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迎來百億級風口,市值醫生:重點關注3個門檻

2020-12-20 3分鐘學管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段視頻:一隻被塑膠袋堵住嘴巴的烏龜,從它的嘴巴裡拉出血肉模糊的塑膠袋滿是淚痕。看完視頻在感嘆塑膠袋對海洋生物的危害同時,也對限塑令發起深思。我國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限塑令,實行十年以來,白色汙染沒有減少,反而讓塑料生廠商大賺了一次。

2020年底前,我國最強限塑令將落地實施,短期內可降解塑料增加的量將非常可觀,可達到百億級增量,但這遠未達到可降解塑料的天花板,長期來看,可降解塑料存在千億級的市場空間——根據國信證券測算,國內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空間巨大,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膠袋、農用地膜和包裝用塑料薄膜四大重點應用領域合計約有1017萬噸的潛在需求空間。不過,要充分挖掘這個市場,目前這幾大門檻仍亟待突破。

摘自:市值醫生模型-中小企業發展潛力自評問卷

在一次性塑料製品替代產業中,重點要關注的門檻是:

1 專利技術,仍然沒有得到創新性突破

其一、影響可替代品的開發。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新版「禁塑令」,它被行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禁塑令」。這份「禁塑令」釋放了一個信號:不可降解塑料將逐漸被全面禁止。

這份新政實行後,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已經開始快速提升。僅在外賣和快遞對可溶解塑料需求較高的行業需求就能達到154.53萬噸,市場增長達到36倍,潛在的需求有1017萬噸。

從2019年我國的外賣盒使用量來看,274億個飯盒使用量代表可降解飯盒存在極大的替換空間。日常可見的一次性塑膠袋,以2019年我國塑膠袋10950億個30%的可溶解塑膠袋滲透率來看,至少有3055億個可溶解塑膠袋替代量。

儘管一次性塑料替代品的研發和產業發展正在推進,但大規模使用替代材料仍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和挑戰,比如:

目前市場上的可降解餐盒材料基本為一半澱粉、一半原本的塑料材質,這是因為中餐屬於熱食,百分百的可降解材質容易變形;

目前可降解塑料的現有滲透率低、行業起步晚,要在研發上找到耐熱、不變形的環保材料進行完全替代,還比較困難。

在2020中國包裝容器展上展出的紙質外賣餐盒

其二、價格困擾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

可降解塑料材質的價格是普通塑料的2-3倍。以原材料PBAT為例,價格高主要是製作原料價格高,其次是利用率低消耗大,主要還是技術沒有攻破。

作為重資產,重投入行業,資產利用率平均只有50-90%,雖然有的企業已經優化到83%,未來也需要很多投入才能降低生產成本。成本高,直接導致使用得少,但反過來只要使用數量提高了,成本一定會降下來。

因此,還是要從源頭上解決塑料廢棄物與汙染問題,尤其是上遊的技術創新。產品設計不僅要考慮環境需求,同時還要考慮到實際使用中涉及到的食品安全、使用習慣等問題,但是目前多項技術仍然掌握在少數企業手中,替代產品產業尚處於發展初期,市場競爭力較弱。替代品市場要做大,還需要更多企業、政策和消費者的支持。

2 政策

雖然國家已經明確頒布新令,但是可降解塑料需要的降解環境沒有明確,統一的生產標準也還沒有。

目前需要工業堆肥才能降解,不堆肥就無法降解?可降解塑料在低溫或者在海洋環境,土壤中的可降解塑料降解是十分緩慢的。但是總體來看,可降解的降解速度比普通塑料速度快。

此外,可降解塑料目前沒有生產標準,具體哪一種塑料對環境最友好,生產成本最低,以及產能之間的權衡,都還沒有確立國家甚至世界標準。

3 資本運作

據國信證券研報表示,國內可降解塑料相關上市公司主要有:金髮科技、金丹科技、瑞豐高材、中糧科技、華峰氨綸、彤程新材和萬華化學。在政策扶持下,包括但不限於以上公司都在瞅準機會擴充產能,希望解決成本高企、產能不足等問題,中小企業也能緩解融資難、貴、慢的困境,加速行業快速發展。

部分上市公司的可降解塑料產能布局

可降解塑料前期發展進程慢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相信在生態保護、政策壓力、行業轉型、資本布局的多重作用下,市場競爭力能得到加強,進而打開一個全新的市場。

(文中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公開整理)

