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像過未來學校的樣子嗎?在教育+科技融合的今天,學校教學、師資、設施、技術方面會有哪些突破?
在這裡,教育教學的主題變得更加以「人」為中心,無論孩子是否基礎紮實,是否聰慧,天賦背景如何,都可以在這裡培養批判性思維、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享受到藝術教育及其提供的豐富內容。每一個你都不會被忽視,你會遇見另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你。
在這裡,宿舍就是家,學校的靈活性和包容性貫穿於學習、生活和社交的空間中。學習是可以隨時隨地的。你的學習方式由你來定。
在這裡,無論學生需要什麼學習資源,都可以被技術連結匹配。無論學生希望往哪個方向發展,都可以用技術來支持與放大這種可能。科技與教育,不止眼前。在這裡,讓技術去做技術做的事情,人來做人的事情。
在這裡,老師不是傳統的老師,學生也不是傳統的學生。老師和學生之間,可以是盟友,可以是隊友,可以是朋友,可以是親人。他們一起生活一起學習,一起玩樂一起努力,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擁有回憶,一起展望將來。學生在成長,老師也在成長,他們攜手一起,找到他們未來的樣子。
這就是北大附中朝陽未來學校,秉承教育初心,配合以下國家政策,探索未來。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及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努力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一目標,北京市教委推出【統籌1+3市級高中項目】。此項目意味著將優質教育資源重新梳理,把優質高中學位分配到全北京市500所初中,在義務教育就近入學的大背景下,讓每一個孩子,無論家庭貧富、分數高低或區域遠近,都有機會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1+3」(初三+高一)解決了在中考統一模式下多元評價的補充問題,學生無須中考,也可以通過自主招生的選拔方式,在初二結束進入到高中階段進行學習。市級項目,包括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大附中、民大附中等,解決了優質教育供給的問題。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北大附中作為優質教育資源的代表之一,在眾多可能性下,選擇了以「未來學校」為主題的辦學探索,旨在探索為未來社會培養優秀公民的辦學目標。
北大附中朝陽未來學校基於北大附中多年教育改革成功經驗,打造培養面向未來社會人才的新型教學形態。在師資層面,100%的碩士、25%的博士、50%的北大清華畢業生等數據,是為了打造一個學習型和自我實現型的教師團隊。他們踐行「以學生為中心」而非以「知識為中心」或「分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運用目標管理、項目制、書院制、12人哈克尼斯圓桌討論、翻轉課堂等學習法變革,旨在培養自主學習而非被動學習的學生生態。未來20年社會的變化將遠超過去20年,因此,為了適應新的社會變化,學校也應調整教育教學的方式和目標,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北大附中朝陽未來學校因此誕生。
落成典禮
主題:初心·未來
時間:2017年12月12日 14:00-17:00
地點:北大附中朝陽未來學校三樓劇場
北大附中朝陽未來學校邀您參加落成典禮,本次活動為內部邀請制,對外開放20個名額,點擊閱讀原文報名,通過篩選後我們將給您發出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