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多廣州市民接受可降解塑料 批發市場推廣仍存在難題

2021-01-15 湘湘帶你看社會

廣州天河區科韻路某快餐店門外堆起使用後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

進入新的一年,廣州新版「限塑令」落地情況如何?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煒倫 徐振天 實習生 林少娟

今年起,我國多個省市實施「限塑令」新規,其中就包括去年12月初廣州公布的《廣州市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按照《方案》,2021年起,廣州不同程度地禁止產銷、限制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不可降解塑膠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用品。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廣州各大商超、餐飲行業、批發市場發現,伴隨著新規實施,市民對可降解塑料接受程度較高,但仍有被禁止使用的塑料產品出現在市面上。有專家學者認為,未來應細化可降解塑料的評定標準,加大限塑令的執行力度。

約五成市民逛超市自備環保袋

根據《方案》,2021年起,廣州城市建成區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元旦假期後,記者連續幾日,先後走訪位於天河區中山大道的沃爾瑪超市和位於天河北路的華潤萬家超市。這兩家超市目前均只提供可降解塑膠袋,但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不再親民,倒逼市民自備購物袋。

「漲了這麼多!」1月6日,天河北路華潤萬家超市的自助收銀臺處,市民周先生說,以往這裡一個大號普通塑膠袋0.3元,但現在可降解塑膠袋需要1元,價格漲了三倍多。

在中山大道沃爾瑪超市的一臺自助收銀臺處,記者觀察到30分鐘內有6名顧客購買了超市可降解塑膠袋,2名顧客自備購物袋。沃爾瑪超市一名員工告訴記者,儘管可降解塑膠袋價格較貴,但由於比較環保獲得不少市民支持,也有大約一半前來購物的市民會自備環保袋。

餐飲業「白色垃圾」仍然普遍

除了百貨商場,餐飲業也是使用塑料頻率較高的場所。《方案》明確規定,2021年起,廣州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市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多數餐飲連鎖品牌針對新規制定實施策略。記者從肯德基方面獲悉,今年1月起,全國6900餘家肯德基餐廳將全面停止使用塑料吸管;6300餘家肯德基餐廳堂食、外帶將用木質餐具替換一次性塑料餐具;3800餘家肯德基外帶、外賣中使用的塑膠袋將全面更換為紙袋或可降解塑膠袋。預計從2021年起,全國肯德基餐廳每年將減少使用超過7000噸不可降解塑料。

不過,在一些小型快餐店,限塑令仍難以普及。1月5日,記者在天河區科韻路的多家快餐店看到,被稱為「白色垃圾」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仍隨處可見,不少店鋪仍為顧客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一名快餐店店主表示:「塑料吸管是訂購飲料時供應商一起提供的,現在使用的塑料餐具已經很貴了,不可降解塑料更貴的話沒有辦法接受。」更有快餐店店主表示:「各種限塑令實施這麼多年都沒有效果,等強制執行再停止使用。」據悉,目前仍有供應商定期為這些快餐店提供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

可降解塑膠袋成本高難存儲

南泰百貨食品批發中心是廣州主要的塑料包裝袋批發集散地之一,這裡聚集了數十家塑料包裝袋經銷大戶。去年9月1日,廣東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後,羊城晚報記者曾探訪此地,彼時該市場內各大經銷商均未售賣可降解塑膠袋。

1月6日,記者再次走訪南泰百貨食品批發中心,發現有2家經銷商增加了可降解塑膠袋的銷售業務。受訪商戶劉先生表示,目前可降解塑膠袋暫無現貨,若顧客有採購意願,可以隨時向工廠下訂單訂購,預計一周左右即可到貨。

儘管可降解塑膠袋已經出現在批發市場,但經銷商對此並不看好。經銷商劉斯向記者透露:「最近有一些客戶過來詢問,但都覺得可降解塑膠袋價格太貴。目前,生產一噸普通塑膠袋的原材料成本約1萬元,而生產一噸可降解塑料原材料要2萬元。」

除了價格貴,倉儲難度大也是市場對可降解塑膠袋提不起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越秀區天成路是廣州塑料包裝袋批發「一條街」。記者採訪多家沿街經銷商了解到,這裡的可降解塑膠袋沒有現貨,只接受訂購。

