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父母做的六件事,你在做嗎?

2020-08-28 文藝媽媽


上午出去的時候在小區裡老遠聽到吵架的聲音,遠遠看到一對夫婦怒不可遏,臉紅脖子粗地在互相指責。同時旁邊的車門打開,女人時不時地探進頭,想要拉扯什麼。走近一看,原來車裡坐著五六歲模樣的孩子。他緊緊地抓著車頂的抓手,一臉恐懼,身體不停往後靠,嘴裡似乎還說著拒絕的話。

車外的女人失去耐心,開始拉扯男人往車門邊推。男人更是一副兇神惡煞的模樣,罵罵咧咧拉扯著孩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拐賣兒童的騙子在要求被騙的孩子下車一樣。實際是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父母在車裡吵起來,潑及孩子,到家了,孩子不願意下車。

車外生氣的父母,面目猙獰,說話如吞槍藥般,槍槍命中內心已經惶恐不安的孩子。如果有一面鏡子多好,父母可以看看情緒失控下的自己有多失態,面目有多麼可憎。

為什麼他們只感覺到自己壓抑不住的怒火,而做不到對嬌小可憐、恐懼害怕的孩子心生憐惜?進而換一種平和的溝通方式呢?因為他們不懂孩子需要什麼,害怕什麼。


孩子害怕父母吵架

一家人在一起生活難免磕磕碰碰,意見不合,有時候夫妻吵架不可避免。但是夫妻吵架時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爭吵不休,滿嘴粗話,甚至動手動腳。家庭氛圍壓抑緊張的環境培育不出愛笑開朗的孩子,因為他會害怕是不是自己哪做的不好,會害怕父母會離婚,會害怕自己成為沒人要的孩子。

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形成膽小、不自信、軟弱、或者暴躁抑鬱的性格。甚至影響孩子的感情認識和婚姻觀,不能大膽地追求幸福。朋友小雨就是這樣一個自小在父母的爭吵聲中長大的孩子,遲遲不肯結婚生子。她說,婚姻有什麼意思,還不是愛情的墳墓,不如一個人瀟瀟灑灑。

所以不要覺得吵架沒什麼,發洩一下控制不住的情緒,該過還得過。孩子可是敏銳的記錄儀,時間久了次數多了,他自己會過不去那道坎。

害怕父母亂發脾氣

父母管教孩子發脾氣很正常,但是亂發脾氣對孩子造成的影響難以估量。我小時候最怕跟父母說話的時候,他們眉頭一皺,怒目圓睜,說話聲音又大又刺耳。印象中他們是沒打過我,但是這種兇巴巴的發脾氣的樣子足以讓我害怕,煩躁,甚至有時候有點恨。

表哥跟大舅像仇人一樣,見面沒說幾句話就嗆起來。有時候我調侃他,不愧是大舅的親兒子,發起脾氣來都那麼像。他呵呵一陣冷笑,誰要像他一樣,跟個炸彈一樣,誰想理他。也是脾氣像大舅的表哥好像只對大舅這樣發脾氣,對孩子對周圍的人都比較親和有禮。

父母對孩子亂發脾氣,傷的是孩子的心,影響的是孩子的一生。

害怕父母偏心

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什麼有些父母偏偏只護著手心。但是越愛護手心裡的寶,越容易害兩個寶。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安家》裡的房似錦,是重男輕女老思想的受害者,也是頑強獨立自我實現的標杆。而他們的弟弟則是溺愛環境下的長大的媽寶男,是啃食父母的毒蟲,是自私自利的累贅。

現實生活中,因為偏心和不公平對待,發生的兒童傷害案時有發生。有誰知道不被關愛的孩子,心裡有多苦,有多恨。做父母的長點心吧,同樣是子女,不要比較,不要偏心,這樣在人生的後半程,子女會是相愛相伴的好夥伴。

害怕父母失信撒謊

我們經常教育孩子,不要撒謊。可有時候在生活中,自己卻屢屢做不到答應孩子的承諾。有可能是忘記,也有可能是真沒有時間,也有可能是根本不想做。那為什麼要說出來呢,給孩子希望,又讓他失望。

