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隨風飄散
農村俗語:賣了麥子買蒸籠,不吃饅頭爭口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眾所周知,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在以前的時候對農民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變好了,所以大部分農民每天都忙著賺錢,希望可以讓自己的家人可以生活的更好,這就導致大部分農民根本就沒有時間想起農村的俗語,所以農民的俗語也開始漸漸消失在農民的生活中了。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就為大家介紹幾個俗語,看看你們在以前的時候有沒有聽過。第一個俗語是五羊六馬,死了別剮,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俗語是說在以前的時候農民家裡都是非常的窮,所以如果他們家裡養的家禽病死了,他們也捨不得扔,而是將它們宰了吃,但是農村五月和六月的時候,天氣是非常炎熱的,所以這這個期間死去的牲畜肯定是不可以吃的,尤其是羊和馬,這些動物一般都是得了傳染病而死亡的,所以農民不會吃它們。
第二個俗語是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這句俗語是說在以前的時候很多農民都會養著很多家禽,比如說雞鴨、牛、豬等等的牲畜,但是這些牲畜如果沒有照顧好的話,那麼就非常容易生病,所以如果這些牲畜因為傳染病而全部死去了,那麼這個人家也許就會變得一貧如洗。
第三個俗語是賣了麥子買蒸籠,不吃饅頭爭口氣,農村在以前的時候因為生活貧苦,所以大部分農村人在平時的時候根本就吃不飽,所以他們在平時種植的麥子只有在過年的時候吃頓餃子。可以如果當農民將麥子賣了以後,在買蒸籠,那麼他們就沒有麥子蒸饅頭了,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只能蒸汽(爭氣)了。意思就是說如果想要過上幸福的生活,那麼全靠自己去奮鬥,靠別人是不行的。
對於這個俗語,你們有什麼想法?你們家鄉還有哪些有趣的俗語?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說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