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很多人都說,自己家的孩子做事的時候總喜歡非常磨蹭。而別人家的孩子卻非常優秀,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太差勁了,但你有沒有想過孩子磨磨蹭蹭,做事總是非常懶散,有可能責任在你的身上,而不在於孩子自身。鄰居家的孩子做事就非常有規律,每次回到家之後最先做的就是先坐到桌子前開始寫作業,父母到了吃飯的時候叫他出來吃飯,吃完飯他又回去繼續學習,學習完之後再會出來玩耍,父母從來都不用為他的學習而操心,並且每天過得都非常充實,從來都不會跟其他小朋友一樣到處去玩耍,到處去打遊戲或者玩紙牌。
做事的時候非常有自己的規律,也有自己的時間作息。在別人的眼中,鄰居家的孩子就是榜樣,也成為了很多人羨慕的對象,可是大家卻不知道的是,他們家的孩子一開始不是這樣聽話,而是鄰居本人的教育方式比較獨特,回家之後他們全家人的規定,就是不準在房間裡面玩遊戲,不準打遊戲,只要是孩子還在房間裡的時候,全家人都不準玩手機,也是因為這樣的生活習慣,所以孩子的身邊永遠都充滿了正能量,回家之後父母永遠在那裡看書或者看報母親在廚房忙碌。
這樣的生活在孩子看來非常積極且正能量,而別的人家的孩子父母回來之後,父親就喜歡窩在沙發裡面玩兒手機,打遊戲,而母親則對家裡不管不顧。這樣的環境之下,孩子自然會跟父母學,在生活當中也會到處玩到處亂跑,絲毫沒有自己的規律,也不懂得應該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而鄰居家的孩子,因為生活在非常優質的環境當中,所以想學習不好都難,那我們如果遇到孩子做事非常磨蹭,應該如何教育呢?
第一:給孩子營造好的環境
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而且環境對一個人而言影響非常重大,即便你私下給他報很多的補習班,環境不好,一樣會影響到他的日常,最重要的是也會影響到他的學習,營造一個好的環境,不僅可以讓他學習更加積極努力,最重要的是也可以讓他在學習中尋找到樂趣,而且他也不會因為父母的說教覺得厭煩。
第二:以身作則
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只有自己做到了極致才能有資格去說服孩子,因為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去強求要求孩子的話,就會導致孩子會覺得你自己都沒有做到,憑什麼要求他做到,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我們想要改變孩子就要先改變自己。但也要記住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教育的方法也不同,我們在強求孩子改正錯誤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樂趣。
給父母的寄語: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出息,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中讓自己少操心。但其實如果你的孩子出現懶惰懶散等問題,我們應該幫助他糾正,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大家想的那樣,能夠自我改正自己的缺憾,有大部分的孩子是需要父母幫忙的,所以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幫助孩子解決所有的問題和麻煩。當你發現孩子對學習產生厭煩,或者父母怎麼說,他都不願意聽的時候,就應該著重關心一下是不是平日裡你對他太嚴格,他已經產生了逆反心理,當孩子出現這類問題的時候,就一定要著重注意,不能再馬虎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