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成年前,我幫你尋找機會,你自己來決定命運

2020-08-22 哈你一米陽光

文 || 哈你

很久以來,我都想把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事整理出來,然而時過境遷,許多記憶似乎成為片段,這次下定決心,是看到許多剛剛開始陪娃求學路上的媽媽們,無限的焦慮,整理出來,只是希望我踩過的坑你別再踩;我有過的經驗,能夠幫助到你。

——寫在開始

每一年小學在開始招生前,都會看到許多家長無比的焦慮,

「孩子上不了某某小學怎麼辦?」

「我家不在某某片區,這個小區的劃片小學又不怎麼好,這可怎麼辦?」

「咱們小區的小學很遠,要過好幾條街,還要走一片荒涼地,附近有所挺好的,怎麼進去啊?」

「哎呀,為孩子上學煩死了!」

「聽說某某小學報名都要頭天晚上就去排隊,要不我也去排個隊?"……

每年都會來一遍,仿佛一場拍好的電視劇重播。很多時候,我都想對這些家長說:「你想去哪所學校,就去學校問問啊,具體什麼情況,一問不就知道了嗎?」事實上,我能說上話的朋友也是這麼說的,但是我通常都會得到一種回答:「去了,誰也見不上,白搭!!」然後我也只能閉嘴。

還能說什麼呢

你若不去尋找機會,機會怎麼能光顧你

而知道我的孩子上學經歷的人,也總會說:「你是幸運,那會兒管的不嚴。」的確是幸運,作為一個進城務工人員,能進了這所小學,確實不錯,關鍵那時我的暫住證還不在片區內,就顯得更加幸運。

而事實上是,我在孩子入學一年前就來問過這個學校,什麼時候招生,怎麼招生,在我得知了招生時間的時候,我便在快要招生的時間裡天天來走一遭。確切的說,不單是這一所學校,附近的許多學校,我都天天盯著。

而這一年的時間,我都在打問身邊有上學的孩兒媽孩兒爸,他們的孩子所在學校教學怎麼樣,環境怎麼樣,升學怎麼樣等等,有關這個學校的任何事情,我都樂於傾聽。從他們的言語中,我會大致了解這個學校的情況,對我選擇與否其實很重要。

但是你不能只聽別人說,必須學會自己去考察,很多人又會說:「我連校門都進不去,考察啥?」一位任教多年的老師告訴我:「如果進不去,就考察這個學校的上學、放學情況。」各位家長不妨有空也去看看,你就會發現,很多好的學校,早上上學的時候,會有執勤學生在門口迎接來上學的孩子,甚至會有老師迎接,他們排列在學校門口,送孩子的家長根本不讓你靠近校門,你必須在規定的地方停車,然後在規定的地方和孩子分開,讓孩子獨自走進校門。

看著孩子們告別父母,背著書包,和同學老師問好,然後走進學校,開啟一天的學習。試想一下這個畫面,是不是很美好?而從中孩子學到了什麼?獨立、禮貌、友好,還有希望。是不是?

這樣一個美好的開始,是不是你所期待的呢?這時你還用去問別人這個學校怎麼樣嗎?

至於放學,這位老師告訴我:「看孩子們放學後都去了哪裡?除了接送的孩子,剩下的孩子在一起,是三三兩兩說笑著作伴回家,還是打鬥著生事。」脫離了父母老師的視線,一個孩子所受教育的表現最是真實。你去看一看,有的學校孩子放學就準時回家,或者相約去打個球;有的學校則是人間百態,甚至你還會看到抽菸的孩子,打架的孩子。小小年紀,他們為何不學無術,家庭陪伴的缺失固然是一點,身邊環境的不約束何嘗不是一點?

