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啥都磨磨蹭蹭,為啥?怎麼辦?

2020-10-23 親子珊珊

1 | 技能不熟練

對於幼兒期的小孩而言,他的很多技能都是剛剛學會,水平只處於入門階段,還沒有達到熟練的程度。比如兩三歲的孩子,如果好好培養的話,他們基本能夠學會自己穿衣服和鞋子。但是他們的技能還不熟練,如果換一件不熟悉的衣服,或者換一雙鞋子,有些孩子就會把衣服穿反,甚至把鞋子穿倒。如果孩子在這種技能水平下,你卻要求他做到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務,那麼顯然就會有點強人所難。

所以對於在學習技能期的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先讓他們全面深入的掌握技能,等到技能熟練了,做事情的速度自然也就上來了。

2 | 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於三歲前的孩子而言,我們在教給他基本的自理技能的同時,也要把良好的行為習慣穿插其中。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小孩吃飯太慢了,甚至有些小學生吃飯的時候依然磨磨唧唧的。如果排除身體原因,孩子吃飯磨蹭主要的原因就是從小沒有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有些大人為了讓寶寶多吃點,通常喜歡一邊帶著寶寶玩玩具,一邊大口地給他餵飯。有些寶寶沒有養成坐在椅子上認真吃飯的好習慣,吃飯的時候就開始跑著玩,然後大人跟在後面追著喂。當寶寶小的時候,大人或許不覺得這種行為有什麼問題,養得白白胖胖的都挺好。但是當孩子逐漸長大,你想讓他和大人坐在一起認真吃飯就變得很困難了。孩子從有記憶以來腦子裡就形成了吃飯和娛樂是聯繫到一起的認知,如今不讓娛樂只讓吃飯,自然就表現地磨磨蹭蹭沒有動力。

給孩子培養一個好習慣,剛開始可能難度有點大,但是只要能夠堅持一段時間,這些行為就會變成陪伴孩子終身的好習慣。

3 | 對所做的事情沒有興趣

我兒子四歲的時候,我自作主張給他報了個畫畫班,希望他能培養出點藝術修養。每次透過窗口都能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在認認真真地畫老師布置的作業,而我家的這個活寶卻遲遲難以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直到所有的孩子都走了他還坐在那裡呢。紙上也只是留下了幾條亂糟糟的線,一個鉛筆的筆頭都被他咬壞了。接下來只要是畫畫的課程,他就採用磨磨蹭蹭的戰術。但是在拼樂高的時候,他卻十分的專注,拼裝的效率極高。後來孩子告訴我,他對畫畫完全沒有興趣,感覺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有些不知所措,他只能磨磨蹭蹭的浪費時間。

4 | 故意拖延時間等著媽媽代勞

溺愛這個詞,在教育這個課題中就是一個極大的貶義詞。作為一位媽媽,我也會經常不小心跨越界限去溺愛孩子,有時自己卻不自知。所以每當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常常用一個標準來檢視自己的行為:我的行為是幫助孩子成長還是阻礙了他前行。這個標準常常把我從溺愛的漩渦中拖出來。

在溺愛中成長的孩子,他們的手腳是退化的,因為有人會為他們做好。他們害怕拓展自己的內心版圖,只把自己的內心畫在一個小圈子裡,遇到困難和壓力他們就會縮到安全圈裡,等待媽媽來解決。比如孩子本來能夠自己穿衣服,卻賴在床上磨磨蹭蹭很久穿不好,直到媽媽的耐心被耗盡了,最後索性直接給他穿上。

解決問題的正常思路是面對問題,不斷嘗試,然後解決問題。但是解決問題必然要遇到壓力和挫折,這種感覺自然是很不爽的。於是被溺愛的孩子形成了獨特的思維方式,就是遇到問題,拖延時間,等待解決!

5 | 孩子缺乏做事情的信心,不敢嘗試

心理學有個詞叫自我效能感,主要指一個人在遇到各種狀況的時候,會對自己能否搞定這些狀況做一個評估,判斷自己有沒有能力做這件事情。當感覺自己有能力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勇於克服各種困難。

很多拖延的孩子背後,常常會看到一個不斷催促和挑剔的大人。比如孩子在寫作業,如果大人總是站在他的身後,不斷地糾錯。這種行為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在寫作業這件事情上是沒有能力的,長此以往他就會對被指責的事情失去信心。孩子認為寫作業的行為只能不斷地證明自己是個愚蠢的傢伙,那不如磨磨蹭蹭的拖延時間。於是大人們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效率低下的問題上,這正好符合孩子的心意。孩子寧願證明自己是個拖延的人,也不願意被證明是愚蠢的,因為這個會傷害到他們的自尊。

