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婦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懷孕的前三個月胎兒非常的不穩定,要如何才能穩住胎兒,避免出現流產的現象呢,很多孕婦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再懷孕前期很容易很緊張、焦慮,出現流產的現象,痛苦不已,其實流產也是有症狀的,下面就跟隨喜芽孕育的專家一起去來看看流產的症狀以及孕婦如何避免流產。
「見紅」就是指陰道出血,它是流產的症狀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症狀。流產的症狀主要有3個:
1、陰道出血。陰道出血可分為少量出血和大量出血,持續性出血和不規律出血。雖然出血經常被認為是流產的第一徵兆,但孕期的前三個月出現陰道出血現象是很正常的。不過,雖然陰道出血還伴隨著疼痛,這就需要特別注意了,因為那可能是流產的徵兆。
2、疼痛感。你的骨盆,腹部或者下背可能會有持續的疼痛感。當陰道出血的症狀出現後,可能幾小時或者幾天後你就會開始感到疼痛了。
3、陰道排出血塊或者淺灰色的組織。判斷是否流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流產不是一個單一的事件,而是連鎖反應中的一環。而且從實際情況來看,每個女性的流產情形和流產徵兆都是不一樣的。
流產都是有徵兆的,使體內胎兒不健康的表現,孕婦在懷孕期間需要確定腹中的胎兒是否健康,在懷孕的28周開始,就要對胎兒進行胎心監測,胎心監護,作為一種評估胎兒宮內狀態的手段,其目的在於及時發現胎兒宮內缺氧,以便及時採取進一步措施。正確解讀胎心監護圖形對減少新生兒驚厥、腦性癱瘓的發生,降低分娩期圍產兒死亡率,對預測新生兒酸中毒以及減少不必要的陰道助產和剖宮產術等產科幹預措施非常重要,正確對待和重視胎心監護,有時可以挽救一個珍貴的生命,避免不可承受之痛。
孕婦如何避免流產呢?
1.先兆流產
孕媽咪多以「妊娠後出現少量陰道出血、腰酸、陣發性下腹痛及下墜感」就診。
應對措施:注意休息,但不必絕對臥床,如有新鮮出血,提倡臥床休息。禁止性交,避免不必要的婦科檢査。注意陰道出血量和性質,隨時觀察排出液中是否有組織物。
2.難免流產
如果在先兆流產的基礎上,孕媽咪的陰道出血量進一步增多,腹痛進一步加劇,或者出現陰道流液情況,那就有可能發生難免流產了。
應對措施:一旦確診為難免流產,不宜強行保胎,應及早使胚胎及胎盤組織物完全排出,減少大出血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3.不全流產
在就診的出血量較多的患者中,不全流產佔多數。這時部分妊娠物巳經排出體外,尚有部分殘留於宮腔內或者嵌頓在宮頸口處,影響子宮的收縮,導致持續或大量的出血甚至發生失血性休克,這是較為緊急的一種流產類型。
應對措施:—經確診,須及時手術清理宮腔,因失血過多致休克者應先糾正休克,同時清理宮腔,並給予宮縮劑止血,術後給以抗生素預防感染。
4.完全流產
有的孕媽咪以「停經、陰道出血以及排出組織物」就診,就診時出血量多巳經減少甚至停止,腹痛也漸漸消失。
應對措施:一般不需特殊處理,但須觀察陰道出血、腹痛等情況的變化,若出血持續時間長,應排除宮內殘留的可能。
5.稽留流產
指胚胎或胎兒巳死亡滯留宮腔內尚未自然排出,孕媽咪多表現為早期早孕反應消失,孕中期腹部不見增大,胎動消失。
應對措施:稽留時間過長,多會影響患者的凝血機制,造成嚴重出血,並且胚胎組織有時可能機化,與子宮壁粘連緊密,為手術增加困難。術前要充分檢査患者的凝血功能,並做好輸血準備。
6.習慣性流產
連續自然流產3次或以上者稱3次性流產,連續2次的自然流產稱為復發性流產。
應對措施:男女雙方需要孕前即做詳細的身體檢査和泌尿生殖器官的檢査、染色體檢查、血型檢査、免疫及微量元素等方面的檢査,力求査明習慣性流產的原因,針對原因進行治療。
如果你不小心遇到了流產的現象,請一定到醫院去就診,早期的一些症狀可能會挽回你的孩子,就算不能,也要查明其中的原因,下一次懷孩子就不會擔心了,你有遇到過流產的現象嗎?又是怎麼走出了陰影?喜芽孕育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喜芽孕育)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