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兩會上,《關於加速藥師法立法進程的議案》再次被提出,引起了藥劑師的共鳴。近年來,國家醫改的許多文件都提到要為病人提供藥學服務。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關於加快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後,印發《關於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促進合理用藥的意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出,要加強醫療機構藥品配置管理,加強合理用藥,擴大藥學服務範圍,加強藥學人才隊伍建設;完善行業監管,加強組織落實等意見,每一條都需要藥師積極參與。
由於我國長期缺乏相關法律,對藥師的責任、權益缺乏法律界定,藥師在保障老百姓用藥安全方面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安全事件涉毒事件時有發生。因此應加快我國相關法律和立法工作,明確藥師應在法律框架內開展藥學服務,確保人民群眾的藥品安全迫在眉睫。
實際上,《藥師法》的調用在社會上中有很長的歷史。前,藥品零售連鎖企業代表高喊。然後,在到間,醫院系統的代表開始呼籲《藥師法》立法。同時,在初,中國醫療和健康發展基金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中國醫藥商業協會聯合舉辦了一個討論會,討論了當年準備的提案的《中國藥師立法迫在眉睫》和《藥師的作用亟待發揮》。。《藥師法》立法工作進入高潮,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相關行業組織和醫院系統的「兩會」代表和委員紛紛建言獻策。當年,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也曾向社會徵集《藥師法(草案)》意見,但爭議頗多。
在和今年的「兩會」中,製藥公司的代表開始呼籲《藥師法》立法。此外,在全國一些醫院系統,藥師開始開展藥品服務費補償試點,督促《藥師法》立法建議和行業背景的建議者也與以往有所不同。相關建議包括推進藥師服務能力建設,建立門診藥品治療管理,建立藥師服務收費項目和標準,加快《藥師法》立法進程。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藥師隊伍分為兩大體系:一是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醫療機構體系中的藥師,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制度,發展臨床藥師。二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管理的執業藥師制度,實行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兩類藥師在管理主體、資格準入、職責權限、人員配備、繼續教育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這導致了我國藥師專業水平和地位的巨大差異,也影響了《藥師法》在我國的立法進程。
從整個過程來看,藥品銷售終端的直接利益相關者和藥品生產終端的間接利益相關者都對《藥師法》立法提出了建議和建議,這意味著供應鏈從業者總體上意識到藥師的重要性,這也可能預示著市場結構的變化。
一些製藥企業積極參與藥房建設,特別是院外藥房建設,這主要是接受外流處方進行市場布局,抓到處方的關鍵是持證藥師的素質,另一方面,醫藥零售企業面臨著執業藥師配置和能力提升的壓力,藥廠可以幫助藥店提高執業藥師的能力和質量,從而促進客戶情緒的維護。
藥品價格競爭日趨激烈,藥品保健能力的競爭將成為未來方向的主要市場。隨著「零差價」、「兩票制」藥品的推廣,藥品市場的利潤控制空間越來越小。特別是藥品集中採購向「4+7」模式演進,採購規模擴大,降價將成為必然趨勢。這種情況下的藥學保健能力,軟核心競爭力,比以利潤為價格的藥品價格競爭更有優勢,市場競爭對象的變化將直接影響未來藥師行業的發展和市場結構。
在中國,藥師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我國藥師在早期也以配藥和醫院製劑供應為主要職責。對《藥師暫行條例》中藥師職責的規定,主要是關於如何規範藥師的配藥工作,這反映了當時藥師主要從事配藥工作,這也與現代的藥學工作密切相關。建國初期,全國醫藥產業比較薄弱,藥品供應不足以滿足公眾多樣化、及時供應藥品的需求。
在第二階段建國初期我國,雖然有專家提出了方向發展臨床藥學的概念,但由於局限性,尚未實施。直到20世紀代,我國臨床藥學才開始起步和發展。人事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執業藥師資格制度》;995,人事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執業中藥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我國開始實行執業藥師資格制度。人事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人事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修訂印發〈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和〈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對原《考試管理辦法》進行修訂,明確執業藥師和中藥藥師統稱執業藥師,論國家執業藥師制度的基本建立。
