙小蘭的父親是華人船王趙錫成。


還有在這次抗疫中居功至偉的鐘南山院士,他的父親鍾世幡,在上世紀30年代就取得了美國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是我國著名的兒科學家,母親廖月琴畢業於協和醫科大學的高級護理專業,是廣東省腫瘤醫院的創始人。



鍾南山曾說他之所以有今天,都是因為父母對他的教育和影響。


父親鍾世幡是一個有著深厚愛國為民情懷,治學嚴謹又敬業的醫生。在75歲高齡,眼睛都看不太清楚的情況下,鍾世幡還堅持手寫40萬字《兒科的症狀學》一書,只為把自己一生積累的醫學經驗傳承下去。


正是這樣的父母,才教育出了積極上進,醫術精湛,敢講真話,愛國為民的鐘南山院士。


託爾斯泰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優秀的父母,應該做孩子精神上和心靈上的領路人,而不是填鴨式灌輸的教練,更不是事事操勞的保姆。



05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有句名言: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有多少父母,像保姆一樣為孩子服務,卻忘了花一點兒時間來愛自己。


他們這一生,對孩子有著操不完的心,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生選擇,他們最悲哀的地方是為了孩子失去了自我。


其實,每一個孩子,不論多大,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也顧好自己。


願天下所有的父母能夠「自私」一點兒,不要那麼「忘我的付出」,把時間留給自己,把鍛鍊的機會和自由的空間留給孩子,在成為孩子的父母前,先成為優秀的你自己。



作者:芊和,一個喜歡讀書,樂於分享的女生。體驗人生,記錄生活,分享感悟。和你一起,讀懂自己,讀懂人生。

相關焦點

  •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對孩子「自私」點兒
    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捉襟見肘,看著李姐疲憊的樣子,我也曾建議她,讓孩子多鍛鍊鍛鍊,不必事事操勞。可李姐說,做父母就要為孩子多付出一點兒,不能太自私。望著李姐匆匆離去的背影,我不禁感慨,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 好奇怪啊,你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但卻不願付出精力
    女作家池莉說:現在太多的父母只願在孩子身上花錢,不願意花時間、精力和心思。實質上是家長變得糊塗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懶惰了。人在生命的早期是很無助的,他所有需要的滿足和快樂都和撫養人息息相關。孩子小時候若缺少父母的呵護,會讓他們喪失安全感,以致成年後被自卑包圍,性格怪異。
  • 孩子真的就是父母自私的產物嗎
    昨天在平臺上看到一個50多歲的母親談了一個觀點,她不認可父母的偉大。父母並沒有經過她的同意,也沒有和她商量,就把她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了。沒有長遠的規劃,也沒有充足的準備,一切只不過是為自我養老的考慮。照她這麼說,她的女兒是不是該恨她,畢竟她自作主張,把女兒帶到這個世上,每天拼命工作加班加點,還買不起房,找不到心儀的結婚對象,這一切苦難都是她帶給女兒來體驗的不是嗎?
  • 孩子自私如何管教?硬核父母巧用這些方法,連老師都拍手叫好
    這次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孩子自私該怎麼管談起自私,很多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是,「現在甭說孩子,哪個人不自私。」從我們身邊發生的事來看,好像是越來越多的人都表現出了自私的那一面,所以,在父母覺得既然大家都這樣,孩子自私怎麼了。
  • 溺愛孩子的父母,都要付出代價
    01每個溺愛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愛得太急,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他一步走完。卻忘記了,寬容過頭是縱容,寵愛過頭是溺愛。記得這則新聞嗎?
  • 青春期父母必修:為孩子付出所有,終將會把他養成了一個仇人
    但我們往往容易忽略的是,父母過於全身心投入,過度付出,同樣會給孩子造成傷害或者隱形的傷害。一個媽媽給我留言:「自從上了初中,我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撲在他的學習和生活上,但他對我跟仇人一樣,剛剛又對我大吼,讓我滾,我太絕望了。」
  • 中國式父母的自私才是毀掉孩子的第一步
    人都如此,你把一切精力花在一個人身上時,你會期待對方的回饋,否則就會有失望、憤怒等情緒產生當父母所有的付出可能付諸東流的時候,父母同樣會焦慮!結果,有80%的孩子都寫到了「嘮叨」這個詞。這就是典型的「超限效應」的反應。我身邊就有這樣例子,我一同學,她的爸爸自她讀書以來就有個專門的筆記本,裡面記錄的是她讀書的所有費用,小到買鉛筆,大到繳納學費,都會一一記錄在冊!而且據她描述,每天,她爸爸都要跟她說當天花了多少錢,然後特別跟她強調要好好讀書,才不枉他花的這些錢!
  • 父母最大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出自私冷漠的孩子,因沒做好一點