商戶陳女士解釋稱:「目前市面上的可降解塑膠袋材質不穩定,大概三個月左右就開始變質。保質期太短,產品運輸、存儲不便的情況下,不敢囤貨。」

「可降解塑膠袋的質地太軟,使用體驗比不上普通塑膠袋,產品性價比不高,加工工藝也有待改善。」天成路的另一位商戶說。

據了解,在產品經銷方面,目前廣州市內採購可降解塑膠袋的客戶以品牌連鎖超市和藥店為主,普通的個體戶基本不會選擇此類包裝袋。

可降解塑料標準應進一步細化

針對限塑令在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記者採訪了高校學者和行業內的專業人士。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嚴志雲認為,目前真正能做到完全可降解的塑料仍比較少見,且成本高。「我們經常遇到的可降解塑料只是把大塊的塑料變成小塊、微粒,但它還是塑料,還是會帶來危害。」嚴志雲表示,可降解塑料除了成本較高,其痛點還包括不易存儲、質地較軟。

嚴志雲認為,推廣限塑令首先要進行全民教育,讓業內人士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可降解塑料,引導消費者接受用環保紙、環保袋等替代方案;其次要加強限塑令的執行力度;另外,在目前生產成本較高的情況下,要給研究者、生產者一定的補助支持,從而降低成本。

綠色和平組織塑料項目主任唐大旻表示:「可降解塑料目前仍是一個模糊概念,行業內有很多降解方法其實是『偽降解』,包括一些方法讓塑膠袋破裂,但破裂後細小的碎片仍會停留在環境中。」

唐大旻認為,目前市面上仍無法推廣可降解塑料的原因,一方面是從業人員仍無法分辨各種可降解塑料的類型,也沒有意識到濫用塑料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另一方面是在限塑令生效前,可降解塑料的回收、儲運等相關配套尚未具體落地。他表示,推廣限塑令要進一步細化可降解塑料的評定標準。

