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戀愛的犀牛》,才明白孟京輝選擇樓蘭的原因

2020-12-22 易車網

在影像藝術的世界裡,話劇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在話劇的舞臺上,場景的變換非常有限,所有的表演都是直接傳到觀眾的耳朵和眼睛裡,導演和演員的反應無法通過剪輯加工後期製作。所以對於從事話劇的人來說,話劇是最具考驗性的舞臺,你必須要一遍一遍的去揣摩角色,全身心的投入到演戲中,不僅考驗技巧,更考驗心性。

也正是話劇舞臺的真實形態,使得一部話劇作品很難連續演出超過20年,畢竟演員在變化,導演對舞臺的理解也在變化。所以,那些已經一直在舞臺上熠熠生輝的話劇,顯得是如此的難能可貴。在這份名單中,有林兆華的《絕對信號》、有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當然還有中國先鋒戲劇代表孟京輝的《戀愛的犀牛》。

孟京輝的藝術之路:融入生命的執著

孟京輝,喜歡話劇的一定不陌生,他被譽為是中國先鋒戲劇的代表人物,也是當代本土戲劇力量的推動者之一。在他的作品中,先鋒是顯著的標籤,而他的經典作品《戀愛的犀牛》又是先鋒的標籤。

1999年爆火的《戀愛的犀牛》,成為了多少文藝青年的「愛情聖經」。這部話劇的劇情主要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講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女人,為了她做了一個人所能做的一切,劇中的主角馬路是別人眼中的偏執狂,如他朋友所說過分誇大一個女人和另一個女人之間的差別,在人人都懂得明智選擇的今天,算是人群中的犀牛實屬異類。

在那個年代,犀牛比同期的先鋒戲劇更「先鋒」,臺詞唯美,劇情扎心,深受剛接觸小劇場話劇的文藝青年的青睞。後來這波文藝青年們長大了,這齣戲就成了他們的「硃砂痣」。

對於這樣的評論,孟京輝認為,「《戀愛的犀牛》不是一個有愛情的戲,它像一條河流,像一條路,這條路你要一直走,就有不同的風景進入,風景在腦海裡變成想像,產成一種力量,這種熱愛、嚮往、探索和執著的勇氣都是在現在這種時代是非常需要的。」

作為一個創造者,孟京輝對於話劇的理解是超人常人的,這種藝術願意的源泉來自於探尋未知的勇氣和對舞臺的執著追求,而《戀愛的犀牛》正是其執著態度的縮影。

從最開始的《等待戈多》到《戀愛的犀牛》,再到現在《茶館》,孟京輝已將「戲劇復興」的大旗扛了整整20年。20年很長,長到足以讓一個不羈少年染上兩鬢煙火色;20年也很短,短到他來不及被喧囂浸染,依然恪守匠心,與戲劇為伍,以藝術為生。甚至在生活中,他對藝術的追求亦是滿懷熱忱。

這就是孟京輝,一個藝術家,把對藝術的追求融入在戲劇演繹裡,融入在話劇舞臺中,一言一行無不在表達一個先鋒藝術者對美好生活的感悟。他用自己的態度和話劇藝術,向人們詮釋了什麼是為愛進取,為美追求和匠心執著。

孟京輝曾說,生命執著被藝術充滿,才是美的。這就是他,一路的先鋒戲劇者,一路追求愛與美好的藝術家。

孟京輝的藝術之現:愛情聖經即是代表永恆

在孟京輝的作品中,《戀愛的犀牛》是繞不過的話題,這部被譽為「永遠的愛情聖經」的話劇,迄今為止已經演出超過2500場,如今已經奔跑在3000場的路上。

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因為《戀愛的犀牛》,第一次選擇走進劇場。熱情,勇敢,執著,堅持,對生活、愛情和理想不妥協也不順從的「犀牛精神」不停被傳遞。

孟京輝說:《戀愛的犀牛》擁有年輕的心的觀眾。對於愛情,有渴望、有偏執、有憤怒…當然也有無限的美好!

