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在學習英語的路上越走越遠,然後就有了想做翻譯的想法。本人不才,但從大四開始就陸陸續續的做翻譯,走過了一些彎路也學到了一些教訓,所以今天跟大家聊聊筆譯的一些小問題,望能有所幫助。
我第一次做翻譯是在一家眾包翻譯網站,就不提名字了,現在差不多快倒閉了。當時是大三的寒假,閒來無事開始做做段落的翻譯,積攢了五百塊,才提現成功。然而我第一次真正的接稿子是在大四。當時的水平大概也就是過了CATTI三級筆譯,外加個專八。
其實,在你接稿子之前,一定要對自己的能力有個判斷,首先要有較為紮實的中英文能力,尤其是理解和寫作能力。理解是翻譯的基礎,而寫作則是對譯文的保障。一般來說,一萬字左右的詞彙量就能讓你能應付很多文章了,術語除外,但是術語的積累屬於翻譯的一部分。
另外,接稿前一定和你的客戶就能力問題說明,確保雙方在一個水平上交流,否則到時候譯文的質量和速度, 有可能讓你的項目徹底失敗,兩方都不得利。
其實對於翻譯能力的培養是持續和長期性的,CATTI三級甚至二級都是翻譯的開始,真正需要你做的,是持續不斷的學習、練習、工作和積累。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每個翻譯都有自己側重和擅長方向,沒有一個翻譯是全能的。要確定自己接什麼方向的稿子,首先要問問自己有什麼樣的背景基礎,一些同學比較喜歡經濟和商業類的知識,有的同學有理工科背景,這樣就有了天然的優勢。
但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背景,那決定接稿子之前,一定要把稿子查清楚、搞透徹,不要到時候連看都看不懂,26個字母組合在一起,單詞也都認識,但就是不知道說什麼,這還怎麼翻?!
建議大家在專業背景之外,先接一些比較通俗的文本,比如說明書、科普類等。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後,可以再接比較有挑戰性的稿子,但一定記住:沒有金剛鑽,千萬不要攬瓷器活。
從我的經驗來看,比較大型的翻譯公司都會招募翻譯兼職,作為儲備譯員,待有大型項目時將項目外包,微博也是很好的平臺。
這裡需要提一下騙譯,如果某翻譯公司要你試譯幾百字甚至一千字的稿子,基本就是騙子了,這樣的多發生在只有一個QQ聯繫的翻譯公司,同學們多多注意。接稿前一定要確認公司的真實性,要求看一下工商執照,再去群裡問問有沒有知道的,網上搜索搜索。如果是大稿件,一定要籤合同!
這個問題呢,首先我的原則是不能太低。有同學抱著學習的心態來做筆譯,寧可少收錢甚至不要錢,也要接稿子,其實這樣真的害人害己啊。首先低價打亂了翻譯市場,很多人會認為翻譯就那麼回事,隨便翻翻麼,最後卻釀成了不可挽回的錯誤;再有低價不符合自己的付出,甚至會讓你的能力無法提高,因為往往沒有人給你提供翻譯反饋。一般來說80-150元/千字對於普通的同學還是可以接受的。
報價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是按照英文記還是按照中文記,因為中英文的比例是很有差距的,一般來說一千英文字,可以翻譯出1500-1800中文字。還有,報價的時候是按照Word中的「字數」(推薦),還是按照「字符數」,甚至是「中朝字符」。
簡單來說: 字數:每個漢字、英文單詞、單獨的字母、單獨的數字及標點都計算成一個字;
字符數(不計空格):所有的漢字、字母、標點都計成字符數;
中文字符與朝鮮語單詞:只計算漢字與標點,不計算英文單詞、字母及數字,不利於譯員。
不一定每個稿子都用CAT,但你一定要學會!現在英語學得好的人不在少數,但不代表他們都能做翻譯,能力是一方面,但是工具也有很大的原因。
CAT的兩個主要特點就是術語管理和記憶庫管理。以SDL Trados為例,記憶庫的管理可以讓你在科技類為主(甚至文學類)的翻譯中節省很多的時間,而術語又可以保證上下文的統一。
我一直覺得MT+CAT +PE(機器翻譯+CAT+譯後編輯)是極為有效的辦法,可以大大節省翻譯時間,也可以更大的提高翻譯的準確率。將百度翻譯、微軟等MT的API安裝到Trados後,就可以實施了。
本人一開始使用的是Google Translator Toolkit,當年還沒被封,可以使用谷歌的機器翻譯,然後進行翻譯,但是缺點就是不能很好積累自己的記憶庫和術語庫。但Trados可以很好的解決,大家一定要好好積累自己的術語和語料庫,這也是你很重要的財富。
筆譯的乾貨就給大家準備這麼多了,AT家主要是口譯(嚴肅臉),但也歡迎筆譯經驗豐富的小夥伴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