我至今還記得,大文小藝撲閃著渴望的大眼睛問我,媽媽什麼時候買飲料機呀。每次去超市看見了就問,我總說下次來超市了再買。直到有一次還沒進超市,他說,媽媽今天買飲料機吧!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大人說過的話,孩子都記著,不要輕易承諾,承諾了就要想辦法實現。實現不了就跟孩子解釋清楚,求得理解。

長久失信不僅失去威嚴,得不到孩子信任,也培養不出誠實守信的孩子。

害怕父母沒有耐心

沒有耐心的父母,對孩子的問題要求敷衍了事,會傷害孩子的好奇心和交流的興趣。為什麼現在有「平時母慈子孝,輔導作業時雞飛狗跳」的現象,最重要的原因是父母缺乏耐心。無論是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上不夠耐心引導,還是輔導作業時耐心不足,不能心平氣和的講解,對孩子對自己都是百害無一利。

養育孩子那麼辛苦的路都走過來了,為什麼不能在孩子接觸新事物或者遇到問題時,放下雜念,放下焦躁,多些耐心。要知道父母多出一份力,孩子將有九分收穫。

父母沒有耐心,孩子遇事便會急躁,久而久之沒有耐心,定力以及意志力。


害怕父母與別的孩子比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句話在教育界同樣是至理名言。誰也說不清「別人家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也說不清別人家的孩子父母是怎麼教的。但是一旦事事處處拿孩子與別人比較,不僅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破壞親密的親子關係。如果孩子處在叛逆期,更會跟自己對著幹,互相折磨,百般揪心。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和缺點,我們做父母的不能拿著放大鏡去看孩子身上的缺點,忽視孩子身上的優點。要知道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不是用比較的語言激將出來的。孩子只知道你對別家孩子的誇,不懂對自己的愛,更不會理解這種比較背後的深意。

換位思考一下,小時候的你願意讓父母這樣比較嗎?

同樣曾為人子女,同樣經歷過成長,懂得孩子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孩子是不是害怕父母做以上這些事。如果你也這樣認為,讓我們多些耐心,少些脾氣,多些守信,少些謊言,多些讚美,少些比較,一起做智慧父母,養育優秀的兒女吧!

我是文藝的媽媽,雙胞胎寶媽。分享育兒經驗,情感故事,與孩子共同成長,歡迎點讚,評論,轉發及關注。原創心得,碼字不易,且看且珍惜!

