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兒園下沉0-3託育,融臺灣託育體系,提供科學服務為行業賦能

2020-12-17 託育星球

2019年9月,一直走在全國教育前列的上海,率先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託班,完善0-6歲託幼服務體系。

可以說,幼兒園做託育、開託班是行業一大趨勢。在託育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下,眾多幼兒園開始摩拳擦掌之時,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已經做了下沉的幼兒園,卻做得很不專業;躍躍欲試、想儘快進入託育賽道的幼兒園,對如何做感到迷茫。

在江城武漢,有一家託育中心,還沒有正式開業就已經接待了一批批參觀學習的託育從業者。是什麼吸引了眾多投資人、園長慕名前來?

其原因在於:這家園所引入臺灣託育服務體系,並融合了大陸的本土特色,在幼兒園下沉託育領域中頗具代表性!

本期《齊勝精英訪談》帶您走進莫瑞迪,聽聽創始人袁亮講述他的託育創業之路。

莫瑞迪 袁亮的創業故事

1

自小受家庭的耳濡目染長大後他成為了一名教師

1984年,袁亮出生於湖北黃岡,和我是老鄉,父母是當地學校的老師。黃岡的教學模式是全國各大學校效仿的模範,在黃岡學校裡任職的老師也是各大學校爭相聘請的對象。

在黃岡教書多年之後,憑著閃耀的升學率,袁亮的父母於1995年被調到省會武漢,開始在規模更大的學校教學。

從小城鎮輾轉到大都市,除了舞臺更大、學生更多,更重要的是眼界變得更加開闊。在教育行業,原來不僅有公辦學校,還有私立民營學校;不僅有為了升學率而採取的填鴨式教學,還有為了激發孩子們創新能力而採用的引導式教學。這讓身為教師的袁亮父母陷入不斷沉思。

千禧年前後,袁亮父親勇敢地向學校提出停薪留職申請,走進了向他伸出橄欖枝的私立學校。

在私立學校中,袁亮父親不斷地踐行著自己的教學理念,在開放寬鬆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與實踐,他漸漸發現在私立學校可以實現自己教育理想。

於是,幾年之後,憑著多年的教學管理經驗和行業資源,袁亮父親在武漢開辦了自己的私立學校。

已經走入象牙塔的袁亮順理成章地進入父親的學校幫忙,幾年的時光,還未大學畢業的袁亮就已經接觸到教學教務、運營管理等各個方面的事務。父親給了袁亮一個最佳的實踐舞臺,同時也給他心裡播撒了一顆教育種子。

2012年,袁亮回到武漢,他開始思考「我自己要做點什麼」。教育的種子在心中不斷生根,受教師家庭的耳濡目染,教書育人的情懷夢隨著時間的沉澱越發濃烈。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衡量自身優劣勢後,袁亮選擇進軍教育最前端的板塊——幼教領域。為了學到專業、全面的知識,袁亮走入一所幼兒園,學習各方面的技能和經驗。

2

雄心勃勃開辦幼兒園

政策收緊,追隨風向

2014年,在幼兒園度過了3個春秋,一個機緣巧合的機會,袁亮終於籤下了自己的第一家幼兒園,準備大幹一場。

面對市場強烈的需求,再加上自己優秀的管理能力,袁亮的幼兒園很快實現盈利,並進行了快速複製。在5年時間內,袁亮在武漢地區開辦了6家幼兒園。

2018年,國務院下達「2020年普惠幼兒園覆蓋率要達到80%」的意見,這個政策立刻在幼兒園行業掀起波瀾。普惠幼兒園作為民生工程,是國家解決社會問題、造福人民的一大國策,作為教育從業者,袁亮舉雙手贊成。

然而,作為園所的經營者,袁亮需要考慮投資周期的問題,讓幼兒園「活下去」成為了袁亮頭疼的難題。

上帝為你關閉一扇門,同時會為你開一扇窗。

在困惑迷茫之際,2019年初,國務院發布3歲以下託育服務規範文件,首次提出了國家級發展指導意見。《意見》一出,袁亮看到了轉機。

3

整合教育資源

下沉託育市場

定下了發展託育的大方向,袁亮準備擼起袖子加油幹。

然而,萬事開頭難,沒有託育行業經驗、沒有標準規範做參考,袁亮感到無從下手。在與眾多託育從業者交流過程中,他發現一樣感到迷茫的人也有很多。

於是,他開始到處拜訪託育先行者,走遍了北京、上海、四川、浙江等多個地方,甚至還跑到海外,實地考察託育園的經營狀況。

走得越遠,看得越多,袁亮收穫的就越豐富。

首先,袁亮發現0-3歲的教育對人的影響不可磨滅。託育正處在教育的最前端,這個階段的孩子大腦神經最活躍,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形成的行為習慣、道德觀對其一生都有深遠影響。

