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分高,也會被壞習慣拖垮,學會自我管理,基礎差也能優秀

2020-09-07 阿凱悅讀

01

誰也沒想到,追完《安家》,我竟然粉上了海清……的兒子!

想必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海清有個神仙級別的兒子。大提琴彈的好,畫畫還超棒,驕傲的老母親直呼想要息影,靠賣兒子畫為生。

海清在微博上發過一段跟兒子的對話,看得網友直呼「想組團去她家偷小孩。」

海清:我陪你出去踢會球?

兒子:寫完作業。

海清:踢完球再寫?

兒子:寫不完。

海清:寫不完明天寫。

兒子:明天還有明天的。

還有一次,海清新買了一個棒球,興奮地找兒子一起玩,結果兒子說,要寫完作業才能陪她玩。

海清微博曬兒子寫作業照片

試問,這樣的「神仙孩子」誰不想擁有?

可惜生活中,聽到更多的是爸媽吐槽孩子

孩子去到陌生環境,怕生,不懂社交;

一言不合就打人,怎麼說都不聽;

晚上磨磨蹭蹭不願意睡覺;

房間亂糟糟,孩子卻不願意整理;

......

北師大教授說過:哪怕孩子天分再高,也會被壞習慣拖垮。相反,學會自我管理的孩子哪怕基礎差些,也有機會一飛沖天。

對孩子來說,小到吃飯刷牙,大到學習考試,如果沒意識、不懂得自我管理,就很容易亂成一團。

不守規則、不懂解決問題的辦法,卻往往會讓孩子吃大虧!

02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養出懂得自我管理的「天使寶寶」呢?

有效的辦法,就是抓住3-6歲「秩序敏感期」,用讀繪本、講故事的方式培養孩子秩序感,也就是我們說的自我管理

兒童心理研究專家強調,孩子大部分的性格、習慣、生活方式甚至學習方式,都會在這一時期形成。一旦錯過,再想要重頭培養就難了!

如果你家孩子正好在3~6歲,花5分鐘了解一下,可能就會助益ta的一生。

今天要給各位爸媽推薦這一套由蘭登書屋引進,在亞馬遜暢銷的經典繪本——《尼拉自我管理與人際交往圖畫書》。用繪本引導孩子去規範行為,解決3—6歲孩子的成長問題。

全書共11冊,從入園準備、自我保護教育、培養好習慣行為、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力五大方面入手,多方位為孩子的自我管理與人際交往作出解答。

《第一天上幼兒園》、《亂糟糟的房間》

《去海邊》、《一家人的聖誕節》

《不跟陌生人走》、《第一次學遊泳》

《去朋友家過夜》、《和媽媽去旅行》

《和哥哥吵架了》、《參觀野生動物園》

《不想去睡覺》

這套書來頭可不小。它的原版是來源於蘭登書屋,目前蘭登書屋與企鵝集團,變成了企鵝蘭登。

作為全球知名的圖書出版集團,2017年企鵝蘭登在美國的童書市場佔有率高達三分之一,甚至有一條鐵律:如果不知道怎麼選英文原版繪本,選蘭登就對了。可見蘭登的繪本有多受歡迎。

這次推薦的這套《尼拉自我管理與人際交往圖畫書》經典繪本,不僅在德國亞馬遜網站暢銷,其銷量更是超過500000套,被翻譯成中文、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正影響著不同國度、地區的孩子。

這套書引進國內後,更是得到了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雨果獎獲得獎郝景芳、繪本閱讀專家孫莉莉等兒童文學家強烈推薦:

書中的有五大主題,涉及了幼兒園生活、自我保護教育、行為習慣、兒童社交、學習力培養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貼近孩子的生活和成長,適合幼兒園階段的孩子,3-6歲寶貝都能看。

主題一:入園準備,讓孩子愛上幼兒園,不哭不鬧

《第一天上幼兒園》

每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甚至父母,都要經歷一段痛苦的分離焦慮時期。如何讓孩子在入園前克服分離恐懼,正確認識「入園」這件事情呢?