相關焦點

  • 父母做的這6件事,會讓孩子感覺到無助和害怕,父母一定要注意
    但事實這種觀念卻導致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與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們做父母的正在做無數令孩子感到害怕的事情,正在親手把孩子推離自己。孩子害怕父母做的6件事,很多父母都在做,快來看看你中了幾條。很多時候,父母忙於為生活奔波和勞碌,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缺乏耐心和愛心,表現出不耐煩的神情或情緒,雖然有時候這種情緒非常微小,但在孩子單純而幼小的世界裡,這種情緒會被放大無數倍,影響孩子的心理。比如說,孩子的求知慾趨使孩子不停的發問,父母被問的煩躁,不耐煩的說「你不會自己去找答案嗎,話那麼多」,比如孩子想要某種玩具,哭鬧著非要,父母不想買,不耐煩的吼孩子「哭,哭,哭,就知道哭」等等。
  • 孩子最害怕父母做的幾件事你知道嗎?如何才能避免做智慧家長?
    那麼有幾件孩子最害怕父母做的事,身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儘量避免。1、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 沒有什麼比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更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了。曾有一個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兒童做了一次心理狀況的調查,其中有一條問題是;你最怕父母做的是什麼?回答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吵架。
  • 孩子最害怕的5件事,我們都忽略了,有多少你還在做?
    說到令孩子害怕的事情,你們會想到什麼?是不是不能出去玩,又或者是心愛的玩具丟失了,甚至是最喜歡吃的零食沒有了?實際上你們都想錯了,這個世界上,能夠左右孩子心理變化的,只有父母,孩子害怕的5件事沒有一件是與父母無關的,那麼到底有什麼事情會讓孩子表達出害怕的情緒呢?今天我們就仔細說道說道,看看你踩中多少。
  • 培養孩子專注力,父母不應該做6件事,父母多做5件事提高專注力
    專注力不僅只是孩子的事,跟父母也有很大的聯繫。父母不應該做的6件事1)批評有些喜歡盯著孩子寫作業的父母,總是喜歡批評孩子寫的不好,坐姿不好,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剛一出現錯誤,父母就會打斷孩子寫作業,指指點點寫錯了,還不知道嗎?
  • 不能當著孩子做的6件事,會影響他一生的格局,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以下這些孩子最害怕的6件事,父母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做,很多人都不知道。1、害怕父母吵架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發脾氣、說髒話,會讓孩子驚慌失措,精神高度緊張,沒有安全感。目睹父母吵架甚至動粗,孩子的情感會受到傷害,有的父母發生不快還會遷怒到孩子,把怒火和怨氣發洩在他身上,導致孩子恐懼社交和婚姻。
  • 孩子最怕父母做的9件事,每件都影響孩子的成長,你做過幾件?
    寶寶是父母的心頭肉,同樣,父母也是寶寶最親近、最為依賴的人。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寶寶,而且寶寶年齡小,心理承受能力也弱,如果父母不注意,無意中做了些讓寶寶感到害怕的事情,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甚至在寶寶長大後依然留有陰影。
  • 這幾件事父母常做!卻比打罵孩子更嚴重
    ,而這也是孩子最害怕的。乖乖聽話,父母讓幹嘛就幹嘛更放肆地哭鬧,你不讓他做的他確實不做了,但你讓他做的他也不肯做了被嚇住,愣著不動了學父母的樣子發脾氣你衝孩子發脾氣,孩子能給你的反饋好不到哪裡去,最好的結果也僅僅只是行為上的順從,但心理上的叛逆就不存在了嗎?這個問題我想父母心中都有答案。
  • 孩子早戀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做這三件事,聰明的父母都怎麼做?
    在孩子教育上,一直有說不完的話題。今天,我們來看看孩子「早戀」這件事。提到「早戀」,相信不少家長的直覺都是異常排斥的,他們堅信這種事情不可以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早戀真的那麼可怕嗎?父母一定不要做的三件事大多數父母在孩子早戀的處理上都是不冷靜的,這就導致了事情越來越糟糕。所以說,孩子早戀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對待早戀的處理方式。
  • 孩子最不喜歡父母做的8件事,你佔了幾條?
    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擔心、害怕的都與父母有關,父母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平常多了解一些孩子擔心的事情,日後不要再傷害了孩子的心。以下是孩子最不喜歡父母做的8件事,為人父母可以對照一下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01.
