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賦分、一檔多投和綜合評價,新高考的這些難點該怎麼解決?

2020-12-11 冷絲說人文教育

文|冷絲欄目|新高考綜合改革

上海市和浙江省是全國實行新高考綜合改革的兩個試點地區,經過了三屆招生後,很多考生和家長,還有社會公眾始終不理解三大難點問題,也是熱點問題——等級賦分、一檔多投和綜合評價。

同時,冷絲也提出問題:這三大難點問題有什麼解決的好辦法?

第一,等級賦分辦法雖然還算科學,但還需要進一步優化。

比如,浙江2017年到2018年,選擇物理的考生就很少,這就造成了選考科目人數失衡問題。

問題產生的主要根源,就是等級賦分辦法的局限性。

現行辦法以各科目的考生水平呈適度負偏態分布為前提,而且是以不同科目間的考生水平分布基本一致為前提,以實際考生人數按事先確定的等級比例賦分。

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預想的那麼好,當學科之間人數和考生水平分布不平衡時,缺乏「糾偏」的能力。打個簡單比方,學霸都選擇物理,那麼,非學霸選擇物理就很吃虧。

優化現行等級賦分必須改變固定比例等級賦分辦法,實行按考生實際水平的可變比例等級賦分,關鍵是要尋找能有效衡量考生實際水平的標的,即常模、量尺。

目前,這個「標的」可以是語文、數學、英語的成績,也可以是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等。將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比例作為共同標的,在此基礎上確定各科目的可變等級賦分比例。

根據浙江省專家的設計,基本思路為:

第一步,參照學業水平考試等第,把現行選考科目21個賦分等級,分為A、B、C、D4個區間。

其中A區間為1~5 級(前15%,100~88 分);B區間為6~9級(前43%,87~76分);C區間為10~14級(前75%,75~61分);D區間為15~21級(其餘學生,60~40分)。

第二步,各科目按選考學生中學業水平考試A、B、C、D 等級人數的百分比賦分。

假設選考學生中學業水平考試為A等的佔比為30%,那麼這30%學生的等級賦分都在100~88分區間,各等級比例按30%/15%=2 配置,即100分按1%×2=2%比例配置,97分按2%×2=4% 比例配置,94分按3%×2=6%比例配置,91分按4%×2=8%比例配置,88分按5%×2=10%比例配置,依此類推。

如果需要進一步轉換為百分制分數,可以按等比轉換的方法按照上述4個區間或由現行21個等級劃分為20個區間,將原始得分一一折算成對應的選考賦分。

可變比例賦分辦法體現高水平得高分的原則,賦分不再受實際考生人數的影響,可有效地解決物理學科人數非正常下降問題。

選考組合方式

此外,有些省份的學業水平考試雖然採用合格性考試,但基於學業水平考試的實際成績,也可以對等級及比例進行虛擬的劃分。

這個問題顯得很專業,你如果數學不好,可能還看不懂。

第二,能否推行「一檔多投」,徹底解決考生報考學校和專業的難題?

根據浙江高考的經驗,該省已部分實行「一檔多投」。

比如,高職提前招生,在2018屆45所高校錄取1.86萬人中,同時被2個以上高校專業擬錄取的考生0.41萬人,佔22%。

「一檔多投」模式與目前世界各國通行的錄取模式相似,代表錄取的未來發展方向。

這種方式如果在所有錄取模式中全面推行,一名學生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大學(或專業),可以獲得多所大學(或專業)錄取通知書,然後在所錄取的高校(或專業)中進行最終選擇確認。

那麼,學生與高校的雙向選擇將可以進一步拓展,7選3、文理不分科、多次考試等改革的價值必然得到更充分的體現,也可以有效地緩解選考科目人數不平衡致個別科目考生「吃虧」的問題。

第三,高校招錄,能否實行「招考分離」?

