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華:春風化雨滋潤幸福教育

2021-02-22 宜居密雲

這是密雲區第二小學校長王長華的座右銘。勤勉治學、廉潔從教、甘於奉獻的王長華將這句話深深鐫刻在心底,始終激勵他恆持不輟,砥礪前行。

小學教育是學生發展的基礎,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王長華自從進入教育行業便深知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從事教育工作近30年,我始終堅持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立足師生發展,面向全體學生,持續深化課程改革,加強學校治理,在學校中全力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小學生。」王長華說。

1993年開始,王長華先後在密雲區大城子中心校、密雲區石城中心校、密雲一小、密雲二小任校長。長期堅守在工作一線使他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管理經驗。他說:「對教育理念的參透深刻而廣博,治校方略創新而獨特,管理人文而科學是我的追求。」

「理念是一種對未來深入思考、系統謀劃、科學預見的理性思維,是一所學校發展的核心動力。」王長華在學校管理方面,倡導以人為本、校本管理、學習型組織的理念。2007年提出了「幸福教育」,並以此為核心,帶動學校全面發展,至今密雲區第二小學「幸福教育」文化體系清晰,形成品牌,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王長華深知,教育是老師和學生雙方互動的實踐過程,不是單方面的,想要踐行幸福教育,兩個主體很重要,老師應當幸福的教學,學生也應該幸福的學習。

「一所學校發展關鍵在於每一位教師的成長。」王長華介紹,為了教師和學生現實和未來的幸福,率先提出「師德高層次、專業高學識、發展多角度、能力多方位、目標專業化、視野國際化」的教師隊伍建設目標。

他堅信,教師專業發展的持續動力源於教師的教育情懷,對教育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聚焦教育實踐方面,王長華不斷探索教師專業發展的多元化路徑。

多年來,王長華積極推動密雲區第二小學與北京教育學院的合作,開展了「基於四個讀懂,完善教師能力結構」的教師培訓,切實提高了教師隊伍整體水平。2015年,王長華獲得密雲區「十二五」時期教師培訓工作優秀管理者稱號。

王長華除了在教學理念與教育實踐方面多有思考,在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和教學手段上也頗下功夫。

他認為,校園文化是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心智、規範學生行為、完善學生人格。在幸福理念的引領下,密雲區第二小學提出了校園文化建設要遵循「五個結合」並嚴格落實。「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先進理念和經驗多次在市區級範圍內與兄弟學校分享。」王長華說。

用教育信息技術創造新的學習文化,探索智能化時代的教學方式。這也是多年來擔任校長的王長華日夜思索的事情。密雲區第二小學正在依託北京市教育規劃課題,探索基於移動終端的新型小學課堂教學模式。王長華表示,希望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摸索出一條符合新時代學生發展的教學路徑。

青春奉獻給學生,才智奉獻給事業。王長華如此踐行著他的使命,並以飽滿的熱情在默默奉獻中向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邁進。

發揮輻射引領作用,擔當應許之責。王長華投身教育,書寫了他輝煌的教育人生。在任職校長的20餘年間,王長華所在的學校獲得市區級榮譽40餘個;承辦市級以上年會、研討等活動10餘次;多次承擔國家、市、區級督導、驗收、觀摩活動。期間,他還參與撰寫、主編出版專著6本;數10篇論文發表在《教育家》《北京教育》《中國電化教育》等期刊上,另有數10篇論文獲得市區級獎勵;個人還獲得「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名優校長」「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數10項。

