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釐清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別被「偽降解」蒙蔽了!

2020-12-23 騰訊網

PART-1

塑料的歷史來源

把塑料的發明作為人類一項偉大的創舉,一點也不過分。19世紀,美國撞球運動盛行,而當時撞球的原料卻是珍貴的象牙。

撞球製造商宣布,發明出象牙的替代品,就獎勵1萬美元。1869年,印刷工人約翰•海厄特發現,在硝化纖維中加進樟腦時,硝化纖維變成了一種柔韌性相當好的又硬又不脆的材料,在熱壓下可成為各種形狀的製品,他將它命名為「Celluloid(賽璐珞)」。於是,塑料的鼻祖誕生了。

可誰能想到,一百多年以後,當初拯救大象生命的材料,卻因為環保問題,上了人類的「黑名單」。

PART-2

限塑令和禁塑令

根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7月14日發布的最新環境報告估計,每年有52000噸塑料微粒最後落到了海洋裡。

每年還有2萬噸塑料微粒排放至遙遠的冰雪覆蓋地區,相信你們也一定看到過很多海洋動物體內充滿了塑料產品痛苦死去的畫面。

針對這些問題,歐美和我國都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來制約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我們稱其為限塑令或禁塑令。進入今年,我國在禁塑方面的舉措明顯提速。

首先是新修訂《固廢法》中要求:依法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

7月10日,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強對商品零售場所、外賣服務、各類展會活動等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的監督管理等一系列舉措,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

看起來,一次性塑膠袋可能將面臨空前危機。面對商超、快遞巨大的需求,「可降解」塑膠袋的機會要來了。可真實情況果真如此嗎?

PART-3

原材料的成本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拋開成本談任何問題都沒什麼實際意義。目前的可降解塑料正是處於一個成本不佔優勢的尷尬境地。

生活中常見的塑料主要有五大品種,即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五大類塑料。這五種塑料的原料都是石油,屬於不可降解塑料。

而我們通常說的無汙染的環保材料,一般指「生物降解塑料」,這是一種全部或部分來源於生物質的塑料。

生物質是生物起源的原料,不包括嵌入地質構造或石化的原料。可以被微生物(細菌或真菌)分解為水、自然產生的氣體如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以及生物量(如微生物數量的增長)的塑料。

當然,生物降解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環境條件:溫度、微生物、氧氣和水的存在。

如上圖所示,石油基可降解塑料是以化石能源為原料生產的塑料,主要包括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CL(聚己內酯)等。

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是以生物質為原料生產的塑料,能夠減少對石油等傳統能源的消耗,主要包括PLA(聚乳酸)、PHA(聚羥基烷酸酯)、PGA(聚穀氨酸)等。

然而很多打著「可降解」概念的塑料產品,卻走到了環保的對立面。

PART-4

「假裝」降解和「有條件」降解

當非可降解和可降解材料之間出現巨大的價格懸殊時,中間地帶便出現了足夠的「商機」。

廣義上的可降解塑料中,除了以PLA、PBAT為代表的生物降解塑料,還有可以機械性分裂的塑料,如光降解、氧化降解這些「偽降解」塑料。

光降解塑料就是指在材料在光的作用下會自動降解。很多光解塑料是在材料中添加光敏劑,在光照條件下成為更小的粉末。

還有一些所謂的可降解材料中添加的一定比例的澱粉,通過澱粉的生物降解是材料物理性能崩潰。分解後的PE、PP、PVC等不但無法被環境所吸收,反而因為肉眼不可見會一直殘留在環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所以,歐盟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將此類產品歸屬淘汰型。

與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產品相比,PLA、PBAT等材料起碼理論上可以達到更純淨的降解物。

但PLA、PBAT材料需要堆肥降解,但是目前還沒有專門為這些材料堆肥的設施。

即使在垃圾分類做的最成功的的上海市,廚餘垃圾還是需要「破袋」投放,把塑膠袋歸為「幹垃圾」中,無論是否可降解,統統一燒了之。所以現階段可降解塑料仍有許多障礙。

以石油基為原料的PBAT,可能會成為更符合實際應用的可降解材料。

PART-5

關於「禁塑」,仍有爭議

塑料為何屢禁不止?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它簡直太好用了。這個星球上目前還沒有一種材料能夠像它一樣兼顧堅韌、輕便、衛生且價格低廉,它已經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那些在網絡上鼓吹全面禁止塑料生產的人,可以想像一下沒有塑料世界將變成什麼樣子。

即便面對塑料可能造成的環境危害,關于禁塑的課題依然存在不少爭議。來自英國赫瑞-瓦特大學(Heriot-WattUniversity)的一組學者認為,目前關於減少或禁止塑料的許多爭論往往是短視的,而不是基於事實。

