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你在體制內的應酬,絕大多數都毫無意義

2020-12-20 一枚公務員

現在很多公務員都覺得,應酬多,是特別風光的一件事情,畢竟有人請吃飯,怎麼看都不是壞事兒,而且,還能借著應酬的機會,多在領導面前表現,多認識一些人,多學一些說話之道……

但是,恕我直言,想法是好的,但實際情況是,如果你僅僅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員,那麼絕大多數所謂的應酬,對你而言都毫無意義。

第一,你可以用過應酬認識一些人,但是在你沒有相應的權力和能力之前,這種認識沒有任何意義。之前有人諮詢我,說為什麼,在一個飯局上認識了某局長,後來因為工作上的事情找這位局長辦事兒,還是那麼難?我說,這有什麼奇怪,你又不是局長,人家為什麼要為你開綠燈,你們在飯局上認識,那是點頭之交,你又給人家帶不來任何潛在的好處,人家為什麼要對你敬若上賓呢?因此,應酬,只能讓你認識某人,但是那不是你的「人脈」,想讓認識變成「人脈」,首先需要你自己有和對方等價交換的東西才行。

第二,你可以通過應酬,學會一些人與人交往的技巧,但是在你沒有核心能力之前,這種技巧派不上任何用場。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在咽喉崗位上,掌握著一些核心的權力,那麼,你和人交往,即便是沒有任何技巧,也不妨礙人際關係的建立。靠這種應酬上學習的一些戰術層面的東西,卻是能讓你的人際關係融洽一些,但是,融洽了又如何呢?仔細想想,好像並沒有什麼用。

第三,應酬,會耗費掉你作為一個年輕人,最為寶貴的東西。年輕人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是時間,有人說,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八小時之外拉開的,別人八小時之外,在學習,在努力提升自己,你的八小時之外,在喝酒吹牛,不久之後,你會發現,別人增長了升官發財的核心能力,你增長了吹牛的能力。

