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場戲曲演出陪著觀眾過大年

2020-12-22 大河網

  「英協有戲」之八推出2013新春戲曲周

  賈廷聚、張寶英、任宏恩、李樹建、王惠、汪荃珍、胡希華等眾多名家領銜主演

  □首席記者 張體義 文 記者 李康 圖

  過新年,哪裡去?「英協有戲」請大家到省人民會堂和英協劇院看大戲。

  由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大河報社、河南英協文化有限公司主辦,河南電視臺新農村頻道、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戲曲廣播、河南省人民會堂協辦的「英協有戲」之八——2013新春戲曲周將於2月12日至2月24日(農曆正月初三至十五)在省人民會堂和河南英協劇院舉行。河南省豫劇一團、二團、三團,河南省曲劇團、許昌市豫劇團、禹州市豫劇團等省內著名的戲曲團體和著名藝術家將向觀眾獻上16場演出,包括大戲、曲劇音樂會、折子戲專場等,分別在省人民會堂演出8場,在英協劇院演出8場。

  豫劇大戲 全是名家領銜主演

  2月12日(正月初三)晚上7點30分,河南省豫劇二團將在省人民會堂演出大型古裝戲《清風亭上》,由河南省豫劇二團團長李樹建、馬派弟子柏青領銜主演。

  2月17日(正月初八)下午2點30分,河南省豫劇一團將在英協劇院演出新編傳統劇目《三娘教子》,由豫劇表演藝術家魏俊英等領銜主演。 

  2月18日(正月初九),許昌市豫劇團將在省人民會堂演出膾炙人口的現代戲《倒黴大叔的婚事》。任宏恩、湯玉英、艾立等老搭檔同臺演出,機會難得。下午和晚上演出兩場,下午2點30分是《大河報》讀者專場。晚上7點30分,河南省豫劇一團將在英協劇院演出傳統劇目《三哭殿》,由國家一級演員袁國營、範靜、張惠、楊傑等聯袂主演。

  2月19日(正月初十)晚上7點30分,是河南省豫劇一團在省人民會堂演出的專場新春戲曲晚會。團長王惠將帶來《五世請纓》「出徵」一折,國家一級演員魏俊英將演出《小二姐做夢》「做夢」一折,範靜、袁國營、李斌、張惠等著名演員都將帶來各自的拿手節目。

  2月20日(正月十一),禹州市豫劇團將特邀著名藝術家加盟,在省人民會堂演出兩場。下午2點30分演出崔派名劇《尋兒記》,由崔派藝術優秀傳人、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張寶英和她的弟子李雪梅領銜主演。晚上7點30分演出唐派名劇《血濺烏紗》,由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唐派掌門人賈廷聚和著名唐派演員顏永江領銜主演。

  2月21日(正月十二)晚上7點30分,由河南省豫劇三團在省人民會堂演出現代戲《香魂女》,這次演出由河南省豫劇三團團長汪荃珍、河南省曲劇團團長孟祥禮領銜主演。當年他們珠聯璧合的演出深受觀眾推崇,為了答謝觀眾,兩位藝術家再次聯袂演出。

  據英協(河南)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林芳透露,河南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著名相聲演員範軍,著名影視演員張立也將在戲曲周期間友情助興演出。

  曲劇演出 不僅有名劇還有名曲

  從正月初六至正月十五,河南省曲劇團將在英協劇院集中推出6臺該團代表性的劇目,讓觀眾一次過足曲劇癮。

  2月15日(正月初六)晚7點30分,省曲劇團在英協劇院演出曲劇名劇《卷席筒》,由曲劇第一個梅花獎獲得者楊帥學領銜主演,曲劇張派傳人、國家一級演員劉青等主演。

  2月16日(正月初七)晚7點30分,在英協劇院演出曲劇名劇《屠夫狀元》,由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胡希華領銜主演,曲劇王派弟子、國家一級演員劉豔麗及胡希華弟子邵林藝等主演。

