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的犀牛》2500 場演出,廖一梅念了一封給觀眾的信

2020-12-23 好奇心日報

2018 年 1 月 10 日,由廖一梅編劇、孟京輝導演的話劇《戀愛的犀牛》在北京喜劇院結束了它的第 2500 場演出。距離 1999 年首演已有 19 年。

演出結束後,導演孟京輝邀請廖一梅上臺,廖一梅為現場讀者讀了一封信。這封信是她在最近得知《戀愛的犀牛》即將有第 2500 場演出時,專門為觀眾寫的信。(點擊這裡可以查看這封信的完整內容)

2500 場演出後

廖一梅在信中寫到:「孟京輝一個星期前問我:下星期《戀愛的犀牛》就演到兩千五百場了,你有什麼想對觀眾說的嗎?我懷疑,從未有哪個編劇十九年來為同一齣戲參加過這麼多的紀念活動,以至我真的不知道再說些什麼。2004 年,演到一百場的時候,孟京輝說《戀愛的犀牛》會演一千場,我把這當成孟京輝特有的表達方式,就像以前他說他會成為一個足球教練和獲得諾貝爾獎一樣,並沒當真。沒想到 2012 年突破了一千場,2018 年新年,已經演到了兩千五百場。」

之後她提到了幾個與《戀愛的犀牛》及她自己有關的時間節點中的感受,這些觀點她或多或少在其他地方提到過。

2500 場演出後,劇場播放了過去演出的演出資料

1999 年,「我相信沒有偏執就沒有新的創舉,就沒有新的境界,就沒有你想也想不到的新的開始。愛是自己的東西,沒有什麼人真正值得傾其所有去愛。但有了愛,可以幫助你戰勝生命中的種種虛妄……」

2009 年,「每次我走進劇場,在遠處看著舞臺上的馬路和明明,我知道,在戲中,永遠不會老去了,年輕時的激情完好無損地保存在那兒……」

2010 年,「我明白對於這個世界,對於愛,只有『找』,沒有『找到』」「作為完美主義者,接受一個有缺憾的世界……」

2014 年,「從今天開始,和生命握手言和。」

2016 年,作為一個曾經的悲觀主義者「相信我們殊途同歸……」

在這封信之後,廖一梅還讀了一段她和孟京輝的兒子在 2017 年年末寫給父母的信。這封信是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廖一梅說,他的兒子在寫這封信的時候醞釀了很久,交給她的時候仍然覺得寫得很差,辭不達意。但廖一梅覺得,信很短,也很簡單,但她感到了真摯的、深深的愛意。

這可能和《戀愛的犀牛》這部戲有一個對應。廖一梅說:「十九年以前,一個困惑、任性、偏執的年輕人純粹為了自我表達寫了《戀愛的犀牛》這個劇本,我從未想到它會成為今天的樣子,這一切有賴於幸運,有賴於理解,有賴於你們(觀眾)。希望這封信蘊含的感情能表達我對觀眾和所有幫助《戀愛的犀牛》成長的人的謝意!」

「謝謝你的善良,謝謝你對我的信任,謝謝你的每一個『晚安』,謝謝你讓我保留這麼糟糕的髮型,謝謝你讓我買只用來玩遊戲的電腦,謝謝你的前衛,謝謝你讓我知道如何表達自己。

謝謝你讓我喝 Root Beer,謝謝你讓我有一個很長的睫毛。謝謝你成為我生命中的第一束陽光,謝謝你讓我知道如何解釋什麼是愛,謝謝你成為我的父母,謝謝你那不可言喻的愛。希望你能接受我那不可言喻的愛。」

