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A公司與B公司、C公司均存在業務往來。A公司因向B公司訂購產品需要向B公司匯款80000元,但因財務操作失誤,該80000元匯入了C公司的帳戶。A公司發函要求C公司將80000元退還給A公司,卻被退信。A公司嘗試各種方法均無法與C公司取得聯繫。故A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判令C公司向A公司返還80000元。
案件審理過程中,C公司辯稱C公司與A公司之間存在業務往來,該筆款項是A公司的應付款。
審判結果
C公司於本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向A公司給付80000元。
裁判說理
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A公司主張向C公司的匯款80000元系錯誤匯款,經法院審查,A公司於匯款後數日內即發函要求要求C公司退款;A公司就本案匯款原系用以支付B公司貨款提供了合同、訂單、收款明細、催款函等證據。C公司雖辯稱該款系雙方往來間A公司支付的應付款,但並未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即使A公司與C公司此前確有過小額往來,並不當然表示C公司具有收取A公司80000元款項的合理理由,況且A公司已對小額付款作出了合理解釋;綜上, A公司向C公司所付80000元確屬錯誤匯款,C公司取得該款於法無據,理應返還。
法官評析
現實生活中,通過銀行轉帳向他人匯款,銀行會核對帳號和開戶行,如果匹配不上,銀行會停止匯款並將款項退還。但也存在如本案中的情形,即雖然匯錯款項,但因帳號和開戶行相匹配,銀行直接將錢匯入了對方帳戶。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因此,如果我們因操作不當等原因匯錯了款項,而對方拒絕返還,因對方取得該匯錯的款項沒有法律依據,我們可以直接要求對方返還;如果對方拒不返還,則屬於侵權行為,法院可以判決對方強制返還。
涉及不當得利糾紛的案件,匯錯款項的一方通常需要舉證證明自己將款項匯入對方帳戶的事實和錯誤地將款項交付給對方的原因。
具體到本案中,A公司向法院提供了匯款憑證證明了匯款事實,而A公司就款項匯錯之原因的解釋也較為合理:A公司曾經與C公司有過小額業務往來,而B公司與C公司的公司名稱相似,財務匯款時粗心大意沒有仔細檢查便將款項匯入了C公司的帳戶。A公司還就其與B公司之間的交易往來提供了充足的證據,故A公司此時的舉證責任已經完成。C公司雖抗辯稱其與A公司之間亦有業務往來,但C公司未能提供相應的證據佐證。按照「貨到付款」的行業慣例,僅憑A公司與C公司之前有過小額往來,尚不能證明待證事實,故C公司並未有取得80000元的合法原因,需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以上即是對本案的說理評析。在匯款時,人們應當對匯款帳號及開戶名進行仔細的核對,避免匯錯帳戶這種尷尬的事情發生。如確實疏忽大意匯錯了款項,應及時與對方取得聯繫,通過溝通向對方說明情況要求對方返還。如果對方拒不返還,可選擇向法院起訴,依法維權。
供稿單位:錫山法院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公眾號
原標題:《銀行轉帳匯錯帳戶怎麼辦?法院給出了答案…… | 案例快遞623》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