  2月21日(正月十二)下午2點30分,省曲劇團在英協劇院推出《五女拜壽》,由喬杏娥、侯慶祥等主演。

  2月22日(正月十三)晚上7點30分,省曲劇團在英協劇院演出現代戲《五福臨門》,由著名曲劇演員邱全福、秦芳欣等主演。

  2月23日(正月十四)晚上7點30分,張轉社、劉豔麗在英協劇院演出曲劇名劇《寇準背靴》。

  2月24日(正月十五)晚上7點30分,河南省曲劇團在英協劇院演出《荊釵記》,由劉青、付和尚等主演。

  為了展示曲劇音樂的特點和魅力,主辦單位在戲曲周中推出了一臺別開生面的《曲劇音樂會》,河南省曲劇團組織了六七十人的大型民樂隊,演奏《大起板》、《曲牌聯奏》等曲劇曲牌以及《寇準背靴》、《卷席筒》、《荊釵記》等代表性劇目的經典唱段。

  這臺音樂會將於2月17日(正月初八)晚上7點30分在省人民會堂舉行,著名曲劇琴師張付中擔任樂隊首席,孟祥禮、劉豔麗等戲曲名家將在演奏間隙為觀眾獻上精彩的唱段,優秀青年演員張曉英等將帶來風趣幽默的曲劇小品《桑林收子》。

  《曲劇音樂會》藝術總監、著名作曲家方可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用音樂會的形式來展示曲劇音樂是一種新的嘗試。

  在籌備「英協有戲」之八——2013新春戲曲周的同時,英協公司還聯手河南省戲劇家協會與深圳光大銀行合作,將於1月30日晚在深圳市民中心舉辦「英協有戲」深圳行活動。    

  特別提醒:為了方便戲迷觀眾了解「英協有戲」之八——2013新春戲曲周的相關情況,主辦單位將開通諮詢電話(2月1日上午10時以後啟用):0371-66511009、66514760、66522111。

