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視同仁 海鹽外來人員子女九成就讀公辦學校

2020-12-25 嘉興頻道

  本報訊今年11歲的四川內江女孩尤麗,是海鹽縣秦山中心小學五(4)班班長。學校教導主任朱顧軍說:「尤麗成績排在班裡前3名,團結同學而且組織能力強,所以大家一致選她當班長。」海鹽縣教育局副局長周鍔告訴記者,目前海鹽縣像尤麗一樣的外來人員子女共有5604人,其中近90%在公辦學校就讀,佔公辦學校學生總數的11%。

  為確保外來人員子女「能上學、上得起、上得好」,海鹽縣對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員子女一律安排就近入學。來自湖北武漢黃陂的王志,是武原鎮中學初二(3)班學習委員。今年16歲的他告訴記者,他隨父母來海鹽上學已3年多了,班上老師和同學對他都很好。他的任課老師說,因為考試總拿第一,王志已成為班上同學眼中的「明星」。

  「我們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和本地的學生實行統一教學、統一管理、統一評價。」武原鎮中學校長袁金林說,目前學校學生總數是1340人,外來人員子女就達到了292人,且呈逐年遞增態勢。在百步鎮橫港中心小學,學校除了「不向外來人員子女多收一分錢」之外,還特別規定「各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外來人員子女擔任小隊長、中隊委等職」。該校負責人介紹說,截至9月4日,全校接收就讀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共有294人,就學率達到100%。

  針對外來人員家庭的實際困難,海鹽縣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讀費用進行適當減免,並對一些家庭特別困難的實行教育券助學。來自四川長寧縣的雙胞胎姐妹廖姍姍、廖婷婷是武原鎮中學初二學生,因為父母打工收入較低,學校將她們作為教育券一等助學對象。這對小姐妹說,她們每人每學期能拿到205元助學券,上學費用負擔一下子減輕了很多。

  「只要外來人員子女就學真正有困難,學校就會為其申請救助,我們要確保外來人員子女沒有一個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海鹽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不分本地外鄉,就學一視同仁。」周鍔說,讓外來人員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就學,對其學習和身心健康成長非常有利,對提高人口素質更是好處多多。