相關焦點

  • 體制內工作的父母都讓孩子去公認的鐵飯碗,擠破頭都要進
    而體制內對人才認識是分梯隊的。舉個例子,每個時代,從政的,都是體制內優秀的人,優秀的人,必然是優秀的學業做知識儲備,這樣工作中問題才不是阻礙。老一輩公務員,那個時候都是大學生,毫無意義的天之驕子。如今從政,必然是人民大學這類專職的名校。父母希望孩子能給國家發展提供一定貢獻。
  • 體制內月薪3000,體制外月薪15000,你怎麼選?
    現實中,雖然有時候並不是直接讓你選擇哪個工作,但也會面臨一些同樣的煩惱。比如說:你想在外面工作,而父母要你回家考公務員考教師。或者畢業後是考公務員還是找工作等等一系列問題。在所有人的眼裡,體制內的工作就意味著穩定、工作體面。因為體制內基本不存在「裁員」的情況,只要你入了所謂的「編制」,基本上這輩子就不會失業。
  • 在體制內上班,你會選擇做警察還是其他的公務員崗位?
    一、警察待遇良好制度內工作的人都知道,檢察機關的工資福利待遇要好於一般公務員。先說薪水,我們這邊一般公務員工作5年左右,年薪大概在7萬~8萬元左右(不包括公積金和保險),而公安部門的公務員年薪大概是10萬~11萬元左右。
  • 公務員錢多又輕鬆?職場人別再想當然,體制內不是你混日子的地方
    01 5000多萬圍觀的高熱知乎問題:公務員真的錢多又輕鬆嗎?曾經很多人對於在體制內工作都非常牴觸,認為那裡並不適合一個人的發展,進入了就基本和「混吃等死」相掛鈎。也有很多人將其比喻成一眼望到頭的生活,每天就是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看一天。
  • 為什麼體制內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考公務員?
    這些,都是年輕時候的我們欠缺考慮的地方,年輕的時候,總想多折騰幾年,覺得那樣才不會荒廢我們的青春,甚至還會對體制內工作充滿排斥與鄙視,但是真正工作到一定的年紀,才發現原來父母的考慮都是有道理的。較之於國企、央企高校等體制內單位的招聘,公務員考試是唯一公開筆試、面試成績的,你可以知道自己在哪一個環節可以提高的。另外,就複習備考來說,公務員考試考行測和申論,部分單位還有專業課加試,基本上這就是你的複習內容。
  • 看看你對體制內的誤解,被說中了幾條?
    你剛進入體制內,你只是一個小兵,你是辦事的,一切事情你都得請示領導,你都得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來執行。這個權力不是你個人的,也不是想用就能用的,而且現在各方面的監督都非常嚴格,濫用權力,風險性是非常大的。
  • 致體制內的公務員: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其實,你沒必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如此悲壯。在體制內,你歷盡千帆,歸來也可以仍是那個懷揣著夢想的少年。每一個在體制內度過半生的人,都見過體制內的醜惡和黑暗,我相信,你見過口蜜腹劍、陽奉陰違的小人;你見過碌碌無為、尸位素餐的庸人;你見過巧取豪奪、與民爭利的貪官;你見過為了上位而使出的最齷齪的手段,你也見過為了斂財而最喪心病狂的行為。
  • 體制內的穩定是不是一劑毒藥?
    我們國家的公務員考試因為考試人數眾多,競爭比例大,被稱為天下第一大考,最近幾年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的人數都突破了百萬。
  • 除了工資獎金,體制內醫療、退休金、子女教育都有隱藏福利!
    公務員「八項規定」改革、事業單位改革也將在2020年前完成,改革之後削減了很多體制內人員的福利,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等也抓得越來越嚴格。打擊了很多考公人的學習熱情,但是不要被表象迷惑,看了這些隱藏福利就知道體制內依舊很「香」。
  • 越來越多的體制內父母,並不希望子女報考公務員,為什麼?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個奇怪的現象,如果父母考上了體制內,並不會強求子女報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如果非要追求穩定,寧可讓子女報考國企央企、軍隊文職,也不想讓子女報考公務員,為什麼?真正讓人看不懂的是父母本就是體制內的家庭,比任何人都了解體制內的好處,但事實上這類父母並不希望子女報考公務員,更願意支持子女去社會上闖蕩,即使是一事無成,也不願意讓子女一輩子承受體制內的壓力。
  • 中國基層公務員現今體制內待遇好還是不好
    中國公務員現今待遇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說不好的理由很充分:一個基層公務員,每天固定的工作,沒有權力可以尋租,一個月兩三千塊錢,孩子要上學,老人需照顧,全家上下吃飯穿衣出行看病,同事朋友正常交際應酬,都需要錢。劉震雲有篇小說《一地雞毛》,故事略有誇張,但也應該是來源於真實生活。
  • 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要分「體制內」和「體制外」?
    「體制內」 指的就是在機關單位內享受編制待遇的公職人員, 「體制外」 指的就是在機關單位內工作,卻無法享受編制待遇的職工,其中有暫時未享受編制的正式職工,也有如勞務派遣工、合同工這樣的臨聘職工,這類人也被稱為「編外人員」,兩者的收入也有很大的差距。
  • 國家部委公務員性價比怎樣,3大福利2條超猛(體制內乾貨)
    換個角度也好理解嘛,部委公務員也是正常人,用晉升職級來調動下屬工作積極性好,還是用一口仙氣來調動下屬積極性好,你是領導你怎麼選?關於帝都公務員職級高的話題,有個部委的處長和我說過一句經典:「在體制內,越是容易得到的職級,含金量也越低」。這句話對不對,對,但不全對!
  • 體制內的公務員和教師,十年之後誰更有前途?
    公務員和教師都是鐵飯碗,我們經常拿這兩個職業做比較。公務員和教師,都是體制內的工作,他們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工資補貼福利待遇等。但這兩種職業,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比如教師屬於事業編制,和公務員則是公務員編制,那麼就會有人問了,公務員和教師,十年之後誰更有前途?
  • 體制外的人真的了解體制內嗎?丨體制內生存實錄(上)
    所以如果你喜歡GPA+,覺得GPA+的文章對你們有幫助,記得動動手指把我們置頂或者星標呦,經常在文章下方留言,喜歡的話多點在看和zan,這樣我們就能不失聯,天天見,更及時地看到我們的文章啦,筆芯一位讀者私信我說,今年看到很多人裸辭後找不到工作以及cai員的新聞,有點想考公務員或者進體制內了,但又不了解體制內的情況到底如何,也有點糾結~所以上周做了個讀者徵集
  • 有公務員辭職了 從體制內離開準備考教師
    公務員是行政編制,而教師是事業單位編制,兩者想要進入,都需要通過考試,考入之後,都是旱澇保收的鐵飯碗。 大部分是教師辭職考公務員,教師的社會地位基本只體現在家長與學生身上,而公務員體制內的人比較受歡迎,即社會地位比較高一些,另外,當前社會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被家裡寵溺,老師很不好管。
  • 多虧體制內鍍金,公務員下海年入200萬
    所以,別人說體制內是深井,體制外是江湖,這話一點兒不假。 體制內的確是像個深井,容易讓人在裡面坐井觀天。 比如我在外交部時總覺得同聲傳譯就是性價比最高的工作了,但我出來以後才發現體制外實際上是別有洞天。
  • 特別適合體制內的6個在職研專業:教師、公務員必看!
    尚德君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已經工作了好幾年,在體制內已經成了「老人」,工資卻不見漲,升職總是輪不到自己。
  • 北京大學75%畢業生進入體制,體制內是工程人的歸宿嗎?
    作為中國最高等級學府的北京大學,他們的畢業生眼界,起點都很高,能做出這樣群體性的選擇,肯定是有其原因的,今天我把話題縮小一點來談,看看目前在網絡上喊著逃離工地的工程人,是否應該選擇進入體制內。其實要談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對「體制」進行一個定義,小白認為,對於土木工程行業來說,考取公務員和事業編,才能叫進入體制。
  • 畢業兩年後,我還是選擇體制內的工作
    從報名到考試的這20多天的時間,每天都過的挺有壓力,兜兜轉轉我終於還是選擇了跟現實低頭,上路編制內的工作,雖然不知道結果會怎樣,但是我應該會一直考下去。回想兩年前,那還在學校,雖然也在努力的找工作,奔跑於各大院校的招聘現場和宣講會中,每天都早出晚歸,但是當時我給自己定的底線就是不管找的工作怎麼樣,堅決不去考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