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性看待可降解塑料 滬全面推廣迫切性不強

2021-01-08 瀟湘晨報

用更環保的材質替代塑料,是目前控制塑料汙染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此背景下,可降解塑料製品似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人們生活中,一些質疑聲隨之產生:同樣是塑料,可降解塑料就不會產生汙染嗎?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大量可降解塑料廢棄物,城市生活垃圾處置體系準備好了嗎?

如何避免可降解塑料淪為幹垃圾

「目前可降解塑料製品佔比小,分揀出來作為幹垃圾處置。」愛分類上海末端負責人李成華說,按重量計,目前愛分類在上海日均回收到的可回收物中,塑料廢棄物佔一成多,其中,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丙烯(PP)是最多的3種塑料成分。上述幾種傳統塑料製品已有非常成熟的循環處置閉環。

對於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環節而言,可降解塑料製品卻是個全新課題。李成華說,僅成分單一的可降解塑料種類就已經非常多,對應的處置方式不盡相同,可能是光降解,也可能是熱氧降解、堆肥降解等。因此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按下遊所需的種類對可降解塑料進行精細化分揀,末端也要投資興建一批可降解塑料專用的分類集中處置設施。「靠純市場化來推動可降解塑料的分揀、處置,不太現實。」

可降解塑料進入城市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怎麼分類是個難點。可以實現全降解的可降解塑料,更像是有害垃圾或溼垃圾,需在特定環境和條件下專門處置。而無法實現全降解的可降解塑料,收運處置端覺得無利可圖,很可能淪為幹垃圾,進入焚燒廠。既然最終還是一把火燒掉,用可降解塑料來替代傳統塑料的意義在哪裡呢?

在值得替代傳統塑料的地方推廣

有必要全面推廣應用的可降解塑料究竟是什麼?

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透露,國家已在加快建立相關標準,主要回答兩個問題:什麼才是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可降解塑料;這種塑料究竟要達到怎樣的要求。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塑料製品產量超過8000萬噸,假設有20%的市場被可降解塑料替代,那麼對應的市場規模與現在相比具備百倍的增長空間。「要理性看待可降解塑料,在值得替代傳統塑料的地方推廣應用,才更有意義。」杜歡政說,在上海,全面推廣應用可降解塑料的迫切性並不強,因為上海已建有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堅持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傳統塑料製品暴露在自然環境中的可能性較小。相比之下,在一些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運處置設施配套不完善、體系不健全的地區,推廣應用可降解塑料更有意義。

推廣應用方面應儘快構建合理的市場機制來引導。這一點上,我國多個省市農業部門推廣可降解地膜的經驗值得借鑑。上海昶法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監鄭璐表示,不可降解的塑料地膜不僅威脅土壤環境,還會產生大量回收成本,這給可降解地膜創造了市場空間,但關鍵要看地膜質量。

