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林巍·《緊迫的環境汙染問題(下)》

2021-02-19 英文巴士

緊迫的環境汙染問題(下)
Urgenc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I)

林巍
Lin Wei

在整個生態平衡系統中,各種存在與發展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例如,植物為動物提供所需要的氧氣和食物,同時吸取動物的排洩物為養料,使二者得以蓬勃發展。在動物之中,固然是弱肉強食,但其生存模式也抵消了弱者過分繁殖的危險,而弱者的相對迅速增長,又化解了被滅種的危險。在植物之中,從樹木到灌木,也都被有效地自然調節著——雷電擊下的森林大火,防止了樹木的過分茂盛,以至於剝奪小灌木的生機。

In our ecosystem, everything is interdependent. For example, plants provide oxygen and food to creatures and at the same time assimilate their excretions as nourishment, resulting in both flourishing. In the animal kingdom, the prevailing law of the jungle has prevented the weak from excessively propagating, while their remarkable breeding rate is immune against extinction. Similar natural laws are also ruled in the bush and shrubbery, where bushfires caused by thunderstorms may give room for groves to grow.


自從地球上出現了人類,就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的思維最發達,有獨特的語言功能,可製造工具,這使他們處於食物鏈的最頂端。他們以前所未有的威力改變了地球,也破壞著它的平衡。以能源而言,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石化能源已成主導,而石化能源不可再生,若大規模地開發利用,必迅速消耗地球億萬年積存下的寶貴資源,同時破壞生態、汙染環境、毒化水質,威脅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的能源利用,目前仍以煤炭為主,而煤炭的燃燒對大氣汙染尤為嚴重,加之我國眼下在煤炭開發利用中具有效率低下、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等特點,便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更有甚者,過分強調經濟增長、強調GDP,便難免要以犧牲生活的其他方面為代價。最近,一項由美國、以色列及中國科學家共同進行了二十餘年的研究表明,居住在中國淮河以北的五億人,因其冬天以煤炭取暖,故其平均壽命比南方人縮短5.5年。當然,對此準確性不免存有爭議,但就我的親身體會,又並非「空穴來風」。

Earth-shaking change has taken place since a species of animal called human appeared in this planet. With their superior intelligence, unique linguistic faculty and tool-making capacity, they climbed to the top of the food chain. Human beings have both altered the earth as well as disturbed its ecosystem i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As far as energy consumption is concerned, unrenewable fossil fuels such as coal,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have become dominant energy in the world. Exploring fossil fuels, the treasure house of the earth accumulated over the past billions of years, in a massive and uncontrolled scale will surely damage the ecosystem,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contaminate the water and threate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n China, the dominant energy has so far been coal,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air pollutants, exacerbated by China’s low-efficiency exploration and substantial greenhouse emission. Moreover, guided by an imbalanced view of development, the economy and GDP growth will be promoted inevitably at the expense of other aspects of quality life. A recent research conducted by researchers from the US, Israel and China over the past 20 years or so, suggests that the average lifespan of 500 million people living north of the Huaihe River is 5.5 years shorter than their compatriots in the south due to that the region burns coal to get heating in winter. While the accuracy of the study may still be in doubt, my personal experience tells me that it is definitely not fabricated out of nothing.


中國每年的總產值,約佔世界百分之十,卻消耗著世界上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能源。中國這樣一個龐大體,其一呼一吸,地球是有感覺的。所以,特別是對於中國人來說,資源切不可浪費,因為1乘以13億,無論對資源的消耗還是對環境的破壞,都是一個巨大的數目。相反地,若每個中國人對環境做出一點貢獻,其正能量也是巨大的。

China’s gross annual value counts for 10 percent of world’s, but consumes more than 40 percent of the world’s resources. An economy as gigantic as China influences the whole world by its every pulse. Given the size of its 1.3 billion population, the Chinese in particular are the least able to afford any waste of resources, which will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 of the globe. Correspondingly, every effort made by the Chinese in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will produce enormous positive effects as well.


