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真的不知道用什麼詞語來形容。疫情肆虐,導致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崗位,就業——這個社會痛點難題進一步加劇,特別是對今年剛畢業的874萬高校畢業生來說,就業成為他們的當務之急。
因為公務員的特殊原因,很多人都糾結於到底要不要考公務員,作為考過N場公考的我來說,就把自己的觀點全部告訴大家,供大家參考。
首先,先跟大家說說公務員的好處。
一是公務員社會地位較高,社會、家庭認可,比較有「面子」。公務員俗稱「金飯碗」,社會地位較高,特別是老一輩人眼中,「官本位」思想更為嚴重,認為年輕人讀出大學來就是要考公務員,不考公務員就是「不務正業」,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就是公務員「有面子」、地位高,說出去能夠讓家人自豪,能走上領導崗位能夠「光宗耀祖」。
二是公務員比較穩定。無論體制機制如何改革,就目前來看,只要你進入體制內,除非你嚴重違規違紀、觸犯黨紀國法外,一般是不會失業的。這也免去了在社會上風雨飄搖和諸多不可抗因素帶來的困苦。特別是這次疫情期間,很多企業、個體戶倒閉,很多人員失去了工作,沒有了經濟來源,只能艱難度日。但公務員工資是保證的,即是人們口中說的「旱澇保收」。同時,公務員也比一般職業更能夠照顧到家庭、較快找到另一半、較快成家等。
三是公務員身份對生活中的幫助較大。作為公務員,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與各行業主管部門(如教育局、衛健局等)及各類職業人員打交道,因此掌握的「資源」較多,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較大幫助。
再說說當公務員的弊端
一是收入低。除開經濟發達的省份,從全國面上來看,公務員的收入是很低的,不然也不會出現某鄉鎮副鎮長跑滴滴補貼家用等情況。以西部某縣為例,科員的工資為每月4700左右(已經包括各類津補貼)+年終兌現的2.5萬左右的年終獎+每月1500左右的公積金,且隨著很多地方政府舉債嚴重,只能犧牲公職人員的年終獎用來償債,所以年終獎是無望的。可能有人會說:「想從政就別想賺錢」,可是公務員也要贍養老人、撫養小孩、還房貸車貸等等,普遍情況就是很多人的工資只能勉強維持家用,從不敢隨意聚餐或買大宗消費品。再說到網上說的「灰色收入」,現在除了貪腐分子外,灰色收入已經是不存在的了,現在的公職人員隊伍在黨和國家的努力下已經很純潔,沒人有想貪腐的心,就算有心也沒有膽。同樣網上傳言的各種「超額福利待遇」也是不存在的,很多情況下能按時發工資就很不錯了。
二是工作壓力大。現在的公務員已經不是大家口中說的「錢多活少離家近」「喝茶看報得一天」,而是「錢少活多有家不能回」「5+2」「白加黑」。現在公務員的工作普遍都十分多,每天基本上都要加班,周末也要連續工作,加之體制內條條框框比較多,比較注重細節,較為注重上下級觀念、工作較為單調等等,會產生較大的工作壓力。
三是競爭激烈。以2021年國考為例,截止報名時間,共有157.6萬人通過了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61:1。也就是說平均一個崗位你就需要幹掉60人,極少數熱門崗位競爭比可達1000:1。加之崗位的學歷、專業、基層經歷等要求,能考上公務員都比較難。
總結下來。如果你偏向於穩定,有一顆為老百姓幹實事的真心,或者已經摸爬滾打累了,且不用擔心經濟問題的話,建議大家努力報考公務員。
如果自己喜歡創業、喜歡新鮮感,需要大量經濟來作為生活基礎,討厭條條框框和按部就班的話,建議不要從政,去找尋適合自己的人生舞臺。
最後套用《圍城》裡的話:體制就像被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辛酸,我們看到的都是光鮮亮麗的一面。選好就業方向,實現人生價值,不後悔是最重要的。後續我會繼續給大家講述體制內的一些教訓和經驗,熱烈歡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