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百家號隸屬於全國級企業集團——智董集團旗下中華第一財稅網(又名「智董網」)。本專欄陸續更新,您現在看到的只是本專欄的部分內容。
請記得關注本百家號,不然以後就找不到了哦;如果喜歡,請收藏並點讚支持一下,謝謝!歡迎購買本專欄,購買專欄後您可以完整地學習、深入地學習;本專欄「乾貨」很多、用處很大,不僅可以隨查隨用,還值得反覆學習、時常複習,「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每學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穫)。】
生產成本是指公司在一定期間內生產產品所發生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的總和。生產成本核算是計算產品成本的前提和基礎。成本核算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生產成本核算,它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將生產成本按其性質歸類匯總,按成本對象進行分配;第二階段是計算產品的總成本與單位成本。為了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加強對生產費用的管理和核算,應對生產費用進行合理的分類。
對「生產成本」方面假帳的審查,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審閱法、核對法、調查法、盤點法、分析法和核實法等技術方法。為提高工作效率,對不同的舞弊問題應運用相應具體方法和技巧。
對「生產成本」帳戶的甄別,總的來說是按成本項目進行的,甄別構成各成本項目的各項耗費的歸集及其分配是否真實、合理、合規。
進行直接材料費用審查時,應根據領料單、退料單、材料庫存報表、材料分配明細表等資料進行甄別。對直接工資和其他直接支出的審查,應通過抽查記帳憑證、工資計算表、工資(含職工福利費)分配表等資料及「應付職工薪酬——工資」、「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帳戶,結合查對有關勞動人事記錄和職工考勤表等進行甄別。另外,期初在產品成本和期末在產品成本對產成品成本有直接影響。
期初在產品審查的重點在數量方面,先與上期期初在產品總成本進行比較,看有無超常規變化,並對變動幅度大的各種在產品進行抽查,如有嚴重失實情況,應在查帳人員監督下,請被審單位重新盤點。期末在產品成本的審查,實際上是甄別生產成本在產成品和期末在產品之間分配情況,是對成本核算原則—劃清同種產品、劃分不同完工程度的成本界限—執行情況的甄別。
1.對將不屬於產品成本負擔的費用支出列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費用等成本項目中的錯弊,首先審閱「生產成本」中的「基本生產成本」明細帳和「輔助生產成本」明細帳,查看各明細帳記錄的各項費用內容和數額是否有異常現象。也可審閱企業「在建工程」、「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固定資產」等明細帳,根據記錄結合實物資產進行業務內容分析,從支出內容和支出水平的大小、波動上找出疑點,再進一步查證成本明細帳,調閱會計憑證和原始資料,查出問題。