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讓合作共贏的故事更動人

2020-12-17 人民網

中國改革開放故事在世界舞臺上形成熱潮,回應了人們探尋發展密碼的不懈努力

「西方人要想真正了解中國的現在和未來,就必須了解中國過去40年發生了什麼。」紀錄片《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撰稿人和主持人、英國歷史學家麥可·伍德由衷感慨。連日來,多部講述中國改革開放故事的紀錄片廣泛傳播,那些反映小崗村起步、深圳巨變、高鐵傳奇等中國曆程的影像敘事,進一步激發起人們探究改革開放如何改變中國、如何影響世界的思考。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故事備受世界矚目的特殊年份。外國媒體記者紛紛來到中國,採訪改革開放親歷者;以中國改革開放為主題的一個個圖片展、一場場研討會在世界很多地方舉行,反響熱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更是受到全球高度關注。國際輿論稱讚,這一重要講話「恰如其分地將改革開放進程融入中國的歷史圖景之中,表達了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中國「偉大的改革開放還要繼續下去,這是推動全球進步的重要決定」。

中國改革開放故事在世界舞臺上形成熱潮,回應了人們探尋發展密碼的不懈努力。迷茫者如何撥開迷霧,看清前程;落後者如何奮起直追,實現跨越;大踏步前進者如何保持耐力,蹄疾步穩;領先者如何不斷蓄力,開闢新路……中國40年改革開放創造出的奇蹟,給出了具有啟迪意義的答案。

聚焦改革開放故事,通過「人」來衡量這場「偉大的革命」,是一種頗具代表性的觀察視角。英國《金融時報》最近的一篇報導,通過飲食、人均身高、家庭規模、人口數量等指標盤點40年來中國發展的成就,並得出「改革開放最深遠的影響,無疑體現在中國老百姓身上」這一觀點。西班牙《國家報》通過採訪一名退休工程師,看到了中國人民從「缺衣少食」到「擁有一切」的巨變。彭博新聞社則通過採訪個體戶、工程師和期貨交易者等,展望中國下一個繁榮的40年。世界看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抉擇,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期盼和需要。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理念,促使更廣大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中國行動,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在世界舞臺上日益發揮建設性作用。

「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被各國媒體廣泛引用,引發共鳴。「中國改革開放40年發展了自己,造福世界」「一條堅持不懈深化改革開放的道路,讓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光明」「沒有其他任何一種道路比改革開放更能讓中國走向現代化」「中國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對于越來越多把中國視作榜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是無比巨大的激勵」……國際人士如是讚譽,尤其深刻體會到當今中國昂揚奮進之勢,縱然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但中國依然擁有勇立潮頭、奮勇搏擊的堅毅。壯闊東方潮,昭示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時代,合作共贏故事更動人。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告訴世界,開放合作、共同發展之路,就是值得各國選擇並堅持的陽光大道。踏上改革開放新徵程的中國,將同各國一起開闢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27日 03 版)