被欺負的小孩兒

就這樣在打問和考察中,我對周圍的學校有了基本的了解,的確有的學校你根本進不去,甚至孩子的簡歷也遞不進去,這樣的學校只能放棄,最後剩下的也就三兩所。

我們的確是幸運,那一年這所學校新換了校長,校長致力於優生的發掘,在經過談話之後,讓我帶孩子來看看。

在學習這條路上,主角永遠是孩子

面試那天,校長把我擋在了門外,單獨詢問了孩子一些問題,這個環節之後,才讓我進去,但是此時面試還沒有結束,只見校長又隨手寫了幾個字讓孩子認,又寫了幾道加減法來做,最後讓孩子自己選一項可以表達自己的事來做。孩子唱了一首歌,這首歌很長,我現在已經忘了是哪首歌,但是依然記得很長,在我們幾次認為他要結束時,他還在唱,而就是這首歌讓校長當面就定了,「來吧,去教務處領一下通知書,按時來報到。」

我們開開心心的離開了校園,一路上孩子都開心的像一隻放飛的小鳥。

報到那天,在班級門口找自己的名字,因為不是片區的人,我們就從後面的班開始找,然而一直找到1班才發現孩子的名字,開頭從1開始,無論怎麼說都是一件開心的事。在找到名字之後,孩子說了一句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好了媽媽,找到了,你可以走了,我自己就行。」我既感到意外,又感到驚喜。我知道從此後我不用像其他家長一樣,每天擔心他在學校好不好,會不會受欺負,他一定可以自己解決這些。

但是,身為母親,在送孩子上學第一天,怎麼可以在還沒見到老師之前就走了呢?我笑著告訴他報到第一天,可能老師有很多事情要跟家長交代,得等見了老師媽媽才能走。於是在等老師把所有事情都交代完了之後,我才離開學校,而孩子也在這天開始,開啟了他的求學之旅。

在你成年前,我幫你尋找機會,你自己來決定命運。孩子幼小,他不會想像的出自己會進了哪個學校,此時就需要我們去為他打開這扇門,這扇門通往哪裡,就看你想讓他去哪裡。的確現實中有許多無奈,不在片區,沒錢交私立學校昂貴的學費,政策不允許,等等。但是試過了,盡力了,才不會遺憾!

而這個過程中,許多人又會忽略了孩子才是這件事的主角,認為他有錢所以孩子進了好學校,他有人所以孩子進了好學校,他有權所以孩子進了好學校,而事實上,人家對孩子的教導才是一切中的關鍵,如果孩子不成器,即使現在進了一流的學校,孩子也會因為沒有好的成績陷入惡性循環中。尤其是進入中學之後,強者的壓力,就足以可以摧毀孩子的自尊心,不用說方方面面的其它壓力。

誰也代替不了誰的角色,父母永遠是父母,孩子自己該走的路,還得靠他自己,你說是不是?

我是哈你,陪伴是一場大人和孩子共同的修行。願與你分享孩子成長那些事,如果你也喜歡,關注,一起來聊聊孩子成長那些事!