目前,隔代養育、不科學教養帶來的問題很多。不管是家長,還是教育從業者,都缺乏專業的育兒知識。因此,推動託育行業穩步發展任重而道遠。

其次,他發現託育市場是一片藍海。中國的人口基數大,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入託率卻僅有4%。市場需求潛力無窮,當下託育機構數量少、質量參差不齊。

綜合看來,在內因、外因的合力推動之下,發展託育勢在必行。

在教育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袁亮,擁有著許多令人羨慕的教育資源,與國內外的高校和協會都有長期深入的合作。結合市場需求和資源優勢,袁亮將託育事業定位於「向外界輸出專業化服務」的方向。

於是,他飛赴臺灣與「中華嬰幼兒託育總會」的侯美妗女士洽談合作事宜,恰巧對方也在尋找內地落腳點,雙方一拍即合,莫瑞迪應運而生。

4

創立莫瑞迪

向行業輸出專業化服務

與臺灣的中華嬰幼兒託育總會達成合作之後,袁亮便將其完整的託育照護體系引入園所,開始打造自己的第一家旗艦店,專業服務於0-3歲的嬰幼兒。

臺灣託育體系的專業與細緻,袁亮再次確認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在育嬰師的精心呵護和科學教養下,嬰幼兒順著年齡特性慢慢地健康成長,讓他看到了託育行業的輝煌未來。

莫瑞迪是英文「Morality」的音譯,從名字上可以看得出袁亮的教育理想。在他創辦的園所中,「德育」被放在「保育」、「愛育」、「家園共育」之首,他認為「道德教育是教育行業中的最高目標與最終目的」。

道德規範不僅在嬰幼兒的一日照護流程中潛移默化地灌輸影響,也在招聘教師的標準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始終秉持著「教師必須言傳身教,讓嬰幼兒接受最好的道德教育」的觀念在篩選面試者。

袁亮對德育的重視與凸顯,從某個角度上看,是臺灣託育照護體系融合大陸的本土特色的體現。

除此之外,莫瑞迪還開展了周末親子課和家庭共育課堂,以滿足本地家庭的渴望需求。袁亮稱之為「適趣親子時光」與「適心親子養育」,加上託育園本身的「多元適性發展課程」,形成了莫瑞迪特有的「三適」課程體系。

從業之初,袁亮便專注於對託育領域做專業化輸出。與莫瑞迪一併成長的還有一家託育管理公司,託育管理公司根據不同職能部門整理出了八大運營體系。從行政管理、安全管控、養護管理、人才培養、招生營銷、品牌管理、戰略規劃等各個方面進行統籌規劃,讓莫瑞迪可以實現快速複製,為加盟商提供高品質的專業服務。

袁亮將為合伙人提供的行業方案稱為「託管式經營」。

之所以稱為「託管式經營」,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課程及標準化管理體系輸出,二是師資團隊培訓輸出。前者可以由臺灣團隊提供支持,並由旗艦店來進行不斷實踐驗證與調試;後者則與高校、社區的合作方式來進行團隊輸出。

利用自身品牌、資源優勢,袁亮與附近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護理專業達成合作,聯手高校實行訂單式定向培養計劃;莫瑞迪和社區緊密配合,招收並培養社區中的高學歷、高素質媽媽,讓她們成為託育園所人才儲備力量。就這樣,莫瑞迪從兩個通道源源不斷的向社會輸送專業型人才。

2019年是託育元年,袁亮用一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個完整的商業雛形,2020年是發展關鍵之年,他對未來充滿期待,已準備好迎接挑戰。

對於短期的發展,他會以旗艦店為樣本,在自身的6家幼兒園中開展「園中園」的盈利模式。在不斷打磨與驗證的同時,莫瑞迪向市場做專業化、一體化託育解決方案的輸出。

對於長期的發展,袁亮會堅持走「專業化」路線,形成「產、學、研」為一體的託育產業鏈,整合自身資源、發揮專業特長,推動託育行業穩步快速地發展。

袁亮

託育元年已過

未來競爭在於專業度

記者手記

和袁亮的訪談中,我看到了一個有高度、有遠見的託育行業布局者,從一開始就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是企業快速發展、少走彎路的必要前提。

袁亮的思路十分縝密、清晰,這是他在教育行業沉澱多年的成果。莫瑞迪還未正式開業,就有5家幼兒園主動尋求合作,由此可以驗證袁亮商業思維的正確性。

託育元年,許多人員、資本入局託育領域,誰能走得長遠,在於奔跑時的堅持力。定位中端,以專業態度為行業賦能,莫瑞迪以解決行業痛點為己任,為服務社會的初心態度,註定會越走越寬。

