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素養要求。」陝西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王彬武表示,進入新時代,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是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基礎性工作,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體現在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等各個方面,更反映在作為教師專業素養的意識方面。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三級三類」骨幹教師的培養方式不斷做出調整。
「從能手到學帶,最後走向名師,臺階一層比一層高。」陝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承擔六批省學帶培養任務,該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長遠稱,「能手向學帶邁進的時候,導師要彎下身子成為橋梁,站起來成為梯子,要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第六批學帶培養採取「實踐導師點對點指導+理論導師一對多指導」的雙導師制,實踐導師全程跟蹤,全面指導。鎮安中學高中語文教師、學員張賓表示,培養非常有針對性,貼合學員們的實際,實踐導師手把手指導幫助很大。
這得到了實踐導師們的認可。「我當年學帶期是摸著石頭過河,到他們很幸運,有了我們前面成功的經驗,也有了導師的全程指導,親臨現場指導,他們會以更完美的自己去展現,成長的步伐更穩健,成長速度更快。」陝西省教學名師、興平市秦嶺中學教師司惠霞深有感觸。
陝西省特級教師、渭南小學校長郗莉是首批學帶,她認為經過前面五期不斷完善和改進,目前學帶培養方式已非常成熟,所呈現出來的這種「回報」,令她對整個教師隊伍發展特別有信心。郗莉談道:「可以說我們在拿名師的標準要求學帶,感覺要求越來越高了。」
特級教師、西鹹新區空港新城陽光裡小學副校長陳阿莉曾擔任過第四批學帶的導師,僅僅是學員的課題導師,不參與別的內容,跟有的學員只見過一次面。而現在她需要全程參與,指導學員所有活動。她說:「這對導師要求比較高,任務量也比較大,對學員提出的目標也更明確。」
學習是雙向的,不僅學員有收穫,導師收穫也特別大。「聽了報告,我發現學員都有獨特的一些做法,相互都有提升。他帶工作坊成員,實踐導師來帶他,在傳承中不斷提高。對他們是培養,對我們名師也是一種培訓學習。」吳積軍說,這也是頂層設計要實現的目標之一。「說實在的,一些學帶在某些方面比導師還要厲害。搭建這樣的平臺,不是讓導師來指導學員的每一步成長,很多時候要相互學習。」王長遠稱,導師和學員良好的師生關係和學習氛圍,能更好地將「三級三類」骨幹體系在全省40多萬教師心中紮下根,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