6 | 孩子沒有時間概念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他們腦子裡還沒有太多的時間和效率的概念。很多大人對孩子說,你要快點,我給你一分鐘穿鞋子。結果一分鐘過了,孩子還沒弄完,大人就開始上火了。孩子不知道一分鐘是多長,他很難把握這個時間節奏做事情。

我在家裡給孩子買了個小計時器。每天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我會和孩子協商好時間,然後計時。比如約定十分鐘之後洗漱上床,那麼十分鐘的時候計時器就會發出提示音,孩子就會知道十分鐘大概有多長。因為他和我約定了時間,並且有計時器這個客觀的第三方來算時間,孩子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守信的人,就會去洗漱。有的時候計時器響了,他也會想多玩一會,於是故意拖延。通常我會和他商量一個緩衝的時間,比如再讓他玩十分鐘,於是重新開始計時。等到第二個十分鐘來的時候,孩子基本就不拖延了,因為他也是要面子的人,不能總是說話不算數。

7 | 孩子不明白為啥做事情要快

至於效率這個概念,很多的孩子並不理解。他們認為這件事情慢慢做也挺好的,為什麼一定要快呢?

其實這也是值得我們大人反思的問題,我們是否要求孩子事事講求效率,而忽視了孩子做事的體驗。如果你認為孩子在某個事情上要有效率,那麼你一定要讓孩子看到高效做這件事情的好處。

比如我的孩子以前起床很磨蹭,上幼兒園常常遲到。但是每當他不遲到的那天,老師常常都會發給他一個鼓勵的小星星貼在手上。他突然意識到早起不遲到是有好處的,於是每天快速穿衣服,早早出門跑去學校。

8 | 父母是個急性子,覺得孩子是個慢性子

有些孩子本身性格會稍微慢一些,他們會慢慢體驗做事情的細微感受,甚至有完美主義的傾向,每個細節都要達到自己的要求,因此就會耽擱不少的時間,顯得有些磨蹭。有些父母的性格屬於雷厲風行的類型,做事情不拖沓很高效。因此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總會覺得孩子是個慢性子,達不到他們的要求。對於這類性格問題上的「快」與「慢」的矛盾,我認為還是需要彼此的理解。急性子的父母可以嘗試著去包容孩子,慢性子的孩子也要在一些需要高效完成的事情中不斷地磨練自己。

9 | 幾點建議

最後針對磨磨蹭蹭的孩子,列出幾點教育建議:

1、父母不要包辦孩子的事情,培養他獨立完成事情的能力;

2、從教育之初就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個人習慣;

3、不要過度催促和挑剔孩子的行為,只需要告訴他正確做事情的方法即可;

4、給孩子一些獎勵,讓他體驗到高效行為背後的益處;

5、教育孩子光有速度沒有質量的快是不可取的;