相關焦點

  • 「限塑」加速可降解塑料概念股走強
    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非常驚人。以塑料購物袋這項「限塑令」中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按照要求,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等重點地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今年下半年以來,發改委聯合九部門加強對塑料汙染治理問題的推動,各省市也集中出臺強制落地政策,行業有望進入滲透率快速提升階段。隨著最嚴「限塑令」實施日期的確定,最直接利好的產業無疑是可降解塑料相關生產企業。
  • 千億級市場風口 龍頭猛拉20%!最強限令倒計時一個月 概念股來了
    原標題:千億級市場風口,龍頭股猛拉20%!隨著「限塑令」的普及,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需求和應用範圍將快速擴張,相關企業在政策加碼下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 可降解塑料火了!這隻A股狂拉四連板
    可降解塑料是個綜合性、高技術、高投入的行業,公司的PGA項目及下遊應用未來能否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全國開始推行史上最嚴禁塑令的背景下,可降解材料成為了新風口。萬聯證券表示,目前已有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北京市也於近日發布了「限塑十條」公開徵求意見。隨著「限塑令」的普及,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需求和應用範圍將快速擴張,相關企業在政策加碼下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如今年底將至,《意見》執行第一階段臨近節點,可降解塑料概念持續走強,建議關注相關龍頭企業。
  • 一個「塑膠袋」背後:百億級風口,千億級潛在增長空間?
    每年,人類產生近3億噸垃圾。有800多萬噸垃圾被扔進海洋,至少10億個海洋生物因為塑料垃圾失去生命。每周,全球人均吃掉一張「信用卡」。因為未被回收的塑料慢慢降解成塑料微粒,出現在土壤、水體、空氣,以及富集在海洋動物體內。
  • 關注限塑大趨勢下可降解新材料的投資機會
    核心觀點【本周重點關注——關注限塑大趨勢下可降解新材料的投資機會】今年以來,禁塑限塑政策頻頻發布。我們認為在政策的引導下,以下兩個方面將迎來發展機遇:1)可降解塑料新材料,2)固廢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具體來講,目前國內如澱粉基、PLA、PBAT等可降解塑料需求較低,在禁塑限塑政策推進下,產業將迎來需求提升與成本下降。同時,當前我國塑料製品回收率低,未來智慧城市將加速布局固廢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從而帶動物聯網、車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在固廢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應用,建議投資者關注投資機會。
  • 冠豪高新逆勢上漲背後:搏擊千億可降解塑料市場 聰明資金連續買入
    1)食品級白卡紙有望成為塑料餐具主要替代產品根據國家標準GB4806.8-2016《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製品》,食品級包裝用紙必須使用原生木漿為原料,市場普遍認為食品級白卡紙是替代塑料餐具的最合適材料。
  • 安徽「限塑令」政策升級 「塑料之鄉」迎來可降解塑料大訂單
    來源:央視原標題:安徽「限塑令」政策升級 「塑料之鄉」迎來可降解塑料大訂單元旦剛過,汪留生的塑料加工廠正在滿負荷的運轉。幾名工人晝夜忙碌,拼命完成手中的訂單。相似的場景,在過去的十年裡一次次上演,從不曾中斷過。春節是每年塑膠袋使用的一個高峰。
  • 冠豪高新逆勢上漲背後:搏擊千億可降解塑料市場聰明資金連續買入
    分步驟、分領域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製品、快遞塑料包裝等。1)食品級白卡紙有望成為塑料餐具主要替代產品根據國家標準GB4806.8-2016《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製品》,食品級包裝用紙必須使用原生木漿為原料,市場普遍認為食品級白卡紙是替代塑料餐具的最合適材料。
  • 「禁塑令」影響,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快速發展!
    原標題:「禁塑令」影響,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快速發展!降解塑料是指塑料及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因此,也被稱為可環境降解塑料。那我們來看看可降解塑料有哪些?   按照原料來源看,塑料可分為石油基和生物基。按照能否降解,塑料可分為不可生物降解和可生物降解。   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指由自然物質生產且可降解的材料。
  • [隆眾聚焦]:「限塑令」促進可降解塑料行業大發展