化學科學研究所材料化學系主任DavidBucknall教授認估計,用現有材料替代塑料將導致全球能源消耗增加一倍,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兩倍。另外分析發現替代塑料的環境成本將近四倍。

他解釋:用替代材料(如玻璃和金屬)替代塑料,由於能源消耗和加工所需的資源(包括水),製造成本會更高。另外,替換輕質的塑料,則意味著運輸成本的提升,並燃燒更多燃料導致溫室氣體的排放的上升。

日本學者武田邦彥所著的《假環保》一書就認為,塑膠袋的原料是提煉的石油剩餘物再加工製成的,如果妥善回收,塑膠袋並不會造成更多石油化學廢料汙染,甚至不會浪費更多石油。

英國環境局2011年的一項研究稱,我們一直宣傳用於塑膠袋替代產品的無紡布袋,其廢棄後碳排放量遠高於塑膠袋,至少需要重複使用11次,才能彌補它帶來的汙染。要達到同樣的水平,棉布袋則需重複使用131次。

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塑料的發展和禁塑,體現了人類文明進程中,對不同價值追求上所呈現出的矛盾。也正是這種矛盾,促使了我們不斷的思考更完美的方案。

相關焦點

  • 可降解塑料概念開盤走弱 丹化科技一字跌停
    摘要 【可降解塑料概念開盤走弱 丹化科技一字跌停】可降解塑料概念開盤走弱,丹化科技開盤一字跌停,銀禧科技跌超6%,莫高股份、長鴻高科、美瑞新材等個股走弱。
  • 可降解塑料有哪些?
    不同於其他垃圾,環境中的分解者微生物不能消化降解塑料中連接單體的化學鍵,因此無法將其重新分解為單體形式。換句話說,塑料一旦合成,就再無「回頭路」。應對「白色汙染」,除了要樹立環境意識,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另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
  • 「限塑」加速可降解塑料概念股走強
    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非常驚人。以塑料購物袋這項「限塑令」中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按照要求,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等重點地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今年下半年以來,發改委聯合九部門加強對塑料汙染治理問題的推動,各省市也集中出臺強制落地政策,行業有望進入滲透率快速提升階段。隨著最嚴「限塑令」實施日期的確定,最直接利好的產業無疑是可降解塑料相關生產企業。
  • 「限塑令」催生可降解塑料行業巨大紅利 專家詳解何為「可降解」
    以海南為例,截至今年7月,已有46家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生產企業註冊。但在群雄逐鹿時,最重要的還是看準市場,「限塑令」到底限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是可降解塑料?為此,第一財經記者專訪了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工商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院長翁雲宣教授。第一財經:現在塑料行業最熱的一個詞就是「可降解」,到底什麼是可降解?
  • 別了 塑料吸管!可降解吸管 廠家訂單「爆了」……
    1新年第一天 上海商超停用不可降解塑膠袋記者在上海一家大型超市中發現,這裡已經沒有了傳統的塑料購物袋,全部換成了可循環可降解的無紡布袋。記者走訪家樂福、大潤發等多家大型超市,超市收銀臺開始大量提供可循環使用的無紡布袋,此外,超市方面表示,已經訂購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但因為供貨緊張,尚未大批到貨。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發現,超市裡面自帶購物袋的顧客較以前明顯多了起來。對此,有消費者告訴記者,相比以前的塑料購物袋,現在推廣的無紡布袋和可降解塑膠袋貴了不少,所以最近出門逛商場都會考慮自己帶購物袋。
  • 較多廣州市民接受可降解塑料 批發市場推廣仍存在難題
    按照《方案》,2021年起,廣州不同程度地禁止產銷、限制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不可降解塑膠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用品。近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廣州各大商超、餐飲行業、批發市場發現,伴隨著新規實施,市民對可降解塑料接受程度較高,但仍有被禁止使用的塑料產品出現在市面上。有專家學者認為,未來應細化可降解塑料的評定標準,加大限塑令的執行力度。
  • 可降解塑料並不等於環保
    「另外,可降解塑料也是一次性材質,不能跟環保畫等號,使用起來需要謹慎。」  「限塑10條」還需明確的激勵機制  新京報:你什麼時候開始關注塑料汙染問題,開始關注北京的限塑行動?  謝新源:2008年「限塑令」頒布前後,我對塑料汙染關注過一段時間,但不夠系統。
  • 丹化科技—可降解塑料+乙二醇
    3、可降解塑料:2020年6月20日公告披露:公司的聚乙醇酸(PGA)降解塑料項目公司的建設低於預期。 【原因分析】 丹化科技漲停原因類別為可降解塑料+乙二醇。 1、公司生產聚乙醇酸為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以用於可降解塑料; 2、公司是乙二醇行業龍頭之一,權益產能超過50萬噸/年。
  • 降解塑料在堆肥、海水、土壤中的降解性能比較
    圖1:生物基和生物可降解塑料(紫色圓圈)和化石基生物可降解聚己內酯(綠色正方形)及其共混物(藍色三角形)的機械性能。通過將這些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紫色圓圈)相互混合,它們進入了新的設計空間(藍色三角形),從而為塑料等應用領域開闢了新的機遇。DSC分析表明,PCL和PHB不相容,導致共混物的力學性能比純聚合物差(表3)。
  • 「可降解塑料」可能沒你想的那麼環保