相關焦點

  • 三國四地13天8場演出,上昆就這樣把歐洲觀眾都變成了「昆蟲」|打響...
    2天4場的密集演出,就算是在國內都不常演,更不要說在語言不通的德國。藝術節主席、藝術總監託馬斯·奧伯倫德在與上昆敲定演出安排後一度非常擔心,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怎麼賣掉連續4場的中國戲曲演出?第一場《邯鄲記》開場後,託馬斯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不少歐洲人穿著中式服裝走進劇場,最終上座率達到了九成,歐洲觀眾的比例達到了95%,此後的3場全部如此。
  • ...當代表達 引來全球喝彩-臨川四夢 霸王別姬 傳統戲曲 觀眾 演出...
    僅過去的一個月裡,傳統戲曲頻頻走入國際舞臺:上海崑劇團在希臘雅典新建成的國家歌劇院,成為首個亮相該劇院的中國戲曲團體;實驗崑劇《椅子》亮相第二十二屆俄羅斯「金蘿蔔」戲劇節;上海京劇院推出的《霸王別姬》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連演十餘場;中秋時節,連續演出四年的京劇音樂劇場《月光下的行走》首次走出國門,讓海外友人同時領略戲曲聲腔藝術與古典詩詞之美。
  • 戲曲名家演大戲戲迷觀眾看好戲
    曲劇《荊釵記》劇照    □記者陳向陽文通訊員鄭紅旗攝影    本報訊中秋佳節即將來臨,戲迷觀眾們又有好戲看了    這場演出是河南戲曲公益事業的倡導者、原英協公司董事長羅林芳先生的三位姐姐獻給戲迷觀眾的節日禮物。
  • 香港戲曲中心演出排至年尾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香港1月4日電位於西九文化區東側的戲曲中心將於1月20日開幕。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管理局)4日對中新社表示,戲曲中心現時已確認逾30個團體演出申請,預約至2019年年底。9場演出合共超過5500張門票將以抽籤形式分配購票權,之後中籤人士可訂購最多4張門票,門票價格由288港元至1188港元不等。剩餘門票會在抽籤和候補過程後,以先到先得方式公開發售。
  • 32場精品演出陪你過不一樣的春節
    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七的七場演出在深圳音樂廳舉行,以中國民樂和西洋樂為主,到場觀眾既能領略傳統五弦琵琶、銅管又能欣賞到鋼琴獨奏、爵士演唱會等精彩演出。隨後有九場演出將在深圳大劇院進行,以中華優秀傳統戲劇為主,如大型豫劇《「忠孝節義」四部曲》、梅派、尚派、程派、荀派不同風格的京劇表演、粵劇和黃梅戲等。
  • 伊春市「我在龍江過大年」主題活動在南岔縣啟動
    東北網1月22日訊(宋勐 賈春華 記者 馬悅)1月21日,伊春市「我在龍江過大年」主題演出活動在南岔縣南岔鎮新建社區啟動,一場精彩的戲曲饕餮盛宴,讓外地回龍江過年的百姓和社區群眾感受到多年未有的春節氛圍,又從拾回了傳統春節的「年味」。
  • 春節期間 國家大劇院9臺23場演出賀鼠年
    2020農曆新年即將來臨,為讓廣大觀眾在春節期間盡享喜慶的藝術氛圍,1月26日至30日(大年初二至初六),國家大劇院特別策劃了9臺23場精彩演出,舞蹈、音樂、戲劇、戲曲等多元形式,與觀眾歡慶庚子鼠年。北京京劇院的名家新秀,將以四臺吉祥好戲與廣大戲迷、觀眾共迎新春。其中,1月26日(大年初二),程派名家遲小秋將為觀眾獻上《鎖麟囊》;1月27日(大年初三),傳統名劇《四郎探母》將由京劇名家杜鎮傑、張慧芳領銜;1月28日(大年初四),京劇名家王蓉蓉將唱響《狀元媒》;薈萃眾多名家名角的經典大戲《龍鳳呈祥》則將於1月29日(大年初五)上演。
  • 京劇名家齊聚國家大劇院 「華彩秋韻」線上系列首推戲曲演出
    央廣網北京8月17日消息 (記者 方永磊 實習記者 李聰)闊別半年之久,國家大劇院戲劇場舞臺重啟,再次奏響檀板絲弦,首次在「華彩秋韻」線上系列演出中亮相,並推出首場戲曲類演出——「粉墨人生」國家大劇院京劇名家名段薈萃(第一期)。
  • 中國戲曲文化周開幕 6天將演180場好戲
    23日至28日,北京36家專業院團及民間社團,將在園博園裡的13處演出空間,為觀眾帶來180場演出,涵蓋京劇、崑曲、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曲劇、河北梆子、秦腔等多個劇種以及曲藝表演。中國戲曲文化周藝術總監程輝介紹,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實際,今年戲曲周規模比去年縮小約一半,演出點位安排也比較分散,遊客需在「北京園博園見證精彩」微信公眾號預約購票、登記,按要求入園。
  • 現代聲光電技術引入傳統戲曲 觀眾驚嘆:看戲像看電影一樣!
    整場演出,觀眾不見道具師傅的身影,道具「自動」替換,不知不覺中完成劇情轉場,有年輕觀眾驚嘆:「沒想到看戲也能像看電影一樣!」舞臺布景「全自動」這些年,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舞臺道具和現代聲光電的使用,讓不少觀眾大呼過癮。像武漢人藝創排的大型話劇《董必武》,就在舞臺上搭建起一座三層樓的房子,通過舞臺360度旋轉和燈光切換,全劇的時間、空間根據劇情變化不斷切換。