相關焦點

  • 第二屆中國託育大會圓滿收官,樂融兒童之家分享早託一體未來方向
    早教與託育的服務對象都是0-3歲寶寶,託育機構主要包括照看護理、習慣養成以及潛能激發和早期啟蒙教育,為嬰幼兒提供個性化成長方案,為爸媽提供專業的育兒知識和線上指導;早教中心重點放在孩子的教育上,讓父母與幼兒互動,通過互動遊戲去幫助幼兒發展。
  • 託育市場釋放萬億缺口,樂融兒童之家早教+託育模式成行業加盟新趨勢
    「幼有所育」成國家關切高頻、剛需的市場需求催生著託育市場的發展,而國家政策方面的利好不斷則給託育市場發展打下了一針針強心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幼有所育」的最新要求,為託育服務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
  • 樂融兒童之家榮獲「優質託育服務獎」,持續領跑早教託育賽道
    本次論壇旨在分享婦聯關於落實「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意見解讀、家庭互助式育兒的趨勢、傑出託育創始人的經驗等,依託於育腦集團30年的學前教育經驗及樂融兒童之家8年早託一體化的實踐成果,樂融兒童之家創始人兼CEO郭曼妮女士第一個以《如何打造早 、託、幼三位一體的「量身型」運營模式》為主題進行分享。
  • 溫江區衛健局整合資源,為託育行業提供專業指導服務
    12月16日下午,溫江託育服務行業協會會長辦公會特別邀請了成師院的文頤教授。與會中,文教授給行業協會發展給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議:1、建立託育機構服務標準;2、打造符合高校實踐的託育人才學習基地;3、建立符合四川省行業標準的早教實習基地;4、培訓和頒發國家職業目錄中的項目和證書。
  • 託育中心和幼兒園的區別,3歲是一個分界線
    在這個階段,託育行業繼續升溫。1992年,託兒所達10628所,並保持增長趨勢。1995年,全國有各級各類託兒所、幼兒園近45萬所。1997年以後,隨著單位福利制度的瓦解,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大幅減少了對生育和家庭照料的支持,原有的城市託幼服務體系受到巨大衝擊。政府對幼兒託育的投入嚴重不足,大多數企業迫於利潤壓力也停止提供託兒所服務,3歲以下的託幼機構幾乎絕跡。
  • 中國臺灣教育出版巨頭入局託育——專訪康軒文教集團
    康軒在積累了一定的3-6學前領域經驗後,為響應國家「幼有所育」政策,面向嬰幼兒託育全服務機構提供多樣化、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推出了麻糬豆豆託育產品,也是對市場的深刻洞察與新的探索實踐。它不僅能夠充分支持照護者們科學、有序地開展日常照護活動,也能夠藉由提升照護者的專業性和溝通意識,來為家長賦能,使得機構與家長建立起信任關係,引導家長積極參與進嬰幼兒的成長曆程中。Q:請您從宏觀角度,為我們分析一下康軒從3-6向0-3延伸的契機、戰略規劃和目標。
  • 2019全國託育服務城市論壇在長沙舉辦
    12月14日,由北京學前教育協會、湖南國際教育科學研究院等單位支持的,湖南樂蓓優教聯合早幼教公社主辦的 「2019全國託育服務城市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流動人口服務中心嬰幼兒照護服務處徐友龍處長、臺灣首間公共託育中心主任包崇明、上海市人口早期發展協會指導總監支佩華、湖南省育嬰師協會會長潘建明、湖南樂蓓優教董事長諸葛永斌、早幼教公社創始人齊勝等嘉賓出席了論壇。
  • 全優加早教·託育中心董事長當選:廣州市嬰幼兒託育照護服務行業...
    一、嬰幼兒託育工作有了實質性突破成立廣州市嬰幼兒託育照護服務行業協會標誌著嬰幼兒託育照護工作在廣州市有了實質性的進展,協會將圍繞促進廣州市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宏偉目標,針對新形勢、新問題、新機遇,建立管理體系和家庭科學育兒指導體系
  • 育伢教育SaaS系統為託育、早教機構賦能
    育伢教育SaaS系統是由杭州育伢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專注於託育早教機構的教育SaaS系統,旨在為託育、早教等兒童教育機構提供招生引流、客戶轉化、教學管理、智能辦公、家校溝通、在線教學等綜合性服務,讓託育、早教機構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運營管理,達到既能廣泛開源,又能充分節流的目的。
  • 樂融兒童之家創始人參加北京師範大學託育服務發展論壇並做專題演講