  • 優秀的父母,從來不對孩子做這5件事,你做過幾件?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自己無意間犯了錯,父母不聽解釋,上去就是嚴厲的指責加打罵;你是否記得小時候,自己特別想跟父母玩一會兒,可父母總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你是否記得小時候,特別羨慕別的父母?父母是否優秀,就看自己是否對孩子做過這幾件事1、
  • 父母最不能在孩子面前做的四件事!
    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標杆,是孩子心理髮育的影響指針。 父母之間有些事,要經常在孩子面前做,比如表示恩愛、互相呵護、關心。但有些事,卻絕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做,必須要避諱孩子。 孩子的心靈既敏感、又脆弱,孩子的觀察力和認識能力是很強的,往往超出大人的想像範圍。
  • 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都做了下面5件事
    孩子稍微調皮搗蛋一下,爸爸會吼一句,你一點都不乖,就不能安靜一點嗎?你有這樣吼過孩子嗎?爸爸媽媽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吵,為什麼會鬧,你有用心的找過原因嗎,你有用心的陪伴過孩子嗎?陪伴孩子,不是說你陪在孩子身邊就完事兒了,你要跟孩子一起來做一些事情,比如一起跟孩子探討一道數學題,一起跟孩子講一講最近的新聞,談談各自的想法,交流一下意見,順便引導孩子。
  • 自信的孩子,多半是父母做對了這件事
    任何時候這個世界都是公平的,你把時間花在哪個地方,就會在哪個地方開出花。在孩子身上尤其如此。龍應臺在她的書中這樣寫:父母是有有效期的,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得有效了。意思是說孩子離開媽媽就沒有了依賴和仗勢,就會變得膽小、不敢說話。那些沒有父母陪在身邊的孩子,看起來都是那麼膽小、不自信。記得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個小視頻,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捨不得讓父母走,父母哄孩子讓孩子收拾衣服跟父母一起走,當孩子抱著兩件衣服出來以後,發現爸爸媽媽已經悄悄走掉了,那一瞬間,委屈、被拋棄的感覺湧上心頭,小小的孩子抱著兩件衣服在家門口放聲大哭。
  • 考試時「最忌諱」父母做這2件事,拖孩子後腿,影響孩子正常發揮
    對於任何孩子來說,考試始終都是一件不怎麼開心的事,因為如果考得不好,往往要遭到父母的訓斥,因此很多孩子都害怕考試。其實考試只能孩子自己做好準備,家長並不能替代,很多家長不得不在旁邊陪伴著孩子,家長雖然無法幫助孩子考試,但是也不能拖孩子後腿。因此在考試的時候,最忌諱家長做下面這2件事,所有家長一定要清楚。
  • 一個真實的父母,應該讓孩子看到你做的這9件事
    一個真實的父母,應該讓孩子看到你做的這9件事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是紐約作家Ellen Sturm Niz發表在美國熱門育兒網站「Parenting」上的一篇文章「9 Things You Should Let Your Child See You Do(你應該讓孩子看見你做這9件事)」,這9件事向孩子展示的是一個真實而立體豐滿的父母,這個真實的你也許會犯錯,也許會遇上麻煩,也許會有點小自戀,也許會精打細算…但正是這些真實的力量才能傳遞給孩子最寶貴的經驗
  • 孩子被欺負後,應該讓孩子「打回去」嗎?聰明的父母會做這3件事
    執筆:橘媽定稿:橘媽昨天,一位寶媽在群裡提出了一個問題: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應該怎麼辦?她說,自己的女兒今年3歲半,已經上幼兒園了,最近她發現原本活潑開朗的女兒,突然變得很膽小,話也變少了。經過媽媽再三的詢問,孩子終於說出了原因,她說班級裡有個長得比她大的孩子,總是欺負她,已經打她好幾次了,她很害怕。
  • 帶著孩子必須要做的5件事,你做了幾件
    孩子的三觀,未來發展,跟父母是息息相關的,主要看父母如何去做一個引導,如何去培養孩子,全靠父母接下來的用心程度,沒有一個父母對孩子不上心的,只不過是不知道如何培養,引導孩子,只能心理著急,甚至是做一些自以為的培養,按照之前老一輩的思路來,現在對於孩子的培養,之前的老路有的適合有的不適合,那麼如果你還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那麼這篇文章一定要好好看一看,帶著孩子必須要做的5件事,你帶孩子多了幾件。
  • 13歲少年跳樓身亡:教育孩子,父母不要做這三件事
    導讀:13歲少年跳樓身亡:教育孩子,父母不要做這三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3歲少年跳樓身亡:教育孩子,父母不要做這三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甜橙老媽的家庭教育(十)孩子最怕父母做的事,看完沉默了
    孩子最怕這幾件事,你做過幾件,如果看完後你沉默了,請抱抱自己的孩子,那是我們的天使。一、害怕父母吵架。二、害怕父母對自己大吼大叫發脾氣。三、害怕父母對自己不耐煩的樣子。四、害怕父母不歡迎自己的朋友。五、害怕父母在眾人前指責自己。六、害怕父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
  • 毀掉一個孩子,對他做這六件事就夠了
    前幾天,有位媽媽在後臺留言說:自己有次當著4歲孩子的面和朋友說了件孩子的糗事,孩子整整一天沒理自己。後來問孩子,孩子居然說自己讓他丟人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會有自己的性格、脾氣、喜好以及自尊。不管孩子年齡多小,父母都應當好好尊重孩子,不要去觸碰孩子的底線,尤其是這幾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