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經濟復甦的可能性

2020-12-27 觀點

作者:海外研究員 來源:中英行業資訊

The IMF came out with a revise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n January 20 that essentially projects a recovery from an estimated 2.9 percent in 2019 to 3.3 percent in 2020 and 3.4 percent in 2021.

Although the latest forecasts from the IMF already represent a 0.1 percent downward revision for 2019 and 2020, I am a bit skeptical about the assertion that the worst days are already behind us – at least not in China.

I have sniffed the smell of hard days, looking around at my friends, relatives and students.

My graduate students keep telling me jobs are difficult to find these days, even if they are from one of the top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chools in China. Things are not getting better yet.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月20日發布了一份修訂後的《世界經濟展望》,該展望基本上預測全球經濟將從2019年的2.9%恢復到2020年的3.3%和2021年的3.4%。

儘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已經下調了2019年和2020年的預測值,下調幅度為0.1%,但我對「最糟糕的日子已經過去」這一說法表示懷疑——至少在中國是這樣。

我四處看看我的朋友、親戚和學生,嗅到了艱苦日子的氣息。

我的研究生們一直告訴我,如今很難找到工作,即使他們來自中國最好的商學院和經濟學院之一。情況還沒有好轉。

Granted, the IMF did say China's growth outlook this year is going to slow down to six percent.

I am convinced that reaching six percent this year would be a tall order, especially for the fact that 20 days into the new year we are already saddled with a frightening pandemic that is set to drag the economy into the mire.

The first quarter picture is hardly drawn well. Just think of the hotels, restaurants, airlines, retail, malls, cinemas and all of those things that we typically spend lavishly on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But it looks like this Spring Festival will be a subdued one.

當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確表示,中國今年的增長前景將放緩至6%。

我相信,今年達到6%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尤其是在新年剛過20天,我們就已經背負上了一場可怕的流行病,它將把經濟拖入泥潭。

第一季的畫面很難畫好。想想酒店、餐館、航空公司、零售、商場、電影院,以及所有那些我們通常在春節期間會大肆消費的東西。但看來今年的春節將會很壓抑。

There are also uncertainties about the phase two negotiation of the Sino-U.S. trade spat. Yes, the phase one deal has all the reasons to celebrate, but please be reminded that the bulk of the tariffs that have been imposed by President Trump since July 2018 are still very much in place.

Are the tariffs a means to an end serving as a de facto enforcement mechanism that will be gradually phased out as progress is made to execute the phase one agreement, or they are indeed the end that President Trump wants to deliver on his campaign promises regarding China. The jury is still out, it seems.

In short, we are facing headwinds ahead in China.

中美第二階段談判也存在不確定性。貿易爭端—是的,儘管第一階段協議是值得慶祝的,但請記住,自2018年7月以來,川普總統徵收的大部分關稅仍然有效。

這些關稅是一種手段,最終成為一種事實上的執行機制,隨著第一階段協議的執行取得進展,這一機制將逐漸被淘汰?

還是說,它們確實是特郎普總統希望兌現其關於中國的競選承諾的目的?似乎還沒有定論。

簡而言之,我們在中國正面臨著逆風。

Other major economic powers are also not going to do well. The IMF's forecast of a 2020 recovery is essentially built on the story of the world's less weighty economies leading the pack.

The United States is projected to slow down from 2.3 percent in 2019 to two percent in 2020. Japan is projected to slow down from one percent to 0.7 percent.

These are the three largest economies. In Eurozone where other than Germany is said to recover, the rest are mostly anemic in spite of monetary easing that has landed a real interest rate in negative territories. Spain is going to be down significantly from two percent to 1.6 percent.

France is going to be flat at 1.3 percent. Italy is a bit better to recover from 0.2 percent to 0.5 percent.

其他主要經濟大國表現也不怎麼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2020年經濟復甦的預測,基本上建立在世界上實力較弱的經濟體處於領先地位的基礎上。

美國預計將從2019年的2.3%下降到2020年的2%。日本經濟增長預計將從1%放緩至0.7%。這是三個最大的經濟體。

在歐元區,除了德國以外,其它國家據說都在復甦,儘管貨幣寬鬆政策已使實際利率降至負值,但歐元區其它國家的經濟大多仍很疲弱。

西班牙將從2%大幅下降到1.6%。法國將持平於1.3%。義大利稍微好一些從0.2%恢復到0.5%。

In the IMF's view, the force that saves the day lies with the emerging markets and the rest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Russia, emerging and developing Europe and Asia (barring China but including India),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and finally Sub-Saharan Africa all are going to see significant growth improvements.

