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幼兒園,一個對疾病零容忍,一個鼓勵帶病上學!你喜歡哪個?

2020-12-22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又到了開學季,小學門口還算平和,幼兒園門口總是哭得此起彼伏,偶爾還看到老師看不下去父母對孩子黏黏乎乎、膩膩歪歪分不開的模樣,從父母手裡「奪」孩子。

有的孩子從出門就開始哭;有的孩子快到幼兒園門口了開始哭;有的孩子要和父母再見了使勁抱著哭;有的孩子已經進了教室,這才想起來哭……無論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哭,無論第一個周多麼難熬,都會過去的!孩子們早晚都會明白「幼兒園是一定要上的」,就如同天黑了就要睡覺一樣,沒有討價還價的可能。所以,大多數孩子在第二周就不再哭了,絕大多數的孩子,在兩三周後都能平和地與父母再見了。

熬過這段分離焦慮期,接下來就是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大比拼了!

有的孩子,一有風吹草動就感冒、發燒、咳嗽;有的孩子,卻一年半載也不見生一次病,身體倍兒棒!那麼,幼兒園裡對待生病的孩子,是如何做的呢?是繼續迎進來上課,還是拒收呢?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兒子淏仔現在上四年級,女兒玥玥二年級。

淏仔和玥玥當時上了不同的幼兒園,剛好對孩子生病是否能繼續上學這個問題,有了截然不同的做法和規定。

這兩種做法和規定,我認為非常有代表性,這一篇就來說一說孩子在幼兒園生病的事兒。

淏仔是2013年上的K幼兒園,玥玥2015年上的C幼兒園。

每個幼兒園在入園的時候,學校門口都有個保育員檢查孩子的手、口、眼,還會用紅外線溫度計測體溫。淏仔和玥玥的幼兒園也是如此。

(一)K幼兒園對生病的孩子「零接納」!

在幼兒園門口,保育員逐一給孩子們檢查的時候,如果發現孩子嗓子紅了、嗓子裡有紅點/小泡、溫度比正常體溫高、咳嗽……都會將孩子拒之門外。

無論你是否看過醫生、問題輕重與否;無論你家裡是否有老人;無論你是否要上班,有沒有人看孩子;無論如何,對不起,你的孩子不符合入園標準,請接回。

淏仔上了三年幼兒園,從中班開始有全勤獎狀,可是淏仔直到畢業居然一張都沒得。

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最後一個月,就差一天我們就能拿到唯一的一張幼兒園的全勤獎了,可是那天早上,是個星期一,我們在門口被攔下來了。

當時是公公送去的,打電話對我說幼兒園不讓進,因為嗓子有一個小紅點。

當時淏仔很想要一張全勤獎狀,所以我馬上給他班主任打電話溝通,告訴班主任周末淏仔確實說嗓子疼,我就在周日去三甲醫院看的兒科專家(主任醫師),也驗了血,醫生說沒有沒有傳染性,可以繼續上學。

可是班主任說必須要醫生單獨開一個「可以上學,並且保證一定不會發生傳染、如有問題他來負責這樣的保證書」,而且班主任還說:「即使醫生開了這樣的證明,如果有其他孩子生病,你兒子也是第一個被懷疑對象。

你以為醫院是我開的嗎?想讓專家寫什麼樣的證明他就給寫?

「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方式,確實能將「傳染性」極大地降下來。可是,到底還是防不勝防吧!

記得有一天早上有個同學的媽媽,我們很熟,路上遇到聊天,她說她女兒周日發燒來著,晚上退了,今天早上本想去看醫生,可是見她精神挺好,就沒去醫院,直接送去上學了。這種孩子身上沒有傳染源嗎?

只是因為沒有幼兒園能檢查出來的問題,就入園了。

檢查不出所有帶著病毒和細菌的孩子們,只能把能檢查出來的都拒之門外。倒也是個辦法。只是苦了家長們。

(二)C幼兒園鼓勵帶病上學!

幼兒園園長,在入學時給我們家長們開了個會,除了說孩子如何更快地適應幼兒園、家長需要輔助老師做什麼之外,重點說了孩子生病的問題。

園長說,因為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環境比較單一,傳染源也比較少。可是進入幼兒園,孩子特別多,傳染源也就多了,所有有的孩子一入園的第一年特別容易生病,感冒、流鼻涕、咳嗽、發燒,這些都很常見。

這個園長認為:

孩子既然在幼兒園生的病,那麼就在幼兒園養好,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抵抗力才能得到本質地提高!

