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中國的兵擊格鬥中,源自日本的劍道,可以說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也因此,原本很多人只是在動漫中才時不時看到的竹刀,在現實中,也越加常見。
不過這種練習用的刀具,究竟是何時誕生,又是如何,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奇怪樣子呢?
日本劍道中使用的竹刀
今天的日本劍道,主要是在日本戰國時期成型,不過在戰國時期的絕大多數時間裡,由於日本激烈的戰事,因此劍道無論是訓練還是格鬥方式,都更注重實戰,且也更加血腥。
不過伴隨著安土桃山時代的來臨,尤其是在桃山時代,日本的豐臣政權完成初步統一,因此日本劍道也開始進入沉澱和轉型的時期。
日本戰國的戰亂促進了劍道的發展,卻也阻礙了劍道的積澱和傳承
劍道發展模式的改變,使得劍道訓練,開始更加急需一種比較安全的訓練性刀具。
也因此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現了一位對劍道發展極具影響力,新陰流的開創者,同時也對劍道教育有著極大貢獻的劍術大師——上泉信綱。
而也正是這位大師級人物,發明了日本甚至可能是世界,最早的用於對練的安全刀具——「袋竹刀」。
上泉信綱
今天在一些流派中仍然使用的袋竹刀
上泉信綱當時發明的袋竹刀究竟是什麼結構,今天已經難以考證。
而今天日本一些流派使用的袋竹刀,則是將一整根較直的竹子,根據不同流派,橫向切成不同數量的多段,之後用繩子進行簡單固定後,套上表面刷有紅漆的皮革中。
雖然現代的袋竹刀,並不能確定是否就是和最早的新陰流袋竹刀一樣,但在今天包括新陰流、鹿島新當流、馬庭念流、小野派一刀流、寺見流等一些古流劍道中依然使用。
今天的袋竹刀
袋竹刀雖然和現在的常見的竹刀從外形上,還是有著較大的區別。
但是作為訓練用的安全刀具,袋竹刀在材料和設計上,都算得上是相當成功。
雖然袋竹刀不像今天的竹刀一樣有著標準長度,但是無論長短,袋竹刀由於使用的是輕質,且進行切割過的竹子,因此不僅重量較輕,同時具有彈性的刀身,也會吸收一些打擊力量,從而使打擊帶來的傷害也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依託皮革的保護,訓練對竹體的磨損,也會大大降低。
袋竹刀的內部竹體
不過袋竹刀在設計方面,卻也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
首先由於刀頭部分是一個平面,並且帶有稜角,因此在江湖時代初期,武士們使用袋竹刀進行訓練時,也常常會出現對聯一方被刀頭打中面部而重傷。
與此同時,袋竹刀的包裹在外面的皮革,也會加重袋竹刀的重量,因而用力打擊時,依然會帶來一定的危險。
今天劍道中的一些防具,正是在江戶時期形成
因此,為了避免僅僅因為一場對練,就落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下場。
江戶時期的劍道,開始逐漸發展出了各類劍道防具,而且竹刀本身,也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
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劍道竹刀
首先為了能夠減輕重量,因此主流竹刀開始淘汰了包裹在外面的皮革。
與此同時,固定竹片的替代,除了在中間使用繩子製作的「中結」,還有刀頭的「先革」、皮質的刀鍔,以及刀柄部分包裹的皮套共同進行固定竹片,並且還有一根「弦」來把整個竹刀繃直。
當然,這些部分的作用也不只是為了能夠固定竹片,比如「先革」最大的作用,就為了避免刀頭傷人。
除此之外,皮質的刀鍔,也有模擬普通日本刀刀鍔的作用。
江戶時代末期的劍道訓練
雖然到此時,竹刀可能對人造成傷害的可能已經大大降低,但是這卻也並不代表竹刀就是絕對安全的武器。
尤其是在沒有防具的情況下,用竹刀打鬥造成重傷的案例比比皆是。
甚至在現代,由於竹刀是一種相對容易得到的體育器械,因此也經常被日本一些社會不良青年購買,作為街頭鬥毆的武器。
即使是現代竹刀安全性也只是相對的
除此之外,另一個巨大的隱患,則是在竹刀本身。
由於沒有了袋竹刀那樣外層皮革,因此一些質量較差的竹刀,如果保管不當,很容易出現竹體老化,因而在對練時崩斷產生的碎片,也會在空中成為銳利的飛鏢。
因此雖然竹刀如今只是一種體育用品,但畢竟也還依然帶著幾分兵器的崢嶸,因而還是要對它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