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出去的時候在小區裡老遠聽到吵架的聲音,遠遠看到一對夫婦怒不可遏,臉紅脖子粗地在互相指責。同時旁邊的車門打開,女人時不時地探進頭,想要拉扯什麼。走近一看,原來車裡坐著五六歲模樣的孩子。他緊緊地抓著車頂的抓手,一臉恐懼,身體不停往後靠,嘴裡似乎還說著拒絕的話。
車外的女人失去耐心,開始拉扯男人往車門邊推。男人更是一副兇神惡煞的模樣,罵罵咧咧拉扯著孩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拐賣兒童的騙子在要求被騙的孩子下車一樣。實際是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父母在車裡吵起來,潑及孩子,到家了,孩子不願意下車。
車外生氣的父母,面目猙獰,說話如吞槍藥般,槍槍命中內心已經惶恐不安的孩子。如果有一面鏡子多好,父母可以看看情緒失控下的自己有多失態,面目有多麼可憎。
為什麼他們只感覺到自己壓抑不住的怒火,而做不到對嬌小可憐、恐懼害怕的孩子心生憐惜?進而換一種平和的溝通方式呢?因為他們不懂孩子需要什麼,害怕什麼。
一家人在一起生活難免磕磕碰碰,意見不合,有時候夫妻吵架不可避免。但是夫妻吵架時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爭吵不休,滿嘴粗話,甚至動手動腳。家庭氛圍壓抑緊張的環境培育不出愛笑開朗的孩子,因為他會害怕是不是自己哪做的不好,會害怕父母會離婚,會害怕自己成為沒人要的孩子。
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形成膽小、不自信、軟弱、或者暴躁抑鬱的性格。甚至影響孩子的感情認識和婚姻觀,不能大膽地追求幸福。朋友小雨就是這樣一個自小在父母的爭吵聲中長大的孩子,遲遲不肯結婚生子。她說,婚姻有什麼意思,還不是愛情的墳墓,不如一個人瀟瀟灑灑。
所以不要覺得吵架沒什麼,發洩一下控制不住的情緒,該過還得過。孩子可是敏銳的記錄儀,時間久了次數多了,他自己會過不去那道坎。
父母管教孩子發脾氣很正常,但是亂發脾氣對孩子造成的影響難以估量。我小時候最怕跟父母說話的時候,他們眉頭一皺,怒目圓睜,說話聲音又大又刺耳。印象中他們是沒打過我,但是這種兇巴巴的發脾氣的樣子足以讓我害怕,煩躁,甚至有時候有點恨。
表哥跟大舅像仇人一樣,見面沒說幾句話就嗆起來。有時候我調侃他,不愧是大舅的親兒子,發起脾氣來都那麼像。他呵呵一陣冷笑,誰要像他一樣,跟個炸彈一樣,誰想理他。也是脾氣像大舅的表哥好像只對大舅這樣發脾氣,對孩子對周圍的人都比較親和有禮。
父母對孩子亂發脾氣,傷的是孩子的心,影響的是孩子的一生。
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什麼有些父母偏偏只護著手心。但是越愛護手心裡的寶,越容易害兩個寶。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安家》裡的房似錦,是重男輕女老思想的受害者,也是頑強獨立自我實現的標杆。而他們的弟弟則是溺愛環境下的長大的媽寶男,是啃食父母的毒蟲,是自私自利的累贅。
現實生活中,因為偏心和不公平對待,發生的兒童傷害案時有發生。有誰知道不被關愛的孩子,心裡有多苦,有多恨。做父母的長點心吧,同樣是子女,不要比較,不要偏心,這樣在人生的後半程,子女會是相愛相伴的好夥伴。
我們經常教育孩子,不要撒謊。可有時候在生活中,自己卻屢屢做不到答應孩子的承諾。有可能是忘記,也有可能是真沒有時間,也有可能是根本不想做。那為什麼要說出來呢,給孩子希望,又讓他失望。
我至今還記得,大文小藝撲閃著渴望的大眼睛問我,媽媽什麼時候買飲料機呀。每次去超市看見了就問,我總說下次來超市了再買。直到有一次還沒進超市,他說,媽媽今天買飲料機吧!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大人說過的話,孩子都記著,不要輕易承諾,承諾了就要想辦法實現。實現不了就跟孩子解釋清楚,求得理解。
長久失信不僅失去威嚴,得不到孩子信任,也培養不出誠實守信的孩子。
沒有耐心的父母,對孩子的問題要求敷衍了事,會傷害孩子的好奇心和交流的興趣。為什麼現在有「平時母慈子孝,輔導作業時雞飛狗跳」的現象,最重要的原因是父母缺乏耐心。無論是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上不夠耐心引導,還是輔導作業時耐心不足,不能心平氣和的講解,對孩子對自己都是百害無一利。
養育孩子那麼辛苦的路都走過來了,為什麼不能在孩子接觸新事物或者遇到問題時,放下雜念,放下焦躁,多些耐心。要知道父母多出一份力,孩子將有九分收穫。
父母沒有耐心,孩子遇事便會急躁,久而久之沒有耐心,定力以及意志力。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句話在教育界同樣是至理名言。誰也說不清「別人家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也說不清別人家的孩子父母是怎麼教的。但是一旦事事處處拿孩子與別人比較,不僅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破壞親密的親子關係。如果孩子處在叛逆期,更會跟自己對著幹,互相折磨,百般揪心。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和缺點,我們做父母的不能拿著放大鏡去看孩子身上的缺點,忽視孩子身上的優點。要知道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不是用比較的語言激將出來的。孩子只知道你對別家孩子的誇,不懂對自己的愛,更不會理解這種比較背後的深意。
換位思考一下,小時候的你願意讓父母這樣比較嗎?
同樣曾為人子女,同樣經歷過成長,懂得孩子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孩子是不是害怕父母做以上這些事。如果你也這樣認為,讓我們多些耐心,少些脾氣,多些守信,少些謊言,多些讚美,少些比較,一起做智慧父母,養育優秀的兒女吧!
我是文藝的媽媽,雙胞胎寶媽。分享育兒經驗,情感故事,與孩子共同成長,歡迎點讚,評論,轉發及關注。原創心得,碼字不易,且看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