如果在幼兒園生病了,回家養好,再回到幼兒園,有可能很快又會生病,這樣容易形成惡性循環,不利於孩子抵抗力地建立。

如果孩子只是感冒了,輕微咳嗽,嗓子疼等,只要精神狀態不錯,都要繼續上學,不允許隨便請假。

(手足口、皰疹性咽頰炎、水痘等傳染性極強、對孩子影響很大的病除外。)

這個幼兒園,也有門口的保育員進行入院檢查,根據檢查的情況,給孩子發放不同顏色的牌子。

(1)綠色牌子:

代表孩子很健康,沒有問題;

(2)黃色牌子:

代表孩子有一些問題,比如眼睛有點紅、有點流鼻涕、嗓子有點紅等,同時會讓班主任告知家長,回到家要注意照顧;

(3)紅色牌子:

代表孩子正在生病,正在吃藥,在幼兒園需要老師根據家長寫得用藥說明給孩子餵藥。

孩子們拿到牌子後,進入教室的時候就會插到對應的卡槽裡,班主任和其他老師們就會根據孩子們牌子的顏色給予不同的照顧。

有的時候,孩子有些問題家長並不知道,因為家長沒有每天給孩子做檢查。所以,幼兒園的這個檢查確實能給家長提醒作用。

有兩次玥玥放學回來對我說:「媽媽,我今天得了一個黃色的牌子。老師說我嗓子有點紅。」我就知道要給孩子多喝水,吃些清淡的食物,幫助孩子恢復健康。

玥玥上幼兒園三年,得了很多全勤獎,非常有成就感。

這個幼兒園的全勤率也非常好,孩子們並沒有因為身邊有人感冒咳嗽就頻繁受到傳染,反而孩子們的身體真的都在慢慢變好。

(三)水至清則無魚!

如果,我們不能給孩子創造長期的無菌環境,那麼我們就不要把孩子養得太過於嬌氣!

案例:一到幼兒園就拉肚子的孩子

有個朋友非常喜歡她的孩子,對飲食上特別在意。孩子從生下來,沒喝過一口自來水,都是買的「純淨水」。給孩子衝奶粉、做飯的水,都用的純淨水。

可是,當孩子三歲多了,去上幼兒園了,卻一去幼兒園就會拉肚子。

今天拉肚子了,接回來養幾天,好了,再去上學,然後又拉肚子,又回家……開始她沒意識到是自己給孩子喝的水太純淨,孩子的腸胃接受不了其他的水。後來,去了幾次醫院,終於有個醫生了解到這個情況,讓她嘗試著給孩子慢慢地增加普通水的量,把孩子腸胃適應能力調整調整,這才慢慢好轉,適應了幼兒園。

現在很多家庭都有淨水器,包括我家。青島還有個嶗山,我身邊有很多人一直喝嶗山水。這些都是可以的。畢竟直接飲用自來水,好像水質確實堪憂。很多小學,也都用上了淨水器。

但是只給孩子喝蒸餾過的純淨水,就有些過度保護、過分乾淨了。

我們想想自己上學的小時候,哪有流個鼻涕、咳嗽兩聲就不去上學的美事兒?

小學時經常身邊有同學一邊做題一邊擦鼻涕,一邊上課一邊咳嗽;到了初中高中,若是發燒溫度不高,都要在教室上課、做題;工作了,也是輕傷不下火線,既不能耽誤工作,又捨不得那一天的工資;……如果你的孩子也要過像我們這樣的普通生活,那麼適應環境這一關,他必須要過!

所以,這兩家幼兒園,我更喜歡玥玥上的C幼兒園。

雖然我也理解K幼兒園的做法,畢竟將傳染性控制到最低,能減少孩子間相互傳染的機率,老師要承擔的責任同時會小很多,工作也會輕鬆很多;

但是我更欽佩C幼兒園的做法!她們是不怕給自己攬事兒,真心想幫助孩子提高抵抗力,不怕承擔風險,願意在幼兒園付出額外的精力去照顧生病的孩子們,這是一種偉大的精神。

你們呢?喜歡哪一個?

