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私人託管班亂象 10平米房間擠20個孩子

2020-12-12 青島新聞網

    

    學校放學不留學生、夫妻雙方工作太忙無暇照顧孩子午飯、社區資源無法滿足放學後託管……隨著中小學新學期的開始,許多孩子的午飯和下午放學後的一段時間去哪成為了雙職工家長的最大心事,各種各樣的託管班便成為了他們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式,記者昨天探訪了幾所小學附近的多家託管班,生源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儘管託管班的硬體設施參差不齊,但眼下這也是他們解決難題的最佳途徑。

    現狀 小學周邊託管班火爆

    「來來來,孩子們,趕緊排好隊,我們去吃飯。」昨天中午,在德縣路小學門口,除了許多接孩子的家長,還有不少特殊的隊伍,十幾個孩子排成一隊,由專人帶隊走進附近的託管班。記者發現,僅在德縣路小學周邊300米範圍內就有5家託管班,而且幾乎每家都是生源爆滿。「我們一般不對外收孩子,你看看我們這裡,差不多都是從一年級開始就在這吃,要不是你主動找過來,我指定不能答應。」在安徽路一家託管班內,負責人表示,他開辦託管班已經很多年,現在根本不愁招生,每到開學前,就有家長主動聯繫,因此他們對外不設門頭,只有關係介紹主動找到託管班的才接收。在其他幾家託管班,記者發現午飯時間同樣十分熱鬧。

    現場 10平米房間擠20個孩子

    記者以給孩子找託管班為名進入德縣路小學對面的一家託管班內,工作人員正在忙著準備午餐。託管班設在一間小院的一處半地下室,三四個小房間內密密麻麻擺了幾十張小飯桌,桌上的餐盤內擺著當天的午飯——炒豆腐皮、茄子、黃瓜炒雞蛋、烤肉、蛋湯……託管班馬老師告訴記者,每天中午為50多個孩子準備午飯,基本上是四菜一湯,葷素搭配。幾分鐘後,第一撥孩子被帶進校園,幾個孩子很熟練地將書包往小院的一張石桌和凳子上一扔,便趕著去房間內吃飯,不過十多分鐘時間,幾個男孩子便又返回小院內玩了起來,隨後又有其他幾撥孩子也陸續趕到小院,書包越堆越多,有的甚至只能擺在牆邊的地上。由於託管班內學生太多,小餐桌几乎佔據所有的空間。

    隨後記者在安徽路上一家託管班內看到,一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內有近20個孩子挨在一起吃午飯。孩子們飯後的活動場所則大多在居民院內,甚至是路邊的人行道上。

    「別光看我們這擠,不過衛生狀況絕對安全,我們的廚房都是獨立的。」一家託管班負責人特意把記者領進一間獨立的灶間,而且一再介紹各種午餐原材料的進貨途徑。

    收費 午餐費每月至少400元

    「如果只是吃一頓午飯,一個月450元,如果下午放了學還要過來,那得根據情況而定。」記者諮詢了多家託管班,午餐的費用大約在每月400元至450元之間,如果下午放學後需要在託管班等待家長接,那6時之前基本不需要或只交很少的一點費用,如果晚飯也要在託管班吃,那費用則需要翻倍,額外還需輔導課業的費用則更高。

    「我們晚上有輔導,很多孩子專門過來上課。」兩家託管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給孩子們做午餐和下午短時的託管,他們還利用晚上的時間給學生做額外輔導。其中一家託管班表示,辦班的負責人就是本市小學的退休老師,因此輔導小學課程根本不在話下。另外一家託管班則聘用了本市高校的在校大學生。「輔導的質量你可以放心,我們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輔導老師都很專業,教孩子們肯定沒問題。」

    人物 六年級小學生託管班裡待5年

    昨天中午12時40分,吃過午飯的小李同學走出託管班,和低年齡孩子需要託管班老師接送不同的是,已經上六年級的小李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掌握時間自己到學校。「我已經在這裡待了5年,除了中飯,晚飯也在這吃,而且晚上還在這做作業,一直到9點才回家。」小李告訴記者,他的父母工作太忙,都沒時間照顧他的午飯,他從小學二年級就在託管班裡解決午飯,後來晚上需要做作業、複習功課,父母索性就要他晚飯也在託管班裡解決,飯後接著在託管班裡學習,接受老師的輔導。「我交的錢也比別的小朋友多。」小李說,父母每個月至少要交1000多元的託管費,而時間上他並非離開託管班最晚的孩子,有的小夥伴甚至會待到晚上10時以後才回家。

