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人,這些嬰幼兒餐具容易分解出三聚氰胺,包括聲稱天然安全的竹纖維餐具

2020-09-04 上觀新聞

上海市消保委9月1日公布的密胺類餐具比較試驗顯示,部分嬰幼兒密胺餐具存在三聚氰胺特定遷移量超標的情況。同時,針對不少生產企業標稱「綠色環保」「可循環」的竹纖維餐具的檢測結果顯示,這類餐具的主體材質均為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只是添加了一定比例的竹纖維填料,與普通密胺餐具無本質區別,屬於密胺餐具的一種;且在同等條件下,竹纖維餐具的總體表現還不如普通密胺餐具,更易遷移出有害物質。

據市消保委介紹,本次比較試驗共計購買30件樣品,其中線上16件,線下14件,包括17件標稱含竹纖維的餐具,13件普通密胺餐具,價格從7.9元至89元不等。

從本次比較試驗總體情況看,相關樣品的有害物質遷移量總體符合國家標準。不過,採自淘寶弘毅生活館、標稱由浙江淺初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竹纖維兒童餐盤小馬產品(見題圖,規格型號:ZXW1989)產品無使用年齡等禁忌或警示,其三聚氰胺特定遷移量為1.5mg/kg,雖然符合國家對於密胺樹脂的常規衛生安全使用要求,但是超過了國家對於生產接觸嬰幼兒(0-3歲)食品的塑料材料或製品的相關標準要求(標準要求:≤1mg/kg)。

在對餐具材質進行測試後,上海市消保委發現,標稱由廣州好耐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密胺仿瓷餐盤五格其內層主體含有脲醛樹脂,而脲醛樹脂不在國家標準允許的食品接觸產品塑料樹脂清單中,且在使用中容易析出甲醛和尿素,安全性和耐用性均不及三聚氰胺甲醛樹脂。

本次比較試驗有7件樣品宣稱可以在超過100℃的環境下使用,13件樣品則未明示適用溫度、使用禁忌等條件。考慮到消費者日常可能會存在高溫條件、酸性環境等實際使用場景,本次比較試驗對30件樣品附加進行了100℃高溫下有害物質遷移測試。結果顯示,部分樣品在100℃高溫條件下有害物質容易遷移,在酸性環境下有害物質遷移量數值更明顯。從樣品類別來看,竹纖維餐具在同等條件下,總體表現不如普通密胺餐具。以4%乙酸環境下的數據為例,竹纖維餐具有害物質的遷移均量普遍比普通密胺餐具高,個別數據甚至超出1倍。遷移出的有害物質包括三聚氰胺、甲醛等。

根據試驗結果,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密胺餐具並非不能使用,但要正確選購和使用。其一,理性看待產品宣傳,避免被竹纖維餐具的「綠色」「環保」「安全」所迷惑。其二,避免在高溫條件下使用密胺餐具,不能用微波爐加熱,也不能在溫差較大的環境下使用,且避免在高溫下長期用其盛放酸性、油性食物。