當教育生涯步入新階段,王長華的內心愈發澄明、篤定,繼續以春泥的姿態,守護著教育這片幸福花園。

相關焦點

  • 春風化雨 江蘇推進德育工作滋潤美好童心
    原標題:春風化雨,德育滋潤美好童心 德育如細雨,滋潤幼小的心田;溫暖陪伴、切實救助,讓每個孩子「花開陽光下」;趣味研學,為稚嫩的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近日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我省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1個先進城市、9個先進單位、9名先進工作者受表彰,總數位居全國前列。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春風化雨的過程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我看來,教育應該是存粹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是春風化雨的過程。然而《起跑線》中服裝店老闆拉吉一句「教育不再是教育,而是一門生意」!
  • 最美秀楓英語人 | 春風化雨,滋潤學生的心田
    她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認真學習楓葉新課標,鑽研教材,了解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飽滿的熱情和較高的效率投身于楓葉教育當中。李娜老師在教學中兢兢業業,任何工作有計劃、有目標,組織活動更是一把好手。她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在她的滋潤下,我們的學子快樂成長。
  • 王長華 | 榮辱檔案
    ——魯迅榮辱檔案  父子情深——唐士軍三十多年堅持還原軍烈父親身份歷史心路歷程                  王長華    很偶然的機會,與新聞同行唐士軍相識,也因此詳細了解了他堅持數十年不放棄,發誓要為當年回原籍甘肅榆中農村老家後長期隱姓埋名的「病農」父親唐生祿還原身份歷史的艱難歷程。「病農」父親身份歷史到底怎樣?
  • 春風化雨——教育的意義
    在我眼裡,教育絕不只是簡單意義上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引導,一種啟迪,一種帶領學生穿越時光洪流,上下求索,找尋生命真諦和意義的魄力。用一顆心,點亮無數生命,這份使命讓我覺得無比榮耀。然而,我也清楚地明白,身為人師,我能扮演的,也不過是領路人的角色而已。因為榮格對弟子的訓誡一直讓我謹記於心:「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
  • 春風化雨又一載 桃李成林萬木春
    同時展現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北京教育的長足發展和巨大成就。據介紹,本次展演以教師真實故事為原型,旨在突出新時代教師隊伍靈魂工程師的職業成就和使命擔當。培育建設師德師風,弘揚教師清風正氣,溫暖激勵教化人心。(趙清)「春風化雨 桃李成林」2018年教師節北京市師生文藝展演活動現場。
  • 教師節快樂丨 春風化雨 桃李芬芳
    春風化雨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 【校園動態】春風化雨,杏花怒放——記杏壇中學第八屆「杏仁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杏壇中學「仁愛之師教育活動節」亦稱「杏仁節」,於2012年創設,並延續至今。這一切源自班主任對學生的愛,這份愛,像春風細雨,滋潤著學生稚嫩的心田。班主任工作是偉大的。他們懷揣著滿腔的熱情,堅守著職業的擔當,引領學生人生的航向,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
  •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遼河中學:春風化雨潤桃李 培德啟智育英才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遼河中學:春風化雨潤桃李 培德啟智育英才 2020-08-26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唐·杜甫《春夜喜雨》■釋義:「春風化雨」中「化」字是化生和養育的意思,這個詞的本意是指能長養萬物的風和雨,現常被用來比喻良好的教育薰陶。而「潤物無聲」是形容春雨的,後也被用來形容教育,含有潛移默化的意思。教師在教導學生時需要使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方法。
  • 東陽市南山外國語學校:締造完美教室,滋潤幸福童年
    近期,該校為給孩子們營造和諧、進取、溫馨的成長氛圍,開展了「締造完美教室,滋潤幸福童年」的班級文化創建活動。這裡的每一間教室,都是亮點紛呈、風採各異。一面面班級文化牆熠熠生輝,散發著濃濃的書香氣息。獨具匠心的班級作品欄給予每一位孩子展示智慧與才華的空間。揮毫潑墨的「書法天地」、栩栩如生的「繪畫世界」、精緻有趣的「好書推薦」……成為學校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 春風化雨育桃李 挺立潮頭勇揚帆
    多年來,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無怨無悔地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譜寫了一名平凡人民教師的高尚情懷。傾心教書育人——春風化雨細無聲「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頭,有愛便有了一切。」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提到學生,龍俊峰有說不完的話,他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希望一切教學手段以培養學生成才為目的。「把每個學生當自己的孩子對待。
  •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聽王崧舟老師講課反思
    王老師的課如綿綿春雨,滋潤萬物而悄無聲息。王老師的課堂,如詩如歌;聽王老師的課,令我如痴如醉。   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王崧舟,他積極倡導「詩意語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張以發展學生的言語生命為核心,從生命成長的高度觀照和深化語文教育改革,促進學生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
  • 幸福教育,從「心」開始
    (通訊員 胡特兢)為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拓寬知識視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管理能力,7月31日,我縣第26期教育大講堂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活動,在曾國藩學校藝芳劇院舉行。全縣教育單位黨政一把手、各督學責任區主任、民辦學校德育副校長及一線教師共160餘人參加。
  • 周末版:【二師職工教育管理先進典型經驗之四】春風化雨弘揚正氣
    【二師職工教育管理先進典型經驗之四】春風化雨弘揚正氣——為職工教育管理注入向心力楊亞軍「屯墾戍邊千秋偉業滄海變桑田,鑄劍為犁艱苦創業無私來奉獻,天山腳下絲綢古道佳績美名傳,黨的決策建城戍邊魅力鐵門關黃英一聽也樂了,「丫頭,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是咱們團職工自己編寫自己演唱的職工教育RAP歌謠。」「你這幾年一直在外面讀書,團裡的事情你是不知道,我們團不但有人會寫RAP歌謠,而且還編寫了29團版的小蘋果排成了舞蹈。這兩年團裡的文化活動可熱鬧了,這不,過兩天我還要參加歌謠比賽呢。」
  • 教育情懷在鄉村 校長論壇來滋潤
    鄉村教育陣地如何堅守?怎樣鏜出一條鄉村教育振興之路?這些非常敏感的問題,在當今社會格外引人關注。2020年9月19日,朔城區教育局把第28期校長論壇定在城區滋潤鄉滋潤中心校召開,該校校長作主題發言,研討如何辦好老百姓家門的好學校。
  • 殷殷期盼 春風化雨
    一位大學教授,給自己剛考入大學的女兒,寫了一封信,《殷殷期盼 春風化雨》,我們的健康成長是父母老師最美好的心願。請初二7班 吳毅瀾 同學與我們分享這封家書。國旗下的講話                  殷殷期盼 春風化雨 一位父親寫給女兒的信
  • 「春風化雨——原中央大學的美術教育實踐(作品文獻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展出
    春風化雨——原中央大學的美術教育實踐作品文獻展
  • 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鄭亞靈: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在她的內心,這種敬畏和擔心卻也是一種堅定無比力量——一種時時自省的自覺,一種保持清醒的努力,一種將自己的畢生奉獻給教育和學生的堅持!鄭亞靈:中共黨員,畢業於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現為人文藝術學院副教授。曾獲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還曾獲得多項教學獎勵與科研一等獎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