尼拉的媽媽和老師很有辦法,讓尼拉克服了恐懼,相信上幼兒園並不可怕。你瞧,尼拉還在幼兒園交到了好朋友呢!

有了這套書,孩子能從尼拉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進而被深深感染,輕鬆破解入園焦慮。

主題二:自我保護教育,防拐防騙不受傷害

《不跟陌生人走》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國每年都有大量走失、被拐、被性侵、車禍兒童的新聞報導。如何引導孩子將危險扼殺在萌芽之中,發生危險如何自救,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不跟陌生人走》這本書裡,尼拉獨自一人來到了幼兒園外,有一個奇怪的叔叔告訴她,他家裡有可愛的狗狗,想邀請尼拉一起去家裡看。

面對陌生人的邀請,看尼拉是如何拒絕,如何自救的吧!

通過閱讀這個故事,相信她的辦法一定能給孩子們啟發,甚至在關鍵時候可以救他們。

主題三:培養好習慣行為,提升孩子的自控、自立、自理能力

《亂糟糟的房間》《不想去睡覺》《去海邊》

這幾本主要是介紹了關於「行為習慣」的培養。

房間亂糟糟,孩子不愛打理怎麼辦?

晚上怎麼哄都願意睡覺怎麼辦?

教育孩子遠比幫孩子做事要難得多,雖然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跟在孩子屁股後面收拾,並非上上策,可卻苦於無法有效地對其進行引導。

那麼就來看看尼拉媽媽是怎麼做的吧!

主題四:讓孩子學會團結有愛合作,擁有好人緣

《和哥哥吵架了》《去朋友家過夜》《和媽媽去旅行》

我們家長都特別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被欺負或者有沒有欺負人,擔心孩子的社交問題。

孩子如何與同齡人相處,這套書也給出方法論。

在《去好朋友家過夜》中,孩子們可以看到,尼拉是如何在好朋友克拉拉家過夜的——初次體驗在朋友家過夜時的興奮、有分歧時的小心思、以及睡前想媽媽時的自我鼓勵和安慰。

這場景化的代入,讓孩子更好地完成在現實中不能完成的體驗,明白如何與人交往。

《和哥哥吵架了》也是關於學齡前孩子人際交往的,只不過這本書的對象換了,是自己的親哥哥。

好在尼拉有一對聰明的爸爸和,他們只用了一招,就引導兄妹倆又和好如初了。這本書對二胎家庭來說再好用不過了,爸爸媽媽們快學起來。

主題五: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力

《參觀野生動物園》《一家人的聖誕節》《第一次學遊泳》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願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到大量的知識和技能,以後能有一個大好前途。

於是不惜血本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請各種名師,血汗錢花了不少,但效果卻並不理想。

其實呢,學習知識和本領並沒有看起來那麼難。

同樣是去野生動物園遊玩,有的孩子逛完什麼知識都沒學到,而尼拉卻學習到不少科普知識,比如蝴蝶是從蛹裡羽化的。

因為學習知識和本領是講究方法的。

這套繪本的內容真的特別紮實好玩,把一個小孩從入園到幼兒園成長的過程真實、溫暖地呈現出來。

通過閱讀繪本,孩子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並從中的到啟發,潛移默化地有效改善孩子的行為習慣。

書本的製作,無論是字體,顏色,排版等都很用心。全彩印刷,色彩豐富,符合孩子的認知習慣。

157g無光銅版紙,紙張光滑,不反光,保護孩子的眼睛。

字體稍大,字間距適中,讓寶寶看的更清晰,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20開設計,適合孩子拿在手裡。

有「綠色印刷產品」標誌。採用綠色環保印刷,保護孩子的視力健康。

現在購買,還會贈送一份小貼紙~每當孩子做到某件事的時候,可以鼓勵他們貼上對應的小心心,這對提高孩子自信心以及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焦點