招考分離就是要讓高校成為招生的真正主體,各高校可以依據自身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確定招生標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綜合評價。

這個標準可以包括統一考試(統一高考、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學校自主測試成績、中學階段的學業成績、課外成就、興趣愛好特長、社會服務經歷等綜合素質表現等。

招考分離後,高校之間的招生標準有所不同,可以真正實現高校招生的多元化,進而可以有效改變當下單一分數標準,實現多元標準與學生的個性化相對應。

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長錯峰競爭,儘早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使教育更好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改革也能最終實現以生為本的目標。

總之,冷絲也認為,我國高考改革已經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未來的改革只會越改越好,越來越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政策賦分制度是什麼意思?等級賦分怎麼算
    「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規定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等級賦分制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後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為什麼會有賦分?山東高考改革被說了太多,大家已不再新鮮。
  • 新高考等級賦分搞不清?3+1+2模式與原來有什麼不同?
    在看完新高考政策後,不少家長和學生都一頭霧水,「3+1+2」模式跟原來有什麼不同?等級賦分到底是什麼?怎麼計算?有什麼作用?所以,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到底都是怎麼回事吧~2018年,湖北、河北、河南、廣東、遼寧、江蘇、四川等18個省、市、自治區開始實行新高考改革,這些地區今年新入學的高一新生將面臨全新的教學與高考制度。2021年,這些地區將全面推行新高考制度。
  • 新高考等級賦分詳解,看過就全懂
    等級賦分詳解作者:範令一2018年湖南省已經確認啟動新高考,在新高考政策裡與考生關係最密切的部分就是等級賦分,在大多數已經實施新高考政策的省份都是實施等級賦分。不同的等級賦分政策會影響孩子最終的高考分數,卷面得分與高考分數在等級賦分中到底有怎樣的關係呢?
  • 等級賦分?這些新高考政策你讀懂了嗎?
    2020年高考季已經接近尾聲2021屆考生是新高考政策面向的第一批高三學生相信很多同學和家長對這些概念還不太熟悉:3+1+2、選科、等級賦分......今天就帶大家來解析一下新高考政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 等級賦分?2021廣東這些新高考政策你讀懂了嗎?
    2020年高考季已經接近尾聲2021屆考生是新高考政策面向的第一批高三學生相信很多同學和家長對這些概念還不太熟悉:3+1+2、選科、等級賦分......今天高考直播就帶大家來解析一下新高考政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 浙江高考改革,「等級賦分」這個詞是第一次出現
    相反,如果選化學的學生特別多,老師不夠,怎麼辦?  毛偉民(杭州長河高中校長):杭州不少高中校長已經開始琢磨美國高中的選修課模式。美國高中選修課很多,他們的解決辦法是,一位老師教兩門課,沒準以後我們的高中也會這樣。  3、試點方案讓高中生有更大的選擇權,但對一些高中生來說,如何選擇很困難,他們該怎麼適應?
  • 北京新高考選考科目或採用「百分位等級」賦分
    作為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之一,2017年秋季學期北京進入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階段,2017級高一學生成為首批嘗鮮北京新高考的學生。三年後,也就是2020年的高考,這批學生將參加新的「3+3」高考,高考總成績將由語數外三門主科加三門選考科目的成績決定。
  • 2021新高考「3+1+2」方案新詳解!等級賦分公式...
    ,錄取怎麼錄,將對後續進入新高考改革的省份的考生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以上8省市相繼發布了各自2021年高考考試安排及錄取方案。在考試安排上,8省市趨於相同,在錄取方案上,有細微差別。新高考「3+1+2」模式解密新高考怎麼考?考試科目有哪些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包括統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以下簡稱選擇性考試)。
  • 新高考模式帶來了「等級賦分制」,能實現公平嗎?學生選科要注意
    2020年,新高考模式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批試點,這一批施行新模式的省份採用的是「3+3」模式。而2021年將採用「3+1+2」高考模式的省份,是湖南、湖北、福建、廣東、重慶、遼寧、河北和江蘇這8個省。何為等級賦分制?新高考對學生成績等級賦分有A/B/C/D/E這幾個等級,等級的劃分為一分一檔,其中最低的檔次是30分,最高的檔次是100分。這個制度的分級意在通過高考試卷難度來區分學生實力水平。
  • 等級考怎麼考?等級賦分如何換算?