然而,人類畢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我們應真正體現出「天人合一」整體觀的傳統智慧。須知,規律是不可違反的,否則就要受懲罰。正如恩格斯所說,人類向大自然的每一次索取,都得到了應有的報復。中國諺語也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我們現在面對的汙染,正是我們長此以往索取的報應,而其嚴重與持續程度,亦與索取成正比。

Human beings are after all part of natural world where laws reign indiscriminatingly, and nature has retaliated every profit we gained from it, as Engels put i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ew of 「ma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ure」 should truly be valued. In Chinese, in fact, there is also a saying, 「Good and evil in the end will be recompensed; it is a question of sooner or later」. We are reaping pollution in proportion to what we have sowed.


生產不是為了生活更美好嗎?如果不是,又是為了什麼?誠如《聖經》所講,賺得了全世界,而毀掉了自己,又有什麼意義?所以,對於「發展是硬道理」要有更全面、科學的理解。簡言之,只有良性、平衡、有益於人們生活的發展才是硬道理。

Should the purpose of our development be for a better life? If not, what is it for? As the Bible says, 「Isn’t that meaningless to have made profits of the world and ruined yourself at the same time?」 The popular phrase of 「Development is of overriding importance」 should therefore be understood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 development that is well balanced and beneficial to people’s wellbeing should be deemed as of overriding importance.  

(林巍 譯)