20年來,《戀愛的犀牛》有無數版本,但無論演員如何變遷,這部經典帶給觀眾的震撼是一直持續的,尤其是那些一張口就會發光的臺詞:

比如:你是我溫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帶著陽光味道的襯衫,日復一日的夢想;

比如:一切白的東西和你相比都成了黑墨水而自慚形穢, 一切無知的鳥獸因為不能說出你的名字而絕望萬分;

……

很是令人動容。純淨的近乎透明,執著的接近瘋狂。

在這部作品裡,馬路之於明明,就像明明之於陳飛,被偏愛的有恃無恐,旁觀者一定會覺得很不值,但其實也能夠明白「也有很多次我想要放棄了,但是它在我身體的某個地方留下了疼痛的感覺,一想到它會永遠在那兒隱隱作痛,一想到以後我看待一切的目光都會因為那一點疼痛而變得了無生氣,我就怕了」。

演員謝幕的時候,主人公馬路最後說了一句話,他說,謝謝大家來看我們的演出,也祝願大家能夠把所有美好的東西堅持到底。

什麼是執著?馬路和明明就是最好的解釋。每個人的愛情觀也許都來源於自己的個性,但馬路和明明卻更告訴所有人一個事實,愛絕對是私情,如同聖地一樣不允許任何外力的介入,雖然對象不同,但他們都奮力狂奔追逐心中所愛,即使對方毫無感觸,不理不睬,即使自己已五臟俱焚,體無完膚,他們依然不計得失,用盡力量。而這種對於愛的私有而執著的詮釋,也曾被不少人所誤解,但更多的則是無比強大的回應。

在患得患失的困擾之下,人們或多或少的丟棄了自己的堅持,有的人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卻在無形之中傷害著別人,有的人因為懼怕而放棄卻錯失了更多,也許那些一次次觀看《犀牛》的人,正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回顧著自己的往昔,去找尋那份屬於自己的堅持和執著,追憶著自己年少時對於夢想的堅持。

而這些堅持和執著,正是孟京輝和《戀愛的犀牛》要帶給觀眾的。

孟京輝的藝術之合:發現美的共同默契

《戀愛的犀牛》是一部集中展示孟京輝舞臺藝術特性的作品。關於這部作品帶給孟京輝的影響,他自己說:「藝術必須擁有發現美的能量,而《戀愛的犀牛》是提煉出某些抽象思考,指向人與人之間樸素的感情,這種樸素恰恰是最美的。」

孟京輝希冀的,是通過《戀愛的犀牛》這個愛情故事,將自己的藝術態度展現在觀眾面前:對美好事物的執著,並享受每一次的發現。

而且,最重要的是,孟京輝對美的發現的思考,由舞臺不斷向外延伸。

所以,在《戀愛的犀牛》上演20周年之際,孟京輝在舞臺之外又找到了一個同樣執著於發現美的品牌——東風日產樓蘭。日前,樓蘭與孟京輝《戀愛的犀牛》20周年戰略合作,締結的基礎就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默契、有共同的追求,現代汽車工藝與話劇舞臺藝術就這樣「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對於這樣的選擇,基礎只有一個:東風日產樓蘭和孟京輝一樣,都是一直行走在發現美的道路上。

2016年,第一季「發現美」初試水,開啟的「創行西北,品韻江南」行走探尋, 打造出樓蘭極具辨識度的「樓蘭弧」美學產物;2017 年,樓蘭第二季 「發現美」的再次調試運營,更多專注於精神層面「美」的文明發掘,以「順水而歌」長江流域三種文明探尋,喚醒人們對中華大國文明的探知與關注;2018年的樓蘭「發現美」以一場跨界聯合網易態度公開課的形式,圍繞樓蘭外觀設計,共同打造沉浸式「發現樓蘭發現美」活動,通過利用封閉式空間更容易讓人集中注意力的這 一點特性,不僅讓參與者身臨其境感受「美」的體驗,也讓用戶在體驗過程中獲得更多維度樓蘭「美」的分享。

三年的發現美,讓樓蘭「美」的IP已漸入人心,這種「體驗式」美學營銷,正是樓蘭對高雅藝術、對美好生活追求的折射,集中反映出樓蘭高端藝術文化調性及藝術連接生活的理念。

如今,樓蘭與孟京輝工作室開啟戰略合作,特別推出《戀愛的犀牛》20周年紀念版,孟京輝更是成為紀念版的首位車主,樓蘭與孟京輝導演、段奕宏、黃湘麗、劉暢等著名演員一起,共同致敬《戀愛的犀牛》20周年,致敬心中的美好,也是樓蘭深入探索發現美的又一個強化。

孟京輝的藝術之敬:在發現美的過程中篤定選擇

孟京輝與樓蘭的相互選擇,本質上是雙方在發現美的過程中愈發明白,無論是話劇,還是生活,都需要有堅定的信念,並篤定自己的選擇。

一直以來,作為跑車型SUV的開創者和引領者,樓蘭以創變基因,不斷突破界限,顛覆以傳統、中庸SUV為主導的市場格局,引領中高級SUV市場的潮流方向,擁有「領先智行科技」、「領潮豪華大空間」 、「領潮跑車化造型」三大產品價值。