These smaller economies are so numerous and their growth will be so strong that they will pull the overall world economy into a better year.

在IMF看來,拯救世界的力量在於新興市場和其他發展中國家。

俄羅斯、新興和發展中的歐洲和亞洲(不包括中國,但包括印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中東和中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都將看到顯著的增長改善。

這些規模較小的經濟體數量眾多,它們的增長將非常強勁,將推動整個世界經濟進入一個更好的年份。

The year 2020 is going to be the year of the little guys. They are the locomotives of the world. Such is the overall picture that the World Bank would like to have us believe.

I am not converted yet. I think there are still many uncertainties ahead and the investment sentiment hasn't shown convincingly it is coming back in any significant way.

But regardless of what the IMF says about the world, what is relevant to this country is that we had better do our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

Hopefull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an do magic by wielding both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2020年將是小人物年。他們是世界的火車頭。這就是世界銀行希望我們相信的總體情況。

我還沒有相信這些情況。因為我認為,未來仍有許多不確定性,投資情緒尚未令人信服地顯示出正以任何重大方式回歸。

但不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如何評價世界,與這個國家相關的是,我們最好盡力而為,做最壞的打算。

希望政府能夠同時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來創造奇蹟。

相關焦點

  • 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呈差異化復甦 2021年六大趨勢蘊藏機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呈差異化復甦 2021年六大趨勢蘊藏機遇「我們認為2021年全球產業經濟發展將會有六大趨勢,疫情將給一些行業造成永久性影響,而對另一些行業來說,則是變化中蘊藏機遇。」
  • 葉檀:2021年全球經濟預計進入全面復甦狀態
    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財經創始人葉檀出席論壇並做了《宏觀經濟與商業地產趨勢》主題演講。她認為,2020年中國的經濟已經率先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預計進入全面復甦狀態。葉檀分別從今年的就業形勢、發電量、外貿進出口、地鐵貨運量、物流指數等方面,解釋了2020年中國的經濟已經率先復甦。她亦從資產價格、貨幣政策等方面,進一步解釋了2021年經濟進入全面復甦期。在這樣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商業地產會受到一定影響。她指出,一鋪吃三代的時間過去了,消費是跟體驗有關的。中國的消費變遷還將繼續,中國人的消費還將繼續增長,只不過消費的模式不一樣了。
  • 疫後全球經濟復甦軌跡大猜想
    接受路透調查的50多位經濟分析師中,最悲觀的一派預測全球經濟2020年將萎縮深達6%。而極端樂觀的則預測會增長0.7%。預期均值為萎縮1.2%。騰訊證券4月13日訊,新冠疫情過後,全球經濟復甦會是什麼樣的軌跡呢?是U型?V型?或是W型?是急速反彈、緩慢復甦,或者還會再次經歷滑坡?與此相關的預測五花八門。
  • 經濟數據亮眼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
    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  亮眼數據讓人印象深刻  「12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非常亮眼的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數據。這些數據給經濟學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在報導中提到。
  • 英國專家:中國經濟復甦積極促進全球GDP穩定增長
    來源:央視原標題:中國經濟復甦積極促進全球GDP穩定增長 英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當地時間4日在倫敦舉行視頻發布會,發布新一期季度經濟預測報告。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前景仍然面臨高度不確定性,控制新冠病毒傳播及其影響對於經濟復甦至關重要。報告認為,中國的經濟復甦已經開始,這對於全球GDP穩定增長具有促進作用。報告指出,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國均採取了不同程度的防疫封鎖措施,這導致了全球經濟活動出現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嚴重收縮。
  • 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呈差異化復甦 六大趨勢蘊藏機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呈差異化復甦,2021年六大趨勢蘊藏機遇導讀:在2021年初,潛在的新一輪全球新冠病毒浪潮可能使世界GDP增長水平下降6%。如果導致金融危機,則會讓2025年全球GDP的增長比新冠大流行前低10%-11%。
  • 2021全球經濟復甦有戲 緩慢恢復不等於高枕無憂
    有望恢復增長世行報告稱,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在2020年萎縮4.3%後有望在2021年恢復增長。報告預計,2021年發達經濟體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將分別增長3.3%和5%,其中美國和歐元區經濟分別增長3.5%和3.6%,中國經濟有望增長7.9%。
  • 「中國經濟復甦是全球的成功案例」
    文章說,黃金周消費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中國經濟狀況,「發出了中國經濟復甦的明確信號。」「中國釋放內需潛力是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當世界其他地區還在努力遏制疫情,試圖重啟經濟時,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西班牙《先鋒報》網站發表文章說,2020(第十六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是疫情防控期間舉辦的首個國際大型車展,也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生活恢復正常的標誌之一。