【雙語】林巍·《緊迫的環境汙染問題(上)》

相關焦點

  • 【雙語】《「知行合一」論》(下)
    目前在中國哲學史的研究中流行著一種觀點,認為宋明以來的理學家談論知行問題,總是把這個認識論問題和道德修養問題混為一談,並認為這是中國古代哲學家的局限性和錯誤所在。第一,宋明以來的理學家本來就不認為知行問題只是認識論問題,而認為知行問題之所以重要,正因為它關於道德修養問題,是個關乎「善」的問題 ,「善」必須體現在生活實踐之中。
  • 雙語:我國研發出可降解塑料 有望解決海洋汙染問題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科技IT>正文雙語:我國研發出可降解塑料 有望解決海洋汙染問題 2018-09-07 09:37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 山上養殖汙染山下水源引糾紛 蒼南福鼎聯動處理跨界環境汙染問題
    山上養殖汙染山下水源引糾紛 蒼南福鼎聯動處理跨界環境汙染問題 發布時間:2020年04月07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4月7日消息:日前,溫州市生態環境局蒼南分局、寧德市福鼎生態環境局啟動跨界聯動執法機制,共同解決一起跨界環境汙染糾紛問題。
  • 汙染環境罪應規定為危險犯
    但是,在理論上,對汙染環境犯罪形態的認識並沒有形成統一意見,存在結果犯、行為犯兩種觀點,罪名體系不完善,科學性不強,給司法實踐帶來困惑,影響司法權威和效果。如何認識汙染環境罪的犯罪形態、儘快完善立法,促進實現法益保護、環境治理、經濟發展相協調,是一個緊迫而重要的課題。  汙染環境罪犯罪形態的立法發展變化。
  • 雙語環境下,孩子會出現什麼問題?關於雙語成長的誤區和真相
    現代社會高速發展,人口流動性大,融合度高,很多不懂地域的人們組成了家庭,甚至出現很多跨國婚姻組成的家庭,那麼孩子就會面對2種或3種不同的語言學習,那麼這種語言環境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呢?這種影響是有利還是有弊呢?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給環境汙染問題開「藥方」
    周琪: 從辦學目標來看,這一專業立足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修養,具有良好人文素質、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針對複雜的環境汙染問題,能運用所掌握的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和環境治理與環境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開展水汙染、大氣汙染和固體廢物汙染治理的技術開發和工程設計,環境規劃與管理的高素質、創新性、應用型人才。
  • 讀者聚焦(關注生態環境問題·聚焦土地汙染(下))
    原標題:讀者聚焦(關注生態環境問題·聚焦土地汙染(下))   化工廠汙染使抽穗稻子枯死  幾年前的一個初秋,地裡的稻子開始灌漿抽穗了。眼看著一天天鼓起來的稻穗,村民們心裡樂滋滋的,見著面都會開心地說:「今年又是一個大豐收啊!」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給環境汙染問題「開藥方」
    「簡單來說,環境工程類專業旨在針對複雜的環境汙染問題,培養能進行環境監測和環境影響評價,開展水汙染、大氣汙染和固體廢物汙染治理的技術開發和工程設計,以及環境監測、環境規劃與管理的高素質、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原院長周琪教授說。
  • 實體法與程序法雙重約束下的汙染環境罪
    然而有研究成果表明,在2011 年《刑法修正案(八)》之前,我國刑事司法領域鮮有依據刑法第338 條所做出的刑事判決。②2011 年《刑法修正案(八)》施行以來,雖然確立了「汙染環境罪」的罪名,但因判定標準不明,各地的刑事判決數量並沒有顯著上升。
  • 緊盯問題舉一反三 切實解決環境汙染突出問題
    本報訊(記者張建新)8月7日上午,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強在平頂山調研途中,採用不打招呼的方式,隨機到昭平臺水庫檢查督導環境汙染防治工作。    昭平臺水庫是平頂山市、魯山縣居民飲用水水源地。根據《水汙染防治法》有關規定,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不能有排汙單位。
  • 萬億大氣汙染治理藍海下 環境監測儀器「蓄勢待發」
    近日,我國關於「十四五」建議中,明確提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大任務。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建議》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 嚴防汛期自然災害次生環境汙染問題
    生態環境部
  • 北京空氣品質持續嚴重汙染 應急方案首次啟動(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北京空氣品質持續嚴重汙染 應急方案首次啟動(雙語) 2013-01-14 14:25 來源:china daily 作者:
  • 以生態文明理念解決環境汙染突出問題
    環境問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短板  我國經過30多年經濟快速持續增長,目前已經進入城鎮化中期和工業化中後期,走完了發達國家一百多年走過的歷程。壓縮型的快速工業化進程,積累了不少經濟發展階段的環境問題,數量大且關係複雜:一方面新型環境問題不斷出現,另一方面歷史遺留環境欠帳較多,環境風險不斷累積,環境汙染總體尚未遏制,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短板。  環境質量低下的狀況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健康。
  • 北京潤鳴環境:氟汙染土壤修復中相關問題探討
    北京潤鳴環境:氟汙染土壤修復中相關問題探討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氟廣泛存在於地表、水體及大氣中,水和食物中的氟主要來源於土壤。氟的工業汙染來源很多,像煉鋁、磷肥、磷礦石加工、鋼鐵生產、有色金屬冶煉、焦炭、化肥、電鍍等企業都會產生氟汙染。
  • 英語作文:關於河水汙染(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英語作文:關於河水汙染(雙語) 2013-01-10 14:08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中國環境問題包含環境汙染嚴重、環境風險高,生態損失大三方面
    中國環境問題包含環境汙染嚴重、環境風險高,生態損失大三方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2-18 20:36 來源: 中國政府網 [陳吉寧]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中國的環境與老百姓的要求和期盼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今天的環境問題可以概括為三句話:環境汙染嚴重、環境風險高,生態損失大。大家都關心PM2.5的事情,2015年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265個城市不達標,平均超標天數比例達23.3%。
  • 陳潔瓊:汙染環境罪與非法經營罪競合適用帶來的問題
    直至2016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6】29號)(以下簡稱「《2016年解釋》)出臺,明確了在無證經營危險廢物汙染環境刑事案件中可以適用非法經營罪,與汙染環境罪擇一重罪處罰。
  • 「兒童教育」在雙語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都有哪些優勢?
    一項針對嬰兒的新研究表明,在雙語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未來通常能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研究人員還想找出這背後的原因。出處: 《南德意志日報+》作者: Astrid Viciano時間: 2019.02.06譯者: 芋艿此文由公益翻譯使者提供這是何等一份禮物。
  • 環境汙染是當今人們所面對的一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環境汙染是當今人們所面對的一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s facing mankind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