歡迎在評論區聊一聊你們的想法。

相關焦點

  • 流感高發期不鼓勵孩子「帶病入園」
    原標題:流感高發期不鼓勵孩子「帶病入園」   當前,本市正值流感高發時期,從各大醫院的接診情況來看,「中招」患者多為兒童,且大多數都是在幼兒園交叉感染的孩子。為什麼幼兒園成為交叉感染高發地?「沒辦法,總有生著病還上幼兒園的孩子。」一位家長說。
  • 拿什麼「拯救」你 帶病上班的醫生
    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的感人報導:XXX醫生帶病堅持工作,一邊打點滴一邊為患者看病。但醫生應該帶病工作嗎?醫生為何又「願意」帶病上班?我國醫院管理者對待這種行為的態度及理念又是怎樣的?醫生應該帶病工作嗎?很多崗位需要良好的身體狀態,比如外科醫生、司機、生產線上的工人等等。
  • 鼓勵幼兒園開託班、虐童零容忍 嬰幼兒照護將有這些變化
    鼓勵幼兒園開託班、虐童零容忍 嬰幼兒照護將有這些變化中國政府網  作者:  2019-05-10 鼓勵幼兒園開託班、虐童行為零容忍……國辦發文,嬰幼兒照護服務將有這些變化
  • 這波病毒來勢兇猛 提醒:孩子最好不要帶病上學
    醫生和家長都鬆了一個口氣。「重症流感的話,還是有可能會引起昏迷、抽筋、病毒性腦炎、呼吸衰竭、心肌炎、多臟器功能損害等問題的。」接診時,吳主任曾問患兒家長,家裡有沒有人感冒?家長說都沒有,倒是男孩所在幼兒園裡,有小朋友有感冒住院的。
  • 陝西已進入諾如病毒高發季 孩子出現嘔吐腹瀉症狀不要帶病上學
    孩子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不要帶病上學。天氣寒冷多種疾病「興風作浪」 謹記科學佩戴口罩疾控部門提示,近期氣溫將顯著下降,天氣寒冷,正是不少致病微生物「興風作浪」的好時機,公眾應注意預防新冠肺炎、諾如病毒感染、出血熱、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
  • 「幼兒園一哥」火了,帶傷上學如「大佬」附體,網友:還收小弟嗎
    一旦有了孩子之後,你就會發現家裡多了很多歡樂,小寶寶的一顰一笑,甚至一個走路的姿勢,都往往都讓人忍俊不禁。近日,網上流傳的一個「幼兒園一哥上學」的小視頻,就讓人捧腹不已。「幼兒園一哥」出圈,這就是「大佬「本」佬」!
  • 同為82年寶媽,一個兒子上大學,一個女兒幼兒園,對比太慘烈
    同為82年寶媽,一個兒子上大學,一個女兒幼兒園認識一位寶媽,82年的,今年兒子已經上大學了。據這位寶媽說,當時高中畢業後,沒被理想的大學錄取,就沒去上大學,直接結婚生子了,過起了照顧孩子,照顧家庭的生活。
  • 「幼兒園大佬」火了,帶傷上學走出「大哥」氣場,網友:惹不起
    大圖模式案例一個帶傷的孩子拖著自己的書包上學的情景在網上走紅>大圖模式在上述案例中孩子帶病上學確實是值得表揚,但是孩子帶病上學應該要考慮的全面一些。其實是不建議孩子帶病上幼兒園,因為會出現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孩子生病最好不要上幼兒園1. 不利於孩子的傷口的恢復幼兒園有很多的孩子,很多的孩子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認為學校裡面有很多的同學可以一起玩。
  • 兒童感冒高峰期提前一個月
    每到降溫入冬的季節,孩子就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上周記者從北京兒童醫院了解到,近期呼吸道感染患兒就診數量明顯增加,就診高峰比去年提前了一個月。   陳敏介紹,今年呼吸道感染病高峰比去年早了一個月。原因一方面是氣候較暖,空氣乾燥,很多病菌存活在空氣中導致孩子生病;另一方面,長假期間旅遊勞累,打亂了原有的生活規律導致孩子抵抗力下降,引起疾病。  家長先洗手再抱孩子  據陳敏介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有病毒、細菌、支原體等,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空氣中飛沫傳染或與病人接觸。
  • 鼓勵幼兒園興辦託育機構或開設託班
    新建居住區要規範建設託育服務設施及配套安全設施,鼓勵幼兒園興辦託育機構或開設託班。同時,實行職業資格準入和汙點禁入制度,對虐童等行為零容忍,提供安全放心的託育服務。新建居住區要規範建設託育服務設施及配套安全設施,鼓勵幼兒園興辦託育機構或開設託班。同時,實行職業資格準入和汙點禁入制度,對虐童等行為零容忍,提供安全放心的託育服務。  我省提出,堅持家庭為主、託育補充,以城帶鄉、以點帶面,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多種形式開展嬰幼兒照護服務。