相關焦點

  • 浙江省一視同仁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讀好書」
    浙江省一視同仁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讀好書」  新學期一開學,來自湖北省陽新縣三溪鎮黃衝村的尹銳同學興高採烈地轉學到公立溫州市育英學校就讀。尹銳媽媽尹翠還激動地對記者說,請給溫總理捎個信兒,我兒子轉學問題已圓滿解決,謝謝總理關心!也謝謝所有幫助過尹銳的好心人!  事情還得從前些天說起。
  • 80%外來工子女入讀公辦中小學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陳治家 通訊員吳立平攝影報導) 80%外來工子女進公辦中小學,佔比超過在校學生總數的60%,企業技術骨幹、管理人員以及各種人才子女100%保障公辦優質學位……珠海市金灣區經過短短幾年的努力,發展成為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區、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特色示範區和全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這是怎麼做到的?答案在於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捨得投入、凝聚合力。
  •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也能入讀公立學校,讀私立學校也有政府補貼!
    但是由於戶口的限制,小孩要上學讀書,只能在老家讀公立學校。如果在工作所在的城市上學,只能去一些民營學校。但是,民營學校的學費太高,雜費太多,很多家長負擔不起。結果就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兒童現象,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監護,各種安全問題和家庭問題頻發。其實國家也是重視這個問題的,出臺了各種文件,要求各個地方政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積極完善和推進積分入學制度。
  • 外來工子女在廣州有哪些升學通道
    由於公辦學校學位有限 外來工子女入讀公辦學校的政策恐成空頭支票  在天河區一家農民工子弟學校門口,李婆婆的臉緊貼著欄杆,目光一直沒有離開操場上那個扎著小辮子的小女孩,那是她的小孫女,正在讀學前班,下學期就要升讀一年級了。李婆婆說,她們家一年前從清遠遷到棠下村。
  • 電詐人員子女不得讀公辦學校:不能為了震懾而置教育法於不顧
    與此同時,有媒體報導稱,遭電信詐騙死亡準女大學生徐玉玉案後,電信詐騙多發地、福建安溪出臺規定,電信詐騙人員子女不得讀公辦學校等。看到這些消息,青鋒感覺似乎有些矯枉過正,對射殺流浪貓的學生應該批評或者譴責,對電信詐騙犯罪應該依法打擊和懲處,但對射殺流浪貓的學生勸退,尤其是規定電信詐騙人員子女不得就讀公辦學校,似乎找不到有什麼法律法規可依。
  • 租戶子女可統籌入讀公辦小學
    在通知中提到,廣州市戶籍非番禺區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若其監護人在廣州市內無自有產權房,以其番禺區合法租賃房屋作為唯 一居住地,需申請在番禺區入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起始年級的,由居住地教育指導中心根據本學區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其小孩入讀本學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起始年級。
  • 2017年李滄區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入學登記現場確認點
    公辦小學招生:信息採集及確認時間要牢記 提報材料不能少   《招生政策》中規定,2017年小學入學年齡為6周歲(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殘疾兒童入學年齡為7-9周歲,仍然採取網上信息採集和現場確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網上信息採集系統用於具有李滄區戶籍的適齡兒童和符合李滄區就讀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適齡入學子女的入學信息採集。
  • 廈門新改擴建38所中小學 外來娃也能上公辦校
    10年前,我剛到廈門時,外來工子女大部分都進不了公辦校。10年後,公辦校學位大大增加,外來孩子就讀公辦校不再遙不可及。10年前,初三學生畢業後流向社會的比比皆是。10年後,100%的初三畢業生都能升上各類高一級學校。10年間,廈門義務教育階段實現了費用全免,可老師的待遇卻不降反增,已經與公務員相當。
  • 龍文區將建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快看有沒在你家附近?
    未來五年,我們還將投建通源學校、龍溪學校、英橋學校三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逐步滿足大家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漳州一中龍文校區從2020年9月份開始已全部招收龍文戶籍生源,每年招收800名學生。在加快中學建設的同時,我局制定了《龍文區中學教育質量三年提升計劃》,從加大師資建設、加強教學教研、優化教學設施設備、實施學校精細化管理等方面不斷提高中學的辦學質量。
  • 2019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電詐人員子女禁讀公辦學校引爭議
    2019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電詐人員子女禁讀公辦學校引爭議 2018-12-10 16:28:18|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同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調配學校有區別?教育局回復
    同樣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啥調配的學校有區別?教育局回覆:是按這個原則分配受疫情的影響,這個暑假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短的了,才剛放假沒多久就要做開學計劃了,對於幼升小的孩子家長來說,孩子在哪讀書可是一件大事,8月7日,有幾位南寧的家長就找到我們記者,說是自家孩子沒被公辦學校錄取,要分到感覺不太好的民辦學校,他們有些想不通。
  • 讀民辦學校的學生能不能轉讀公辦學校?教體...
    在民辦學校就讀的學生是否可以轉公辦學校就讀?答市教體局工作人員回覆:學區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所在社區、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和轄區人口增長情況,按照「就近入學」原則劃定。民辦學校就讀學生可以轉到公辦學校就讀,從民辦學校轉出到公辦學校就讀的學生,由戶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就讀。民辦小學畢業後選擇就讀公辦初中的學生,由戶籍地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劃片招生、就近入學的原則安排入學。
  • 岱山告別民工子弟學校 新居民子女全部入讀公辦學校
    2017-12-04 10:44 | 舟山日報網絡配圖作為岱山唯一一所民工子弟學校,岱山曙光學校即將撤銷建制。該校現有在冊學生學籍已經分別轉入岱中小學和岱山初級中學,原來向學生收的學費今後由縣財政購買服務。
  • 公辦學校學位不足 新莞人子女如何上好學?
    非莞籍學生在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就讀人數共17.56萬人,佔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在校生總數的53.89%。其中,通過積分制入讀公辦學校的隨遷子女數(含優惠政策群體)為3.02萬人。 從教育資源存量看,東莞原有的教育資源規模是根據戶籍人口需求規劃,學位容量有限。而隨遷子女近年來持續以每年4萬—5萬的速度遞增,部分鎮街學位已趨於飽和。
  • 三亞添新規:民辦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援鄂醫務人員子女優先就學
    根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有關「照顧援鄂醫療隊隊員和隔離病區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優先就學」的要求,為統籌解決援鄂醫療隊和三亞抗疫隔離病區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在三亞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由市衛健委審核入學需求名單統一報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將根據各學校學位情況按就近入學原則優先予以保障。
  • 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入學需要準備什麼?
    現在城市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隨著務工大軍而來的是數量龐大的外來務工子女群體上學問題。對於外來務工人員而言,孩子上學問題絕對稱得上「頭等大事」。那麼這些家長可要注意了,因為隨遷子女的報名需要準備很多材料。
  • 公辦幼兒園年招生對象均是公職人員子女?教育局回應
    ■熱點回應  東莞3所公辦幼兒園,一年預算高達2776萬元,且招生對象均是政府、事業單位人員子女?  1/3公職人員子女有機會入讀  東莞市屬公辦幼兒園共有3所,分別是市機關幼兒園、市機關第二幼兒園和市實驗幼兒園。目前,這3所幼兒園主要招收市直機關幹部、職工以及公辦市屬學校教師子女。
  • 2021年貴州省外來人員隨遷子女報考普通高等學校實施辦法
    為貫徹《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 號)中關於「進一步落實和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和升學考試的政策措施」精神,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省教育廳等部門貴州省外來人員隨遷子女報考普通高等學校暫行規定的通知》(黔府辦發〔2012〕63 號)精神,結合我省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 無需戶籍,你家孩子也可以讀公辦學校!
    很多外來務工的家長 大部分都想要把孩子安排在東莞上學 但是由於政策原因 很多不是莞籍的家長 想要安排孩子在公辦學校上學是比較困難的 而私立學校因學費太貴
  • 外來務工子女入學集中報名 統一調撥入學
    原標題:外來娃報名        昨天,市內三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集中報名,記者到多個集中報名點探訪發現,不少家長為了給孩子報上名,早早地來到了學校門口排隊。多數給孩子報名的家長,早在一年前甚至是兩年前就留意招生政策,整理收集報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