相關焦點

  • 決定著你我命運的關鍵是什麼?你曾經使用過嗎?
    比如,潛意識能夠幫我們解決疑難、發明創造、銷售貨物、管理企業等等。而激發潛意識最好的辦法呢,就是心理暗示。 格林克拉克認為「人類所有的才能之中,最傑出的就是想像力。」 拳王阿里你應該很熟悉吧?他從12歲開始打拳擊,一直到死。他告訴大家他成功的秘訣就是每一拳打出去,都要更有力;另外就是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 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命運
    對此,我是認同的!但坦白講,「努力」不是萬能膠,不是所有的差異人生,都可以貼上「努力」或者「不努力」的標籤就可以解釋的。努力,往往並不能解釋一切!很多時候,比努力更能決定一個人命運軌跡的,是他所在的圈子,是他認識和交往的人。
  • 命運是什麼?就是從你腳下開始延伸的方向——你自己決定的遠方
    有人羨慕別人的命運,對自己的命運嗤之以鼻,覺得自己一生也就這樣了;有人對別人的命運除了發出一句讚嘆,還生發出了對自己命運的思考。該怎樣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她講自己的求學經歷,講到冬天很冷的早晨,在室友還沒有起床的時候,逼迫自己起床,用冷水把自己潑醒。劉媛媛說農村孩子最好的一條路就是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因為這條路的成本是最低的。
  • 心理學:這三個關鍵詞往往決定你我的命運
    命運是什麼,有人說八字決定我們的命運,又有人說,我命由我不由天,很多時候,命運的波譎雲詭與無聲氣息總是讓我們無法參透,但其實命運並不是無章可循,真正決定我們命運往往是這三個關鍵詞:心理學:命運三大因素1、態度是基礎很多年前就有一本暢銷書書叫做《態度決定命運》,無論你相不相信,在積極心理學看來,
  • 我是好媽媽,還是壞媽媽?你的觀念決定你的命運
    要有左膀右臂,一個是改善和經營自己的夫妻關係,另一個是學會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然後是一個技巧——區分問題區。任何焦慮來了,你要先去考慮這是誰的問題,誰現在在問題區,誰需要面對,我能幹什麼?最後,我們要做的就是調整與提升與自我的關係。我們從小到大,與自己的關係其實都是被忽略的部分。我們總是跟別人嘗試著去建立關係,展露最好的自己。
  • 吳軍的《見識》你如何教育孩子挨巴掌後的態度,決定你孩子的命運
    而這個態度不僅映射了你的人生態度,還映射孩子的人生態度,你的人生態度決定你的命運,也影響你孩子的命運。第一種好比我們讀書的時候考試沒有考好,乾脆把卷子撕了,還怪卷子太難了,這樣的態度,思維方式明顯不夠正端,比較偏激。
  • 性格決定命運?真正決定你命運的其實是三觀
    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對於自己要活成什麼樣子、想要追求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境界、想做成哪些事、怎樣才能不白來這世界一遭等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心境中,也有不同的看法。這些,其實也透露出一個的三觀和思想。
  • 「小姑子,你都成年了,咋還不自己洗衣服」「你幫我洗怎麼了」
    就算是一家人也是要分親疏遠近的,如果姑嫂之間真的出現大矛盾,很多公婆都會下意識的偏向自己的女兒。所以說女人在結婚以後能夠「自保」已經是非常理想的局面,不要妄圖取代別人的位置,但是也不要在別人欺負自己的時候選擇一味忍讓,只要有理就可以理直氣壯。
  • 什麼在決定你我的命運?自我實現的預言
    這部分主要說一個主題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意思是一個人常說的那句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人是非常自戀的動物,一旦說了一句話就會愛上自己的這個說法,為了證明「我說的」這句話是對的,就會把事情朝這個方向推動。外在人生,命運,常常是我們內在意識花了很多年推動的結果。
  • 作家李尚龍:世上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決定你的命運
    我思考良久,對那位母親說:「這種環境,只能把人拖下水。再待三年,學不到什麼不說,還白白浪費了3年光陰,倒不如直接到汽修店做學徒,邊做邊學。」我以為那位母親和我身邊大多數人一樣,捨不得孩子吃苦,想先讓他們在學校混幾年,再大點。沒想到,這個母親挺有想法的,她說,現在讓他去社會學徒,怕他交上一些社會混混,學壞了。
  • 讀書方法決定你的命運(終身受用)
    為求知而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但為研究而讀就不能選擇了,要講究窮盡閱讀。如果你要研究白居易,就要把有關白居易的資料通通搜集、全部閱讀,這是目的決定的。什麼叫研究?什麼叫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第一,發現了前人的錯誤或不足;第二,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或有了新發現,做了前人沒做過或者來不及做的事情;第三,對前人的研究進行總結、分析、評估——這是層次比較低的研究。