    本次論壇以「新託育·新希望」為主題,分為1個主論壇和6個分論壇。六個分論壇圍繞託育服務領域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分別從託育服務政策解讀與實踐、託育服務行業標準與質量評估、家庭養育指導與嬰幼兒照護公益服務等方面,為大家分享嬰幼兒託育服務最新前沿觀點和研究成果。論壇有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領導、高校和醫療衛生領域的專家學者等400餘位嘉賓參加,來自30個省、市、自治區的700多人參加線上論壇直播。
  • 託育加盟機構排行,不忽悠的託育品牌盤點
    MOMYHOME有一站式的培訓基地,多元化的標準培訓內容包含高標準的師資培訓,運營管理培訓,課程培訓以及不斷升級的服務培訓賦能最強的運營,並且是國家人社部指定授權機構可以頒發《育嬰師師資合格培訓證書》。
  • 【風華因爾美】託育風口已來,這麼權威又接地氣的臺灣託育培訓,你一定不能錯過!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落地託育已成為市場剛性需求 私立幼兒園轉型託育早教機構開始試水託育母嬰行業人士轉行託育大資本涉入託育……託育行業已站在了風口上也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競爭 託育機構值得投資嗎? 您需要的是:國際權威的託育理念+課程體系及系統專業的一線實操培訓 中國託育看臺灣!!!
  • 成都嬰兒早教:託育服務行業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早教+託育並行
    原標題:2019年中國託育服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早教+託育並行搶佔更廣闊市場規模  託育服務行業基本概況分析  早教託育行業主要針對0-6歲嬰幼兒提供家庭教育、早期教育、託育服務等相關產業,產業鏈主要為上遊產品內容提供商、母嬰社區平臺商、企業管理系統技術提供商等,中遊早教中心、託育中心等服務型機構,下遊為家長與嬰幼兒消費者。
  • 8月託育行業熱點事件回顧
    茂楷收購萬達寶貝王早教3、中國西部高峰論壇在陝舉行,託幼一體化賦能早幼教4、第二屆西部託育論壇,專家建議:政府、市場和社會多主體協同提供幼託服務5、上海《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現狀分析研究報告》出爐 區域層面1、北京:早教機構重啟倒計時2、天津:託育機構何時復託?
  • 0—3歲託育還要邁過哪些坎兒?
    經過多方打聽,張女士得知市面上的早教機構通常按課時提供服務,不提供全日制看護,而公辦幼兒園一般不提供3歲前的託管服務,有一些民辦幼兒園提供少量正式入園前一年的「託班」學位,但也至少是2歲到2歲半的幼兒才能進。「確實身邊朋友很少有2歲以前送出去託育的,基本都是在家帶,自己全職或者老人、保姆幫忙。」張女士告訴記者。
  • 託育行業懸在「風口上」
    再次,「不同於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很多女性專注於家務及子女成長,中國女性參與勞動率從全球範圍來看是非常高的。從這三方面數據來看,幼兒的託育服務在中國將會有很樂觀的發展前景。」潘翔這樣說道。  拼圖資本創始人王磊同樣對託育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0~3歲年齡段的託育機構現在正處於發展期,最近一兩年比較受資本關注。
  • 臺灣居家式託育經驗及啟示
    21世紀以來,為了應對入園高峰,優先保障3〜6歲適齡兒童的入 園權利,我國許多城市出臺相應規定,不允許公辦幼兒園辦託班,使得3歲以下嬰幼兒的託育 服務資源進一步萎縮。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0〜3歲嬰幼兒在各類託幼機構的入託率僅為4.1%,城市地區0〜3 歲嬰幼兒入託率也不到10%。
  • 全優加攜手nEqual,賦能早教託育數位化服務升級
    2019年是託育元年,國家、地方政府不斷出臺政策,刺激託育行業的健康發展,不足5%的入託率與國家託育覆蓋率的目標相差甚遠,市場空間巨大。託育作為傳統的線下市場,在疫情期間如其他行業一樣受到嚴重的影響,顛覆性地推動託育品牌全面開啟探索數位化的引擎。
  • 樂融兒童之家:2020年早教託育行業趨勢
    樂融兒童之家於4月底獲得了北京市頒發的「託育服務營業執照」,這也意味著一些列針對託育機構的管理辦法將陸續出臺,國家對託育行業的扶持力度和關注度再次加碼。對於政府而言,建立起嬰幼兒照護服務政策和標準規範體系是2020年必須完成的目標,而對企業來說,為3歲以下的嬰幼兒提供託育服務則意味著需要更加謹慎細微。安全、衛生保障將成為未來託育服務機構的一大命題。
  • 拿全國首張託育資質,接待上萬人參訪培訓,俊星託育打造行業標杆
    於是,2016年,李星儀決定投資0~3歲託育。又因為她想擁有自己的實體店,所以決定親自做起0~3歲託育來。這也成為了俊星從投資公司轉型為託育機構的關鍵轉折點。李星儀也為俊星這一名字找到了新的含義。俊星英文名為GYMSTAR,其中的GYM是運動的意思。李星儀認為0~3歲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