6、不要總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要鼓勵他和昨天的自己比較,每天前進一小步。


相關焦點

  • 應激教育: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磨磨蹭蹭怎麼辦?
    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一會兒削鉛筆,一會找橡皮,一會兒口渴了,一會又要上廁所,本來半小時能昨晚的作業,三四個小時都不見落筆。作業都跟著無能怒吼:我不配叫作業,我只能叫空白頁!
  • 應激教育: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磨磨蹭蹭怎麼辦?
    根據應激教育理論,孩子的所有行為,其實都是對環境的一種「應激反應」,他磨磨蹭蹭,一定有他磨蹭的理由,作為家長,你必須對症下藥。,自從上了三年級,作業磨磨蹭蹭沒個完。  怎麼辦?改變環境,也就是改變策略,讓孩子快起來。  第一,作業寫完之後,到睡覺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
  • 「問晴天」孩子磨磨蹭蹭,怎麼說都不動,怎麼辦?
    問晴天 晴天媽媽,孩子磨磨蹭蹭,怎麼說都不動,怎麼辦?孩子不回應有幾種情況:1.沒聽到,專注於自己的事情。2.不愛聽,嘮叨批評過多,孩子自動「屏蔽」。如果是第一種儘量避免打擾,孩子能夠專心玩耍對於日後學習能力和專注力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是第二種,則是了解孩子的規律比關注孩子的成績更重要。
  • 為啥「磨磨蹭蹭」的寶寶更聰明?研究人員的新發現,揭露真實人性
    一天,閨蜜在班上進行課間測試,測試的題目都是一些傳統,講了很多遍的題目。閨蜜很自信,認為孩子們一定能把這些題目做出了,孩子們也很爭氣,在閨蜜安排完任務後的很短時間內就將題目又快又好地做了出來。可總有意外出現,一個班上出了名的「大磨蹭」,一直等到全班同學都放學回了家,他還是磨磨蹭蹭地沒寫完。
  • 孩子磨磨蹭蹭怎麼辦?試試「三隻青蛙」法則,提升孩子做事效率
    文丨十月育兒小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豆豆是一個很慢性子的小孩兒,做起事來總是磨磨蹭蹭的,豆豆的媽媽常常會被他弄得火冒三丈。最近豆豆又上了幼兒園,原本想著有了老師的督促,孩子能夠變得更加利索起來,可是沒想到連老師也拿豆豆毫無辦法。吃午飯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已經吃完了,而豆豆卻還在邊吃邊玩毫不著急。
  • 孩子磨磨蹭蹭的治療方子來了
    但立馬馬上又發現了這些熊孩子們,少了老師們的管理,少了嚴格的時間表,在家把磨磨蹭蹭,拖拖拉拉這兩個成語真實的還原了,且情景愈演愈烈。原本半小時的吃飯拖到了一小時,原本一小時的作業量,現在一邊做一邊吃東西,東看西看,上個廁所…可以延續到三小時…一切的一切,因為沒有了「趕時間」而都變成了慢動作,嚴重影響到了老父老母們的生活質量,河東獅吼又得重出江湖了。
  • 你家的孩子做作業是不是總是磨磨蹭蹭,半天做不完?原因在這裡!
    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平時上學回家晚上作業經常做到12點,你有沒有碰到這樣的問題?其實這個是你再他(她)剛小學剛入學的時候的規矩沒有做好。孩子在低年級時,自控能力還很差,其中一個非常明顯的表現就是缺乏時間觀念。因為時間觀念不強,他們不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因而在學習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
  • 孩子磨磨蹭蹭,該反省的是父母!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時間的感知規律如下:到了7歲,孩子才能分清楚時間,不過因為還沒有接受在特定時間做特定事的節奏 ,所以還是會磨磨蹭蹭。該怎麼寫,用什麼案例,我滿腦子都是這些。等到9點,我趕緊跟米粒說,「米粒,我們把畫筆收起來好不好,該睡覺啦!」米粒戀戀不捨,慢悠悠地收拾。拿起一支筆放在盒子裡,又拿起另一支在紙上花了幾個圈。磨磨蹭蹭半天都沒收全。
  • 孩子總是磨磨蹭蹭,長大很難有出息,三招幫助孩子改正缺點
    其實小明的這種情況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曾經出現過,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養成了做事磨磨蹭蹭的性格那麼在長大了之後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時父母應該怎麼辦呢?1.孩子對父母要求做的事不感興趣在小紅的媽媽讓她刷牙的時候一向非常乖巧的小紅每次都會變得特別磨蹭,甚至因為一直磨蹭不刷牙出現過多次上學遲到的事情。
  •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爸媽越催越拖拉,或許是「超限效應」在作祟
    孩子如此拖拉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善這樣的習慣呢?下面我們就來逐一分析下。孩子做事兒為啥拖拖拉拉想要了解為啥有的孩子,在上學出門前會一直在衛生間磨蹭著上廁所,又為啥會在去郊遊前,總是忘記他的水壺。首先要"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理解這件事情。
