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我國研發出可降解塑料 有望解決海洋汙染問題

2020-12-25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科技IT>正文

雙語:我國研發出可降解塑料 有望解決海洋汙染問題

2018-09-07 09:37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developed a plastic that degrades in seawater and could help curb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lastic pollution in the oceans.

  中國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在海水中可以降解的塑料,可以幫助抑制海洋中日益嚴重的塑料汙染。

  The new polyester composite material can decompose in seawater over a period ranging from a few days to several hundred days, leaving small molecules that cause no pollution, said Wang Gexia, a senior engineer at the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科院化物所的高級工程師王格霞說道,這類新的合成聚酯材料經過幾天到幾百天的時間以後可以在海水中分解,分解後的小分子對海水沒有汙染。

  For a long time, people focused on 』white pollution』 on land. Plastic pollution in the seas only caught people’s attention when more and more reports about marine animals dying from it appeared in recent years, said Wang.

  王還表示,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關注的是在陸地上的白色汙染,但是對於海洋的塑料汙染問題僅在最近幾年才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越來越多的關於海洋生物死亡的報告出現。

  Scientists combined non-enzymic hydrolysis, water dissolution and biodegradation processes to design and invent the new material.

  科學家將非酶水解、水溶解和生物降解的過程聯繫起來,設計並發明了這種新型材料。

  The research was recently selected as one of 30 winning projects at a contest of innovative future technologies in Shenzhen,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ontest encouraged young Chinese scientists to conceive groundbreaking technologies and trigger innovation.

  最近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深圳市舉行的創新未來技術大賽中,這項研究是30個獲獎項目之一。這次大賽的目的在於鼓勵年輕的中國科學家構思開創性的技術並激發創新活力。

  China has given top priority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tributing Chinese wisdom to resolving global pollution.