來源:金羊網

【來源:金羊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可降解塑料將推廣,分類時怎麼辦?
    2020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分步驟、分領域禁限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降解包裝膜、塑膠袋、地膜等替代產品。可降解塑料製品似乎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一些質疑的聲音也隨之產生:同樣都是塑料,可降解塑料就不會產生汙染嗎?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可降解塑料廢棄物「大潮」,城市生活垃圾處置體系準備好了嗎?
  • 一次性塑料吸管「大限」已至 有奶茶店仍在供不可降解塑料吸管
    但在肯德基餐廳內,市民購買的可樂等飲品,提供的吸管均已改成了紙質吸管。  隨後,新時報記者又來到和諧廣場。此時喜茶店的點單界面,已上線了可降解吸管,市民可以自行選擇紙質吸管或可降解吸管。  星巴克、COCO也同樣將塑料吸管替換成了紙吸管。在銀座超市和諧廣場店的生活用品區,新時報記者發現了在售的吸管。
  • 廣州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按照《工作方案》,2021年起,廣州中心六區星級賓館、酒店不在客房內擺放「六小件」一次性用品;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2026年起,全市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建立完善全市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實現塑料垃圾零填埋,營造社會共治「減塑」工作新格局,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 瓊海全面推廣全生物降解製品 傳統塑膠袋「退場」降解塑膠袋「登臺」
    海南日報嘉積12月3日電 (記者劉夢曉 通訊員李麗莎)自12月1日《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實施起,瓊海市積極落實,在全市範圍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為鞏固和改善該市生態環境質量提供保障。
  • 「最嚴限塑令」落地 長沙紙吸管、可降解塑料吸管、環保塑膠袋上崗
    截止至2020年10月,喜茶門店已減少超過1200萬根塑料吸管的使用,減少超過30000個一次性塑料杯的使用。「點餐的時候有可降解吸管、紙吸管和不使用吸管三個選項供選擇,我剛剛選的塑料吸管,與以前沒有明顯差別,店員不說我還不知道變了。」市民陳先生手捧著喜茶對記者說道。 不過,對於這種改變,也有不少市民表示有些不習慣。
  • 「最嚴限塑令」落地 長沙紙吸管、可降解塑料吸管、環保塑膠袋上崗...
    截止至2020年10月,喜茶門店已減少超過1200萬根塑料吸管的使用,減少超過30000個一次性塑料杯的使用。「點餐的時候有可降解吸管、紙吸管和不實用吸管三個選項供選擇,我剛剛選的塑料吸管,與以前沒有明顯差別,店員不說我還不知道變了。」市民陳先生手捧著喜茶對記者說道。不過,對於這種改變,也有不少市民表示有些不習慣。
  • 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建立完善全市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實現塑料垃圾零填埋,營造社會共治「減塑」工作新格局,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 要理性看待可降解塑料 滬全面推廣迫切性不強
    對於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環節而言,可降解塑料製品卻是個全新課題。李成華說,僅成分單一的可降解塑料種類就已經非常多,對應的處置方式不盡相同,可能是光降解,也可能是熱氧降解、堆肥降解等。因此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按下遊所需的種類對可降解塑料進行精細化分揀,末端也要投資興建一批可降解塑料專用的分類集中處置設施。「靠純市場化來推動可降解塑料的分揀、處置,不太現實。」
  • 別了 塑料吸管!可降解吸管 廠家訂單「爆了」……
    記者走訪家樂福、大潤發等多家大型超市,超市收銀臺開始大量提供可循環使用的無紡布袋,此外,超市方面表示,已經訂購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但因為供貨緊張,尚未大批到貨。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發現,超市裡面自帶購物袋的顧客較以前明顯多了起來。對此,有消費者告訴記者,相比以前的塑料購物袋,現在推廣的無紡布袋和可降解塑膠袋貴了不少,所以最近出門逛商場都會考慮自己帶購物袋。
  • 西安市民「減塑」現狀:一元可降解塑膠袋是市民可接受價位
    一元可降解塑膠袋是市民可接受價位走訪過程中,記者也留意觀察了一下目前市場上環保購物袋的銷售情況,發現超市裡現在出售的環保袋主要有兩種,一種為無紡布面料,視大小不同售價在1.5元到5元間不等,另一種為覆膜編織袋,價格相對較高。此外還有一些帆布袋、牛津布袋等可供市民選擇。
  • 深圳107個商超藥店同步推廣可降解塑膠袋
    ——權威專家深圳塑料替代品之全生物降解塑料相關技術論壇開講【中國食品報融媒體】(記者張銳佳 田友泉 攝)「可降解塑膠袋多長時間完全降解」、「海洋中的塑料危害有多大」……這些對於普通老百姓頗具新鮮感的話題,以及「如不治理海洋中的塑料汙染
  • 塑料環保餐盒被指不環保 市民用完多扔掉不循環
    (資料圖片) 可降解餐盒。(資料圖片)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袁建彰  專題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黃立科  塑料餐盒面世時被罩上一個「環保」的光環,經過數年的推廣宣傳已經成為了廣州餐館裡的一份子,無論是在高檔酒店還是街邊飯館都能見到塑料餐盒的身影。
  • 可降解購物袋一元一個有點貴
    市民鄧小姐說。&nbsp&nbsp&nbsp&nbsp全媒體記者昨日走訪時發現,外賣量比較大的小型餐飲店對一次性塑料餐具的需求很大。&nbsp&nbsp&nbsp&nbsp難題:&nbsp&nbsp&nbsp&nbsp可降解塑膠袋成本高&nbsp&nbsp&nbsp&nbsp早在2008年,國家就曾實施過「限塑令」。
  • 全國人大代表鄭月明: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
    齊魯網3月3日訊「首先在一次性塑料包裝、購物袋、食品包裝、農用地膜等領域制定限制使用塑料的法規,加大鼓勵和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力度。」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鄭月明這次帶來了《關於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議》。
  • 明年起全市餐飲業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鼓勵對自帶購物袋消費者給予優惠 在更嚴的「限塑」方案之下,市民可以使用哪些替代產品?《工作方案》明確,要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單位帶頭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或者非塑製品。
  • 12月起海南全島禁塑 「替代品」可降解塑料你會用嗎?
    替代品包括全生物降解塑料、紙、布、麻等製品和可重複使用的塑料筐、籃子等。在海口市的大型超市裡,記者看到貨架上的塑料吸管、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用品已經下架,取而代之的是全生物降解的替代產品。
  • 「替代品」可降解塑料你會採用嗎?
    遊客:我支持不用塑料了,這樣比較環保。海南大學南門夜市一條街攤主 林明太:我們以後都是用這些,跟顧客講,他們也接受。據統計,目前海口市已有10家大型商場超市開始試點使用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隨著全面禁塑的臨近,可降解塑料製品的需求量將大幅增加。
  • 北京嚴查市場商超免費提供塑膠袋 可降解塑膠袋行業市場分析
    北京嚴查市場商超免費提供塑膠袋 可降解塑膠袋行業市場分析時間:2020-04-27 22: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嚴查市場商超免費提供塑膠袋 可降解塑膠袋行業市場分析 北京塑膠袋還能繼續使用嗎?
  • 廣東限塑令實施首日:可降解購物袋一元一個有點貴
    可降解購物袋一元一個有點貴限塑令實施首日記者調查 可降解購物袋降成本是關鍵按照加碼的「限塑令」,到今年底,廣東全省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 遼寧省年底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吸管 瀋陽大連建成區內將告別不可降解...
    到今年年底,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將出局,瀋陽、大連建成區內將告別不可降解塑膠袋。11 月 27 日,記者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上述內容。按照《遼寧省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到 2020 年底,全省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