  • 你在的城市,決定了你的命運
    07年我大學畢業,到現在已經13年了。如果你問我:這10幾年最大的觀念改變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回答:選擇一個合適的城市,比選擇一個大學/一份工作/一個伴侶要重要的多。我記得當年大學填報志願的時候,有一位老師不斷的提醒我們:你們不光要看學校,還要看城市。同等水平的學校相比,要優秀選擇在沿海的大城市。
  • 在人生六個岔路口的關鍵選擇,將影響和決定你一生的命運
    在人生至少有六個岔路口的關鍵選擇,可能影響和決定你一生的命運。又有多少人在人生的關鍵岔路口迷茫而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成為一生命運的重大轉折點,並最後悔恨終生。02高考如果說,原生家庭是決定人生命運的第一重大轉折點,那麼,高考絕對是人生命運的第二重大轉折點。可以講,高考是你一生中最划算、最公平可以自主選擇未來生活的權利,可以只通過自己的努力跨越階層,可以對抗後門與關係。
  • 你的性格真的就決定了你的命運嗎?
    你的命運真的是由你的性格決定的嗎?01好像從小開始,父母的教育就比較忌諱自己的孩子內向。因為習慣了爭搶,也被爭搶搞怕了,人人都想儘量靠前一點,去爭取那未知不可確定的資源,小到一張座位。,仿佛是對自己一輩子的總結。
  • 決定人生命運的5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我想,如果時間能倒流,我相信你一個都不會錯過! 但是有個問題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錯過的這些機會的人真的是能力不行嗎?把握這些機會的人真的都是眼光卓越嗎? 處於這一層次的個人或組織,會先看看自己具備什麼能力、擁有什麼資源、適合幹什麼事情,恰好環境也允許,就選擇了做某事。 我們普通人,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根據自己擁有的條件來做決策的,當考慮人生道路時,出發點是「我能幹什麼」。
  • 逃亡旅途上的狼兄弟,由你來決定命運走向——《奇異人生2》及前作...
    如果你看到這,表示自己還沒玩過《奇異人生》正傳和前作,或者你只玩過其中一款,那麼是時侯該上去補票親自進入遊戲世界裡感受了,此兩作都在移動端(安卓/iOS)上架。這部新作是一款短篇免費遊戲,流程為兩個小時,故事並沒有前作出彩。作為敘事類遊戲,玩法的缺失很難調動玩家觀賞劇情的情緒,缺少了一些代入感,但克裡斯這位小男孩的豐富想像力以及活波性格會給你帶來歡快的遊戲體驗。在這作你甚至不用為自己的選擇而承擔後果,超能隊長給玩家展現美好的事物和溫暖的父子情,也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 什麼在決定你我的命運?自證預言
    可能有兩種原因:第一,無形中以為,完美的自己,應該什麼都知道,不知道是一種羞恥。第二,也許原生家庭和童年,總有人要過度詢問你,要抓取你的想法,讓你有被入侵感。於是要用,我也不知道,並且我真的不知道,這樣的兩句話來抵擋入侵。我也不知道是說給對方的,我真的不知道是說給自己的。
  • 你的命運在你剛出生的時候就決定了?
    你之所以今天在這裡是這樣的一個狀態,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十年前,或者是二十年前,或者是三十年前你小時候的那個家庭。原生家庭理論本質上告訴我們的一件事情是,你現在的很多狀態是被過去發生的事情所決定的。聽到這句話是不是有些生氣?
  • 改變你認知的心理學實驗:基因決定了命運?
    當你被迫加班,被公司壓榨時;當你看著同齡人幸福美滿時;當你擠著公交看著坐在寶馬車裡悠閒自在的人時......你會不會埋怨父母,沒把你生成王思聰;有時我們又會反思自己,誰讓自己當初不努力,無數次想著從明天開始好好學習,無數次下決心再也不刷視頻打遊戲了,flag立了無數次,也倒了無數次。我們成為現在的樣子,真的是怪我們不夠努力嗎?
  • 人定勝天,以下這四次機會,可能會改變你人生的命運,一定要抓住
    人這一輩子,有4次機會可以改變命運,一定不能錯過!以下這四個機會,有運氣,也有汗水,哪一個改變過你的命運呢,哪一個決定你現在的命運呢?如果說讀書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改變命運的話,那結婚就是藉助外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強如唐朝,也需要通過聯姻的方式來鞏固中原,文成公主和松贊幹布的美談就是其一!現如今強強聯姻的事件也常見,企業家的後輩,官員的後輩,不是哪家人,不進哪家門,「門當戶對」,還是深受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