    事件一:不管,我就要出國留學「茜茜一點都不為我們著想,吵著要去日本留學,現在躺屋裡不吃不喝的,就是在逼我們啊!」琴嘆氣說。「我和她爸是拿工資吃飯的。這兩年老人身體不好,進進出出醫院,我們也沒攢下錢,還跟親戚借了點錢。原想著等著她畢業了,能給我們擔點兒,起碼不用我們再給她錢用了,能自己養自己也行啊!
  • 「自私」的父母,孩子將會更優秀?
    他們為了子女,幾乎可以奉獻自己的所有,愛孩子勝過愛自己。然而,太無私的父母,往往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有時候,父母帶點「自私」,孩子反而走得越遠越好。此時,父母一場重病,無異於折斷了他們高飛的翅膀。只有父母好好照顧好自己,保持好健康,孩子才能安心在外奮鬥。
  • 原來真正的教育是:付出的都是有回饋的愛!才是成功的父母
    01每個溺愛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愛得太急,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他一步走完。卻忘記了,寬容過頭是縱容,寵愛過頭是溺愛。,就有多少個樣子的父母,沒有重樣的。
  • 高齡父母悄悄生二胎,攪亂女兒幸福生活:是自私還是真為孩子好?
    自從開放二胎後,很多父母為了圓自己兒女雙全的夢,或者想給孩子留個伴,就選擇生二胎。與此同時,高齡生二胎的現象也時而出現。之前就有新聞報導到一個67歲的阿姨生了一個小寶寶,雖然不是二胎,卻是超高齡,刷新了國內高齡生育的記錄。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已經大了,自己的時間相對充裕,這個時候選擇生二胎最合適,還能讓老大幫忙照顧。
  • 當孩子變得自私時,背後的原因父母必須要了解
    父母和老人恨不得把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都放在孩子面前。明明從小到大,父母有好吃的,都會把最大最好的讓給明明,他們覺得自己可以將就,但是孩子不能將就。這天,爸爸的同事來家裡做客,媽媽準備了一大桌子的飯菜。裡面也有明明最愛吃的炸雞翅。
  • 「自私」教育:父母「使絆子」,孩子越磨礪越優秀
    「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才不會……」每每孩子不聽話,總有父母用這樣的抱怨告訴孩子自己的付出和不容易。的確,為了孩子活,願用生命為孩子付出,成為中國無數父母最坦誠赤裸的心聲。可如此沉重的愛,父母們卻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能承受嗎?
  • 《我的朋友有點兒吵》父母陪孩子閱讀繪本的「二不要三一起」
    然而,令父母頭疼的是,到底如何給孩子選擇繪本或是故事書?選好了又該如何著手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今天,我向大家介紹和推薦的這本繪本童書是《我的朋友有點兒吵》,比起上次給大家推薦的以益趣類為主的《小心,你的書裡有怪獸》來說,這本書主要偏向情感,引導孩子學習情緒管理。
  • 身為父母,一句「一切為了孩子好」,背後真的很扎心,其實是誤區
    父母有了孩子後,都希望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希望別的孩子有的自己孩子也有,全身心地付出時間、精力以及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父母可以省吃儉用,穿舊的衣服,吃簡單的三餐,把攢下來的錢給孩子買名牌衣服,滿足孩子的需求,完全是「一切為了孩子」貫徹到底,凡事將孩子放到第一位,以孩子為重,甚至不顧及自己的感受。
  • 「為孩子付出所有,我終於把他養成了一個仇人」
    但我們往往容易忽略的是,父母過於全身心投入,過度付出,同樣會給孩子造成傷害或者隱形的傷害。一個媽媽給我留言:「自從上了初中,我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撲在他的學習和生活上,但他對我跟仇人一樣,剛剛又對我大吼,讓我滾,我太絕望了。」
  • 被「榨乾」的公婆淚,父母們自私點吧!不付出就成不了仇人
    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 ——馬克.吐溫01 父母為兒女付出不存任何金錢,可兒女拿父母的錢,唯恐自己拿少了吃虧。
  • 孩子不懂得感恩?每個自私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傭人般的父母
    其實孩子自私、冷漠,不懂得感恩父母,都是父母一手塑造出來的。教孩子學會感恩,以下三點,家長要注意:1、不要給予孩子不符合實際的生活條件之前有一位家長在後臺求助,說自己的女兒讀初一了,是獨生子,因為家庭條件一般,但是他和妻子還是省吃儉用,送孩子去了一所昂貴的私立學校。
  • 你給孩子的特殊待遇,就是孩子自私的開始
    自從小宇上學以來,奶奶每次做飯都會格外做一個菜給他「專享」,今天是紅燒肉,明天是油燜大蝦,後天是獅子頭… 一天,一家五口正吃著飯,爸爸突發奇想逗一逗兒子,於是拿筷子做出夾狀,說:「紅燒肉給爸爸吃點兒吧,聞著都饞死老爸了」小宇一聽急了,趕忙把裝紅燒肉的盤子攬到自己懷裡:「不給不給!這是我的!」爸爸裝生氣:「你有那麼多,就一口都捨不得呀?真不是個好孩子。」
  • 父母要教孩子學會「自私」,不懂拒絕的孩子,長大活得很痛苦
    自私這種品德是每一位父母都不希望自己孩子擁有的,因為自私的人總是會被人唾棄,這種性格的孩子也常常會交不到朋友。但是作為父母,應該要從小教孩子學會「自私」,因為不懂得拒絕的孩子在長大以後將會活得很痛苦。父母教會孩子自私並不是說讓孩子不要學會和他人分享,而是說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學會合理地分配自己的私人物品,並且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