    因此,也被稱為可環境降解塑料。現在有多種新型塑料:光降解型塑料、生物降解型塑料、光、氧化生物全面降解性塑料、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熱塑性澱粉樹脂降解塑料。降解塑料的主要應用領域有:農用地膜、各類塑料包裝袋、垃圾袋、商場購物袋以及一次性餐飲具等。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有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的文件,「限塑令」擔憂加重,可降解塑料材料備註關注。
  • 限塑令前夜塑料之鄉「荒」了:可降解塑料成本翻3倍 一天30個電話無...
    但在巨大風口下,沒有訂單讓一眾大中小塑料企業不得不「剎車」——一邊繼續生產即將過時的一次性塑料製品,一邊敏銳探知著可降解的風口真正到來。 「市場會很大,但這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現在轉也就像是在賭博一樣。」當地一家企業主表示。此番轉向,被部分人視作80年代在承包責任書上簽字的小崗村村民。
  • 限塑令前夜塑料之鄉「荒」了:可降解塑料成本翻3倍 一天30幾個電話...
    但在巨大風口下,沒有訂單讓一眾大中小塑料企業不得不「剎車」——一邊繼續生產即將過時的一次性塑料製品,一邊敏銳探知著可降解的風口真正到來。「市場會很大,但這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現在轉也就像是在賭博一樣。」當地一家企業主表示。此番轉向,被部分人視作80年代在承包責任書上簽字的小崗村村民。
  • 海南禁塑全面開啟 可降解塑料時代來臨 行業龍頭金髮科技獲機構看好
    今年初,發改委、 環境部公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 升級的新限塑令一方面將塑料限制使用領域擴大至快遞、餐飲、酒店等領域, 另一方面明確了 2020 年底、 2022 年底和 2025 年底三個時間節點, 對部分場合提出了禁塑的要求, 同時提出積極推廣應用可降解塑料等替代品。之後, 各部門、各地政府紛紛出臺實施方案, 明確了限塑的具體目標與時間點。
  • 上海出臺新版限塑令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可關注
    根據最新消息得知,為了加強塑料汙染治理,上海出臺新版限塑令,提出了塑料汙染治理的分階段目標,率先在餐飲郵政快遞等禁限部分塑料製品,並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這個時候,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又將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下面看看有哪些相關概念股可關注?
  • 可降解塑料並不等於環保
    「另外,可降解塑料也是一次性材質,不能跟環保畫等號,使用起來需要謹慎。」  「限塑10條」還需明確的激勵機制  新京報:你什麼時候開始關注塑料汙染問題,開始關注北京的限塑行動?  謝新源:2008年「限塑令」頒布前後,我對塑料汙染關注過一段時間,但不夠系統。
  • 塑料降解之變
    而降解塑料在土壤或堆肥環境中一般會在6個月內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推廣降解塑料,是解決塑料汙染問題的有效手段。「人類最糟糕的發明」  在幾種大宗材料中,塑料是最年輕的。  塑料本身品種多,性能覆蓋範圍大;加工方便、成本低,可異形或加入顏色;質輕價廉,安全性好;穩定性好,不怕風吹日曬,耐酸鹼腐蝕。因此,塑料很快進入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1950年全球塑料產量200萬噸,2018年已超過3.6億噸。  廉價使得塑料製品的很大一部分變成了一次性用品。
  • 可降解塑料產業鏈深度剖析,一文搞懂它的上、中、下遊!
    中央連續兩次出臺限塑禁塑相關政策,24個省份也陸續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可降解塑料的風口再起。 可降解塑料上遊原材料主要包括PLA(聚乳酸)、PHA(聚羥基烷酸酯)、PGA、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CL(聚己內酯)等。
  • 四連板後又上演「地天板」 丹化科技提示「可降解塑料」仍在中試
    在海南試點降解塑料消息影響下,連封四板,周五出現『地天板』的大幅震蕩行情。今日該股在漲停板上成交達1.83億以上,單日成交量達爆量(前5個交易日的10倍以上),明顯有出貨跡象。在退市常態化和多渠道多方式退市壓力下,類似的虧損概念股近期投機操作跡象明顯,原有深套資金拉高減虧的意圖明顯,投資者要防範追漲的風險。」
  • 「玉米」製成塑膠袋 3—6個月可降解
    玉米澱粉製成的垃圾袋、吸管、餐盤、餐墊等可降解塑料製品。 本報記者 許琴攝     玉米澱粉做成的垃圾袋、吸管等產品,3—6個月就可降解;一款用於男廁的小便器,既不用衝水,也不用電;一種新型窗戶,使用後夏季節能超過30%,冬季節能超過10%……6月20日,南京市公共機構節能減碳產品展在新城大廈舉行,近百種節能新產品、新技術亮相,其中一些產品和技術已在我市公共機構投入應用。
  • 多地提倡吃不完就打包,可降解塑料新風口襲來
    根據《相關塑料製品禁限管理細化標準》(2020年版),包括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在內的多種不可降解塑膠袋,將從今年年底開始禁限。此前有分析師指出,2018年我國可降解塑料需求僅4.2萬噸,預計政策落地後,外賣、快遞、農膜三個領域的市場需求將增至154.53萬噸。從上遊的乳酸、丙交酯等原材料,到中遊的聚合物合成及塑料製品製備,再到下遊的垃圾分類降解,都有望迎來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