相關焦點

  • 讓合作共贏的故事更動人(鐘聲)
    中國改革開放故事在世界舞臺上形成熱潮,回應了人們探尋發展密碼的不懈努力    「西方人要想真正了解中國的現在和未來,就必須了解中國過去40年發生了什麼。」紀錄片《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撰稿人和主持人、英國歷史學家麥可·伍德由衷感慨。
  • 近30位專家學者在京研討「合作共贏與中國故事」
    新華網北京12月1日電(記者魏夢佳)以「合作共贏與中國故事」為主題的2019中國公共外交論壇日前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此次會議中,近30位專家學者圍繞如何通過多元公共外交推動合作共贏、講好中國故事等議題展開研討。  此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主辦。
  • 書寫中法合作共贏的成功故事
    ■中法核能合作與中國改革開放同齡,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見證了中國不斷發展、逐步融入世界的歷史進程。■2019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兩國合作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在中國對外關係中,中法關係佔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 周宗敏: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共圓"合作共贏"夢想
    三個分論壇後分別發布了《媒體共識》、《企業合作協議》、《智庫宣言》。新華通訊社副總編輯周宗敏進行了題為《講好「一帶一路」故事,共圓「合作共贏」夢想》的發言,以下是發言全文:很高興在金秋時節來到古城西安,參加「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與海內外媒體同仁一起回憶和展望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的光榮與夢想,探討「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媒體作用和媒體合作,搭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橋梁。
  • 「2019中國公共外交論壇:合作共贏與中國故事」 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央廣網北京11月28日消息(記者劉一荻)昨日(27日),「2019中國公共外交論壇:合作共贏與中國故事」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劉偉,中宣部部務會議成員、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等近30位來自政界、學界、業界的專家學者圍繞如何通過「多元公共外交」推動合作共贏、如何通過「媒體公共外交」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兩大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 《外灘鐘聲》黃洋洋吳謹言演繹現代版"爾晴鬥瓔珞"
    《外灘鐘聲》講述了一條上海老弄堂中,以杜家為代表性的幾戶人家,隨時代浪潮變遷動蕩的故事。青年演員黃洋洋飾演杜家小妹杜心美(吳謹言飾)的好姐妹羅曼莉,暗戀著一直喜歡自己好姐妹的男生,由於當時特殊時代的原因,羅曼莉被時代排擠拋棄,精神上一步步走向黑化,成為被那個時代傷透的可憐人。羅曼莉這個角色讓人又恨又心疼,複雜豐滿,猶如現代版「爾晴」,十分挑戰演技。
  • 原創學生作文:《讓合作共贏成為一種共識》
    從生物角度來看,它們是相互依存,互利共生關係,而在我眼裡卻認為它們是合作互助關係。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很多時候團結合作才能快速解決問題。所以說,合作不僅僅是一種互利共贏的觀念,也是一種達到目標的行事方法。提起合作有人質疑到:競爭比合作更容易成功,合作還要把你的東西分享給別人。沒有競爭來的利益大。曾經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商人趕著一匹馬和一頭驢,去城裡押運貨物。馬和驢為博得主人的喜愛,各自背著自己的貨物,競爭起來飛快的走著。
  • 股東合作共贏的名言,關於合作共贏的名言
    股東合作共贏的名言3、會見時,雙方就通用航空業的發展,通用航空市場的擴大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並表示需要進一步加強交流與交流,加深了解和資源共享,開展協作。在緊急救援和海上飛行等商業領域。從而形成了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局面。
  • 財商小故事011 合作共贏
    合作共贏妮娜又一次衝進了會議室:「你們知道嗎?出大事了!」小磊見怪不怪地說:「要淡定!」妮娜著急的說:「我淡定不了,都要火燒眉毛了,會議快點開始吧。」這就是關於合作的道理。相互合作優勢多!可以集中精力發揮各自專長。
  • 合作共贏靠的是什麼?
    人在職場,避免不了各種形式的合作,同事之間需要合作、廠商之間需要合作、甲乙雙方需要合作,合作也被稱作為重複博弈。每個人都希望在博弈中獲勝,都追求合作共贏,但是靠什麼獲勝、靠什麼能夠共贏呢?這裡所說的「善良」指的是從不首先背叛,它有個基本行為準則,在合作過程中不管對手是誰都會默認選擇合作,之後每一個回合的行動則取決於對手上一回合的表現,對於背叛、我背叛、對手合作、我合作,這猶如一個老實人的策略,初次見面就選擇相信對方,只有被騙才會報復,對手一但認錯立即翻篇,憨厚、裝傻、不記仇、懂得吃虧是福,大概率上這種老實人的做法會笑到最後,成為大贏家。
  • 上合組織成員國媒體代表在京共話「融合創新 合作共贏」
    上合組織成員國媒體北京論壇舉行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杜佳寧):5月31日下午,來自上海合作組織七個成員國和觀察員國白俄羅斯的13家媒體代表齊聚北京,與北京市屬媒體一道以「融合創新合作共贏」為主題,共商上合組織成員國媒體交流合作之策
  • 團結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贏
    從小我們就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人從這個故事裡又總結出了「龜兔雙贏理論」。其意義是:龜兔比賽了多次,互有輸贏。後來,龜兔合作,兔子把烏龜馱在背上跑到河邊,然後烏龜又把兔子馱在背上遊過河去,它們取長補短,各自發揮優勢,實現了雙贏,說明競爭對手在需要的時候是可以成為合作夥伴的。
  • 宋敬武委員: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推廣「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的發展...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吳俁):日前,在京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宋敬武在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在國際社會複雜多變的形勢下,政協外委會委員責無旁貸應當做好對外友好交往工作,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成就,宣介「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
  • 校企「聯姻」,合作共贏!
    這次校企合作,旨在充分利用雙方資源,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共同努力開創新局面,達到「共贏」的目的。根據框架協議,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與廣東諾加諾將在教學交流、合作辦學(含訂單式培養)、資源互補、技能培訓、實訓室項目等方面展開廣泛合作,並不斷探索新的合作領域和模式。
  • 面向世界 合作共贏
    面向世界 合作共贏   ——來自中國製造業一線的調研報告之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 鑫 楊忠陽  在中國商用飛機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C919總裝生產線,一架大飛機即將成形。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弓說,23年來,中外合資雙方本著「誠信為上、合作共贏」的理念起步,發展到今天對合資成果的「共榮共享」,在中國南通成就了本土成長的世界品牌——「NACKS」。  製造業是中國開放最早的領域。改革開放40年來,從船舶、汽車到飛機、電子,中國製造的開放領域不斷擴大。
  • 人民日報鐘聲:事關根本利益就當鍥而不捨
    原標題:事關根本利益就當鍥而不捨(鐘聲)   當下,讓中美關係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穩定發展,尤其需要洞察歷史的宏大視野和高度負責的政治擔當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如何將中美雙方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落到實處?
  • 團隊合作,合作共贏
    一個人做事情的進度是緩慢的,不會的東西太多了,重新學習會一種新的技能也是會需要一點時間的,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沒有人商量,在新的領域裡會各種碰壁,一個人不如一個團隊的合作。團隊之間有不同的分工,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長處和技能,遇到不會的事情也可以和同伴之間交流,不同的交流也會有不同的結果,有大於本來想要的答案。
  • 烏茲別克斯坦留學生歐陽麗達:只有和諧共處才能合作共贏
    自10月16日線上開賽一個月以來,本次比賽吸引了來自40多個國家數千名國際學生踴躍參賽,分享他們與漢字的故事。 世界大同,和合共生,這是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年來一直秉持的理念。此次比賽主題中的「和合」二字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中和平友好、合作共贏的核心要義。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和合」也被賦予了團結合作、共克時艱的更深刻含義。
  • 拓展更深層次合作 實現更高水平共贏
    >   9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胡啟生在市行政中心會見了中信泰富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晨一行,就深化拓展下一步合作進行了廣泛交流
  • 高中生優秀作文:合作共贏的智慧
    高中生優秀作文:合作共贏的智慧我們的先人深諳合作共贏的真諦,留下了灑滿駝鈴聲的絲綢之路,開闢了彪炳史冊的西洋航 線,收穫了文化交融的累累碩果,贏得了萬國來朝的歷史榮耀。薪火相傳,與時俱進,今天龍的傳人描繪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 之路」的藍圖,彰顯了合作共贏的時代理念,催人奮進。 合作共贏,貴在誠。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人與人之間要講誠,國 與國之間也要講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