  • 優秀的孩子更擅長自我管理,學會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
    ,是因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差。自我管理,既是一種自我約束、自我規範,又是一種自我激勵,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關係到他步入社會以後的獨立能力,以及能夠更好地安排和執行自己的計劃的能力。我們也看到,優秀的孩子從小就擅長自我管理,尤其是在學習方面有良好的自我管理基礎
  • 孩子的這3個壞習慣,家長就該懶得管,你越寬心娃將來越優秀
    家長既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平安健康的長大,又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擁有優秀的品質和美好的信念,但是也要擔心孩子在將來會走上彎路,受到傷害,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保護責任也不可懈怠。當然要讓孩子能夠在未來成為一個健康的人,那麼保護好孩子,避免孩子在成長路上成為一個壞孩子就是必不可少的,許多家長既要怕自己的孩子被壞人害,又要怕自己的孩子成為壞人。
  • 《學會愛自己》:讓孩子懂得自我管理
    《學會愛自己》是適合3-7歲孩子閱讀的情緒管理行為習慣培養繪本,全系列共6本,分別是《不要隨便悲傷》《不要隨便壓抑自己》《不要隨便害怕》《不要隨便失去勇氣》《不要隨便生氣》《不要隨便罵人》,旨在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幫助孩子克服害怕、悲傷、壓抑、生氣、膽怯的情緒,糾正行為偏差。繪本故事中小粉象的好朋友斑點象要搬家了,兩個好朋友不得不依依惜別。
  • 孩子愛拖延怎麼辦,學會自我管理,效率大增
    我們一直說孩子要自覺自主,就是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管理就是心裡有數,自己今天的作業有多少,要花多久寫完?完成了多少?還需要多久?這種情況下,就算孩子不是一放學就寫作業,玩一會再寫也沒有問題的。每天的時間也沒有必要固定,孩子自己會根據自己的狀況去評估,合理安排時間。孩子管理的不是他的時間,而是學習狀態。這就是我們想要孩子達到的,他能做到嗎?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律,懂得自我管理
    學會自律、懂得自我管理,擁有一定秩序感的人,他的生活、他的成長過程一般都不會太差,就如俞敏洪說的一樣:「沒有自我管理,人生難以變得更好。」對於孩子來說,自律與專注力同樣重要。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沒有任何自制力,看電視不分白天黑夜、睡覺不看時間早晚、吃飯東張西望、做作業磨磨蹭蹭、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事實上,不止孩子,連大人都沒辦法管住自己:想減肥,管不住嘴;想健身,邁不開腿;想培養一項興趣,堅持幾天就不了了之;想早睡,每晚依舊熬夜刷手機……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很難完成定下的目標
  • 孩子總丟三落四?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家長要先學會「犯懶」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丟三落四的毛病,其實跟家長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糾正這個毛病的話,將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那麼我們如何幫孩子儘快改掉這個壞習慣呢?家長要學會"犯懶",才能幫孩子改掉這個"丟三落四"的壞習慣!
  • 這3個壞習慣,會讓孩子骨骺線提前閉合長不高,家長要注意
    一開始周女士以為孩子比別的孩子發育晚,也沒有太在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女士發現孩子還是沒有長高。帶孩子到醫院一檢查,醫生說孩子的骨骺線已經快要閉合了,長高的可能性不大了。隨後,醫生詢問了一下孩子的飲食和作息,發現孩子不僅有挑食的習慣,還喜歡熬夜打遊戲。這兩個習慣對於孩子的身高發育來說,都是有很大阻礙的。得知真相的媽媽,內心十分懊悔。
  • 輕鬆做爸媽的秘密武器: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在訓練孩子學會放棄、忍耐和等待的過程中,父母一定少不了要對孩子說「不」。1歲之前,我們對孩子說「不」需要更多的溫柔;1歲之後,我們對孩子說「不」就需要更多的堅定。3歲後,我們更多關注的是自我管理能力發展,需要結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情緒和社會性發展規律,通過多方面的訓練來促進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發展,幫助孩子全面發展自我管理能力。
  • 幫孩子改掉這幾個壞習慣,家長不能掉以輕心!
    很明顯地發現,從小就養成良好習慣的孩子,長大後能保持更多的好習慣,各方面發展也很優秀。而從小就壞習慣一堆的孩子,長大了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都比較滯後,學習、生活都很糟糕。「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夠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應透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良好的習慣。」