    調查 家長:依靠託管班實屬無奈

    「我和孩子他媽都忙,從單位到學校接孩子吃飯,來回折騰不起,家裡倒是有老人,可光依靠老人也不合適,所以還是找個託管班更現實一些。」昨天中午,在一家託管班外記者見到了家長李先生,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女兒上二年級,剛入學時,他和妻子每天輪流到學校接孩子外出吃午飯,可堅持了一個多月,就感覺實在太不方便,而且每天在外面的飯店吃飯,花費大、衛生狀況也不敢保證,因此很快他就和妻子「考察」了周邊的託管班,一年多時間來,孩子天天放學後就先到託管班,等他下班後再來接。

    「就算是中午能接她吃飯,可下午放學後這段時間怎麼辦,學校不留孩子,天天放在單位更不方便。」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就在學校附近,單位距離學校也不遠,原先每天中午接孩子吃飯,下午再把孩子接回單位,可時間久了,孩子天天在單位轉悠,她自己也感覺對其他同事有影響,所以最終也只能選擇託管班。「等孩子大點吧,上了高年級,起碼下午放學就能自己回家了,現階段恐怕還不行。」王女士無奈地說,作為家長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儘管他們也擔心孩子的午餐是否衛生,但因為實際情況的特殊性,他們眼下也只能接受這種狀況。

    社區:與社會機構聯辦更靠譜

    記者採訪時,許多家長表示,如果學校能夠開辦託管班,那最讓他們放心,其次便是希望社區能主動承擔這個責任。「社區如果能辦託管,孩子離家近不說,我們下班過去接也能更省時間,最重要的是在家門口更放心一些。」家長李李先生先後去他所居住的社區打聽了許多次,可社區因為沒有場地和經費,無法設託管班,看著許多有條件的社區給居民提供孩子託管服務,李先生很是羨慕。然而,記者採訪了解到,許多曾經「經營」狀況良好的社區託管班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繼續,甚至已經「關門大吉」,其中經費、服務人員和缺乏專業手段成為了最主要的原因。

    「我們也曾經搞過純公益性質的社區託管班,可很快就進行不下去了。」在市北區新華裡大院內,一間裝修一新的社區託管班接下了近20個孩子的託管任務。作為社區書記,鄧偉最大的心得就是「社區提供便利,引入社會機構」。「你光有熱情不行,得貼合實際,如果一味搞公益,出發點是好的,但結果達不到預期的目標,還不如採取更有效的方式。」鄧偉所說的「有效方式」,便是社區出空間,招聘社會機構出服務。

    鄧偉說,街道社區出費用改造了場地,至於服務人員、老師,先前只能靠招募志願者,但一段時間後志願者無法保證出勤,有的剛剛把託管的孩子認熟了臉就離開了,因此託管班始終不景氣,即使有了志願者,給孩子輔導功課也並非人人都能辦到,因此託管班越發不景氣。經過研究社區決定,引入一家社會機構,專門來操作託管班的事宜。「我們本社區內的孩子,凡是低保、特困和新市民子女,都儘量減免費用,但一般家庭和外社區的孩子必須得交費。」鄧偉說,社區託管班費用不過象徵性地每月收取二三百元,也是為了滿足社會機構的成本。「我們必須實際一些,社會機構專業,有老師教課,有專人接送,而且收取費用,人家的積極性和責任心也更強。」鄧偉表示,如今社區託管班裡有近20個孩子,每天放學除了做作業,老師還負責教孩子們美術以及笛子等,託管班一天天紅火起來。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於順