  • 一個讓孩子安心上學的秘密——《魔法親親》
    繪本講述了不想離開媽媽去上學的小浣熊奇奇,被媽媽告知了一個秘密,從此便可以安心地去上學了的故事。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秘密?我們一起去書中看看吧!以下圖文涉及劇透,加粗字體為繪本原文,其餘為解說。圖片來自繪本實物拍攝,僅供預覽,感興趣的讀者請購買正版。
  • ​娃在家身體倍棒 幼兒園開學咳嗽、鼻涕全來了 到底要不要上學?
    答:「你想想,熊孩子去幼兒園時,本來帶著一個藍色口罩,放學回家變成了粉色口罩!你問她:為什麼口罩變顏色了?熊娃理所當然的告訴你,我最好的朋友喜歡藍色,我就跟她換了……」,恐怖不?雖然只是一個段子,但也從側面反映了家長們深深的擔憂。跟周圍媽媽們交流後。發現媽媽們真的很糾結。
  • 買一個幼兒園給孩子玩?2歲孩子,不靠哄,背上空書包去上學
    【本號均為原創內容,轉載請告知。】2-3歲的孩子,還沒上幼兒園。但他們非常渴望上幼兒園,男孩也是,女孩也是。當孩子有這3個舉動,家長是不是得長篇大論,讓孩子打消去幼兒園這個念頭?孩子還沒夠上學年齡,就哭著想上學,基本上學前兒童都有這個傾向。當孩子真正去上學了,早上拖也拖不起來,就是不肯去上學。這是啥子原因呢?2-3歲是孩子的模仿期,說白了就是孩子的新鮮感在發揮作用,而且不少孩子的新鮮感短的只有一個上午。
  • 一個星期,寶寶終於說喜歡幼兒園了!
    「我喜歡幼兒園」,這句話是西西寶貝昨天晚上睡覺前玩著玩著突然說的,直到現在我想起來依然是滿心的欣喜和寬慰。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裡瞬間歡騰,可是我盡力保持平靜一句話都沒說。就像呵護一朵美麗的鮮花,只敢遠遠的欣賞,不敢觸碰,生怕破壞掉它的美麗。
  • 幼兒園老師現身說法,為你解決入園焦慮
    這裡要澄清一下我們平時在新聞上看到的大部分老師虐待孩子的案例,經過查證都是沒有資質的幼兒園或者沒有教師資格證的老師所為。如果您選的幼兒園是在你們市裡是數一數二比較好的幼兒園,或者老師有教師資格證,幼兒園有辦園證,而且口碑也比較好的話,是可以不用太擔憂這個問題。如果你還是比較擔心,可以問問在那裡上學的幾個家長。
  • 四歲的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送孩子去幼兒園會哭一路,應該怎麼辦
    你給他講道理他也似懂非懂,真的想知道該如何做才能使他喜歡上學……家庭教育片面,孩子心理脆弱,不能及時適應新環境聽到孩子這樣回答,我知道了問題所在,孩子從小沒有離開過父母,突然送到幼兒園,見到的都是不認識的人,未能快速地與周圍的小朋友增進感情。知道了原因去解決孩子不喜歡上學的問題就方便多了。
  • 為陪孩子上幼兒園,寶媽同去幼兒園當保育員,這些要求你要懂!
    這時候,如果重回職場,一方面自己與社會脫節多年跟不上節奏,另一方面也不放心孩子,所以有一部分寶媽,就想到了這樣一個主意:寶寶既然上幼兒園了,自己可以同去幼兒園當個保育員,一方面可以找到一份事情做,最重要的一方面也可以隨時的照顧自己的寶寶。
  • 中學22條奇葩班規:設置流通班幣、鼓勵學生「帶病上課」
    「鼓勵檢舉揭發」「班裡流通班幣」「欣賞帶病上課的孩子」可以說,班主任為了制定這麼一個班規不像心血來潮瞎寫的,對於這些細則可謂煞費苦心。那麼這樣的管理究竟會如何發展,在電影《浪潮》的一個實驗裡或許能看到一點反饋。這部電影講述了常見的師生關係和校園題材,德國高中的一位老師賴納·文格爾,在學校的「國家體制」主題活動周上,和他們班上的學生們做了一個大膽的模擬實驗。
  • 為提高子女的生活質量,女子帶病投保200萬,法院:依法賠付
    保險是一個逆選擇很嚴重的產品,也就是說保險公司自然是希望健康的人能購買,然而健康的人大多不會急著購買保險,而身患疾病的人卻會更多考慮到購買保險。所以在購買保險時,帶病投保便成了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如果是故意隱瞞病情帶病投保的話,會因騙保而被拒賠,那麼如果如實告知身患疾病去投保結果會怎樣呢?
  • 孩子不去幼兒園,千萬不要只是鼓勵,你一定要看第5個
    千萬不要只是鼓勵,說幼兒園的好玩兒呀,老師和小朋友都會喜歡你呀,這只會讓他陷入無助,孩子會想,我明明覺得樣樣都不好,你怎麼就不明白呢?這個時候其實你需要的是唱一個四部曲。第一、共鳴曲。媽媽知道上幼兒園不容易,媽媽不在身邊,什麼都和家裡不一樣,對不對呀?第二、接納曲。你不習慣吃幼兒園的飯,也不想睡在幼兒園的床上,你不想玩兒遊戲,不想交朋友。你只想抱著娃娃,只想哭,這都正常,媽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