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項目 | 提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身心健康成長,讓青春從「心」啟航
她項目 | 提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身心健康成長,讓青春從「心」啟航 2020-11-17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讀書難,富源縣這樣解決
8月26日,從雲南省富源縣中安街道中心小學傳來好消息,經過緊張籌備後,該校舉行秋季一年級新生入學報到活動,原計劃招生6個班330人,但生源爆棚,實際招生8個班440人,有330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同城裡孩子一樣享受到了優質教育待遇。
-
西交利物浦大學三名教師資助蘇州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西交利物浦大學三名教師資助蘇州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Critchley,與活動主辦方蘇州新加坡國際學校以及優耐銅材(蘇州)有限公司共同為55位6至13歲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頒發助學金,幫助他們繼續完成學業。
-
浙江省一視同仁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讀好書」
浙江省一視同仁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讀好書」 新學期一開學,來自湖北省陽新縣三溪鎮黃衝村的尹銳同學興高採烈地轉學到公立溫州市育英學校就讀。尹銳媽媽尹翠還激動地對記者說,請給溫總理捎個信兒,我兒子轉學問題已圓滿解決,謝謝總理關心!也謝謝所有幫助過尹銳的好心人! 事情還得從前些天說起。
-
石排:57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獲發愛心助學金
石排:57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獲發愛心助學金 2017年06月13日 14:23 東莞陽光網訊 10日上午,石排鎮舉辦關愛新莞人子女愛心助學金發放儀式
-
同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調配學校有區別?教育局回復
同樣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啥調配的學校有區別?教育局回覆:是按這個原則分配受疫情的影響,這個暑假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短的了,才剛放假沒多久就要做開學計劃了,對於幼升小的孩子家長來說,孩子在哪讀書可是一件大事,8月7日,有幾位南寧的家長就找到我們記者,說是自家孩子沒被公辦學校錄取,要分到感覺不太好的民辦學校,他們有些想不通。
-
盤龍區2020年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小學一年級入學現場確認通告
為保證盤龍區域內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順利入學,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現場確認登記對象: 2020年4月1日—4月7日家長上網登陸「昆明市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系統(昆明義招網)」平臺進行了預登記,且年滿六周歲(2014
-
2018年廈門市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入學政策
2月5日下午3點,2018年廈門市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工作部署暨媒體通氣會在教育局八樓舉行。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出席會議並對做好2018年積分入學工作提出了相關要求,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珍主持會議,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楊思竅處長解讀指導意見並回答記者提問。
-
濱海新區持續關注義務教育辦學水平 解除外來務工人員後顧之憂
原標題:優質教育資源成為外來務工人員「定心丸」2020年,新區將新建44所幼兒園、13所小學、12所一貫制學校、9所中學、3所高等院校。濱海新區現有基礎教育設施共415處,預計到2035年,全區教育設施將達到939處。
-
昆明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小學新生入學:8月1日至5日到這194個現場確認...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 耿穎)7月19日,記者從昆明市教育局獲悉,為做好昆明市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工作,按照相關規定,8月1日至5日,主城各區在外來人口集中的區域設立現場確認點,接受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一年級入學現場確認。
-
老教室變身「愛心書屋」,杭州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圓了閱讀夢
老教室變身「愛心書屋」,杭州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圓了閱讀夢 2020-09-21 09:35 來源:杭州網 / 記者: / 編輯:周杭 導語 每年都有幾十萬的外來務工人員來到杭州工作發展,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成為重中之重。
-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也能入讀公立學校,讀私立學校也有政府補貼!
廣州地區積分入學的部分條件廣州每年都會安排一部分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學位給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按積分排名的高低來選擇入學。公辦學校是完全免費的;而被分配到民辦學校的學生,廣州市政府會提供學費補貼,按「小學每生每學年5000元、初中每生每學年60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大大減輕了外來務工家長的負擔。
-
孩子要入學的外來務工人員 該辦居住證了
株洲日報記者 孫曉靜 通訊員/鄭奕株洲日報訊 城區沒有房產的外來務工人員注意了,如果您家有孩子將於明年在我市入學,請及時申請辦理居住證。昨日,市教育局通過本報發布溫馨提示。「對於在城區無房產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需要提供居住證。」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系統操作,辦理居住證從登記到拿證需要6個月。他介紹,雖然該政策實行已多年,但每年招生季仍有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因不熟悉政策,未及時辦理導致報名不暢。申領居住證有何條件?
-
一視同仁 海鹽外來人員子女九成就讀公辦學校
海鹽縣教育局副局長周鍔告訴記者,目前海鹽縣像尤麗一樣的外來人員子女共有5604人,其中近90%在公辦學校就讀,佔公辦學校學生總數的11%。 為確保外來人員子女「能上學、上得起、上得好」,海鹽縣對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員子女一律安排就近入學。來自湖北武漢黃陂的王志,是武原鎮中學初二(3)班學習委員。今年16歲的他告訴記者,他隨父母來海鹽上學已3年多了,班上老師和同學對他都很好。
-
北京保障符合條件者的務工人員子女入學
北京的務工人員來京工作,他們有很多需要攜帶子女一同來京,這樣就存在一個孩子入學接收義務教育的需求。北京市正式發布了義務教育入學政策。在義務教育入學工作中繼續堅持嚴格審核「五證」。堅持程序規範,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強化政府責任,促進非戶籍學生教育與城市承載能力更加匹配,確保每一位符合條件的孩子都能夠享受到有質量的義務教育。
-
外來務工人員家庭注意了:房戶不一致或將耽誤孩子上學
2019年起,寧波各區縣(市)全面採用無房無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積分入學政策。2020年,寧波的小學、初中均實行「公民(公辦與民辦)同招」。其中,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可以在量化積分入學或民辦學校中選報一類,不能兼報。這裡的量化積分入學是指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根據隨遷子女入學政策,通過量化積分等方式安排隨遷子女入學。
-
新虹爺叔四年免費帶教6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一位七旬老人、兩個十歲上下的孩子,一張摺疊小方桌成為課桌、一張白紙當做黑板,這是一個被印表機、幾臺電腦和攝影道具包圍的小課堂……而夢想,正在這個15㎡的房間裡萌芽!老人叫顧璠,現已73歲,曾在一家企業擔任副總工程師,退休後已連續四年免費為航一六社區裡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開小灶」。
-
鄒平積極解決進城經商和外來務工子女入學問題
鄒平市黛溪街道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積極解決進城經商和外來務工人員入學問題,探索開展特色教育,為學生成長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就在前一段時間,黛溪街道不少進城經商和外來務工人員還在為子女入學問題感到擔心。黛溪街道工作人員及學校領導積極與家長溝通,為其辦理入學所需手續,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同時,學校制定專門的關愛「進城務工子女」的制度,要求班主任每月與他們談心,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
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入學需要準備什麼?
現在城市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隨著務工大軍而來的是數量龐大的外來務工子女群體上學問題。對於外來務工人員而言,孩子上學問題絕對稱得上「頭等大事」。那麼這些家長可要注意了,因為隨遷子女的報名需要準備很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