相關焦點

  • 私人託管班亂象:13歲女孩逼6歲男童猥褻4歲女童
    單親媽媽李敏從私人開的託管班接回4歲女兒慧慧,晚上卻發現女兒下體的淤傷,帶著孩子到託管班問情況。「我始終想不通她為什麼這麼做。」李敏事後說的這個「她」是13歲的女孩小晶,李敏稱就是小晶指揮一個6歲男孩對慧慧模擬做「那事」導致女兒受傷,而她在氣憤之下打傷了小晶,三方家長默認了孩子間的傷害並準備私了,而後卻因為小晶的受傷而變了卦。如今,事情孰真孰假幾方家長各有說法,但受傷的畢竟是孩子,兒童教育專家呼籲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時在選擇託管機構時要慎重對待。
  • 一張床擠倆娃,衛生條件不達標!工商...
    七八十平米的屋內,十多名學生擠在幾張床上,聚精會神地看電視。而旁邊的另一間屋子內,擺放著十多張上下鋪,多名學生圍坐在一張床上,一邊吃飯,一邊打牌。有的學生直接從廚房打飯,沒有大人在屋內看管。學生們說,看管他們的人,在屋外吃飯。
  • 小學周邊託管班火爆 家長表示孩子沒人照看只能依靠社會託管
    現場10平米房間擠20個孩子    記者以給孩子找託管班為名進入德縣路小學對面的一家託管班內,工作人員正在忙著準備午餐。託管班設在一間小院的一處半地下室,三四個小房間內密密麻麻擺了幾十張小飯桌,桌上的餐盤內擺著當天的午飯——炒豆腐皮、茄子、黃瓜炒雞蛋、烤肉、蛋湯……託管班馬老師告訴記者,每天中午為50多個孩子準備午飯,基本上是四菜一湯,葷素搭配。
  • 記者走訪海口多家託管機構 有的自稱「有備案」卻不公示
    規範  海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加強學生託管機構規範管理的通知》規定,託管機構應當與學生監護人籤訂書面託管服務協議,明確學生託管機構應當承擔的安全責任  海南特區報訊 又到一年開學季,海口的部分家長又開始為孩子託管發愁。
  • 貝爾安親為學生託管行業孵化人才
    2018年兩會期間,教育部長陳寶生經過「部長通道」時表示,教育部將與有關部門協商解決涉及的相關政策問題,探索依靠社會力量解決「3點半放學」問題,並加大力度治理校外託管班亂象。以上政策,都把託管行業推向了「課後服務」3.0版本的轉型升級之上。
  • 一家人擠一間汽車旅館的房間
    美國《紐約時報》10日報導,由於經濟不景氣,許多中產階級成為新型無家可歸者:全家人擠在汽車旅館的一個小房間裡,但因為他們不會被統計在聯邦無家可歸者數據裡,很少有機會得到補助。    中產階級成了新貧者  現年44歲的格雷·海威斯,是著名的私立大學雪城大學畢業生,原本在家鄉加利福尼亞州從事房地產行業,和妻子以及3個孩子過著相當不錯的日子。2008年早些時候,他破產了,一家人被迫搬出租住的房子。
  • 50平米房間擠了60多人 校外「小餐桌」安全隱患多
    50平方米的房間裡擠了60餘名學生,還有不少家長陪同就餐  校外「小餐桌」,你吃得放心嗎?開在車棚裡的校外「小餐桌」。由於校外「小餐桌」為家長解決了孩子的吃飯難題,所以頗受市場歡迎。  但這張校外的「第二飯桌」,真的能讓學生吃得安全放心嗎?  50平方米擠了60多名學生  「校園桌餐聯繫電話……」「初二×××學生就餐區」。本學期開學伊始,象山石浦某中學周邊住宅區的一處車棚門口,就張貼出了此類小廣告。
  • 盤點全球極致奢華的10大私人別墅(圖)
    對於那些懂得享受生活的富豪來說,他們對於私人別墅的要求又豈止滿足於幾百平米的房子。華麗的建築設計加上完善的配套設施,簡直就是要把私人別墅打造成一棟華麗的宮殿。到底這些宮殿有多豪華、多令人咋舌?全球最奢華的10大私人別墅為你揭開這奢華背後的神秘面紗。
  • 200平房間被隔成25個單間出租 住40多人1間10平
    平米,4間共用廁所,公有廚房,樓上樓下共25間  40多人住一套房 早晨上廁所要排隊  現實版《蝸居》現南方花園,一套躍層改成25個小單間出租,物管責令整改>  屋子小得只能放一張床、一臺電腦……位於南方花園名人苑一套200餘平米的房間內,隔出來的24個小單間內「蝸居」著40多人,只有4間廁所、一間廚房。
  • 飄窗改造出讀書角,讓房間多出10平米,實用又美觀
    說起飄窗大家都不陌生吧,靠近窗臺的位置完全可以打造一個實用的空間,而且還能增加實用的空間,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飄窗怎樣改造出讀書角,讓你的房間能多出10平米的使用面積,既使用又美觀。對於很多小戶型來說,臥室面積都不大,別說書房了,要有個書房也是比較奢侈的,其實今年就可以教大家改造出一個飄窗的書桌和讀書角。根據窗臺原本的高低和格局的基礎上,可以製作一個書桌,而且靠近窗臺採光還非常的好。窗臺不僅僅可以改造成書桌的空間,還可以做成飄窗或者卡座。
