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並不等於環保

2020-12-25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由中國公益組織和環保人士共同發起的零廢棄聯盟長期關注北京限塑問題。聯盟政策主任謝新源就是一名環保達人,他基本不點外賣,很少網購,出差都自帶拖鞋,儘量減少垃圾的產生。

  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謝新源表示,北京「限塑10條」擴大了限塑範圍,是一個進步,希望措施能更有針對性。「另外,可降解塑料也是一次性材質,不能跟環保畫等號,使用起來需要謹慎。」

  「限塑10條」還需明確的激勵機制

  新京報:你什麼時候開始關注塑料汙染問題,開始關注北京的限塑行動?

  謝新源:2008年「限塑令」頒布前後,我對塑料汙染關注過一段時間,但不夠系統。對北京限塑的關注始於2018年零廢棄聯盟聯合8個地方夥伴在全國9地開展的「十年限塑令」商家執行情況調研。在北京,我們調研了200多個線下商戶。

  新京報:為了推動減少塑膠袋的使用,你在北京做過哪些工作?

  謝新源:2018年,我們在9地開展「十年限塑令」商家執行情況調研,2020年與蕪湖市生態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合作完成《商品零售場所塑膠袋購銷臺帳查驗情況和使用數量情況信息公開申請報告》,雖然都是全國層面的工作,但都涉及北京。

  2020年底,我們向北京市發改委遞交了《零廢棄聯盟關於〈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的建議》。

  新京報:1999年,北京就開始限制0.025毫米的超薄塑膠袋使用,你覺得這20年來,效果如何?

  謝新源:在2018年《「十年限塑令」商家執行情況調研報告》中,我們調研了北京市202家商戶,其中118家提供厚度合規的塑膠袋、50家提供超薄塑膠袋,其餘34家商戶不提供塑膠袋。單從限制超薄出發,還算合格,但限制超薄塑膠袋不等於限制了塑料汙染。

  新京報:你怎麼看待北京「限塑10條」?

  謝新源:總體上看,北京「限塑10條」跟國家新版限塑令一樣,擴大了限塑範圍,我們希望措施也能更有針對性。「限塑10條」多處提到「創新」,但一般是指科技創新, 我認為對於限塑工作而言,制度創新才是第一生產力。

  「限塑10條」第七條提到,建立重點用塑單位報告制度。這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舊版限塑令之所以效果不突出,就是因為臺帳制度存在缺陷。「限塑10條」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應當提出更有前瞻性的目標:用塑料報告制度覆蓋重點行業各個企業使用的所有一次性塑料用品(包括可降解塑料),記錄其來源/去向、用品類型、材質、進貨/出貨數量、價格、日期等信息,以便讓限塑成效評估有堅實的基礎。

  「限塑10條」有多處提到「重複使用」或「重複利用」,但也沒有明確的激勵機制。建議建立耐用包裝押金制,如快遞包裝押金還箱制、耐用外賣餐盒押金制、玻璃瓶押金制等。

  應謹慎使用可降解塑料替代品

  新京報: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踐行環保理念的?

  謝新源:我的隨身背包裡一般會帶有筷子、勺子、水杯,也塞著兩三個結實的塑膠袋(不在於材質,而在於重複使用)。有時候會自帶一個專門用於裝麵點、熟食的可重複使用打包袋,出差時還會自帶拖鞋。這樣就能避免使用大部分一次性用品。

  雖然會有一點不便,但我會保持少點外賣、低頻網購的習慣,除非外賣餐具和快遞包裝改用重複使用方案。畢竟地球不是我們從祖先那裡繼承的,而是向子孫借的。

  新京報:對於限塑你還有什麼建議?

  謝新源:要謹慎使用可降解塑料替代品。

  因為可降解塑料仍然是一次性材質,不能跟環保畫等號。而且區分可降解和傳統不可降解塑料,對於公眾而言比較難,即使具備相關知識,在實際生活中也很可能無法將二者分類。

  例如,全生物降解塑料需要與廚餘垃圾共同堆肥才能降解,但即使只有一小部分公眾將傳統塑料跟全生物降解塑料一起投入廚餘垃圾,都會破壞北京市剛有起色的垃圾分類工作。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jhb