欄目主編:吳衛群 文字編輯:任翀 題圖來源:上海市消保委

來源:作者:任翀

相關焦點

  • 實測30款密胺餐具:宣稱環保、安全的竹纖維餐具,還不如普通餐具
    為消費者了解密胺餐具品質上的差異,上海市消保委對市場上銷售的30件密胺類餐具進行了測評(淘寶、拼多多等線上16件,大潤發、世紀聯華超市等線下14件),包括了17件標稱含竹纖維的餐具,13件普通密胺餐具,價格從7.9元至89元不等。
  • 仿瓷餐具比較試驗:宣稱「綠色」「安全」的竹纖維餐具真的比較好嗎?
    1件採自於淘寶弘毅生活館,標稱由浙江淺初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竹纖維兒童餐盤小馬(詳見圖一)(標稱規格型號:ZXW1989),該產品無使用年齡等禁忌或警示,其三聚氰胺特定遷移量為1.5mg/kg,雖然符合國家對於密胺樹脂的常規衛生安全使用要求,但是超過了國家對於生產接觸嬰幼兒(0-3歲)食品的塑料材料或製品的相關標準要求(標準要求:≤1mg/kg)。
  • 【小家較真】宣稱「綠色」「安全」的竹纖維餐具真的更好嗎?
    開學了,餐食、餐具又成了家長關注的焦點。密胺餐具因輕便、不易摔碎,受到很多人喜愛,其中竹纖維餐具作為密胺餐具中的一種,宣稱「綠色環保」「可循環」,更深受消費者追捧。那麼,它們真的安全環保嗎?為了解竹纖維餐具與普通密胺餐具品質上的差異,上海市消保委對市場上銷售的密胺類餐具進行了比較試驗。
  • 「提示」竹纖維餐具是否更加安全?比較試驗結果公布→
    為了解竹纖維餐具與普通密胺餐具品質上的差異,市消保委對市場上銷售的30件密胺類餐具進行了比較試驗(線上16件,線下14件),包括了17件標稱含竹纖維的餐具,13件普通密胺餐具,價格從7.9元至89元不等。
  • 「竹纖維」餐具含三聚氰胺 選擇需謹慎
    近日,科技日報報導稱,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和食品安全局指出,「咖啡隨身杯」以及其他用竹纖維或玉米面製成的餐具幾乎都含有三聚氰胺或甲醛。1/4樣品的三聚氰胺檢測濃度超標。天然材料製成的杯子居然含有三聚氰胺,甚至濃度超標。竹纖維和玉米面有什麼問題嗎?記者發現,今年8月,有媒體已經援引紐西蘭消費者協會關於竹纖維環保杯的消費警示。
  • 打著「綠色」「環保」等概念的竹纖維餐具可信嗎?上海消保委發布...
    為了解竹纖維餐具與普通密胺餐具品質上的差異,幫助消費者更好地選購和使用此類商品,上海市消保委於近期對市場上銷售的密胺類餐具進行了比較試驗,共計購買30件樣品,其中線上16件,線下14件,包括了17件標稱含竹纖維的餐具,13件普通密胺餐具,價格從7.9元至89元不等。
  • 這類宣稱天然、安全的寶寶餐具多次被檢出三聚氰胺超標
    這類餐具常宣稱「天然」、「綠色」、「安全」,重量輕、不易碎、美觀可愛,還有宣稱抗菌抑菌功能,很適合嬰幼兒及兒童使用。上海市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近期針對市售餐具進行了比較試驗,檢測了包括17件竹纖維餐具。檢測結果顯示,竹纖維餐具內外主體材質均為密胺樹脂,只是添加了一定比例的竹纖維填料。
  • 上海消保委發布比試結果:竹纖維餐具並不比普通密胺餐具更安全
    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公布密胺類餐具比較試驗結果,30件樣品中有1件樣品在材質中檢測出禁用物質;9件樣品耐溼熱、耐汙測試不達標。  為了解竹纖維餐具與普通密胺餐具品質上的差異,上海市消保委對市場上銷售的30件密胺類餐具進行了比較試驗(線上16件,線下14件),包括了17件標稱含竹纖維的餐具,13件普通密胺餐具,價格從7.9元至89元不等。
  • 寶寶餐具怎麼選?竹纖維、密胺……材料傻傻分不清楚
    這類餐具因其輕便、不易摔碎等特點,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竹纖維餐具作為密胺餐具中的一種,宣稱「綠色環保」「可循環」,更是深受消費者的追捧。竹纖維材料更好?是否真如商家宣傳所言?近日,市消保委對市場上銷售的密胺類餐具進行了比較試驗。竹纖維餐具與普通密胺餐具無本質區別本次比較試驗對17件竹纖維餐具和13件普通密胺餐具的材質進行了檢測。
  • 上海抽檢76批次密胺餐具,5批次三聚氰胺遷移量超標,昆明的情況是這樣
    01三聚氰胺不可怕三聚氰胺事件曾經重創了國內的奶粉產業。不過,用三聚氰胺作為原材料生產密胺餐具早已是一種成熟的工藝了。密胺餐具使用的原料是三聚氰胺和甲醛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為高分子聚合物密胺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在120度以下十分穩定,只要製作工藝過關,消費者們是完全不必擔心的。根據往年的監督抽查結果來看,近三年密胺餐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都達到了100.0%,也就是說,目前市場上正規渠道銷售的密胺餐具總體來說質量較好。
  • 環保餐具真的安全嗎?來看這項權威測評