  • 家長的這些行為居然會讓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變弱,可得注意了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越來越差了,學習總愛拖拉,必須家長監督才肯學習。遇到問題嚴重的孩子,甚至會與家長頂嘴,寧願玩遊戲,也不願意寫作業,一副寧死不屈的樣子,讓家長也無可奈何。孩子的自我管理這麼弱,家長總是很著急。
  • 孩子有這4個壞習慣,父母絕對不能慣著!不然會影響學習成績
    因為他們內心非常的孤傲,他們認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特別容易驕傲自滿,一點都不謙虛,很難會有進步。甚至他們都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別人,這樣的孩子不僅無法取得好的成績,而且也無法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因為他們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眼裡根本沒有別人。
  • 小心「習得性無助」,悄悄拖垮孩子
    有些人為了不讓自己顯得特別難堪,能讓心裡好受一些,相反會露出"滿不在乎"的深情。當孩子對一件事非常"不在乎",很有可能他們是在 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自我保護 ,雖然方式可能並不恰當。
  • 這個不被注意壞習慣,正在慢慢拖垮很多人
    拖延症這個壞習慣,聽起來事小,但其實危害重大。 或許現在,它只是使我們無法完成一篇論文、一份作業; 但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一事拖一事,最後拖垮了可能就是整個人生了嗐! 他曾為成千上萬人開展時間管理培訓,幫助大家規劃時間、提高效率。 也因此,他從自己的學生和客戶們那裡得到了一個很酷的稱號——「時間隊長」。 書中,作者就幫我們制定了「拖延症自救計劃」,囊括了許多擺脫拖延症、規劃時間的小技巧。
  •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父母學會這4個方法,有助於孩子提升自制力
    最近孟小姐的孩子迷上了手機遊戲,每一次只要一拿到手機就會玩很長的時間,根本就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時間。特別是在晚上放學回到家之後,馬上就會找到孟小姐的手機,開始玩遊戲。,而且沒有在這裡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麻煩和影響。
  •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太差?看看德國人是如何養娃的,令人服氣
    很多家長都吐槽自己家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太差,一點兒都不自立!衣服不能自己穿、飯要別人喂,作業就好像是給家長寫的,不看著寫不下去,看著能寫到半夜12點……這些事兒要讓家長全部吐槽一遍,那也可能說上一兩天。
  • 「天分」、「流體智力」與「形式訓練」
    首先,他的社會性發展處於2-3歲孩子的水平,「自我中心」很明顯,剛轉過來時,園長建議他父母給去做一個心理檢查,檢查結果是:有輕微「自閉」傾向。也就是說,與別人交往有一定的困難。 然後是,這個孩子對吃很感興趣,只要是有好吃的,激烈的情緒很快也能平靜下來。
  • 「停課不停學」全國網課火爆,聰明的家長讓孩子學會了自我管理
    「脫韁野馬」,聰明的家長卻讓孩子學會了「自我管理」疫情當前,全國範圍內推遲了開學時間。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怎樣才能藉助網課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呢?1.做好輔導計劃:嚴格執行輔導計劃,培養孩子形成時間觀念在家上網課和在學校上課最大的區別就是時間的自主。
  • 學會自我管理,是實現人生逆襲的第一步
    懂得自我管理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自我管理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管理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己的財富……我一直相信,學會自我管理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再者說是一個必須要養成的習慣,學會自我管理,是實現人生逆襲的第一步
  • 媽媽做好自己,孩子更優秀
    命令只能指揮人,榜樣卻能吸引人(威·亞歷山大)。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很多時候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孩子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父母自律,孩子才會自律。海清是孩子的貼身榜樣,海清自律,肯主動學習,潛移默化的讓蛋妞也自律,主動學習。北師大教授說過:哪怕孩子天分再高,也會被壞習慣拖垮;相反,自律的孩子哪怕基礎差些,也有機會一飛沖天。
  •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是智商高的表現,糊塗家長還當做是壞習慣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高智商,但智商在人群中是呈正態分布的,絕大多數人都屬於普通水平,只有少數的人特別高或者特別低。而那些高智商的人,則多半在很小的時候就能有所表現,所謂的「神童」,也就是這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