題圖為《戀愛的犀牛》現場照片

相關焦點

  • 《戀愛的犀牛》國家大劇院慶祝十周歲生日(圖)
    2009年2月12日至2月21日,由孟京輝執導、廖一梅編劇的話劇《戀愛的犀牛》將在國家大劇院開啟十年紀念演出全國巡演之旅。昨天,該劇導演孟京輝、編劇廖一梅、舞臺美術設計張武、主演張念驊和齊溪來到國家大劇院,為話劇《戀愛的犀牛》慶祝十周歲生日。
  • 《戀愛的犀牛》狂奔而來
    本報訊(記者 霍曉蕙) 6日晚、7日晚,孟京輝、廖一梅夫婦「悲觀主義」三部曲的開篇之作《戀愛的犀牛》將隆重登上山東省會大劇院歌劇廳的舞臺,它是深受愛戴的先鋒話劇,從1999年首演,一路狂奔,已經超過千場。
  • 20周年,《戀愛的犀牛》全體「瘋子」邀您共進午餐 | 同去推薦
    「 人 民 中 路 戲 劇 節 」《戀愛的犀牛》長沙站-它的20歲生日2019年1月10日晚19:30,《戀愛的犀牛》在長沙人民中路戲劇節上演這距離1999年孟京輝第一次將《戀愛的犀牛》搬上舞臺,過去了剛好20年的時間。
  • 經典劇本推薦丨《戀愛的犀牛》:愛她,是我做過的最好的事
    《戀愛的犀牛》,這部劇從1999年首次公演開始,已經在中國創下了小劇場話劇的演出紀錄,被譽為「年輕一代的愛情聖經」,很多著名演員,例如郭濤、吳越、郝蕾、段奕宏、齊溪……都曾出演過這部話劇。《戀愛的犀牛》是孟京輝執導的「悲觀主義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另外兩部是《柔軟》和《琥珀》,而這三部的編劇都是孟京輝的妻子廖一梅。在《戀愛的犀牛》裡,廖一梅試圖用濃烈的句子和綿綿的情話來定義愛情, 「忘記是一般人能做的惟一的事,但是我決定不忘記她。」已經成為一句膾炙人口的經典臺詞。
  • 《戀愛的犀牛》:荒誕的愛情背後,蘊藏著「存在主義」的哲學內涵
    」 ——杜拉斯《戀愛的犀牛》是廖一梅編劇,孟京輝導演的話劇,1999年首演以來便在戲劇界引起巨大反響,20年來從國內到國外,不僅收穫了業內好評,還跨圈層地影響了無數年輕人,可以說是創造了中國戲劇史的傳奇。
  • 再遇《戀愛的犀牛》,才明白孟京輝選擇樓蘭的原因
    孟京輝的藝術之現:愛情聖經即是代表永恆在孟京輝的作品中,《戀愛的犀牛》是繞不過的話題,這部被譽為「永遠的愛情聖經」的話劇,迄今為止已經演出超過2500場,如今已經奔跑在3000場的路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因為《戀愛的犀牛》,第一次選擇走進劇場。熱情,勇敢,執著,堅持,對生活、愛情和理想不妥協也不順從的「犀牛精神」不停被傳遞。
  • 《戀愛的犀牛》3版本登陸中美13城 犀牛症候群再發酵
    《戀愛的犀牛》3版本登陸中美13城&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記者 郭佳)當代戲劇旗幟性、一代文藝青年的愛情聖經——《戀愛的犀牛》自1999年首演至今,已整整十八年,成為當代戲劇公認的演出場次最多、演出地域最廣、票房長盛不衰的劇壇奇蹟。
  • 2018暑期,25場國內外經典演出閃耀石家莊大劇院
    河北新聞網7月9日訊(記者龔正龍)今天,記者從石家莊大劇院舉辦的2018年暑期演出季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石家莊大劇院將在今年暑期推出18個演出項目25場演出,涵蓋音樂劇、話劇、舞劇、兒童劇、戲曲、室內音樂會等6個大品類。
  • 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北京音樂廳……多場演出伴您跨年
    此外,來自中國木偶藝術劇院的木偶兒童劇《小鈴鐺與比諾曹之尋找七彩心》將於12月31日至1月1日為小觀眾們送上新年的第一份禮物,由廖一梅編劇、孟京輝導演的經典作品《戀愛的犀牛》也從12月31日持續上演至1月6日。2019年版的《戀愛的犀牛》將由孟京輝旗下最年輕生猛的黑貓劇團演繹。
  • 廣東藝術劇院活力精品演出季開啟
    從今年12月至2021年3月,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攜廣東藝術劇院特別策劃了「活力精品演出季」,為觀眾奉上8臺精彩演出,不僅有廣東藝術劇院舞臺孵化基地創排的原創話劇《巨輪出海》,還邀請了廣東民族樂團、孟京輝戲劇等名家名團名劇演出。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沒有停止創作創新的步伐。