相關焦點

  • 環保科普|可降解塑料是什麼?一起來揭秘
    環保科普|可降解塑料是什麼?「減塑」不是說說而已 我們也要行動起來 應對「白色汙染」 除了要樹立環境意識 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另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 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
  • 「可降解塑料」可能沒你想的那麼環保
    【文/技術型吃貨】大家可能有誤解,覺得「可降解」塑料很環保。其實,它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好。大家知道,在超市裡面買的那些預包裝食品,很大一部分都採用了塑料包裝。有些包裝即使看起來像是紙或者鋁箔材質,往往表面也覆蓋了一層薄薄的塑料。
  • 「最嚴限塑令」落地 長沙紙吸管、可降解塑料吸管、環保塑膠袋上崗
    變化:可降解塑料吸管「上線」 紙質吸管影響口感但顧客仍支持使用 「美好再生,環保吸管」「別讓塑料成為最後一座孤島」「PLA可降解吸管」.......今日下午,走進長沙的飲品店、商超,一系列海報和指示牌引人注目。
  • 「最嚴限塑令」落地 長沙紙吸管、可降解塑料吸管、環保塑膠袋上崗...
    變化:可降解塑料吸管「上線」 紙質吸管影響口感但顧客仍支持使用「美好再生,環保吸管」「別讓塑料成為最後一座孤島」「PLA可降解吸管」.......今日下午,走進長沙的飲品店、商超,一系列海報和指示牌引人注目。
  • 可降解塑料怎麼分類?紙吸管真的更環保嗎?看專家為你解答!
    可降解塑料算什麼垃圾 你可能想不到  可降解塑膠袋相比於普通塑膠袋,主要區別在於不含一般塑膠袋中的聚乙烯成分,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物質。那麼可降解塑料算哪類垃圾?記者在街頭隨機詢問了十多名市民。
  • 這是第一次買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雖然貴一點,但支持了環保,值!
    老款不可降解塑膠袋,價格按大小分別是0.2元和0.3元;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按小中大號,價格分別是0.8元、1.2元和1.5元。收銀員向排隊結帳的市民挨個詢問:要購物袋嗎?買個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吧。有市民聽到一個小號可降解塑膠袋要8毛錢時,搖搖頭拒絕了。市民李先生買了一個,他高興地說:「這是我第一次買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雖說價格貴一點,但支持了環保,感覺值。」
  • 必須釐清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別被「偽降解」蒙蔽了!
    1869年,印刷工人約翰•海厄特發現,在硝化纖維中加進樟腦時,硝化纖維變成了一種柔韌性相當好的又硬又不脆的材料,在熱壓下可成為各種形狀的製品,他將它命名為「Celluloid(賽璐珞)」。於是,塑料的鼻祖誕生了。可誰能想到,一百多年以後,當初拯救大象生命的材料,卻因為環保問題,上了人類的「黑名單」。
  • 塑料吸管年底將禁用,可降解環保紙吸管將佔優勢?你怎麼看
    娟妹子從新聞了解到,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你用一次塑料吸管只需要幾分鐘,而這些用過的吸管幾百年都無法降解,小小一根塑料吸管對環境的危害是巨大的!愛護環境,從我做起!
  • 「限塑令」催生可降解塑料行業巨大紅利 專家詳解何為「可降解」
    今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公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研發推廣性能達標、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製品及替代產品。明確到2020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全國人大代表鄭月明: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
    齊魯網3月3日訊「首先在一次性塑料包裝、購物袋、食品包裝、農用地膜等領域制定限制使用塑料的法規,加大鼓勵和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力度。」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鄭月明這次帶來了《關於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議》。
  • 「白色垃圾」即將退場,可降解塑膠袋真的環保?
    02塑膠袋之可降解or不可降解政策多次提及「不可降解」,有些小夥伴可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到底什麼是可降解塑料?什麼又是不可降解塑料?首先,我們對塑料的成分分類來做個簡單了解。到目前為止,已知的塑料材料有近一百多種,而被廣泛應用的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 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2020年可降解塑膠袋市場發展供需前景
    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2020年可降解塑膠袋市場發展供需前景 2020年7月20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白色垃圾」即將退場 可降解塑膠袋真的環保?
    02塑膠袋之可降解or不可降解政策多次提及「不可降解」,有些小夥伴可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到底什麼是可降解塑料?什麼又是不可降解塑料?首先,我們對塑料的成分分類來做個簡單了解。與不可降解塑料對應的是可降解塑料,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環境中暴露3個月後開始變薄、失重、強度下降,逐漸裂成碎片。目前市面上消費者能接觸到的可降解塑膠袋,大部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可降解,像「石塑環保袋」是在聚乙烯塑料中添加碳酸鈣填料,降解後產生的塑料粉塵對環境也不友好。
  • 響應「限塑令」, 可降解吸管、環保袋紛紛「上崗」!
    響應「限塑令」, 可降解吸管、環保袋紛紛「上崗」!近日,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在西安街頭走訪時發現,很多大型餐飲企業、各品牌奶茶店和咖啡店已經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紙質吸管和可降解吸管,很多「奶茶一族」直呼不太適應。
  • 新型塑料桌布豐富可降解餐具組合形式
    新型塑料桌布豐富可降解餐具組合形式 2014-07-17 16:49:32 來源:慧聰塑料網     在提倡環保、可持續發展的今天,市面上各種可降解塑料產品層出不窮。
  • 可降解塑料有哪些?
    不同於其他垃圾,環境中的分解者微生物不能消化降解塑料中連接單體的化學鍵,因此無法將其重新分解為單體形式。換句話說,塑料一旦合成,就再無「回頭路」。應對「白色汙染」,除了要樹立環境意識,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另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
  • 可降解塑料火了!這隻A股狂拉四連板
    公司近幾年利用煤制乙二醇裝置在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即PGA)領域進行了一些研發工作,已建成年產3000噸聚乙醇酸中試裝置,該裝置已陸續進行了多次試運行,可以試產出PGA粒子。同時公司也積極進行其他一些可降解塑料的改性和試製工作。今年前11個月,公司試產的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銷售額約600萬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很小。
  • 響應「限塑令」,可降解吸管、環保袋紛紛「上崗」!
    各類品牌奶茶店換上了環保紙質吸管塑料吸管禁令引關注大部分消費者可以接受在西安某奶茶店的櫃檯上,原本透明包裝供消費者自取的塑料吸管被不透明包裝的紙質吸管所取代,提起這一變化,店員告訴記者,大部分消費者都很關注。
  • 高明這家企業研發生產環保塑膠袋,180天可降解
    廣東省《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將從9月1日起實施。《意見》提出,將在全省範圍內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以及一次性塑料餐具。因應這一政策機遇,廣東溢達將推出環保塑膠袋,它可以在填埋180天後,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
  • 較多廣州市民接受可降解塑料 批發市場推廣仍存在難題
    約五成市民逛超市自備環保袋根據《方案》,2021年起,廣州城市建成區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元旦假期後,記者連續幾日,先後走訪位於天河區中山大道的沃爾瑪超市和位於天河北路的華潤萬家超市。這兩家超市目前均只提供可降解塑膠袋,但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不再親民,倒逼市民自備購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