  • 初二丨人喜盛世 鼠兆豐年 五省戲曲名角 陪您過大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年陝豫甘寧蒙五省區春節戲曲晚會》陝西衛視:1月26日(大年初二)19:40(首播)1月28日(大年初四)07:20(重播)陝西二套:1月28日(大年初四)23:00(重播)2020陝甘寧蒙豫「沿黃」五省區春節戲曲晚會「梨園花爭豔,幸福中國年」,來自甘肅、寧夏、內蒙古、河南及陝西的戲曲藝術家們匯聚一堂,在歡樂喜慶、回家過年的美好氣氛中,展現帶有濃厚地域特色的戲曲文化和民風人情
  • 綜合消息:普天同慶過大年
    原標題:綜合消息:普天同慶過大年  新華網北京2月5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農曆春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符號,全世界華僑華人都在這一時刻同慶同賀、同歡同喜。連日來,中國各門類藝術名家分赴歐洲、北美和亞洲,為當地華僑華人和外國民眾送去新春祝福。海外僑胞、中資企業員工和留學生等也舉辦各類活動,歡慶馬年春節。
  • 臺灣:傳統戲曲 別樣演繹
    臺灣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於1月30日大年初六,在臺灣戲曲中心熱熱鬧鬧地舉行了開箱儀式,演出《群仙伏妖》《五福靈官》《財神進寶》《加官晉爵》等吉祥戲。臺灣民眾紛紛到場免費求票觀賞,一同分享新春喜氣。臺灣豫劇團同樣在今春獻演好戲,《一樹紅梅》《紅娘》兩部劇名都帶「紅」字,寓意「紅紅火火」,喜慶農曆金鼠年。
  • 中國戲曲學院慶祝新中國60華誕大型獻禮演出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戲曲學院集合了學校最優秀的教師和學生,在金秋十月為廣大觀眾帶來慶祝新中國60華誕「大型獻禮演出」。其中,京劇《紅色娘子軍》為40年來首度復排,該劇集合了中國戲曲學院最優秀的師生演員,克服了該劇在演出中的諸多困難,將為觀眾們呈現一部比芭蕾舞《紅色娘子軍》更為氣勢恢宏的舞臺作品。  中國戲曲學院實驗劇團恢復演出  中國戲曲學院曾經三度成立實驗京劇團,但由於學校演出力量有限,該團經歷了三起三落。
  • 上海大世界「五牛轉乾坤,阿拉過大年」!2021新春遊園會歡樂來襲!
    五牛轉乾坤,阿拉過大年」2021新春遊園會歡樂來襲快帶上家人一起來歡度新春吧!3、遊客入館前須接受體溫測量,如有體溫異常(≥37.3℃),或有咳嗽、氣促等異常現象的觀眾謝絕入館。4、入館遊客須全程佩戴口罩,並自覺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嚴禁在館內進行聚集性娛樂活動。5、為配合疫情防控,大世界室內演出(戲曲茶館、摩登劇場等大世界相關室內演出場館內演出)自2021年1月25日起暫停,室外大舞臺演出依舊。
  • 好戲在家看第八場:省戲曲藝術劇院邀您6月26日雲看黃梅戲折子戲...
    工作期間曾在折子戲《斷橋》中飾演小青、《紅梅驚瘋》中飾演紅梅、傳統大戲《女駙馬》中飾演春紅、《羅帕記》中飾演桂香、《五女拜壽》中飾演陳夫人等,並參加劇院的創作大戲《月圓中秋》《妹娃要過河》等劇目的排練和演出,並多次跟隨劇院赴全國各地演出,獲得觀眾廣泛好評。
  • 博物館裡過大年 春節活動精彩紛呈
    在博物館不斷融入百姓生活的過程中,「博物館裡過大年」已成為許多人歡度春節的首選。春節期間,多地博物館開展了多種展覽和活動,讓廣大觀眾走進知識的殿堂,開啟不一樣的文化假期。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為觀眾提供了一種新的過法——來故宮看展覽、賞宮燈、品老字號、感受年味。展覽分為文物展覽和實景體驗兩部分,共展出文物885件(套),實景體驗部分則囊括整個紫禁城開放區域。
  • 在河南過大年的最全暢遊攻略來了
    2020年春節期間,各類廟會、燈展、非遺展演等在全省各地上演,「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系列文化活動,舞龍舞獅、民俗體驗等非遺項目將讓遊客流連忘返。200家景區將推出各項文化旅遊活動,邀大家體驗民俗風情、踏雪賞景、登山遊園等。全省將組織開展各類公共文化活動7.33萬場以上。
  • 《戀愛的犀牛》2500 場演出,廖一梅念了一封給觀眾的信
    2018 年 1 月 10 日,由廖一梅編劇、孟京輝導演的話劇《戀愛的犀牛》在北京喜劇院結束了它的第 2500 場演出。距離 1999 年首演已有 19 年。演出結束後,導演孟京輝邀請廖一梅上臺,廖一梅為現場讀者讀了一封信。
  • 大阪產業大學孔子學院舉辦「粉墨中國」戲曲演出
    大阪產業大學孔子學院舉辦「粉墨中國」戲曲演出 大阪產業大學校長本山美彥教授在表演開始前致辭,對上海戲劇學院演出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希望觀眾通過此次演出充分體會京劇的韻味,進而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來自上海戲劇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為大家帶來了空城計、三岔口、天女散花、大鬧天宮等多個著名京劇選段,通過京劇生、旦、淨、末、醜的典型角色表演,向日本的觀眾們展示了京劇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