現在,樓蘭以產品致敬美好,孟京輝以話劇致敬美好,他們對美好的執著追求正是觸及我們每個人心裡,最柔軟角落的最有力的武器。

也許樓蘭和孟京輝一樣,都希望看過《戀愛的犀牛》的人和擁有樓蘭的人,都能夠感受到他們的生命之中,是有一些東西值得堅持的,是可以堅持下去的。這種值得堅持的東西可能是愛,可能是信念,也可能是夢想,也可能是美好。

我們常常在說,藝術是奢侈的精神享受,但藝術對人精神的影響卻是無窮的,無價的。在孟京輝的《戀愛的犀牛》和東風日產樓蘭發現美的過程中,執著的他們為年輕人帶來對美的解讀,對品味的認知,同時,也讓年輕人更加明白堅持的意義。

從堅持到發現美,到擁有自己的品味,這恰是每個人在篤定選擇樓蘭之後,必經的美好印跡。

相關焦點

  • 《戀愛的犀牛》3版本登陸中美13城 犀牛症候群再發酵
    2017年歲末,《戀愛的犀牛》將以新版本進行多城國際巡演,犀牛症候群再度發酵。&nbsp&nbsp&nbsp&nbsp在美學、文學以及時代精神的表達上,《戀愛的犀牛》顛覆了觀眾對戲劇的認知和理解,在多個層面上樹立了當代實驗戲劇的標杆。每一次的上演已不僅僅是演出,更是一種藝術現象、一個文化符號。
  • 《戀愛的犀牛》狂奔而來
    本報訊(記者 霍曉蕙) 6日晚、7日晚,孟京輝、廖一梅夫婦「悲觀主義」三部曲的開篇之作《戀愛的犀牛》將隆重登上山東省會大劇院歌劇廳的舞臺,它是深受愛戴的先鋒話劇,從1999年首演,一路狂奔,已經超過千場。
  • 《戀愛的犀牛》2500 場演出,廖一梅念了一封給觀眾的信
    2018 年 1 月 10 日,由廖一梅編劇、孟京輝導演的話劇《戀愛的犀牛》在北京喜劇院結束了它的第 2500 場演出。距離 1999 年首演已有 19 年。演出結束後,導演孟京輝邀請廖一梅上臺,廖一梅為現場讀者讀了一封信。
  • 《戀愛的犀牛》國家大劇院慶祝十周歲生日(圖)
    2009年2月12日至2月21日,由孟京輝執導、廖一梅編劇的話劇《戀愛的犀牛》將在國家大劇院開啟十年紀念演出全國巡演之旅。昨天,該劇導演孟京輝、編劇廖一梅、舞臺美術設計張武、主演張念驊和齊溪來到國家大劇院,為話劇《戀愛的犀牛》慶祝十周歲生日。
  • 經典劇本推薦丨《戀愛的犀牛》:愛她,是我做過的最好的事
    《戀愛的犀牛》,這部劇從1999年首次公演開始,已經在中國創下了小劇場話劇的演出紀錄,被譽為「年輕一代的愛情聖經」,很多著名演員,例如郭濤、吳越、郝蕾、段奕宏、齊溪……都曾出演過這部話劇。《戀愛的犀牛》是孟京輝執導的「悲觀主義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另外兩部是《柔軟》和《琥珀》,而這三部的編劇都是孟京輝的妻子廖一梅。在《戀愛的犀牛》裡,廖一梅試圖用濃烈的句子和綿綿的情話來定義愛情, 「忘記是一般人能做的惟一的事,但是我決定不忘記她。」已經成為一句膾炙人口的經典臺詞。
  • 20周年,《戀愛的犀牛》全體「瘋子」邀您共進午餐 | 同去推薦
    「 人 民 中 路 戲 劇 節 」《戀愛的犀牛》長沙站-它的20歲生日2019年1月10日晚19:30,《戀愛的犀牛》在長沙人民中路戲劇節上演這距離1999年孟京輝第一次將《戀愛的犀牛》搬上舞臺,過去了剛好20年的時間。
  • 《戀愛的犀牛》:荒誕的愛情背後,蘊藏著「存在主義」的哲學內涵
    」 ——杜拉斯《戀愛的犀牛》是廖一梅編劇,孟京輝導演的話劇,1999年首演以來便在戲劇界引起巨大反響,20年來從國內到國外,不僅收穫了業內好評,還跨圈層地影響了無數年輕人,可以說是創造了中國戲劇史的傳奇。
  • 孟京輝四年連做三部獨角戲,女主角都是黃湘麗
    > 連續四年,戲劇導演孟京輝連做了三部獨角戲,女主角都是同一個人,黃湘麗。
  • 戀愛的犀牛們——黑犀牛西非亞種滅絕,發舊文紀念。
    1999年那個炎熱的夏天,先鋒戲劇夫妻檔孟京輝、廖一梅聯手打造的小劇場話劇《戀愛的犀牛》登上舞臺,一舉成為先鋒戲劇史上最賣座的作品,被無數文藝青年奉為「愛情聖經」。這是一部關於男主人公犀牛飼養員「馬路」和女主人公「明明」的故事,故事的主題是殘酷、不堪一擊又無條件的愛情。