  • 2020年全球經濟形勢分析及預測 中國仍將領跑全球
    當時時間周一(1日),世界經合組織(OECD)發布了最新的全球GDP增長預測。報告認為,新冠疫苗的出現提高了全球經濟復甦前景,明年主要經濟體有望實現全面復甦,但復甦進程不一。中國仍將領跑全球,佔2021年全球經濟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 中國強勁復甦,提升全球經濟!
    今日導讀今年對於中國來說是極其特殊的一年,在新冠疫情這個全球共同難題影響之下,全球經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當全球經濟仍處於衰退陰霾之中,中國及時有效控制疫情,率先實現經濟企穩復甦,令人矚目。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走在了全球前列,為非洲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鑑。中國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對疫情進行防控,同時實現復工復產。非洲國家應該向中國學習,通過創新的數位化手段,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兩不誤」。
  • 《經濟學人》:2021年,存在重複2020年的可能性
    波濤洶湧的2020年即將結束,2021年又當何去何從? 對許多人來說,未來回憶起2020年時,恐怕都沒太多好話,可問題是,這場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根本沒有結束的跡象,甚至有人預測,2021也不會是什麼好年,人類在健康、經濟復甦和社會穩定等領域的風險可能更大。
  • 11月份全球製造業PMI為53.9% 經濟復甦態勢未變
    中國網財經12月6日訊 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官網12月6日消息,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2020年11月份全球製造業PMI為53.9%,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保持在50%以上。歐洲、美洲和非洲製造業PMI較上月有不同程度回落,亞洲製造業PMI較上月有小幅上升。
  • 全球經濟在脆弱復甦中迎接更多挑戰
    風險資產的下跌以及避險資產的上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全球市場中普遍存在的避險情緒。   分析人士認為,全球經濟除了要應對和解決當前圍繞新冠肺炎疫情而產生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外,包括負利率、全球債務、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在內的多重風險因素,也將給本就處於脆弱復甦狀態的全球經濟施加更多的下行壓力。
  • 日本經濟V型復甦可能性已經幾乎消失?
    日本內閤府最新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二季度日本經濟環比下降7.8%,按年率計算下降27.8%,為有可比數據以來最大降幅。至此,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下滑。分析人士認為,日本經濟復甦進程緩慢,難以實現V型復甦。
  • 11月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53.9% 經濟復甦態勢未變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6日電 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官網消息,2020年11月份全球製造業PMI為53.9%,較10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保持在50%以上。歐洲、美洲和非洲製造業PMI較10月份有不同程度回落,亞洲製造業PMI較10月份有小幅上升。
  • 亮眼數據讓人印象深刻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
    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  亮眼數據讓人印象深刻  「12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非常亮眼的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數據。
  • 兩大國際機構更新預測,全球經濟復甦恐推遲至2021年後
    匯通網10月7日訊—— 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甦可能要延續到2021年以後。WTO預測2020年世界商品貿易將下降9.2%,而IMF為,從中期來看,世界產出將低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10月6日(周二),市場分析師 Bryce Baschuk和Eric Martin聯合撰文稱,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甦可能要延續到2021年以後。
  • 全球經濟復甦樂觀預期下,明年...
    12月3日(周四),澳大利亞國民銀行的分析師稱,2021年澳元強勁上漲的基本因素已經具備,但短期內不能排除回調的可能性,因其11月已經出現過大漲。
  • 諾獎得主斯賓塞:中國在全球經濟復甦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顧志娟)10月21日,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可·斯賓塞(Michael Spence)表示,疫情對於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取決於疫情持續的時間有多長,也取決於什麼時候能夠管控住疫情。
  • 經濟復甦:新興經濟體困難重重
    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仍在持續。除中國在今年第二季度實現正增長外,全球主要經濟體大多在第二季度遭遇不同程度的衝擊。儘管在實施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以及寬鬆貨幣與財政政策的支持下,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已開始有所好轉,但復甦前景依然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相對於發達經濟體,包括南非、印度以及巴西在內的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在復甦之路上將面臨更多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