    為了解竹纖維餐具與普通密胺餐具品質上的差異,幫助消費者更好地選購和使用此類商品,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市場上銷售的30件密胺類餐具進行了比較試驗(線上16件,線下14件),包括了17件標稱含竹纖維的餐具,13件普通密胺餐具,價格從7.9元至89元不等。
  • 上海抽檢76批次密胺餐具,5批次三聚氰胺遷移量超標
    由抽查結果來看,密胺餐具似乎真沒那麼安全。難道我們從此就要告別密胺餐具了嗎?別急,這裡有幾個重要「質識點」要告訴您。01三聚氰胺不可怕三聚氰胺事件曾經重創了國內的奶粉產業。不過,用三聚氰胺作為原材料生產密胺餐具早已是一種成熟的工藝了。密胺餐具使用的原料是三聚氰胺和甲醛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為高分子聚合物密胺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在120度以下十分穩定,只要製作工藝過關,消費者們是完全不必擔心的。
  • 名創優品一餐具三聚氰胺遷移量超標 網紅竹纖維不等於安全
    用三聚氰胺作為原材料生產密胺餐具早已是一種成熟的工藝了。密胺餐具使用的原料是三聚氰胺和甲醛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為高分子聚合物密胺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在120度以下十分穩定,只要製作工藝過關,消費者們是完全不必擔心的。
  • 餐具颳起「天然」風,別迷信!德國「天然」餐具甲醛超標19倍!
    「天然」原料製成的餐具不值得迷信三聚氰胺和甲醛易超標,遷移到食物中危害健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只是食物,連餐具都開始刮「天然」風。由小麥秸稈、玉米澱粉、竹纖維等製成的餐具因為具有高度環保性能,逐漸進入消費者的視野。
  • 密胺餐具現不合格,名創優品一單耳碗三聚氰胺遷移量超標
    新京報訊(記者 張潔)6月18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公眾號公布,近期抽查76批次密胺餐具,9批次產品不合格。其中,標稱名創優品經銷的1款「KaKao Friends」單耳蘋果碗、北京歌瑞家嬰童用品有限公司經銷的2款兒童竹纖維餐具套裝,均被檢出三聚氰胺遷移量不合格。
  • 解讀|進口奶瓶奶嘴和兒童餐具有哪些質量安全風險?
    亞硝胺是強致癌物,並且很難通過洗滌、浸泡等方式去除,如奶嘴煮沸10分鐘後仍能檢測出亞硝胺的存在。從我國進口奶嘴的監督抽查來看,揮發性物質(VOC)是比較容易超標的項目。VOC是指常壓下沸點低於200℃的物質,矽膠奶嘴在生產過程中會殘留一些加工助劑,這類助劑通常含有一定毒性,如果生產過程控制不好就會造成VOC超標,對嬰幼兒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 竹製餐具?竹纖維餐具?你分得清嗎?
    說到寶寶用的餐具,很多消費者可能聽說過或買過竹纖維餐具,這類餐具常宣稱「天然」「環保」「安全」,質量輕、耐熱、不易碎、美觀可愛,還有抗菌抑菌功能,很適合嬰幼兒及兒童使用。不過,近年來這類竹纖維餐具多次被爆出質量安全問題,那你是不是有很多疑問,為什麼號稱「安全」的用具卻不安全呢?竹纖維餐具就等於竹製餐具嗎?竹纖維餐具,其製作工藝是提取竹子中的纖維素,經制膠、紡絲等工序製成再生纖維,隨後加入樹脂材料等經加熱高壓壓鑄成型,最後通過油印圖案製得成品。
  • 滬消保委比較試驗結果:竹纖維和普通密胺餐具材質無本質區別
    不過,1件採自淘寶弘毅生活館、標稱由浙江淺初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竹纖維兒童餐盤小馬,三聚氰胺特定遷移量為1.5mg/kg,雖符合國家對於密胺樹脂的常規衛生安全使用要求,但超過國家對於生產接觸嬰幼兒(0-3歲)食品的塑料材料或製品的標準。
  • 揭開密胺餐具「真相」:三聚氰胺別誤解,科學使用有講究
    三聚氰胺為原料的密胺餐具不可怕密胺餐具外形美觀、不易碎、阻燃、更換周期長,這些特性受到部分快餐店以及家庭青睞。三聚氰胺是一種重要的氮雜環有機化工原料,在密胺餐具中出現,是否安全呢?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也在其密胺餐具的抽檢分析中指出,用三聚氰胺作原材料生產密胺餐具是一種成熟的工藝,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在120攝氏度以下十分穩定,只要製作工藝過關,消費者不必擔心。
  • 研究表明:美耐皿餐具遇熱會釋放三聚氰胺
    食品夥伴網訊  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雜誌刊登一項研究顯示,以三聚氰胺作為聚合材料的美耐皿餐具,遇熱會釋放出對人體有害的三聚氰胺。    本次研究由臺灣高雄醫學大學人員開展,分別研究了美耐皿餐具與陶瓷餐具對人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