  • 曝北京一國學私塾老師用戒尺懲罰打學生
    家長爆料 兒子進私塾自稱被先生打  去年10月,家住亦莊的肖女士每月花費6000元,將兒子樂樂(化名)送進朝陽區的"海印蒙學"國學私塾學習傳統文化。私塾的"先生"張利民自稱國學造詣很高。  據肖女士介紹,樂樂被送進私塾後,實行全封閉式教學,為給孩子"化性",三個月不能接也不能看。
  • 探訪江城膠囊房:百十平米隔6間 擠下近20人
    荊楚網(見習記者 陳仁海)一套百十平米的住房,被隔成七八個小房間,化整為零賺取更多房租。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雖然今年起江城已禁止「將住房原設計的房間分隔後出租」,但膠囊房仍大行其道,成為城市蟻族的棲身之所。  膠囊房按床位收費 一套房擠下近20人  1日,記者來到光谷片區,以租客身份聯繫上房東付女士。
  • 600塊帶你住48平米的大房間!
    酒店的私人海灘酒店的大門,每次車輛進入都會停車檢查,很安全。酒店就在Bali collection 附近,從後門出去大概走路10分鐘,酒店也提供班車,個人感覺走路更好。所有一樓的房間都是直通泳池的,也很私密,小泳池邊都是綠色植物,還挺不錯的。每天早上和晚上,這條回房間的路上都會有許多商家擺攤,賣一些特色衣服和小物件。日落的時候,天空是粉紫色的,很美!我定的是最普通的豪華房,房間面積48平米,有陽臺,沙發,浴缸,提供的設施很齊全。
  • 探訪小飯桌,一張鐵架床午睡擠了十個娃
    「這一張大床上能睡10名孩子,上下鋪各5名。」這家小飯桌的負責人說。  記者看到這張鐵架床上先鋪了三塊小一點的木板,然後上面又墊上了一塊大木板,最上面鋪著褥子、床單,這就是孩子午休的地方。  在隨後的走訪中,記者發現,這種鐵架床在小飯桌內很普遍,不少上下兩層各睡一人的鐵架床,午休時都是各睡兩個孩子。
  • 僅僅花了10萬元,就把76平米的二居室裝修的美輪美奐!
    如今房價的上漲,讓人們的資金越來越緊張,房價已經讓人喘不過氣了,裝修上我們就下點心思吧,用10萬元裝修76平米的二居室也算的上是一個奇蹟了,趕快來了解一下這套裝修案例吧。藝術畫風,功能派和簡約派的結合,能剝離工作時間的匆忙感和緊張感,體驗最簡單的生活。北歐真皮沙發、木質餐桌書桌、布藝靠背椅是構搭簡約風的專屬物品,越簡單越豐富,享受極簡歡愉。
  • 事關孩子課後託管|校內延時服務來了,校外託管機構該怎麼辦?
    此前,許多家長沒有條件親自接送,又不放心孩子獨自上下學,便將孩子送到了校外的託管機構。在一些低年級班級裡,甚至有近一半的學生在校外託管機構寄餐。薌城第三實驗小學課後延時服務課堂 記者 陳逸帆 攝為此,經過多番調研,薌城區選定了四所課後延時服務學校,開展1—6年級課後延時服務試點。然而,開展課後延時服務並沒有太多成熟經驗可循。
  • 一套房12個租客 廁所也改成房間
    房子120多平米大小,原本是三室兩廳,被二房東隔成了7個單間轉租,原來的客廳、廚房、主臥衣帽間及主臥衛生間,全部用石膏板隔成了房間。小賈兩人租下的這個單間,就是原來的主臥衛生間,只有8平米大小。「每晚睡覺都能感覺到床邊上下水管裡譁啦譁啦的倒水聲。」  7個單間有6個租了出去,每個單間都住兩人,這套房子裡已經擠住了12個人。
  • 7平米房間和8平米臥室,選一匹定頻還是大一匹變頻?
    房間所需要消耗的冷熱量,根據房間面積的大小,圍護結構的不同等等有所差異。所以個人在下面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兩種不同空調負載面積的問題。①:小一匹的定頻空調,常規大概可以覆蓋的面積應該是10平米以內,最大也不會超過12平米的。所以我們在選擇小一匹空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其具體的情況。
  • 使命召喚手遊開啟私人房間方法
    使命召喚手遊怎麼開啟私人房間?
  • 73歲奶奶小屋裡辦託管班 不會英語卻教出20多名大學生
    學校附近「高大上」的託管班很多,可是轄區裡的家長就是願意把孩子往這裡送,「孩子們都聽她的」。13年,50多個孩子,20多名大學生……程淑榮是大連市遠近聞名的「愛心奶奶」。(攝影/孫振芳 編輯/夏天 《中國人的一天》第3247期) 視頻 | 73歲奶奶辦託管班 40平的房子培養出20多名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