  • 廣東藝術劇院活力精品演出季開啟
    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與廣東藝術劇院近日宣布,將從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推出「活力精品演出季」,不僅有舞臺孵化基地創排的原創話劇,還邀請廣東民族樂團、廣東歌舞劇院、孟京輝戲劇工作室等名家名團名劇,共同呈現8臺精彩演出,邀請市民共享精品盛宴。
  • 戀愛的犀牛們——黑犀牛西非亞種滅絕,發舊文紀念。
    1999年那個炎熱的夏天,先鋒戲劇夫妻檔孟京輝、廖一梅聯手打造的小劇場話劇《戀愛的犀牛》登上舞臺,一舉成為先鋒戲劇史上最賣座的作品,被無數文藝青年奉為「愛情聖經」。這是一部關於男主人公犀牛飼養員「馬路」和女主人公「明明」的故事,故事的主題是殘酷、不堪一擊又無條件的愛情。
  • 北京市將對2500場文藝演出進行補貼 涉50萬張低價票
    原標題:北京市將對2500場文藝演出進行補貼 涉50萬張低價票   北京市擬進一步擴大惠民低價票演出補貼範圍,用好低價票補貼資金,可補貼2500場50萬張低價票。這是記者19日從發布會上獲悉的。用好低價票補貼資金,可補貼2500場50萬張低價票,實現演藝市場恢復和文化惠民雙統一。他稱,要加大疫情後政府採購力度。推動基層公益性演出活動有序恢復。統籌安排1萬場「百姓周末大舞臺」「周末場演出計劃」「文藝演出星火工程」「戲曲進鄉村」「民族藝術進校園」「首都市民音樂廳」六大惠民演出活動,遴選好各類演出資源,指導各區根據民眾需求加大公益性演出採購場次。
  • ...狗」、原創劇目《巨輪出海》……廣東藝術劇院活力精品演出季開啟
    該劇自2014年首演至今演出超百場,走遍境內外30多座城市,曾獲第十五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十二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劇目一等獎。孟京輝帶著他的兩部經典作品來了說到著名戲劇導演,就不得不提到孟京輝。
  • 16場戲曲演出陪著觀眾過大年
    河南省豫劇一團、二團、三團,河南省曲劇團、許昌市豫劇團、禹州市豫劇團等省內著名的戲曲團體和著名藝術家將向觀眾獻上16場演出,包括大戲、曲劇音樂會、折子戲專場等,分別在省人民會堂演出8場,在英協劇院演出8場。
  • 北京:疫情過後補貼2500場50萬張文化演出低價票
    來源:北京青年報措施原文:加大疫情後政府採購基層公益性演出的力度。擴大惠民低價票政策補貼範圍,做到能補盡補。市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冬介紹,全市現有文藝表演團體827個,2019年,演出票房收入達17.44億元。疫情暴發以來,全市各類文藝表演院團、演出經紀機構、演出場所、娛樂場所及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經營單位取消了全部經營活動。初步估算,演藝和娛樂業年收入將下降25%以上。
  • 三國四地13天8場演出,上昆就這樣把歐洲觀眾都變成了「昆蟲」|打響...
    13天風塵僕僕,奧、德、俄三國四地輾轉,8場演出十餘場導賞普及活動場場爆滿,上海崑劇團迄今最大規模的歐洲巡演於俄羅斯當地時間昨晚(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畫上圓滿句號。2天4場的密集演出,就算是在國內都不常演,更不要說在語言不通的德國。藝術節主席、藝術總監託馬斯·奧伯倫德在與上昆敲定演出安排後一度非常擔心,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怎麼賣掉連續4場的中國戲曲演出?第一場《邯鄲記》開場後,託馬斯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不少歐洲人穿著中式服裝走進劇場,最終上座率達到了九成,歐洲觀眾的比例達到了95%,此後的3場全部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