  • 孩子以磨磨蹭蹭和充耳不聞來拒絕父母的要求,啥原因?
    我們並不怕孩子們說出口的拒絕,因為孩子只要開口,我們就有可能明白他在想什麼,想要什麼。但是有時候,孩子拒絕父母要求的方式,不是直接明確地說不,他們會在行為上拒絕父母的要求。比方說,每次臨出門前,父母都不停地催孩子快一點快一點,上學要遲到了。孩子仍舊磨磨蹭蹭,一點著急的意思都沒有。父母忍無可忍之下會大發雷霆,把孩子給臭罵一頓。
  • 你的孩子是不是叫不動,做什麼事都磨磨蹭蹭?快來看看怎麼辦!
    ……有沒有感覺這個場景很熟悉,在很多家庭都有一個管教不聽,執行力差的孩子。我的小外甥也是這樣,上面其實就是我姐和我小外甥的日常對話,除了叫他出門玩,叫他過來拿手機可能響應速度飛快,其他時候都叫不動,磨磨蹭蹭,我經常休假去我姐家,作為旁觀者,我看到我的火氣都蹭蹭的上來了,我想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可能已經上手了!
  • 面對孩子磨磨蹭蹭,一般父母只會大發雷霆,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時候,會因為家庭背景成長環境的不同,產生獨特的性格。對於很多父母來說,相信最害怕的就是孩子養成磨磨蹭蹭的慢性子。在孩子成長的時候,父母一旦遇到孩子這種磨磨蹭蹭的行為,通常情況下都會大發雷霆。但是很多父母從來都沒有仔細想過,孩子為何會出現這種磨磨蹭蹭的行為。其實父母如果能夠靜下心來抑制住自己的情緒,採用一些合理的方式處理,能夠徹底杜絕孩子變成慢性子。
  • 小孩子寫作業拖拉,不願意寫,做事磨磨蹭蹭怎麼辦
    最近有寶媽私信,說自家孩子一年級寫作業拖拉,不願意寫,做事磨磨蹭蹭怎麼辦?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等孩子長大自然就好了。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周遭環境影響,旁邊有什麼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另外孩子對所做的事情不感興趣、缺乏自信心,這也會影響他們的做事效率。
  • 孩子老愛磨磨蹭蹭,都怪家長的「拖延症」?
    前幾天一大早下電梯,就聽到一位焦躁的母親對著一個委屈巴巴的小男孩開罵:「幼兒園老師早就布置了手工,你整個周末都沒搞完,最後我幫你做了!」「昨晚叫你睡覺你也不睡,結果今天早上,我從7點半喊你喊到快8點,你還不起來,穿個鞋子都穿了10分鐘。」「好了早餐吃不上了,等一下不要給我喊餓,一天到晚磨磨蹭蹭的!」面對孩子磨磨蹭蹭,究竟要不要催?怎樣催?
  • 孩子磨磨蹭蹭,催促是下策,3招幫你培養"麻溜利索"的孩子
    但是一直催促孩子,其實是下策。那面對磨磨蹭蹭的孩子,父母要怎麼做呢?比如孩子看電視的時候,父母說在看5分鐘就要去吃飯。但是在孩子的意識裡,他也許不知道5分鐘多久,又或者是沒有知道5分鐘有多久,但他不以為然。所以就出現過了時間,孩子還不肯動身的情況。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相對簡單。父母平時在生活裡,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時間一到,就要強制孩子去做事情。也可以在家裡制定一些時間表,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起床等等。
  • 孩子寫作業總是磨磨蹭蹭,做父母的該怎麼引導教育?
    寫數學磨磨蹭蹭從大班下學期開始到現在,我們每天都安排學習內容。我觀察了一段時間,基本上她磨磨蹭蹭的時候,都是出現在數學上,像語文英語很少有。因為數學需要動腦想,像口算、乘除法、列豎式、應用題、圖形題,每往下寫一步,都是費力想出來的。不像語文,空著小腦袋也能聽完一節課。
  • 孩子磨磨蹭蹭媽媽急得跳腳也沒用?這5點讓孩子學會與時間做朋友
    原來孩子們在家讀書、學習、生活都讓父母們十分崩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孩子們的磨磨蹭蹭讓父母們無力吐槽。起床要喊半天,吃飯要喊半天,讀書要喊半天。。。還要陪孩子上網課,做作業,這才是讓人最崩潰的。之前,浙江台州就有一位爸爸在網絡上爆紅,他因為陪孩子上網課的時候,發現孩子半天沒寫完作業而崩潰,又急又氣地和孩子說:通通都不要做了,明天就把你們老師通通拉黑!
  • 孩子見啥要啥,怎麼辦?
    浪費錢不說,還讓孩子養成了見啥要啥的習慣。這可怎麼辦?隨後,母子倆又一起用硬紙殼做了一個手機。順順擁有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手機」,高高興興地就出去展示了。於是她跟女兒說:媽媽沒帶錢,怎麼辦呢?糖糖雖然有點失望,不過很快就重新振作了起來,說,那我去玩不花錢的蕩鞦韆吧!在這個過程中,糖糖了解到,不是她的每個願望都能得到滿足,而且學會了面對失望時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策略。這一點尤為重要。有的孩子則沒有這麼容易能想到玩其他遊戲,很有可能還會一個勁地吵鬧。
  • 孩子做事情、做作業總是磨磨蹭蹭的,家長要知道孩子磨蹭的類型
    文章為雲吞爸爸原創首發,歡迎關注評論轉發分享很多家長都抱怨自己的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早上起床磨磨蹭蹭,吃飯時候磨磨蹭蹭,總之很多需要趕時間的時候,孩子都會磨磨蹭蹭,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家長就容易來脾氣,責罵孩子,影響了親子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