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劉佳!
我有個可愛的侄女叫小鎖。轉眼間,小鎖也到了添加輔食的月齡。可是這輔食怎麼喂?精細點小鎖嫌不好吃,粗糙點小鎖玩命往外吐!吃少了小鎖會餓,吃多了小鎖還會拉!
輔食是什麼?
新手爸媽應該都知道,輔食是指:除母乳和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種嬰兒食物。
但是輔食,什麼時候喂?餵什麼?餵多少?還是要我來給你們講講!
輔食的添加時間,並沒有明確的嚴格的規定。根據寶寶的營養需要、發育成熟度來確定,大多數正常足月出生寶寶,適宜時機是4-6個月。
寶寶的頭、頸肌發育良好,可以挺直脖子,並且能自由轉頭。能在家長協助下,或有寶寶餐椅的支撐下坐穩;
寶寶對食物表現出極大興趣,當勺子靠近時能張開嘴,並且當大人將食物放到口中時,寶寶不再用舌頭推出來;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一些特殊情況,比低早產兒、出生體重、神經系統損傷,或其它醫學情況的寶寶,需要通過諮詢醫生,評估寶寶的發育水平來決定。
過早添加輔食可能會導致嬰兒誤吸以及兒童肥胖,還會增加嬰兒腎臟的負擔,相反,添加輔食過晚會引起兒童營養不足,導致生長遲緩、貧血等。」
從一種到多種
每添加一種輔食,要觀察3至5天。確認沒有過敏或不耐受表現後,才可以添加下一種。
儘量保持食物的原味,1歲以內寶寶的食物,不放鹽,少放糖,不放調味品。
寶寶的味覺正處於發育過程中,對鹹味、調味品的刺激比較敏感,過早添加調味品容易造成寶寶「重口味」的習慣,也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
從稀到稠,從細到粗
剛添加輔食的階段,寶寶的咀嚼、消化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應選擇泥糊狀的食物。隨著寶寶口腔咀嚼功能、臟器功能的逐漸成熟,逐漸轉換成顆粒狀、碎塊狀的食物。
第一階段——4-6個月
含鐵的米粉、菜泥、果泥等。應使用勺子給嬰兒餵輔食,不推薦用奶粉調製米粉。
開始時少量,可以根據耐受程度逐漸增加一餐,這階段引入的輔食應不影響總奶量。5-6次/天,總量約800-900ml
第二階段——7-9個月
寶寶的食物種類需要逐漸多樣化了,比如如穀類、水果、蔬菜、肉類、蛋類等;質地應從泥狀過渡到碎末狀以幫助學習咀嚼、吞咽,食物的量逐漸增加至1-2餐,同時餵奶4-5次/天,總量約700-800ml。建議坐餐椅上與成人共進餐,讓嬰兒學習自我餵食,可以抓食、拿條狀或指狀食物餵食,學用杯喝水或喝奶。
第三階段——10-12個月
輔食的量需要增加到每日2-3餐,同時乳類的量3-4次/天,總量600-800ml左右。食物的種類進一步豐富,包括穀類、水果、蔬菜、魚肉類、蛋類和豆類等,不含鹽,質地增加至碎狀、丁塊狀、指狀等,讓兒童學習自己用勺進餐,斷奶瓶。
不給1歲以內的寶寶添加果汁、蜂蜜。
不要給寶寶餵食堅果、果凍、葡萄等,
容易引起窒息的食物。
餵輔食時不要使用奶瓶,
培養寶寶養成使用餐具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