  • 愛讀詩的孟京輝變柔和了,「脾氣」依舊在
    《戀愛的犀牛》到最後幾天,大家互相提醒,『小心點,導演脾氣不好』。有一次我拿著道具杯子,發現質量不好,一生氣就把杯子摔了。現在我把能量放到《狐狸天使》。」 加盟《狐狸天使》的,還有成都樂隊STOLEN秘密行動,搖滾與電子樂配合黃湘麗演唱,「樂隊一邊看我們排練,一邊作曲,第二天再修改、打磨,不斷循環,除了現成作品,也有即興創作。」
  • 孟京輝改編《茶館》不按套路,一開場有人就懵,輪子是啥意思?
    昨天,烏鎮戲劇節開幕,孟京輝執導的《茶館》作為開幕大戲,拉開了這場戲劇狂歡的序幕,而這一版《茶館》本身亦是一場狂歡。孟京輝、《茶館》,這兩個詞的組合吸引了不少人,熟悉孟京輝和熟悉《茶館》的人大概都想知道這個組合會呈現出一個什麼作品。
  • 奚牧涼:丟勒的《犀牛》
    而在有文化的歐洲人看來,這隻犀牛還身攜著更為重要的意義,因為古羅馬作家普林尼的《自然史》,也曾提到過犀牛這種動物,它們曾經是古羅馬圓形劇場中的明星,但在其後逾千年的時間裡,它們又在歐洲銷聲匿跡。再次與犀牛相逢,對於身處文藝復興熱潮之中、提倡恢復古典文化傳統的歐洲人而言,仿佛天降的幸事,他們將這隻犀牛視作了古典文化切實可靠的重要證據。
  • 曾和我們祖先朝夕相處的犀牛,為何再難覓其蹤影,或和此原因有關
    在我國,在中部中原,曾有大量的犀牛出現,而且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曾和這些犀牛朝夕和平相處,萬物和諧相處。但是為何到了20世紀初的時候再也難見其蹤跡,而且到了1957年的時候犀牛幾乎是已經滅絕了,這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圖解樓蘭的地緣價值:為什麼說最好的選擇就是沒有選擇?
    在西域的諸多城邦國家中,樓蘭是我們復原這段歷史無法繞開的一環,而僅從「樓蘭」這個名字在文獻中出現的頻率就不難推斷這個角色的重要性。那麼在兩千多年前那場波瀾壯闊的文明碰撞中,樓蘭究竟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又有著怎樣的地緣價值?
  • 刀郎女徒弟雲朵新歌火邊抖音,雲朵之上再無樓蘭刀郎之後再無西海
    雲朵之上再無樓蘭,刀郎之後再無西海。說起刀郎大家都可能不陌生,說起他的歌大家應該都聽過。比如大家都很喜歡的《謝謝你》、《手心裡的溫柔》、《衝動的懲罰》等等歌曲。可是這樣的農民歌手卻被一些歌壇人物所瞧不起,你們還記得那英罵刀郎事嗎??
  • 讀《山海經》才知道,兕其實並不是犀牛而是這個,原因是這樣
    讀《山海經》才知道,兕其實並不是犀牛而是這個,原因是這樣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兕這種動物,《山海經南山經》記載:東五百裡,曰禱過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像。
  • 詹瑞文:聯手孟京輝造「笑彈」
    如今,詹Sir更開疆闢土,聯手內地戲劇大師孟京輝,打造其經典劇目《潮性辦公室》的內地版《桃色辦公室》。記者近日赴香港探班詹瑞文,為大家提前解讀這部南北大師的「合璧之作」。據悉,《桃色辦公室》將於6月21日至24日與深圳觀眾見面。談新劇:《桃色辦公室》與孟京輝合作《桃色辦公室》由孟京輝工作室演員黃湘麗、劉暢等主演。
  • 曾遍布華夏大地的犀牛是怎麼滅絕的?這個才是它絕跡的真正原因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中國大地上從北到南,曾經遍布犀牛很多人不信是因為犀牛是熱帶動物,一說到犀牛,我們想到的就是非洲大草原;完全聯想不到中國。而且事實也是這樣,一方面,中國的氣候不適合犀牛生存,另一方面在中國境內確實也已經沒有野生犀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