  中國已經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為解決全球汙染問題貢獻了中國的智慧。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海水可降解的塑料來了! - 國家海洋預報臺官方
    什麼是海水可降解塑料?為什麼要研發它?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暉。紀錄片《塑料海洋》揭露塑料垃圾帶給海洋的災難。(資料圖片)海水可降解塑料製品,外觀與普通塑料無明顯差別。在海水裡浸泡3個月的海水可降解塑料樣品(上)和良好保存的樣品(下)對比。
  • 中科院理化所成功研發海水可降解塑料,希望率先在海南應用推廣
    季君暉說,研發它是為了解決日益嚴峻的海洋塑料汙染問題,替代難以降解的通用塑料,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海南當前已開啟『禁塑』工作,加上海南是海洋大省,海水可降解塑料應用越早越好,範圍越廣越好。」紀錄片《塑料海洋》揭露塑料垃圾帶給海洋的災難 資料圖「人們關注塑料汙染問題始於上世紀60年代。人類對陸地上塑料汙染的感受越來越深刻,科學家們最先想辦法解決的是陸地塑料汙染問題。」季君暉說,這才有了我們現在常用的生物降解塑料。
  • 日本研發出不用牙膏的牙刷和海水可降解塑料
    新華網東京1月8日電(記者 華義)從十分注意環保的角度出發,他日本最近研發出了不用牙膏的牙刷、可海水降解的塑料以及「非誠勿擾」的自動門。牙膏中通常含有磨砂效果的塑料微珠,即一種極小的微塑料,近年來微塑料汙染問題日益受到日本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僅在海洋生物體內,甚至有研究稱在人體排洩物中也發現了形形色色的微塑料。
  • 塑料分解時間由20年以上縮短至1年內!日本三菱化學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塑膠袋
    據日媒報導,日本三菱化學和名古屋市一家包裝材料製造商共同研發出了一種可在海水中降解的塑膠袋,致力於解決「海洋垃圾汙染」問題。這種塑膠袋採用的是「Bio PBS」材料,主要由甘蔗等植物成分製成,利用了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垃圾的原理,主要通過海水中的微生物來分解。
  • 儀徵化纖解決「白色汙染」取得突破 我國生物可降解塑料實現工業化...
    近日,儀徵化纖綠色產品大家庭又增添「姊妹花」,PBST、PBAT兩種生物可降解塑料成功實現在萬噸級裝置上工業化生產,工藝路線國際領先。這兩種塑料的最大特點是在堆肥條件下能夠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其實現工業化生產將有力推動我國工程塑料領域綠色化發展進程。
  • 塑料降解之變
    季君暉  現代生活中塑料製品隨處可見,關於其危害也早就形成共識。科學研究發現,不同的塑料品種在環境中可以存在數十年到數百年不等,最穩定的聚乙烯製品可以在土壤環境中存在超過400年,在海洋環境中存在時間會更長。而降解塑料在土壤或堆肥環境中一般會在6個月內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推廣降解塑料,是解決塑料汙染問題的有效手段。
  •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白色汙染的終結者嗎?目前看起來還很難
    生物可降解塑料因此備受追捧,被寄予厚望。但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可以根治塑料汙染嗎?法國道達爾集團研發亞洲副總裁、道達爾中國首席科學代表徐忠華認為,大面積推廣基於生物基的可降解塑料在當前看來並不現實。他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在相當長時間裡,我們還是得依賴傳統塑料製品。
  • 美國科學家研發出新型塑料 可重複回收利用
    綜合報導,目前,塑料汙染問題非常嚴峻,僅是全球海洋中的塑料汙染就可能會對包括漁業、海上娛樂產業等「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大約2.5萬億美元的損失。不過,美國伯克利實驗室最新研發出了一種可回收的塑料,或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
  • 可口可樂第三次被評最大塑料汙染者 面對塑料汙染我們可以做什麼
    一項數據顯示,今年3月,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雀巢和聯合利華對六個發展中國家造成了每年50萬噸的塑料汙染。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可口可樂公司同樣被評為了「最大塑料汙染者」,可口可樂方面還做出了回應,表示正在努力解決這一至關重要的全球性問題,既要切斷進入海洋塑料汙染物的源頭,也要幫助清理現有汙染。
  • 必須釐清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別被「偽降解」蒙蔽了!
    PART-2限塑令和禁塑令根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7月14日發布的最新環境報告估計,每年有52000噸塑料微粒最後落到了海洋裡。每年還有2萬噸塑料微粒排放至遙遠的冰雪覆蓋地區,相信你們也一定看到過很多海洋動物體內充滿了塑料產品痛苦死去的畫面。
  • 日本三菱化學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塑膠袋,自然分解時間由20年以上縮短至1年內
    日本三菱化學和名古屋市一家包裝材料製造商共同研發出了一種可在海水中降解的塑膠袋,致力於解決「海洋垃圾汙染」問題。由於海洋中微生物數量相較土壤中較少,通常情況下,普通塑膠袋在海洋中自然分解需20年以上,但這種購物袋只需要需1年左右就可以被完全分解。三菱化學的高管柏谷一郎先生表示,公司希望通過推廣使用這種袋子來幫助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
  • 可降解塑料有哪些?
    無所不在的塑料製品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由此產生的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少汙染。以塑膠袋為首的塑料製品造成的白色汙染正在一步步危害自然環境和人們的正常生活。塑料是一種合成的高分子化學製品,大部分塑料是以不可再生的石油為原料,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縮聚而成。
  • 可降解塑料迎來百億級風口,市值醫生:重點關注3個門檻
    我國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限塑令,實行十年以來,白色汙染沒有減少,反而讓塑料生廠商大賺了一次。2020年底前,我國最強限塑令將落地實施,短期內可降解塑料增加的量將非常可觀,可達到百億級增量,但這遠未達到可降解塑料的天花板,長期來看,可降解塑料存在千億級的市場空間——根據國信證券測算,國內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空間巨大,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膠袋、農用地膜和包裝用塑料薄膜四大重點應用領域合計約有1017萬噸的潛在需求空間。
  • 2020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與投融資峰會暨中國化工報社產業金融智庫...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成立了塑料循環課題組,與相關協會聯合發出倡議,呼籲全社會共同推動塑料在原料生產、加工、銷售、使用等全產業鏈環節的汙染防治工作,走出一條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的新道路。  創新是從根本上最終解決塑料汙染問題的關鍵。化學回收再利用是目前國內外創新的重點,生物基和可降解材料是近年來全球重視和研發的重點。
  • 「限塑」加速可降解塑料概念股走強
    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非常驚人。以塑料購物袋這項「限塑令」中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從2008年開始,我國一直在執行「限塑令」,12年間,國家及地方政府先後共出臺了14項法案、規劃,加速推進限塑政策落地。今年以來,20多個省份又相繼密集發布了新的升級版「限塑令」,堪稱史上最嚴,「限塑令」的涉及範圍將會進一步擴展。
  • 駱永明等:重視土壤中微塑料汙染研究 發展源頭管控和環境降解修復...
    微塑料是指環境中粒徑小於5mm的塑料類汙染物,包括碎片、纖維、顆粒、發泡、薄膜等不同形貌類型。微塑料汙染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尤其在海洋和潮灘環境中微塑料的來源、豐度、環境行為及生態效應受到普遍關注。
  • 日本成功研發出可調速降解塑料薄膜
    據《日刊工業新聞》2012年5月30日報導,日本宇都宮大學研究生院的木村隆夫帶領的研究小組與櫪木抗菌研究所合作,通過調整可降解塑料主要成分的扇貝殼微細鈣化合物比例,成功開發出可調速降解農用塑料薄膜
  • BPS日報:上海市長親自開會,推進可降解材料研發!
    圖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網政府常務會議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8月24日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會議原則同意《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並指出,要將推進塑料汙染治理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相結合,推動上海在塑料汙染治理方面率先取得成效。
  • 雙語|趣味動漫|應對海洋塑料汙染,BBC英語大破解
    瘋狂動物城 四BBC英語大破解Tackling the sea of plastic應對海洋塑料汙染減少目前每年倒入海洋中的八百萬噸塑料廢棄物是世界各國的當務之急。回收利用塑料製品是終止汙染惡性循環的一個良策。這些是回收塑料瓶的機器。把用過的塑料瓶放進去後,它就會吐出相當於現金的票券。同時它也能掃描票券上的條形碼,並提供將這筆收入捐贈給慈善機構的服務,或將票券抵兌機器所在的這間超市的消費券。從瑞典全國上下收集的廢品會被帶到這個位於斯德哥爾摩以南90分鐘的工廠裡。
  • 可降解塑料火了!這隻A股狂拉四連板
    丹化科技:可降解塑料處研發階段12月2日晚間,丹化科技提交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並對相關事項補充風險提示。其中表示,公司主營產品為乙二醇和草酸,PGA為公司處於研發階段的副產品,對公司生產經營無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