    導讀: 新高考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和等級賦分也是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們說一下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具體怎麼進行,等級賦分如何計算。 2017級學生等級考試時間安排在2020年6月份夏季高考(統一高考)後進行,其他高中階段在校學生和社會人員參加等級考試,與普通高中在校學生同時進行。普通高中學生在校期間等級考試只提供1次考試機會。等級考試成績當年有效。
  • 新高考等級賦分,這6種學生更容易得高分
    前言新高考實行等級賦分,對選擇同一科的同學進行對比,然後賦分,這樣有利於解決因試題難度不同而導致的不公平。這 6 種學生更容易得高分伴隨著教育領域的綜合改革,學生的課程、授課形式、授課內容等均發生改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下這 6 種學生能夠更加適應新的考試形式,更容易在新高考中脫穎而出。
  • 福建高考新方案公布!「3+1+2」到底是啥?等級賦分怎麼算?這裡...
    該如何應對?   就成了考生和家長們最頭痛的問題   怎麼錄取?   新高考怎麼考?   考生總成績滿分為750分。
  • 權威發布丨湖南新高考等級賦分辦法和轉換公式詳解
    二、成績呈現及使用(一)成績呈現1.選擇性考試科目中,首選科目成績直接以原始成績呈現;再選科目成績以等級賦分轉換後的等級成績呈現。2.等級賦分辦法。等級賦分以30分作為賦分起點,滿分為100分。將考生每門再選科目考試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定為A、B、C、D、E五等,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15%、35%、35%、13%和2%。轉換基數為實際參加該再選科目考試並取得有效成績的人數。
  • 浙江新高考首考成績發布 考試院解答等級賦分是怎麼來的
    浙江新高考首考成績發布 考試院解答等級賦分是怎麼來的 2015-11-24 10:44:56 來源:浙江在線 作者:通訊員 浙考 記者 吳俏婧 編輯:成競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11月24日訊(通訊員 浙考 記者 吳俏婧)記者從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獲悉,昨天下午6:00起,新高考首次學考選考成績已經發布,考生可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網(www.zjzs.net)憑準考證號和身份證號查詢自己的考試成績
  • 高考等級賦分解讀
    高考等級賦分解讀在《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中:將每門等級考試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B、C+、C、D+、D、E共8個等級。參照正態分布原則,確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3%、7%、16%、24%、24%、16%、7%、3%。
  • 什麼是新高考「賦分制」,如何理解等級賦分,哪些考生有優勢?
    文|娟娟lu教育隨著新高考政策的不斷推進,考生和家長對新高考的「賦分制度」更為關注,因為考生的「分數」高低直接影響著可以報考什麼等級的高校,但是對於賦分,大家的了解並不全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什麼是新高考賦分制?
  • 什麼是新高考等級賦分制,為何要實施等級賦分,賦分制公平嗎?
    今天「新高考前沿」就跟大家一起學習一下賦分制,以及探討一下為什麼要實行賦分制,賦分制公平嗎以新高考3+1+2模式為例,賦分模式一共分為A、B、C、D、E五個檔次,賦分起點為30分,每個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15%、35%、35%、13%、2%,原始分按照數學公式,轉換到100-86,85-71,
  • 北京:新高考選考科目或採用「百分位等級」賦分
    ,2017年秋季學期北京進入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階段,2017級高一學生成為首批嘗鮮北京新高考的學生。而高考改革後,考生高考成績變為三門主科分數加三門選考科目成績等級。   於此,本輪高考改革遇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即學生選考科目成績的呈現方式以及高校在招生錄取過程中對選考科目成績的使用方式。能否公平、科學地解決這個問題是決定本輪高考改革成敗的關鍵之一。   新一輪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在上海、浙江成功實施。
  • 廣東高考新方案:政治化學生物地理等級賦分搞不懂?收下這個公式
    南都訊 記者賀蓓 4月23日,廣東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正式出爐。新高考方案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2021年高考按照新高考模式進行考試和招生錄取。 根據新高考方案,廣東高考分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兩類。
  • 新高考交白卷也有30分?80分變60分?一文帶你看懂等級賦分
    在看完新高考政策解讀後怎麼計算?有什麼作用?等級賦分是根據某一考生在考生群體中的相對位置來對其進行評價,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只用於選考科目的成績統計。 03等級賦分有什麼意義?等級賦分解決了不同的科目選考不同,不能比較的問題;其次能充分體現學習的能力,以能力為導向來選拔學生;除此之外,也充分滿足了所有學生能夠有更高分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