饞嘴跳跳蛙是廣為流傳的一道川菜。 蛙仔鮮滑細嫩,配以青花椒、幹辣椒和重慶農家用山泉泡製的青泡椒、泡姜等二十多種調料烹製而成,麻辣燙嫩,鮮香適口。饞嘴跳跳蛙麻辣味正,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具有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
饞嘴跳跳蛙
說起饞嘴蛙還有一段故事呢,饞嘴蛙的做法源於渝北地區一家姓劉的鄉紳大戶的祖傳食譜,據該家後人介紹,關於他家如何獲得饞嘴蛙這道菜的製作秘方,還有一段故事:清朝乾隆年間,他們劉家是當地的第一大戶,劉老太爺樂善好施,威望很高。老太爺這一生只有一個愛好,就是收集民間食譜,一來將其歸整成冊流傳後世,二來也可一飽口福。這年冬季的一天,天空突下大雪,這一下就是一天一夜,老太爺起床後正在院中活動筋骨,忽聽看門的家人大喊:「門口凍死了一個老花子」。老太爺尋聲來到大門口,只見石階上伏著一個老花子,衣衫破舊、蓬頭垢面,身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積雪,老太爺緊縮雙眉嘆了一口氣:「哎!找個好地方埋了吧!」這時有家人回話:「老太爺,這老花子好象還有口氣。」老太爺一聽此話很是高興,忙吩咐下人將老花子抬到屋裡救治,並派專人照顧。三天過去了,老花子已能下地走動了。就對管家說想見老太爺謝恩,管家卻沒好氣的說:「老太爺煩著呢,哪有時間見你」。原來,近幾個月老太爺一直沒有得到值得珍藏的食譜,每天悶悶不樂。
饞嘴跳跳蛙
老花子聞之哈哈大笑,對管家言到:「我老花子行走江湖幾十年,悟得一菜,定能使老太爺笑逐言開,以報老太爺救命之恩。」老花子叫管家為其預備好了各種所需物品,一個人關起門來烹製菜餚,不多時,一陣陣麻辣的香氣從屋裡飄出,把幾天來食欲不振的老太爺也引了過來。原來這道菜就源於乞丐乞食未果,捕捉田邊野蛙充飢,老花子融入了幾十年來吃百家飯的口味見識,才有了這道美食。最終老花子將這道菜的做法送給了劉老太爺,並傳承至今。
饞嘴跳跳蛙
饞嘴蛙在川菜市場也是非常受歡迎的,重麻重辣是它的特點,吃完讓人大汗淋淋直呼過癮。今天就給大家帶來饞嘴蛙的做法。這道菜先將美蛙碼味,再下油鍋炸定型,最後倒入高壓鍋壓成泡椒風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詳細的做法吧。
饞嘴跳跳蛙
製法:
1、把美蛙宰殺治淨後,豎著入刀一切為二。納盆後,加入雞蛋清、鹽和生粉拌勻醃幾分鐘。
2、往淨鍋裡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便下入美蛙炸定型,撈出來再倒入高壓鍋。
3、往淨鍋裡舀入自製的泡椒料,摻入高湯並熬出香味後,起鍋倒入高壓鍋裡,再封閉上汽壓約兩分鐘至蛙肉熟,離火靜置2分鐘,再放汽揭蓋。
4、把絲瓜條在熱油鍋裡拉油至斷生,撈入盆中墊底,再把高壓鍋裡壓好的美蛙舀入盆中,另外放入蔥段和芝麻。
5、往淨鍋裡放色拉油燒至八成熱,投入幹紅花椒和幹辣椒節熗香後,起鍋澆在盆內美蛙上面,即成。
饞嘴跳跳蛙
自製泡椒料的製法:鍋裡放自製泡椒油、牛油(兩者比例為2∶1)燒熱後,把泡生薑粒、泡燈籠辣椒末、花椒粒(幹青花椒與紅花椒按1∶2的比例)、泡野山椒、蒜米、鮮青花椒粒、白酒(少許)和火鍋底料陸續下鍋,改小火炒幹水汽便得到。
饞嘴跳跳蛙
其實這道饞嘴蛙是採用的川渝江湖菜的做法,將花椒辣椒與外酥裡嫩的蛙肉完美糅合,在享受麻辣香的多重刺激的同時,又被蛙肉的細膩嫩滑瞬間「治癒」。美蛙自上餐桌以來,因美蛙魚頭的名聲而水漲船高,作為豐富多樣味道重的川渝江湖菜更是隨之翻新了系列的菜品,顧客評價非常好。
川渝江湖菜已經逐漸向重慶以外的城市大肆發展,江湖菜的多樣性和特色性極好的代表了重慶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