    可是,塑料還是太重要了,食品工業暫時沒有辦法完全拋棄它。於是「讓塑料變得更加環保」也就成為了大家的努力目標。這種努力分為兩種不同的道路:降解和回收。下面,我們來詳細說說。1.「可降解塑料」真的好嗎?大部分人一聽到「環保塑料」,第一反應就是「可降解塑料」。確實,如果塑料在自然界可以快速降解成普通物質,白色汙染不就好解決了嗎?
  • 可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機理、種類、應用!
    1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概念 生物降解高分子是指高分子塑料使用性能優良,廢棄時在自然界中被微生物作用而降解,最終變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無害的分子物質,從而進入自然界良性循環的塑料及其製品。 其製備流程:原料準備->微生物發酵->聚合物提取->聚合物乾燥->造粒->降解塑料。 此工藝操作中,戊酸酯含量必須嚴控在5%-20%(戊酸酯含量上升導致結晶度、柔性和熔點下降)。 這種共聚物的機械特性好,耐熱性優良(可在熱水中使用,HDT相當於PP),耐油性、耐水性、耐候性、耐藥性和氣體屏障性也很好。
  • 新催化劑助推可降解塑料生產
    據新華社舊金山8月1日電 塑料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普通塑料在自然條件下很難降解,由此帶來的環境成本高昂。美國史丹福大學和國際商用機器公司開拓了低成本高效製造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有機催化新途徑,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化學》雜誌上。與以石油為原料的常規塑料不同,可降解塑料對環境損害小。
  • 可降解塑料將推廣,分類時怎麼辦?
    可降解塑料製品似乎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一些質疑的聲音也隨之產生:同樣都是塑料,可降解塑料就不會產生汙染嗎?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可降解塑料廢棄物「大潮」,城市生活垃圾處置體系準備好了嗎?根據我國國家推薦性標準《降解塑料的定義、分類、標誌和降解性能要求》,降解塑料是指在規定環境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和步驟,導致材料化學結構的顯著變化而損失某些性能或發生破碎的塑料。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透露,國家和上海都在加快相關標準的建立,主要回答兩個問題:什麼才是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可降解塑料?
  • 可降解塑料火了!這隻A股狂拉四連板
    公司近幾年利用煤制乙二醇裝置在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即PGA)領域進行了一些研發工作,已建成年產3000噸聚乙醇酸中試裝置,該裝置已陸續進行了多次試運行,可以試產出PGA粒子。同時公司也積極進行其他一些可降解塑料的改性和試製工作。今年前11個月,公司試產的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銷售額約600萬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很小。
  • 塑料降解之變
    而降解塑料在土壤或堆肥環境中一般會在6個月內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推廣降解塑料,是解決塑料汙染問題的有效手段。「人類最糟糕的發明」  在幾種大宗材料中,塑料是最年輕的。  塑料本身品種多,性能覆蓋範圍大;加工方便、成本低,可異形或加入顏色;質輕價廉,安全性好;穩定性好,不怕風吹日曬,耐酸鹼腐蝕。因此,塑料很快進入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1950年全球塑料產量200萬噸,2018年已超過3.6億噸。  廉價使得塑料製品的很大一部分變成了一次性用品。
  • 海水可降解的塑料來了! - 國家海洋預報臺官方
    近日,海南省科技廳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理化所)在海口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海南省降解塑料技術創新中心,研究降解塑料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等,推進海水可降解塑料技術在海南進行中試(即產品正式投產前的試驗),儘早實現海水可降解塑料的產業化,為海南全面鋪開的「禁塑」工作注入科技力量。海水可降解塑料,是此項合作的核心。
  • 環保科普|可降解塑料是什麼?一起來揭秘
    環保科普|可降解塑料是什麼?一起來揭秘 今年1月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了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
  • 可降解塑料同再生塑料有什麼區別?(附對比圖)
    原標題:可降解塑料同再生塑料有什麼區別?(附對比圖)   可降解塑料在性能、實用性、降解性、安全性上都有其優勢。
  • 降解塑料常見專業術語合集!
    降解塑料可謂是人盡皆知,但是降解塑料所涉及的相關專業術語可能大家就沒那麼熟知了,為此,小編找了一些專業術語供大家參考查閱,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可降解塑料 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使其穩定性下降後,較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的塑料。
  • 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建立完善全市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實現塑料垃圾零填埋,營造社會共治「減塑」工作新格局,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