第三階段,原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在我國現有的醫療機構中首次提出建立臨床藥師制度,並於範圍內開始開展臨床藥師培訓試點工作。目前,部分醫院臨床藥師和社會藥店執業藥師的角色已逐步轉變為臨床藥師,以促進合理用藥,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事實上也有學者提出了「全程化藥學服務」的發展模式,但不可否認,我國藥學發展存在著嚴重的地區差異、城鄉差異、醫院差異、醫院與社會藥店差異。此外,由於中醫藥在傳統醫學工作中的主導地位,當藥師開始「幹預」藥學工作時,醫生普遍認為自己的主導地位受到了挑戰,可能存在不合作甚至幹擾的情況,另外,由於一些藥師基本上缺乏與患者的直接接觸,缺乏面對患者的專業素養,如基本上缺乏對藥物治療的考慮結果藥師過去只注重對藥物的慣性思維,這使得他們有一定的排斥接受新的藥物治療,一些藥師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致使我國藥師未能全面承擔起藥品安全的責任。
必須指出的是,在要求引進《藥師法》的同時,藥師隊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必須達到專業能力和監管要求相匹配。具體來說,藥師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加強和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1、提高專業素質和能力重視藥師專業培訓和考核。開展與藥師用藥知識、業務學習等有關的各類講座或培訓活動,鼓勵藥師進一步學習藥學知識,提高專業素質和能力。建立業務考核獎懲指標。在基礎上培訓中,定期考核藥師的業務素質和業務水平,對業務能力不合格的藥師給予績效獎金。加強和提高藥師的服務能力和意識。同時,要加快臨床藥師的培養進程,使其具備豐富紮實的臨床用藥知識,為臨床醫生提供切實可行的用藥建議和方案,而不是不能起到幹預醫生用藥的作用。
2、做好藥品諮詢工作加強藥品知識傳播。藥師可以利用網際網路+藥學服務模式,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模式,做好患者的藥物諮詢工作,同時加強藥物知識的宣傳和傳播。掌握宣傳單用藥知識,宣傳用藥注意事項,如小兒腹瀉用藥、抗菌藥、益生菌、吸附劑合用時如何保管和管理藥品;哪些藥品需要冰箱冷藏或冷凍;藥品有效期管理,不使用過期藥品等。加強對患者用藥注意事項、禁忌症、藥物配伍禁忌等的講解和宣傳,提高患者自我合理用藥意識,突出藥師的用藥價值。
3、鼓勵藥師進入社區。在全國大力推廣「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同時,藥師也要加強社區下的藥學專業技術服務。狀態在《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中強調「以籤約服務為依託,拓展藥學服務新領域」。要加強醫聯體各級醫療機構藥品的銜接,對延伸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處方進行審核,實現藥學服務下沉。在健康中國提倡合理用藥的環境下,重視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慢性病患者的用藥。醫院應鼓勵藥師定期到社區進行免費藥物諮詢和免費諮詢,特別是對需要長期用藥的慢性病患者。根據疾病的實際病程,合理調整用藥方案,滿足慢性病患者的需要,充分發揮藥師在藥學服務患者個體化安全用藥中的作用。
4、加強新媒體對藥師的宣傳。恐怕這條小巷很深,即使酒聞起來很香,是真的。藥劑師的作用和價值是不可否認的,不僅是圈內同行之間的溝通,更是圈外媒體的宣傳,從而加深和改變公眾對藥師的認可和職業價值觀。中央電視臺即將播出的《命懸一線》是我國第一部關注公眾「安全用藥,合理用藥」的影視作品,講述藥劑師職業和一部對藥品安全使用具有技術指導意義的大型科學文獻,此外,中央電視臺學會和法頻道《見證》欄目播出的四集紀錄片《藥案尋蹤》首次聚焦合理用藥,從典型案例入手,生動地說明了藥師在醫療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許多醫院藥房已開展「藥學微電影」工作,分享經典用藥案例,為公眾獲取正確用藥知識提供更多途徑。
總之,如何真正從需求方釋放藥師服務,提升藥師服務的存在價值,避免「重醫輕藥」,因此引入《藥師法》對保障藥師權益、監督藥師執業行為等具有重要意義。藥師價值的發揮和認可離不開國家的法律保障和媒體的支持。中國藥師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具備豐富紮實的職業素質,才能充分發揮其職業價值。尊重和認可藥師,促進醫患關係的和諧與信任,使藥師在促進合理用藥方面發揮更好的作用,真正做到「有為才有位」是有利於患者和社會各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