【來源:上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可降解塑料將推廣,分類時怎麼辦?
    2020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分步驟、分領域禁限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降解包裝膜、塑膠袋、地膜等替代產品。可降解塑料製品似乎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一些質疑的聲音也隨之產生:同樣都是塑料,可降解塑料就不會產生汙染嗎?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可降解塑料廢棄物「大潮」,城市生活垃圾處置體系準備好了嗎?
  • 全國人大代表鄭月明: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
    齊魯網3月3日訊「首先在一次性塑料包裝、購物袋、食品包裝、農用地膜等領域制定限制使用塑料的法規,加大鼓勵和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力度。」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鄭月明這次帶來了《關於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議》。
  • 較多廣州市民接受可降解塑料 批發市場推廣仍存在難題
    記者從肯德基方面獲悉,今年1月起,全國6900餘家肯德基餐廳將全面停止使用塑料吸管;6300餘家肯德基餐廳堂食、外帶將用木質餐具替換一次性塑料餐具;3800餘家肯德基外帶、外賣中使用的塑膠袋將全面更換為紙袋或可降解塑膠袋。預計從2021年起,全國肯德基餐廳每年將減少使用超過7000噸不可降解塑料。不過,在一些小型快餐店,限塑令仍難以普及。
  • 必須釐清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別被「偽降解」蒙蔽了!
    針對這些問題,歐美和我國都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來制約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我們稱其為限塑令或禁塑令。進入今年,我國在禁塑方面的舉措明顯提速。首先是新修訂《固廢法》中要求:依法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
  • 瓊海全面推廣全生物降解製品 傳統塑膠袋「退場」降解塑膠袋「登臺」
    海南日報嘉積12月3日電 (記者劉夢曉 通訊員李麗莎)自12月1日《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實施起,瓊海市積極落實,在全市範圍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為鞏固和改善該市生態環境質量提供保障。
  • 可降解塑料並不等於環保
    聯盟政策主任謝新源就是一名環保達人,他基本不點外賣,很少網購,出差都自帶拖鞋,儘量減少垃圾的產生。  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謝新源表示,北京「限塑10條」擴大了限塑範圍,是一個進步,希望措施能更有針對性。「另外,可降解塑料也是一次性材質,不能跟環保畫等號,使用起來需要謹慎。」
  • 海南禁塑全面開啟 可降解塑料時代來臨 行業龍頭金髮科技獲機構看好
    海南禁塑已全面開啟我國是全球塑料生產使用的大國, 貢獻了全球約 25%的塑料產量。隨著塑料應用的日益廣泛, 廢棄塑料對環境的汙染壓力也在不斷加大, 限制傳統塑料的使用,開發可降解塑料也逐步引起政府和社會的重視。
  • ...商務部發布文件 鼓勵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推廣可降解替代產品
    商務部11月30日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外賣企業使用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應根據本辦法向商務主管部門報告使用、回收情況。
  • 別了 塑料吸管!可降解吸管 廠家訂單「爆了」……
    記者走訪家樂福、大潤發等多家大型超市,超市收銀臺開始大量提供可循環使用的無紡布袋,此外,超市方面表示,已經訂購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但因為供貨緊張,尚未大批到貨。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發現,超市裡面自帶購物袋的顧客較以前明顯多了起來。對此,有消費者告訴記者,相比以前的塑料購物袋,現在推廣的無紡布袋和可降解塑膠袋貴了不少,所以最近出門逛商場都會考慮自己帶購物袋。
  • ...印發《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建立和完善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等系列產品的技術標準體系,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標準和規範。按照標準要求,推廣全生物降解技術,根據需要制定地方標準,鼓勵企業制定高標準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等相關產品標準,促進全生物降解塑料技術水平的提升,推進全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發和推廣。
  • 中科院理化所成功研發海水可降解塑料,希望率先在海南應用推廣
    中科院理化所於6月13日與海南省科技廳在海口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海南省降解塑料技術創新中心,研究降解塑料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等,推進海水可降解塑料技術在海南進行中試(即產品正式投產前的試驗),儘早實現海水可降解塑料的產業化,為海南全面鋪開的「禁塑」工作注入科技力量。
  • 可降解塑料火了!這隻A股狂拉四連板
    已試產600萬元可降解塑料產品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很小12月2日晚間,丹化科技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其中表示,經公司自查並向控股股東核實,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的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PGA)項目目前仍處於中試階段,尚未達到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要求,提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市場環境或行業政策沒有發生重大調整,生產成本和銷售等情況沒有出現大幅波動,內部生產經營秩序正常,近期未籤訂或磋商重大合同,未投資新的項目。同時,公司目前不存在影響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異常波動的重大事宜。
  • 丹化科技—可降解塑料+乙二醇
    3、可降解塑料:2020年6月20日公告披露:公司的聚乙醇酸(PGA)降解塑料項目公司的建設低於預期。 【原因分析】 丹化科技漲停原因類別為可降解塑料+乙二醇。 1、公司生產聚乙醇酸為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以用於可降解塑料; 2、公司是乙二醇行業龍頭之一,權益產能超過50萬噸/年。
  • 午評:指數早盤分化 可降解塑料板塊領漲
    指數早盤分化明顯,創業板指一度跌逾1%,滬指、深成指小幅上漲,滬指盤中創下階段新高,可降解塑料板塊繼續強勢,OLED、煤炭、券商、有色等板塊活躍,有機矽、白酒概念領跌,兩市個股漲跌參半,漲停30餘家,市場氛圍尚可。
  • 到2022年底 瀘州市餐飲、商務賓館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用品
    《方案》明確,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竹漿紙一次性杯子餐具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近日,瀘州市餐飲行業協會向全市餐飲企業發出倡議書,要求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用品。
  • 可降解塑料有哪些?
    不同於其他垃圾,環境中的分解者微生物不能消化降解塑料中連接單體的化學鍵,因此無法將其重新分解為單體形式。換句話說,塑料一旦合成,就再無「回頭路」。應對「白色汙染」,除了要樹立環境意識,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另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
  • 塑料降解之變
    而降解塑料在土壤或堆肥環境中一般會在6個月內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推廣降解塑料,是解決塑料汙染問題的有效手段。「人類最糟糕的發明」  在幾種大宗材料中,塑料是最年輕的。塑料降解進行時  深知塑料特性的研究人員,早就意識到塑料可能導致汙染。早在舒施尼發明塑膠袋時,他就提出,一定要等他找出分解的辦法再生產。可唯利是圖的資本不會等待,很快推動了塑膠袋的商業化。失望而內疚的舒施尼自殺了。  20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提出了通過降解塑料解決汙染問題的方案。
  • 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建立完善全市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實現塑料垃圾零填埋,營造社會共治「減塑」工作新格局,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 一次性塑料吸管年底前全面禁用!使用幾分鐘降解500年
    「商家不用可以,但是必須要有替代產品才行。」wapor咖啡館老闆表示,紙質吸管普遍反饋不理想。資料顯示,環境降解塑料的使用體驗與普通塑料吸管相差無幾,12個月就會降解。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經營範圍含「生物降解、光降解、化學降解、可降解」,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共有2677家。
  • 12月起海南全島禁塑 「替代品」可降解塑料你會用嗎?
    據統計,目前海口市已有10家大型商場超市開始試點使用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隨著全面禁塑的臨近,可降解塑料製品的需求量將大幅增加。 目前與消費者關係最密切的可降解塑料製品就是購物袋。記者來到一家已經更換可降解塑膠袋的超市,發現管理人員專門在收銀臺張貼了新型可降解塑膠袋價目表,大、中、小三個型號的可降解塑膠袋價格分別是每個0.8元、0.5元和0.3元,都比之前增加了一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